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灭,灭掉武氏与莫氏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杨嗣昌这时候回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回道:“就这样办,传旨给兵部,立即调动兵力南下,以演练为名陈兵两广一带,南海舰队主力回防海南,也以参与此次联合演练为名进抵北部湾,调任扶桑总督杨廷麟为两广总督,命其以兵部左侍郎兼两广总督名义指挥此次演练。”

    朱由校此令一下,内阁与吏部兵部立即运作起来。

    然而,这时候的安南国各地割据政权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

    就在后黎朝郑氏筹划着如何打败阮氏,并进而灭掉莫氏残余势力和武氏时,大明兵部调动的第四军卢家钰部攻击十万大军已经从湖广集训地乘坐大型蒸汽机车沿着襄梧(从襄阳到梧州)公路南下,且直接在半月内抵达梧州,并在一月后陈兵镇南关。

    同时,于爪哇岛、苏门答腊岛甚至前往澳洲一带掳掠土著建立殖民地的南海舰队也陆续向北部湾集中。

    等到杨廷麟赴任两广总督后,海陆共计十二万多人已经集合完毕。

    莫氏此时也已经收到了大明要他平定黎氏的旨意,而莫氏还没来得及回应,两广总督杨廷麟便以得莫氏状告黎氏背叛大明为由,直接命令卢家钰的第四军出镇南关攻击安世。

    同时,南海舰队直接炮轰河静,即后黎朝郑氏控制区最南的城市。

    第四军是山地战王牌部队,进入安南境内后也并不因为安南的瘴气所阻,直接用了短短三天时间火速穿插到其北部重镇安世境内的老岭关。

    而这时候,黎朝实际统治者清都王郑也知道了大明大举来攻的消息,忙调拨自己的五万御林军前去安世老岭关守卫。

    本意积蓄力量南征阮氏政权的郑此时还没有经历长德之败,也算的上是兵强马壮,因而面对大明的来攻,他也就没有直接投降,而是直接反抗。

    第四军先头部队第三旅第一营也不客气,直接将一百门营属火炮摆开,直接两轮炮弹发射后,整个老岭关顷刻间就变成了废墟。

    而这郑的五万御林军也被直接炸懵,上万人直接死于炮火之中,紧接着大明的军队直接冲过去,手中火枪噼里啪啦地就犹如割麦草一般将这些安南士兵击毙在地。

    没到半个时辰,在不过三千人的大明军队面前,这五万御林军就全面崩溃,大明轻而易举地进占老岭关。

    接着,第四军直接分兵南下,占领椰州、西都、奇华、高平等城,而同时阮氏却也趁机落井下石直接进占长德。

    不到一个月,郑直接跳湖自杀,而同时阮氏占领长德的军队还没来得及撤回便被大明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所全歼。

    大明陆军第四军直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阮氏控制的安南南部也全部占领,等到大明准备挥兵夺取武氏政权时,武氏见大势已去,直接投降,而莫氏也主动放弃永镇安南之特权。

    与此同时,南海舰队则直接炮轰占城,并以两天的时间占领占城全境。

    安南国的军队已经完全不能对大明的海陆两军形成任何挑战,唯一形成挑战的则是这些残余的游击势力。

    但在火炮、燃烧弹、毒气弹以及金钱、划分土地等诸多诱惑下,这些游击势力也对大明统治安南形成不了什么挑战。

    总计时间用了三个多月,大明便直接平定安南,且重新恢复放弃时间达百年之久的交趾布政司。

    卢家钰由广东巡抚调任为交趾巡抚并提督交趾军务,而张煌言则成漠北南调为交趾左布政使负责交趾布政司民政。

第五百七十三章 扩大战争与拉动经济

    在军事占领安南国以后,除掉以卢家钰和张煌言等熟稔殖民统治与同化教育的高级官员直接统领新成立之交趾布政司以外。

    以原安南都统制司下属十三宣抚司为基础设立的十三府知府直接从漠南和漠北等地的熟悉异族同化统治的地方官调任,或者从在西南有过改土归流经验的基层官员中调任,并着即开始对交趾进行汉化统治。

    永乐年间,大明对交趾的统治失败,很大原因就是只进行了军事占领和上层官员的任命,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交趾的统治基础,这一次大明要彻底将交趾的统治基础进行大换血。

    不仅仅是体现在基层官员由大明吏部统一调任,而体现在,大明皇帝陛下当即下旨,加入大明户籍,遵循汉人风俗,易服束冠者,大明不会没收其私有财产和土地并且加以保护,对于底层百姓还会享有大明百姓同样的福利待遇。

    但对于拒绝易风改俗的,则直接调为第二等人,编入奴工营,参与交趾布政使司境内的建设,而对于意图反抗的,则直接实行连坐制,即每甲有一人反抗大明,则一甲之人全部斩杀。

    在一边是耕地不用纳税服徭役且享有可接受免费教育可从商可从军可做官的福利诱惑和一边是不能入学不能从军不能做官还得缴纳人头税义务做工的严苛对待相对比下,交趾布政使司的各阶层百姓自然愿意选择服从大明统治。

    不过,为防止原安南国的割据政权的残余势力有死灰复燃的机会,在对待郑阮武莫四大姓氏家族及其附属的交趾大地主便直接以助贼或者剿贼不力的罪名直接屠掉。

    虽然这也导致在未来几年来,交趾布政使司依旧会出现一些零星叛乱,但也将这些土著世家企图再次成为这片土地主人的机会给彻底扼杀。

    总之,为了让这块土地彻底成为大明的省份,就必须采取铁血高压与文化输出同时存在的手段。

    甚至为此,大明皇帝朱由校还特地下旨移江南富户十万充实交趾,这样既削弱已经转型为商人的士绅对江南的控制力度,也让他们把其掌握的汉文化扎根在交趾这块还未完全开发彻底的土地。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明在完全占领交趾布政使司以后不到一个月。

    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校便根据兵部提议决定趁热打铁,命令调动第一军南下和第四军除留守交趾的兵力外共计十五余万大军直接从柴棍以真腊国与后黎朝狼狈为歼,不助大明剿贼为由直接进攻其重地乌栋。

    真腊国倒是猝不及防,而他们这些军队目前还局限在长矛加大刀的时代,甚至许多部族年铁器都十分匮乏或者炼铁技艺还不高,使得一些军队甚至还只是以木棍竹子为武器。

    正因为如此,在枪炮加毒气弹面前,这些土著军队自然是抵挡不住大明陆军的进攻,最多也就借着山地丛林负隅顽抗。

    按照兵部的计划,既然打一个安南都这么容易,便决定干脆在一年之内,直接平定真腊、暹罗、寮国、东吁等国,进而统一整个东南亚半岛,彻底将南洋划入大明内海。

    不过,统一整个东南亚半岛倒也不真的是一帆风顺,随着大明欲统一整个东南亚半岛并纳入大明统治范围的野心越来越明显,一些还未来得及被灭掉的东南亚割据势力们也不再参与内讧,忙着想各种办法抵抗大明。

    因这一带地理情况复杂,因而倒也给大明的战争进程造成了一定困难。

    不过,朱由校并没有放弃,而是干脆将第二军、第三军共计二十万兵力再次调入东南亚战场,且分别从广西、云南等地出境作战。

    按照朱由校的意思,就是要把大明所有的军队都拉上去,且从各个方向轮番进攻,这样既训练军队也使整个东南亚的当地政权陷入战争泥淖,促使其内部矛盾加剧并加以彻底瓦解。

    而大明海军南海舰队与远洋舰队沿着从南海到孟加拉湾的海岸线对东南亚沿海的各个要塞进行轮番炮击,直接重点照顾其后方基地。

    如此以来,从云南到广西,再从广西到夹趾,进而整个海域,大明基本上对东南亚地区处在了战略包围的局势上。

    除此之外,大明则直接借此增加军队,原来退伍后去地方担任军事院校教官或者担任警备官兵的军人都被召集回来,并立即扩大招募新兵数额,直接扩充陆军六十万,且在训练三个月后,就直接调遣三十万陆军南下。

    整个大明本来已有亏损之象的军事工业也因此彻底被带动起来,军械司下属几个大型制造作坊立即转变生产模式,开始大规模生产枪支弹药,民间开始低迷的物价也立即上涨回来,特别是农作物的价格也有所回升。

    因为生产技术的提升和外来人口的涌入而导致的就业率下降也开始回升。

    因为这场战争,大明的经济继续进入良性发展状态。

    随着新占领区的持续扩张,对控制新占领区起着重要作用的交通干线需要立即建设,一些关口要隘也需要加以建设,再加上后勤军事运输以及从这些新占领区掠夺的原材料的回运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即奴隶。

    因而,从各殖民地掳掠土著或者直接掠夺新占领区的土著人口则成为了必然,从欧罗巴和非洲等地贩卖白猪和昆仑奴的贸易规模也越来越多。

    为了不使得这些外来人口在人口数量上彻底压倒大明本土人口。

    朱由校只得下令,日后要在大明境内非布政使司户籍在籍公民的人将被施舍强制性阉割,而非阉割之人,将不准贩卖进大明境内,其人口贩卖公司也会遭受巨额罚款。

    这样一来,交趾布政使司和之前被大明占领的地区的原已汉化的当地百姓很幸运躲过了此次绝嗣的噩运,而不愿接受同化之趋势而令愿做底层奴工的当地百姓则要不得不面对被切断子孙的命运。

    但因为要实施这一手术的奴工数量实在是巨大,卫生部也不得不派出大量医务人员帮助这些人口贩卖公司,朱由校也为此特地命令户部拨款一百万银元以提供术后药物治疗支持和手术器械支持。

    这也体现了大明皇帝慷慨大方的一面。

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条铁路干线通车

    虽然大明已经向东南亚半岛投放了近五十万军队,但对于大明国内而言,并没有丝毫感受到战争的存在。

    整个大明的百姓生活依旧如往常一般富足而又忙碌,随着电灯的推广到各布政使司省城后,各处城镇的夜市更加热闹了起来。

    一些大户人家或者一些热闹街市甚至开始通宵达旦地唱戏、听曲、舞狮子、玩杂耍。

    百姓们的非工作时间延长,娱乐需求自然也就提高,消费需求也开始大幅度增长,也就进一步促进了大明商业繁荣。

    但也因为娱乐需求的增加,也促使第三产业等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脱离直接劳动生产,开始专攻艺术、文学、音乐、戏剧等方面。

    以往就流行于市井之间的才子佳人、英雄史诗等传奇类读物也就更加火爆,而在起初纯粹靠发表学术文章和新闻为主要卖点的媒体报刊也开始出现一些专门连载各种传奇故事的刊物。

    “杂志”一词也开始提前出现在大明,不过相比于以往年的传统娱乐方式,广大百姓还是对最近常常提到的蒸汽火车和电灯等新奇玩意儿感兴趣。

    随着天启二十九年的到来,因为大明日报早在半月前就披露了大明第一条由山海关至京城的铁路即将建成通车的消息。

    所以,在这一段时间里,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慕名拥挤到山海关到京城沿线,准备好好观瞻一下大明日报上画的蒸汽火车。

    大明的很多百姓并不明白为何会在山海关和京城之间铺设两条铁轨,而且铁轨上还铺满石头,铁轨两面还架起锋利带倒刺的铁丝网。

    但当恍如怪物的黑色机车头吐着浓浓白烟哐当哐当地行进时,很多在沿途铁丝网观瞻的百姓们都不由得傻了眼。

    谁也没想到这种宛如玄色巨龙的铁疙瘩居然能在这窄窄的铁轨上行进,而且就靠着几个圆圆的铁盘盘,没有马拉,也没有人去推。

    有喜欢卖弄见识的人开始解释着这都是靠烧煤来吐气行走的车子,这种车子不需要马拉,只需要用一种蒸汽机车装上就行。

    但更多的人则是对此感到啧啧称奇,甚至很想进入车窗子里面看一看。

    不过,此时从山海关到京城的火车是不允许任何平民百姓进入的,在这条从山海关到京城的铁路建设完成后,驸马都尉巩永固、工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交通部尚书霍维华等朝廷官员与铁路建设参与者成为第一列正式通行的火车的乘客。

    徐光启也是第一次坐在这种后世只有旅游区才能看见的小型蒸汽火车车厢里,他所坐的座位是竹制双人座,靠窗内侧则是黄木板嵌和而成的墙壁,速度比起现在的火车而言自然很慢,但对于徐光启而言却是快如奔马。

    眼见着山峦与树林飞速向后划去,徐光启则颇为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