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兵部推算得到结论,大明可以支持五十万军队数量以上规模的局部战争三年,而在以后公路和铁路全面铺开后,大明可以在一个月内向关外投放一百万以上的总兵力。

    这也就是说,大明完全可以继续扩大占领区。

    当然,为了让财政收入可以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在如今的和平期内,自然是没必要维持大量的常规军存在的。

    因而现在大明表明上的常备军也才六十万人左右,加上军队体系内如军事院校、野战医院、宣传部文工团等非一线战斗人员也才不过七十余万。

    这样也就是使得大明可以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军事武器研发和军事人员的培养上来。

    不过,在和平期,不仅仅是常规军数量处于紧缩状态,军械司下属大量军工企业也开始转为民用企业,开始着重把生产力转移到民用机器或机车的生产上来。

    甚至为了追求利润,扭亏为盈,在没有大的订单之前,直接转为纯粹的机车厂或轮船制造厂。

    但一旦爆发大规模军事战争,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各类民用机器制造厂只要朱由校一道旨意又会在转眼间变成战车制造厂、枪械制造厂。

    甚至只要朝廷允许,工人们可以直接在民用机器制造厂制造战车然后自己开出去御敌。

    打战打的就是国力,而大明本就国力不弱,如今直接能将最强悍的国力全部转为军事实力,也就是说,现在世界上完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和大明叫板。

    当然,大明不仅仅丰富着自己的獠牙,也伸长着自己的爪子与铺设着自己的输血官道(交通干线)。

    在殖民掠夺与交通控制线建设方面,除了最远的殖民地已经到达欧罗巴洪崆岛(大明已经将怀特岛重新命名为洪崆岛)外,在非洲苏伊士河流域、好望角一带、印度半岛东侧、南洋吕宋爪哇、以及夏威夷等地建立了殖民地。

    按照兵部新成立之殖民司统计,如今大明已经拥有非大明本土殖民地一百零三处,其中最大的约莫等于浙江布政司,最小的不到一个上海县那么大,而这个数字还在一直增长。

    因为大明皇帝陛下规定,海军的功勋是以殖民地占领数目和掠夺财富值两个标准来考核,而主要经营海外贸易的公司如眉生公司等也可以以殖民地占领数目来抵押税赋比例,甚至大明朝廷还会给予其在殖民地的产值分红资格。

    这样一来,大大促进了海军军方与民间商人在海外扩充殖民地的积极性,而因为殖民地掠夺财富值也是重要考核指标也跟自己收入挂钩,所以也不能随随便便找块地殖民,还得考虑各种价值。

    对于公路与铁路建设不仅仅是国内如上一章提到的进展,在漠南和漠北以及西伯利亚也筹备着修建更多的贯通关内大城市的控制线,而在海外爪哇岛与扶桑等殖民地也在架桥铺路。

    不过国内修建道路和架桥基本上还是聘请的大明百姓做劳工,因为朝廷的高福利待遇与法律保护,大明的百姓自然是不能当做奴隶一样对待的,从天启二十四年,大明皇帝陛下颁布公民律以后,就确定只要是大明籍贯的人就享受大明公民的一切权利和义务,无论是官是士子是商还是民,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在政治上是何身份,其生命财产安全都得到大明皇帝陛下(不是法律)的保护。

    即这些人只是因为个人兴趣与能力不同而从事了不同的职业,拥有了不同的人生,但都是大明皇帝陛下的子民,除了作为父亲的大明皇帝陛下拥有对他们生杀予夺的权利以外,没人拥有这个权利。

    因而,这些大明公民必须享受八小时工作待遇,如要加长工作时间就得按照相应法规付加倍报酬,如果因工而伤也得有补偿,聘用这些人还得给其本人和家庭配套的福利待遇。

    而大明政府也会给予他们很多福利补贴,再加上本国生活质量的提高,大明本国公民对工资收入各种福利待遇自然要求高,也就使得在国内的建设成本会很高。

    但在殖民地地区,都聘用的是土著或者从其他地区掠夺来的各种非大明人口(贩卖大明公民罪当凌迟,没人敢这样做),所以也就不必顾及什么待遇不待遇,直接当畜生用。

    这样一来,殖民地的建设与资源掠夺成本比国内建设低很多也快很多,基本上在国外去的赚了钱,而在国内除了皇家资本为了保证核心生产力控制在国内而在做亏本买卖以外,几乎没人愿意在国内开办生产基地。

    不过,近些年来,即便是国内的各大企业也开始用殖民地的奴隶来完成最辛苦的基层工作,毕竟这样可以使得成本很低。

    这样一来,也促进了对外国人口的贩卖贸易,很多昔日只做鸦片贸易的大明企业如今也做了人口贸易。

    比如杨嗣昌家族的杨氏公司依靠其家族内部人员杨嗣昌的关系在洪崆岛(大明在英国的殖民地怀特岛)建立了白人人口贩卖基地。

    而这些被卖来大明做苦力的白人会被大明人习惯性称为“白猪!”

    很多从欧罗巴各国搜罗来的“白猪”基本上会被集中到这里,然后打上编号发给制服运往大明及其大明的殖民地做工。

    但这些非大明公民是不能在大明享受教育支持的,所以重要岗位还得是大明的公民,也就没有对本国公民的就业有太大的冲击。

    因为朝廷越来越丰厚的福利待遇和财富补贴以及轻而易举的高收入和不愁吃穿的低成本生活,很多本国百姓都选择了提前退休,不愿意去做生产者,很多直接变成了寄生虫,坐享其成。

    可以这样来概括,现在的大明最累的是权力中枢的那一批帝国掌舵者与最底层的外来奴隶,反而是中层的人大明百姓最为无忧无虑。

    但已经成为剥削阶级的大明普通公民一边咒骂着喝了他们纳税人的血的官员们的同时也厌恶着这些被他们喝着血的外国奴工。

    很多本土大明公民开的商店都会写上“白猪与狗不得入内”,似乎不这样做,不显得自己的商店高档一般。

    不过,很多来大明做生意或学习汉文化的外国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同类遭受到这样的羞辱而愤怒,作为在国内同样是统治者的他们在大明跟大明本国公民一样同样厌恶这些人,他们甚至大明本国公民还要残忍点。

    毕竟本国公民是深受华夏五千年文明培育的人,没有野蛮与杀戮的天性,最多就是厌恶与剥削,但这些表明绅士而实际还藏有许多暴戾之性的多毛人甚至会以杀戮或者**这些人为乐。

    不过,无论是白猪也好还是白人也好,各个阶层的外国人都无比憧憬着大明,赞扬着大明的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大明的汉人,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成为了大明的人才标志自己是一个文明的人,有素质的人,高雅的人。

    大明普通百姓的衣服都能成欧罗巴一些贵族间的时装潮流,以学汉语为荣学本国英语为耻的现象更是在英国愈演愈烈。

    甚至有很多外国尤其是欧罗巴一带的人不惜花重金和舍弃自己本国的崇高政治身份而钻破头皮的要成为大明的普通百姓。

    但大明对移民卡的很严,除非你是伽利略这种天才可以技术移民外,普通的欧罗巴人要想移民要么是政治身份崇高要么是能一次性在大明投资上百万银元。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大明百姓的积极性,在未来数十年内,很多欧罗巴的贵族小姐积极地要嫁给大明的普通男子,甚至甘愿做妾,或者更多的是染黑自己的头发,穿上汉服,为的就是成为大明人,至少可以像一个大明人。

    大明对英国的鸦片战争以后,便开始转变对英国的态度,进而扶持起斯图亚特王朝压制其国内资产阶级,与英国的关系的逐渐和缓,而对英国斯图亚特王朝不满或者迫切想要获得更多政治发言权的中层阶级们也表现出大明迫切的向往来,向往大明对商人的照顾,向往平民也可获得公平的教育并可通过公平的选拔考试进入朝堂执掌朝政。

    进而使得许多英国的资产阶级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被压制正是他们向往的大明所压制的结果,反而越发的崇拜大明。

    而大明自然也很坦然接受着这些人的友好一边通过卖武器给斯图亚特王朝支持其镇压国内叛乱,一边又暗地里挑唆这些英国自耕农与手工业者以及底层商人们不要甘于现状,总之就让英国一直处于混乱状态最好,没有一个人能有时间去关心政治改革。

    更何况大明还时不时的派出一些文化人士宣传大明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珍爱和平,尊崇伦理,提倡平民政治等理论更让外国人觉得大明就是理想国一般。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大明现在正拼命地利用他们的盲目崇拜赚着他们的钱,分裂着他们的国家。

    在经济方面,大明的国库收入的确是呈现出几何级数字增加,南宋时期靠着商贸发达就能占据全球大部分的收入,而如今大明在十多年的全面开展海外贸易后,收入自然也不会少。

    朱由校不知道自己现在有多少钱,反正大明各部门的投资计划已经写到了天启五十年,甚至已经直接表明废除农民一切赋税,并将免费义务教育延长的九年。

    而这一切都还未能消耗掉大明的财政结余,当然大明也不能学南宋把这些财富每一年都赔一部分出去,如今也只能用于军事扩张才行。

    正巧的是,如今的内阁当政的又是卢象升和杨嗣昌两位兵部大佬,自然也就更加希望大明继续往外扩张疆土,这样他们这些军队体系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好处。

    李明睿如今也已年过花甲也有些厌倦官场,而成基命也是如此,且随着革新派与鹰派在海外获利越来越大,成基命的守旧派里的许多传统乡绅阶级早已眼红而迫切地加入到商品活动中。

    因而这两派也就没有去反对新崛起的鹰派要扩张疆土的政治目的,更何况武力扩张和和平扩张都一样对他们有好处。

    于是,一份收复交趾布政司的奏疏摆在了朱由校的案牍。

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

    朱由校自然知道,交趾布政使司就是现在的越南,在宣德年间被大明放弃,但后来在嘉靖年间,时主政安南的莫氏政权又内附为安南都统使司,但实际上并不受大明实际控制,只能算是一个羁縻地区。

    不过如今的安南国却也并非莫氏所主宰,而是分裂为名义上是莫朝、后黎朝、占城三个政权同时存在,实际上却是后黎朝又分为南北阮赵和一个独立的武氏,一共三个割据政权的局面。

    总之,现在的安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也正是大明重新统治安南的最好时机。

    而如今,随着大明海洋贸易发展,特别是南海领域的开发越发的深入后,安南的地理位置就变得尤为的重要,更何况在安南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所以,对安南进行改土归流,铲除地方割据政权,重新建立交趾布政使司,对于大明而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再加上,现在大明军队特别是陆军停歇已久,也是时候小试一下牛刀,以在实战中促进大明军事实力进一步提升。

    并且,一些新研制的枪炮与其他非常规武器也需要实战经验一遍。

    兵部呈上来的这道奏疏就阐明了这些内容,并也做了军费估算,但朱由校并没有立即在奏疏上直接批复,而是向卢象升说道:“这安南如今具体是什么情况,爱卿可有所知?”

    “回禀陛下,自我朝弃交趾布政司后,安南本为黎朝所统治,但后来莫氏做大,莫登庸逼黎氏禅位而建立莫朝,我朝嘉靖年间前黎朝大将郑氏反叛,从新恢复黎朝,莫氏退居高平,但后黎朝中郑阮两族不合,再加上原大将武氏也拥兵自重,因而造成现在这种四分五裂的局面。”

    卢象升起身回答后,朱由校便点了点头道:“如此更好,不过若我大明直接冒然动兵倒也不妥当,一则名义上安南还是我大明之都统使司,二则一旦我大明压境则势必会使得其安南国内各级政权摒弃前嫌,协同一心,共抗我大明;武氏、阮赵等虽说矛盾重重但都还归顺于后黎朝为臣,而莫氏也甘愿纳贡于后黎朝,则正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得想个万全之策即要控制安南又不能让这些割据政权联合起来对付我大明。”

    “依微臣看,既然莫氏曾内附我大明,我大明当不承认黎朝之政权,并降旨于莫氏逼其平叛,同时以黎朝不归附我大明为由协助莫氏灭黎,以达到助弱胜之效,等黎朝郑阮两族一灭,灭掉武氏与莫氏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杨嗣昌这时候回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