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3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朱由校看来,杨嗣昌此次出行英吉利,很顺利地完成了他的期望,不仅仅打通了鸦片贸易,还成功地在英吉利附近建立了大明的一块殖民地,这就犹如在整个欧罗巴安插上了一颗钉子,日后大明将可以因此左右欧罗巴的局势。

    朱由校亲自召见了克伦威尔,对于这个在后世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英雄人物,他倒有些兴趣。

    “跪下!”

    许显纯从杨嗣昌手里接过克伦威尔后,为了防止这克伦威尔在陛下面前有什么过激行为,许显纯特地饿了他三天,并用铁鞭整整鞭打了一天,然后再铐上了一百斤重的枷锁。

    因而,如今的克伦威尔被押到朱由校面前时已经是疲惫至极,只差断最后一口气,许显纯大喝一声的时候将枷锁一压,他就不得不跪了下期。

    朱由校微微一笑,不禁暗想这就是自己前世读书时不得不谨记其姓名比谨记万历首辅张居正还要重要以准备中考的人物,到如今也只不过是自己的阶下囚,在这个时空,也只能任由自己宰割。

    哗啦一声,朱由校拔出了一把他早已命人准备好的绣春刀,并双手握住刀柄,举起绣春刀来对着克伦威尔的脖子处舞了舞,再确定好准度后,就果断一刀劈了下去!

    犹如石落清泉一般,发出一声闷响之后,克伦威尔的脑袋就如断了线的风筝直接落在了地上,白净的脸上满是血渍,两眼瞪的很大,黄黄的卷发直接浸湿在血泊中,而其还未倒下的脖子处依旧在汩汩地冒着血。

    朱由校已经很久没有手刃过人命,但如今斩掉这克伦威尔的头颅依旧没有半点生疏之感。

    朱由校将绣春刀拿了起来,从内宦手中接过帕子来将刀刃上的鲜血抹了个干干净净。

    “抬出去剁碎了喂狗,找几个人把地板擦干净,其他罪犯一并五马分尸,欺我上国天威者,必须严惩!”

    说着,朱由校就收起了这把斩了克伦威尔头颅的绣春刀,并又吩咐道:“将此刀陈列起来,供后人瞻仰!”

    克伦威尔一死,再加上斯图亚特王朝在大明的支持下进一步巩固,也就意味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将会被推迟,在未来几十年中,也就不会再有具备同大明争夺世界霸主资格的潜在对手。

    大明自然可以借此进一步推荐蒸汽工业的全面推广,并大力发展电气的应用,同时加快训练常备军,特别是海军的规模要进一步扩大。

    朱由校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大明对英吉利乃至其他殖民地的剥削与压制其发展,鸦片贸易带来的宏利肯定会在未来达到最大值,而欲壑难填以至于拼命加大生产力的国内资本家本会让整个帝国再次陷入经济危机,到时候大明要想摆脱困境,只能进一步扩张,甚至会发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战争,如同在原本历史上的公元二十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帝国们会不得不接连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一样。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全球经济贸易的展开,地理隔离形成的阻碍会越来越少,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摩擦肯定越来越频繁,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

    大明要想角逐世界,就必须参与世界利益的争夺,甚至要主动发起战争,也就是说,大明从现在开始必须继续增加军费开支,武装自己的獠牙。

    ……

    “陛下,这个亮了,果真亮了!”

    柳如是兴奋地拍着手,跳了起来,旋即拉着朱由校过来指着房梁下的一盏刚刚由新成立之皇家电力公司搭建的电灯喊道。

    朱由校只是淡淡一笑,这种只有微弱黄色光的普通钨丝灯纵容在这个世界是稀罕之物,且比蜡烛的确要照明范围宽得多,但对于朱由校而言,自然是不稀奇的事物。

    且见柳如是顽皮的想踩在凳子上面去摸灯泡,便直接将柳如是抱了下来,并狠狠地在她屁股上捏了一把:“又不听话,这也是能摸的,小心烫着你的手,即便不烫手,万一漏电了怎么办。”

    “不会的,他们说这电线包裹的是天然橡胶做的,是绝缘体”,柳如是嘟了嘟嘴说道。

    “那也不能摸,虽说没到三千瓦,但万一漏电了也能让你不死也成残废!”说着,朱由校就拍了拍柳如是肩膀:“去把皇后娘娘们都喊来,让她们也看看这新玩意儿。”

    柳如是忙兴奋地跑了出去,没一会儿,整个宫殿里的妃嫔太监丫鬟都跑了来,都来观摩这种新玩意儿,有的人还不能区别什么是电什么电灯,见到挂在房梁下的电灯后只是嚷嚷喊道:“电,电!原来这就是电啊!”

第五百七十章 铁路建设与公路建设

    从天启十二年开始,历经整整十四年,毕懋时和伽利略、方以智课题组总算成功的让电这种物理学事物被人类所利用。

    这里面的耗资是巨大的,也不仅仅是耗了不少银元,也耗尽了不少人的心血。

    至少成功的让一个本来只是研究力学问题的经典物理学家伽利略变成了一个熟稔光电学并同方以智一起成为了大明光电学的奠基人。

    从来到大明以后,伽利略就一直被朝廷安排着研究这个课题。

    方以智也一样,这个本来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文人士子在这个课题上耗费的时间比伽利略还要长,而且他还是进士出身,跟他同年中进士的很多人不是六部侍郎就是地方督抚大员,而他现在也还只是个有着翰林院检讨官衔的皇家科学院的学究。

    但这两人所创造的贡献自然是什么督抚大员和六部侍郎无法比拟的。

    因伽利略年纪稍大,且语言交流还是有些困难,所以朱由校便让方以智做了新成立的皇家电力公司的总负责人,且挂工部右侍郎衔。

    直接从翰林院检讨升为工部右侍郎级别,这在大明朝还是第一次。

    但也没人对此发出异议,毕竟以方以智二甲进士的资历,即便再朝为官,在十多年内也是有可能做到三品官位的。

    成立皇家电力公司后,方以智首先在京畿附近选了一块煤矿和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带,即现在的唐山一带建立了大明的第一座火力发电厂。

    电厂所用发电机是皇家工程院历经五年研制成功的组机,排除在电缆运输途中因为电阻的损失,可以输送上千瓦的电力,也基本能支持京城小部分地方用电。

    当然,最先得到用电资格的自然是皇宫,而上文中柳如是等宫里人因电灯出现而大为惊呼也正是因为此。

    不过,朱由校并没有空闲时间跟这群宫人讲解什么是电,电是怎么来的,他现在正召见方以智,询问他何时能大规模的应用电力,至少能让几个皇家资本企业能用到电力设备以及大城市居民能用到电来照明,这样可以加长工作时间和夜生活时间,从而创造更多的劳动价值。

    方以智回答说,如今成功建造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并成功完成发电到实现电力照明这一步后,日后只要煤矿资源和铜矿资源源源不断,大明就能迅速普及电气化。

    对此,同在朱由校跟前回话的工部尚书徐光启则言明,现在随着从蓟辽到漠北以及西伯利亚等煤矿的大量开采,大明的煤矿资源完全可以保证数十年来不枯竭,而铜矿也因为打下了爪哇岛以及南洋多处岛国还不再短缺,更何况西伯利亚也蕴藏着丰富的铜矿资源。

    朱由校听后很是满意,但在得到英吉利的赔款后,没到半年,他便又开始了大动作,命令直接成立交通部,以霍维华为交通部首任尚书。

    整个大明天下的驿丞驿卒被立即纳入交通部体系,并开展短期培训,同时筹备铁路建设。

    宋应星也被授予为交通部左侍郎,全权负责铁路建设,而得到第一笔资金便是英吉利赔款中的一千万银元。

    而要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就是要从山海关到京师之间建设一条铁路,这条铁路一旦建成,将有利于大明能迅速向关外运兵,同时也能更加利于关内外交流。

    当然,建设铁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程,这里面涉及到机车的制造与动力设备的制造,还有各种特殊钢材的制造,以及能承载铁路运输的桥梁的架设,另外则是隧洞的打造等等。

    在这个年代,建设铁路不是后世詹天佑建设铁路,世界上已经有人建造铁路成功,而在现在的大明,这些在世界上都是第一尝试,没有任何技术援助,唯一能参考的就只有当今陛下不知用什么方式给他们的资料与模型。

    这里面每一项工程对于大明而言都有着很多的技术难题挑战,当然每一个成功也就意味着大明各种技术的又一次突破。

    所幸的是,早在十多年前,大明就已经建立完整科研体系,并在五年时间内将产学研完美的组合成了一条生产链。

    从理论突破到实验室体现再到实践应用以及各类人才培养,使得大明现在能够迅速的把一个个技术性难题通过最根本的理论分析与纠正再到实验改进而迅速得到解决。

    而且,整个大明的科研都是由国家统一管理,能够集中最大的力量去突破难题,而不是一盘散沙,大家各自研究各自的。

    总之,因为鸦片贸易的恢复,源源不断的财富流入大明后,使得大明的发展再次进入了快车道。

    不仅仅是电厂和铁路的建设开始提上日程,公路建设也在进一步普及。

    在两京大道建设完毕后,又先后建设了从广州府到福州府再到杭州的公路,并从杭州接入南京,使得整个珠江和长江三角洲与京城联系更加紧密。

    而也因此,使得国内贸易更加畅通和繁荣,从广州和杭州来的洋货能更快的送达京城,而大明的货物也能迅速的运出国外。

    因为蒸汽机的进一步改良与优化,且之前已经成功制造出战车,使得稍显得体积小点的机车也开始出现。

    且这些机车很快就成为整个社会的宠儿,这也是使得公路建设必须尽快发展。

    不过,眼下最让朱由校迫切的要进行的公路建设就是要建设一条从京城到西安再到成都梧州的一条大道,这条大道将直接影响到未来朱由校能不能把京畿附近的重兵集结到西南地区并向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扩张。

    毕竟,在震慑住英吉利并也因上次全歼西洋番联合舰队之后,欧罗巴诸国已经没有了任何东进的希望。

    但大明要想掠夺更多的财富就必须继续扩张,而在东南亚一带妨碍大明南洋霸权的缅甸等国也会是将来大明首先除掉的障碍。

    因而,朱由校便让工部尚书霍维华亲自负责公路建设的普及。

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启二十七年的大明现状

    时间进入大明天启二十七年。

    用西历来算,即公元一六四七年。

    在原有的历史上,大明已经灭亡了三年,南明的弘光王朝也已覆灭。

    但在这个时空中,大明王朝不但没有灭亡,反而已经跳出了被文官士绅拖累的桎梏窠臼。

    军事上,此时的大明已经没有了卫所制度,也取消了军籍匠籍制度,且在天启二十一年开始,大明皇帝陛下就颁布了义务兵制。

    任何一个大明成年男子都有义务到大明军中服役三年以上,当然因为大明人口众多,并不严格要求在和平年代每人必须服从兵役。

    也就是说,从表面上来说,几乎还是相当于募兵制,即听从个人志愿服兵役。

    但与传统募兵制不同的是,一旦入军并非永远是军人,基层军官与士兵都有服役年限,这样可以有效保证不出现拥兵自重或者成为军官佃农的现象。

    又因为一旦服役后就会脱离生产全日制的进行军事训练,所以又能保证战斗力一直都有。

    不断的有新兵进入军队体系,又不断的有老兵退伍,可以使得常备军的数量一直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数值,从而不会因为军队数量越来越多而导致财政出现困难而需要实行卫所制来屯田养兵,这样只会让士兵变成会种地的农民。

    同时,虽然常备军数量是恒定的数值,但基本上服役过的官兵在退伍后也还能保持基本的战斗力,至少还会操作枪械和手雷等基本军事操作。

    这样,大明潜在的军事力量就会变成不容小觑的力量,可以用全民皆兵来形容。

    因为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这些人完全可以经过短期训练重新上战场。

    打个比方,也就是说,大明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一百万的常规军变成一千万。

    总之,在新的作战方式和新的军事制度下,大明的军事力量早已不是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能比拟。

    按照兵部推算得到结论,大明可以支持五十万军队数量以上规模的局部战争三年,而在以后公路和铁路全面铺开后,大明可以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