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第一间谍奇书间书 作者:朱蓬甲-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占咸阳,俘虏了秦朝末代皇帝子婴,驻军霸上,并派兵把住函谷关,阻止项羽入关。项羽听说刘邦先他一步得手,非常愤怒,于是挥师西向,直奔函谷关,驻军新丰鸿门,离霸上仅四十里。项羽军队号称四十万,而刘邦只有十万,力量悬殊。
  两军对峙之时,项羽的军师,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向项羽谏
  言说:〃刘邦以前在山东时,一向是个贪财好色之人,如今进了关既不掠夺财物,也不沉溺于美女之中,看来其志不小,恐怕是要和大王您争夺天下,不如趁早灭了他。〃
  这时,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叛变,偷偷派人给项羽传来情报说:〃刘邦准备拜秦王子婴做相国,自己在关中称王,还要把秦朝皇宫里的金银美女、奇珍异宝都据为己有,慢慢享乐。〃听到这个消息,项羽恨不得立即将刘邦除之而后快,于是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发兵攻打霸上。
  而刘邦手下的张良对项羽的叔父项伯有救命之恩,项伯怕天明打起仗来张良会受到伤害,于是连夜偷偷赶到刘邦军中,把这一情报密告张良,劝他赶快离开,以免受到殃及。张良却说:〃我这次就是专门侍奉刘邦进关,现在他处于危险之中,而我却这样不辞而别,我怎么能做这种懦夫和不义之举?!〃于是他急忙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刘邦。
  第10节:第一章 追根探底源远流长(9)
  刘邦惊慌失措,向张良讨教应急措施。张良说:〃大王的士兵能挡得住项羽的士兵吗?〃刘邦说:〃挡不住啊!该怎么办才好?!〃张良于是就把项伯引见给了刘邦。刘邦于是盛情款待了项伯,与其结为儿女亲家,并让项伯回去告诉项羽,自己入关后秋毫不敢犯民,就是为了等待项将军入关,怎会想与将军争王呢?并决定明天一早就到项羽军中请罪。
  项伯回去把刘邦的话告诉了项羽,并劝项羽说:〃刘邦先入关中,乃大功臣,如今诛杀有功之人恐怕会陷大王您于不义,不如好言劝抚他。〃项羽觉得颇有道理,这才打消了攻打刘邦的念头。
  第二天,刘邦到鸿门拜见项羽,表明自己一向与将军合作愉快,只是无意中先将军一步攻入关中,决无称王之心,并问将军是谁在谣言中伤。项羽回答说:〃这是你手下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会如此生气呢!〃
  暗地找到项庄说:〃大王不忍心杀刘邦,但留着此人是个威胁,不如你上前为其敬酒,敬完酒后就说,军中没什么可以娱乐的,不如舞剑一段助兴,趁他不备就在座上杀了他。〃于是,项庄敬完酒后就在宴上舞起剑来,几次欲刺杀刘邦。
  这时,项伯看出了端倪,于是起身和项庄对舞,暗中保护刘邦,使刘邦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这便是广为流传的〃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
  当刘邦逃回军营后,立即下令处死曹无伤,后来他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又封项伯为射阳侯,赐姓刘。
  从这段历史典故中可以看出,刘邦对曹无伤和项伯的不同处置,正表现了刘邦用间的雄才大略。相比之下,项羽既不知道用间,也不知道应该保护情报来源,他亲口告诉刘邦,是曹无伤向他密告刘邦要与他争王的,实在是有勇无谋,以至最后一步步走向自刎于乌江的悲惨结局。
  【趣味故事链接】〃鸿门宴〃后的项羽之败
  〃鸿门宴〃上项羽坐失良机,放走了刘邦,这个后果是严重的,只是这个危害在多年以后才显现出来。
  〃鸿门宴〃之后,项羽依靠强大的兵力,暂时压制住了刘邦,引兵进入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项羽挟其军事上的余威,以诸侯上将军自居,发号施令。他自立为西楚霸王,取梁、楚之地九郡(占有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地区),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同时又割地封王,分封了十八个诸侯。封刘邦为汉王,王汉中、巴蜀,企图限制刘邦势力的发展,使其不得东进。不料,刘邦则趁机发展壮大。
  因为项羽分封不公,引起诸侯和功臣不满。先是田荣据齐反楚,项羽急忙率军讨伐,刘邦便乘隙东进。公元前208年8月,汉军从汉中潜出故道,打败项羽所分封的秦地三王,迅速东进,直抵阳夏(今河南太康)。接着,汉军又乘项羽与齐军交战之际,一举攻入楚都彭城,项羽急忙率三万精兵还救彭城。
  此时,刘邦仗恃兵多将广,麻痹轻敌。项羽军则收复失地心切,斗志旺盛。三万楚军在项羽率领下,出山东经胡陵(今山东鱼台)、趋萧(今江苏箫县),直抵彭城汉军侧背。战斗从拂晓开始,楚军勇猛顽强,边打边冲。到了午时,已将汉军打得大败。楚军追到彭城东北的泗水,汉军纷纷落水,死者十余万。汉军又向南方山地溃逃,楚军追击至灵壁(今安徽灵壁)以东的睢水上,又歼灭数十万人。刘邦只率数十骑逃出重围,连妻子吕雉和父亲太公都作了项羽的俘虏。彭城一战,项羽决策果断,迅速率精兵回救彭城,出敌不意,击溃汉军数十万之众,是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
  彭城之役后,项羽乘胜进军,在京邑、索亭间(今安徽荥阳西南)同刘邦打了一仗,结果被阻于荥阳以东。双方在成皋一带相持两年之久。这期间,刘邦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指导,扼守成皋,在持久战中消耗对方实力,伺机反击;项羽找刘邦决战,又急攻不下。同时项羽高傲自负,逐渐成为孤家寡人。后来,楚、汉双方力量发生了根本变化,汉军由弱变强,项羽由强变弱。
  第11节:第一章 追根探底源远流长(10)
  公元前202年,刘邦发兵向项羽发动总攻,在垓下把项羽军团团包围。此时,十万楚军已兵疲粮尽,士气低落。夜间又听到汉军在四面唱起了楚歌,项羽大为吃惊,便借酒浇愁,慷慨悲凉地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罢飞身上马,带领八百骑突围南去。来到东城(今安徽定远),只剩二十八人。他想东渡乌江重整旗鼓,又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遂横剑自刎而死,年仅三十一岁。
  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在与匈奴、西域等少数民族诸国的外交活动中,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在游牧民族间利用间谍活动进行多方分化瓦解,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特别是某些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在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外交间谍活动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例如东汉的班超,他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以一个〃外交官〃的身份,开展了一系列极为大胆而又成功的间谍活动。在他出使西域的三十年里,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先后归附了汉朝。
  三国时期,在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政权之间,互派间谍、探子搜集敌方情况,或通过诈降渗透、瓦解对方的间谍活动,也是屡见不鲜。这是三国时期间谍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黄盖受刑诈降、庞统巧授连环计、火烧赤壁等故事。
  四、朱序淝水败秦军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间谍活动
  两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的短暂统一之外,中国长期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方先后有十六国、北魏等政权出现,而南方则有宋、齐、梁、陈等政权出现。直到隋朝,中国才又复归于统一。
  这一时期,谍报活动在频繁的战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小到一个乡镇的争夺,大到一个王朝的覆灭,无一不使用谍报谋略。有时,一个间谍活动往往会对一场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便是一则显例。
  前秦是十六国时期氐族人苻坚建立的政权。苻坚在位时野心勃勃,一心想灭掉东晋。但是大臣们都认为东晋实力强大,上下同心,而且又有长江作为天然屏障,攻打时机未到。但是苻坚骄狂不已,认为自己人马众多,即使是扔下马鞭都能把长江阻断,于是不听劝告,执意挥兵南下。
  公元383年,苻坚亲率八十万大军水陆并进,任苻融为急先锋,企图一举消灭东晋。消息传到东晋国都建康,宰相谢安坚决主战,并派谢石、谢玄带兵迎战。秦军声势浩大,很快攻破了淝水河边的军事重地寿阳(今安徽寿县)。晋军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
  苻坚听说已攻下寿阳,非常高兴,便派尚书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朱序原本是镇守襄阳的东晋将领。公元379年,前秦攻打襄阳,苦战数月才攻破,朱序也在襄阳失守后被俘。苻坚认为朱序苦守襄阳,忠诚可佳,任命他为前秦尚书。朱序到了东晋军中,并没有劝他们投降,而是向谢石、谢玄等人透露了前秦军的情况,并建议说:〃现在前秦军的各路人马尚未结集,如果等他们全部到达,晋军就无法抵抗了。应趁现在的有利时机迅速发起反攻,只要打败他们的前锋,挫伤他们的锐气,前秦军很快就会崩溃。〃
  谢石和谢玄仔细研究了朱序的建议,最后决定派兵夜袭前秦军队。这次夜袭非常成功,晋军斩了前秦军的一员猛将。前秦军失去主将,无心恋战,纷纷溃逃,晋军乘胜追击,后在淝水东面的八公山上安营扎寨。
  前线战败的消息不断地传到苻坚的耳朵里,令他坐立难安。他和苻融一起登上寿阳城楼,观察晋军的动静,一度把山上的草木错当成晋兵,史称〃草木皆兵〃。
  秦军虽然吃了败仗,然而兵力仍是晋军的好几倍。晋军只有速战才有机会取胜。
  一天,谢石派一个使者到寿阳城里对苻融说:〃将军想要攻打东晋,却沿淝水布阵,迟迟不见动静,难道是不敢再战了吗?将军要么撤兵,要么就把阵地往后挪一挪,腾出一块地方我们也好决一死战!〃苻融把晋使的要求报告给了苻坚,苻坚不顾众将反对,答应将战线后撤,以待晋军半渡之时突然袭击,一举歼灭晋军。
  第12节:第一章 追根探底源远流长(11)
  决战之日,晋军后撤,顿时在军中造成了混乱局面。秦军本来军心不稳,秦军里的鲜卑族、羌族士兵,为摆脱氐族的统治,都希望前秦失败;秦军里的汉族士兵,为解除氐族的压迫,也希望前秦失败。秦军这一撤便阵脚大乱。晋军乘势发动猛烈攻击,朱序更是在秦军中高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
  秦兵后方部队一听,一时不辨真伪,都慌忙夺路而逃。苻融死于乱军之中。
  苻坚看到秦军大败,顿时失魂落魄,狼狈逃窜。晋军乘胜追击,秦军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幸存的秦军人马昼夜不停奔亡,听到随风飘来的鹤叫也以为是晋军来了。后人用〃风声鹤唳〃来形容他们的狼狈景象。逃到洛阳时,几十万秦军只剩下十几万了。
  淝水之战秦军的失利固然有其轻敌和不得人心的主要原因。但是,朱序向东晋提供的情报,使晋军得以早日出击,再加上朱序潜伏在秦军中扰乱军心,就更加速了秦军的失败。对朱序这种到最后一刻都一心报国的将领,秦军不但不严加提防,反而让他回到晋军中去劝降,正好给他充当晋军的间谍制造了机会。这在谍报史上是值得发人深省的,当引以为戒。
  【趣味故事链接】谍报与淝水之战的命运
  公元383年8月,前秦皇帝苻坚亲率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羽林郎(禁卫军)三万,共九十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同时,又命裴元略率水师七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向建康(今江苏南京)进军,试图一举攻灭腐败安逸的东晋。苻坚兵多将广,骄傲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这就是著名的〃投鞭断流〃。
  在东晋王朝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经谢安举荐,晋帝任命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七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八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派胡彬率领水军五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同时又任命恒冲为江州刺史,率十万晋军控制长江中游,阻止秦巴蜀军顺江东下。
  10月18日,苻坚之弟苻融率秦军前锋部队攻占了寿阳,俘虏晋军守将徐元喜。与此同时,秦军慕容垂部攻占了郧城(今湖北郧县)。奉命率水军驰援寿阳的胡彬在半路上得知寿阳已被苻融攻破,便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等待与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苻融又率军攻打硖石。苻融部将梁成率兵五万进攻洛涧(今安徽淮南),截断淮河交通,阻断了胡彬的退路。胡彬困守硖石,粮草用尽,难以支撑,写信向谢石告急,但送信的晋兵被秦兵捉住,此信落在苻融手里。苻融立刻向苻坚报告了晋军兵少、粮草缺乏的情况,建议迅速起兵,以防晋军逃遁。苻坚得报,把大军留在项城,亲率八千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