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第一间谍奇书间书 作者:朱蓬甲-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谙畛牵茁拾饲锉睬魇傺簟
  苻坚一到寿阳,立即派原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但是,苻坚显然用人不当。朱序虽然投降,但仍然有怀念故国之心,到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情况。他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的百万大军。〃谢石起初认为秦军兵力强大,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听了朱序的话后,认为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于是,朱序在无意之中,就成了东晋〃卧底〃前秦的最好间谍。
  11月,刘牢之率精兵五千奔袭洛涧,淝水大战的序幕拉开了。秦将梁成率部五万在洛涧边上列阵迎击。刘牢之分兵一部迂回到秦军阵后,断其归路,自己率兵强渡洛水,猛攻秦阵。秦军惊慌失措,勉强抵挡一阵,就土崩瓦解,主将梁成和其弟梁云战死,官兵争先恐后渡过淮河逃命,一万五千余人丧生。
  洛涧大捷,极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谢石挥军水陆并进,直抵淝水(今淝河,位于安徽寿县南)东岸,在八公山边扎下大营,与寿阳的秦军隔岸对峙。苻坚站在寿阳城楼上,一眼望去,只见对岸晋军布阵整齐,将士精锐。连八公山上的草木,他也感到类似人形,误认为是晋兵,颇为惊慌,对苻融说:〃此亦劲敌,何谓弱也?〃
  第13节:第一章 追根探底源远流长(12)
  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只能隔岸对峙。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融,用激将法对他说:〃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军诸将都表示反对,但苻坚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苻融对苻坚的计划也表示赞同,于是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谢玄率领八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苻融眼见大势不妙,急忙骑马前去阻止,以图稳住阵脚,不料战马被乱兵冲倒,被晋军追兵杀死。失去主将的秦兵越发混乱,彻底崩溃。前锋的溃败,引起后续部队的惊恐,也随之溃逃,行成连锁反应,结果全军溃逃,向北败退。秦军溃兵沿途不敢停留,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晋军乘胜追击,一直到达寿阳附近的青冈。秦兵人马相踏而死的,漫山遍野,充塞大河。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单枪匹马逃回洛阳。
  晋军收复寿阳,谢石和谢玄派飞马往建康报捷。当时谢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他看完了谢石送来的捷报,不露声色,随手把捷报放在旁边,照样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谢安:〃战况怎样?〃谢安故作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孩子们把秦人打败了。〃客人听了,高兴得不想再下棋了。而谢安送走客人,回到内宅去,他兴奋的心情就再也按捺不住,跨过门槛时把脚上木屐的齿碰断了都不知道。
  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其中的若干军事经验值得人们思考借鉴,而成功的谍报战也是东晋能偶然成功的重要因素。淝水之战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了久远影响。此役也确定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格局,前秦与统一中国的机遇擦肩而过。
  到了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动荡,各政权进行了复杂而激烈的兼并与反兼并战争,在这些明争暗斗之中,间谍及间谍活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或者暗杀敌方政权的重要人物,或者用反间计离间敌方君臣,使敌方政权越来越衰弱,然后再用强兵压境,达到消灭敌方政权的目的。
  五、李靖不惜唐俭隋唐五代的间谍活动
  隋文帝统一中国建立了隋朝以后,仅存在了29年就被隋末农民起义所颠覆,之后李渊建立了唐朝。
  隋、唐两代对其边疆和藩镇所进行的谍报战成为当时间谍活动的最大特点。特别是唐朝的对外关系发达,边境不断受到突厥的骚扰,使得中央不得不进行一些富有谋略和进攻性的谍报活动。
  6世纪中期,突厥逐渐强大起来,控制了东起兴安岭、西到里海的广大地区。隋朝时候,突厥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
  唐朝初年,东突厥不断南下攻唐,并一直不承认唐的建立和隋的灭亡,并扶持隋炀帝杨广的后人杨政道为傀儡皇帝,都城设在定襄(今山西大同西北),与唐朝抗衡。
  公元630年,唐太宗派李靖率骑兵三千攻打东突厥。李靖在天寒地冻的正月对定襄发动了奇袭,大获成功,一举攻破了定襄,并俘虏了杨政道。颉利可汗不知李靖实际只有三千骑兵,以为唐朝是以发动全国兵力来攻打,于是大为恐慌,不敢迎战,并主动向北撤退。李靖知道颉利可汗判断失误后索性冒充唐军主力在后追击,并派间谍去恐吓收买颉利可汗手下的各路小可汗,使颉利的心腹康苏密投奔了唐朝,大大削弱了颉利的势力。
  颉利可汗兵败后率数万余众逃到铁山,派使者入唐求降。唐太宗接受了投降,并派大臣唐俭去颉利可汗处安抚。颉利可汗表面上恭敬不已,内心里其实很犹豫,只是把求降作为缓兵之计,决定日后再作图谋。
  他见到唐俭等人,认为自己的缓兵之计已经成功。谁知他的缓兵之计却等来了唐军的主力部队,李靖于是对部下说:〃颉利虽然战败,但他还有十万余死忠的部下,如果这次他们逃到大漠以北,联合回纥等族,以后再想消灭他们就难了。现在皇上派人去安抚他,他必定放松警戒,如果选精兵一万对他发动奇袭,则可不战而擒。唐俭这种小人物也没什么值得可惜的!〃
  第14节:第一章 追根探底源远流长(13)
  当时李靖的一些部将并不赞同,认为皇上已经接受议和,如果再贸然进兵,未免有抗旨之嫌。但李靖力排众议,亲率一万精兵连夜奔袭颉利可汗的大帐,当时颉利正热情款待唐使,怎料兵从天降,颉利的部队还来不及应敌便已溃败。颉利上马慌乱逃窜,最后仍被唐军所擒。
  李靖胜利而归,举国欢庆。经此一战,唐朝的疆域大大拓展,边境也得到了安宁,为唐朝以后的繁荣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在这次李靖对突厥的战争中,由于李靖是在唐太宗接受了求和,并派唐俭为使者前往安抚后发动奇袭的,这就可以说李靖是把唐俭作为〃死间〃用来欺骗对方,麻痹敌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幸而唐俭本人并不知道自己被当成了〃死间〃,因此也没有露出马脚。
  在唐朝中晚期,藩镇割据严重,各藩镇为了同中央政权相抗争,纷纷网罗一批谋士为其进行各种策划,从事间谍活动。因此在藩镇和中央政权之间大大小小的权力抗衡和军事斗争中,都伴随着秘密的间谍战。唐宪宗主政时,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和唐朝廷之间的一场斗争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藩镇与中央政权之间所进行的激烈的间谍战。
  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吴元济,纵兵焚掠周围乡县,形成一方割据势力,威胁洛阳。唐宪宗决定兴兵讨伐淮西。吴元济便派人到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处求援。李师道便采用了许多间谍手段牵制唐军,暗助吴元济。
  当时李师道手下的一位谋士献计说:〃用兵之急,在于粮草,现在河阴院(唐朝的税收管理机构)正在收租赋,请派人前往焚烧,并招募一些无赖流氓,抢劫、纵火,这样一来,朝廷就没有空闲讨伐淮西,必定先救河阴院之急。〃李师道便照此计行事,派人潜入河阴院,刺伤看守粮食的军士十余人,焚烧布帛三十余万匹,谷物三万余斛,试图从经济上遏制朝廷。
  李师道还采用间谍手段来暗杀朝廷中主张讨伐淮西的重要人物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
  一天早晨,李师道派间谍把武元衡暗杀于从住所前往上早朝的途中,取其首级。接着他又派人去裴度住所暗杀裴度,由于随从的保护,裴度免于一死,只被凶手伤及头部,所幸头上戴的帽子非常厚才得以保住性命。
  李师道还在都城附近的高山密林中建立秘密据点,作为开展间谍活动的中心,大搞间谍活动,先后收买了唐军守将、驿卒十多名,这些人都接受了李师道封授的官衔,为其充当耳目。李师道还用重金收买了把守潼关要道的士卒,从而使手下的间谍能不受任何阻碍地潜入京师附近作案。
  心战间谍活动也是李师道善用的计谋。他派间谍在京师附近以飞书散布谣言,制造恐怖气氛,使京师臣子百姓都对藩镇闻风丧胆。他还派间谍焚烧了唐高祖李渊陵墓的寝宫,折断唐肃宗李亨陵墓门戟四十七支,以此来激怒皇帝,使皇帝在震怒中作出错误的决策,以此来牵制唐军。这种间谍心理战的谋略手法,在中国谍报史上还属先例。
  李师道针对唐朝中央集权展开的大规模间谍活动,是以分裂、割据为目的的,从这一点来看,毫无进步意义。但从用间的谋略上看,李师道以大规模的间谍活动来扰乱敌方战略部署的做法,从经济、心理方面都对唐朝削藩的军事行动产生了很大牵制,把中国古代间谍活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然而李师道以间谍活动牵制唐军的计策并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功,最后吴元济还是在唐朝大将李愬的征讨下束手就擒。
  【趣味故事链接】藩镇割据与唐末政局
  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安禄山、史思明等叛军余部还保持相当大的势力,昏庸懦弱的唐代宗为了求得苟安,〃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在平叛的过程中,唐朝对内地掌兵的刺史也多授予节度使的称号。在这种情况下,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并长期存在。藩镇割据是唐朝后期政局的一个主要特征。
  为了刺探各自的情报,唐朝中央和地方藩镇之间常常招揽幕僚、互派谍报人员。各个藩镇尤其重视派出谍报人员留驻唐朝中央,探听中央的各方面消息,特别是中央对藩镇的态度、采取的措施,以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第15节:第一章 追根探底源远流长(14)
  在唐朝后期的藩镇中,势力最大、为患最烈的是成德、魏博和卢龙三镇,时称〃河朔三镇〃。成德镇(今河北正定)的割据始于762年李宝臣的称雄;魏博镇(今河北大名),自763年田承嗣开始割据;卢龙镇(今河北遵化),自763年李怀仙开始割据。三镇在军事上各自拥兵自重,虽然表面上尊奉朝廷,但实际上保持独立;经济上赋税不入中央;政治上,法令、官爵都自成一体,节度使的职位也往往父死子继,或由部下拥立,唐中央只能加以承认,不能更改。除河朔三镇以外,重要的藩镇还有淄青镇(今山东益都)、淮西镇(今河南汝南)、沧景镇(今河北沧州)等等。它们也多仿效河朔三镇,专横跋扈,割据称雄。
  中央和藩镇之间的实力此消彼长,总体上中央占劣势,显示出在谍报战中地方占有先机。
  各藩镇为了维持自身的独立状态、拥兵自重,不断加强对境内人民进行残暴统治和盘剥。许多节度使为了维护统治,一方面拼命扩充军队,另一方面挑选精勇组成亲信〃牙兵〃。牙兵多〃父子相袭,亲党胶固〃,有着共同一致的利益。节度使非常优待牙兵,供给丰厚,往往能得他们死命效力,但这也使牙兵十分骄横,只要节度使对他们稍不如意,他们就或杀或逐,另立新主,遂形成了〃变易主帅,如同儿戏〃的局面。
  后来藩镇势力越来越大,唐朝末年以后发展到了顶峰,五代十国就是藩镇割据发展壮大的结果。这种状况,直到北宋建立后才有了改观。
  唐王朝在平藩中耗尽了精力,农民起义又使它摇摇欲坠。封建割据势力乘机混战,各霸一方,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凡是有分裂,就有战争,有战争,就必定有间谍活动。这一时期的间谍活动的特点仍是频而多,虽没有什么大的发展,但也为日后的间谍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六、种世衡计杀野利宋元时期的间谍活动
  公元960年,后周节度使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北宋虽然统一了中国,但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长期与北宋对峙。这种对峙伴随着彼此间大规模的间谍战。其中以北宋与西夏之间的间谍战最为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