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教你看懂唐宋传奇故事-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承嗣的儿子,命令薛嵩儿子娶滑州节度使令狐彰的女儿,使三方藩镇结成姻亲,互相支援。但田承嗣容易得一种热毒风病,遇到夏天病况更严重。他经常说:“我如果调防去镇守太行山以东地区,呼吸那边的凉爽空气,可以多活几年。”于是田承嗣招募军队里武勇过人的勇士共三千人,号称“外宅男”,并给他们优厚的待遇。他常派三百人在夜里值班看守官府,还选好日子,打算占领潞州。薛嵩听说后,每天都在担心,常常唉声叹气,自言自语,却想不出什么办法。一天夜里,薛嵩拄着拐杖在庭院内走来走去,只有红线陪着他。红线说:“主公这一个月吃不好睡不稳,心里所关注的,难道是邻境的事么?”薛嵩说:“事关安危存亡,你也没有办法的。”红线说:“我虽然地位低贱,也有解除主公忧心的办法。”薛嵩便把这事情详细告诉她,说:“我承袭祖父的官爵,身受国家的恩惠,要是丧失了疆土,数百年的功绩就毁于一旦了。”红线说:“这太容易了,主公不必担忧。请您让我去一趟魏州城,窥探它的虚实。我今夜一更上路,三更就可以回来报告你。请你先准备一匹快马和问候的书信,其他就等我回来再说了。”薛嵩大惊说:“我居然不知道你不是普通人,是我糊涂呀。但事情如果办不成,反而招致祸患,怎么办?”红线说:“我做的事,没有不成功的。”她走进闺房,打点行装,把头发梳成髻,外穿紫色绣花短袄,脚上穿着青丝做的便鞋;身上佩有带龙纹的匕首,额头上题有太乙神①的名字。红线向薛嵩辞行,一瞬间就不见踪影了。薛嵩回到房里关上门,背对蜡烛坐着。平常喝酒喝不了几杯,这天晚上竟连喝了十几杯还不醉。忽然他听到有一点轻微的声音,彷佛露水从叶子上滴下,他吓了一跳,试着问是谁,没想到是红线回来了。 
  【注释】①【太乙神】道教信奉的北极神的别名。 
  薛嵩高兴而关切地问道:“事情办妥了吗?”红线答道:“不敢有辱使命。”薛嵩又问:“没有伤人吧?”红线答道:“不需要伤人,只是拿走田公床头放的金盒子做见证罢了。”红线又说:“我在夜半子时前三刻,就到了魏州城,经过了几道门,便来到田公的寝室。听到‘外宅男’在官府外面走廊上鼾声雷动,也看到士兵在庭院走动。我打开房间左边的门,看到田亲家翁正在房里,弯腿翘脚呼呼熟睡,头下枕着有花纹的犀牛皮枕头,枕边露出一把七星剑,剑旁边放着一个打开的金盒子,盒子里写着生辰八字和 
  北斗星的神名,还有名贵香料和一些宝物。他在将帅的帐幕里扬威,只指望活着的时候随心所欲,在房里做梦,没想到命已掌握在我手中,根本不费什么功夫。当时蜡烛的光线暗淡,炉里的香已烧完了;侍从遍布,手中武器也不少。有的头靠在屏风旁,垂头打呼;有的拿着手巾、拂尘,都睡得很沉。我拔下他们的簪子和耳环,把他们的衣带都绑在一起,他们还是睡得昏昏沉沉都没醒,我就拿着金盒回来了。等我出了魏城的西门,走了二百里路,看到铜雀台①高高耸立、漳河水滔滔东流;晨风从原野上吹过,月亮斜挂在树梢。我带着忧心前往,却带着欣喜回来,因为任务完成就忘记了奔波劳苦,觉得自己稍微完成我想要报答主公知遇之恩的心愿。所以半夜三更,往返七百里,进入危险的领域。只希望能减去主公的烦忧。”   
  红线(2)   
  【注释】①【铜雀台】曹操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建立,遗址在今河北临漳西,位于薛嵩与田承嗣两驻地之间。 
  薛嵩就派使者送信给田承嗣说:“昨天晚上有人从魏城来,说是从元帅的枕头边拿到一个金盒子。我不敢留着,小心地把它封好交还。”使者连夜赶往魏城,却也半夜才赶到。使者看到田承嗣的兵士们正在搜查金盒子,全军忧心忡忡,使者就用马鞭敲门。因为不是按正常时间请求接见,田承嗣很快就出来了,使者把金盒交给了他。田承嗣接过金盒的时候,吓得瘫在地上,他留使者住在府里,设宴款待,并给了使者很多赏赐。第二天,派使者送绸缎三万匹、名马两百匹,及其他价值相当的东西给薛嵩,说:“感谢您手下留情,我的头才没有被砍掉。我应当改过自新,诚心服从您的命令,不敢因姻亲而自认为与您地位平等。您如果有任何吩咐,我就紧跟在您后面,您来魏城,我就在前面挥着鞭子替您开道。设置照料门户的叫做‘外宅男’的那些仆人,本来是为了防范其他盗贼,也没有什么别的意思。现在已解除他们的军职,叫他们回去种田了。” 
  此后一两个月内,河北、河南,互通有无的使者来往不断,交情更加增进。红线却在这时告辞离开去,薛嵩说:“你一直都在我家里做事,现在离开,打算到哪里去?我还有很多事情要拜托你,你怎么可以走呢?”红线说:“我上辈子是个男的。出外游历江湖,读神农的药书,自认可以拯救世人的灾难疾患。当时有个孕妇,肚子里突然长虫,我用红花酒把虫打下来,可是妇人和肚子里的两个孩子全都死了。我一下子杀死了三个人,阎王爷惩罚我,让我这辈子变成女人,又让我身为奴婢。庆幸的是我出生在主公家里,到现在已经十九年了。穿遍了绫罗绸缎,吃尽了山珍海味,您又对我特别宠爱,我实在是感到荣幸。上次去魏州城,就是为了要报答您的恩情;两个地方各自保住城池,有好几万百姓可以保全性命,让想作乱的臣子知道害怕,将士们安分守己。对我这样一个妇人来说,功劳也不算小了,应该可以赎我前世的罪,恢复本来的面目。所以今后我要远离尘世,摆脱俗念,修练元气,希望可以超脱生死而长生不老。”薛嵩说:“你若不愿意留下,那就送你千两黄金作为隐居山林时所需要的花费吧。”红线说:“事情关系到来世,没有办法预先安排啊。”薛嵩知道留不住她,便替她饯行,请来所有宾客,夜里在中堂摆下宴席。薛嵩做了一首歌送给红线,请在座的客人冷朝阳写了 
  歌词: 
  探菱歌怨木兰舟,送别魂消百尺楼。 
  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长流。 
  唱完,薛嵩心里很悲伤。红线一边下拜一边哭泣,假装喝醉了先离席,从此以后人们就不知道她的行踪了。 
  【内容讲评】 
  唐代中期之后,时局越来越混乱,藩镇割据,又相互攻击,战祸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但他们又无法改变现状,只能从宗教中寻找寄托,或是希望出现一些具有超人力量的侠客,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于是出现了一批以剑侠为主角的传奇作品。里面的主角,常是一些身份属于社会下层的奴仆。他们起先是默默无闻,随后却又一鸣惊人。在这样的故事中,寄托着当时人民的愿望。因此其中的一些剑客,被描写得身怀异能。例如这篇传奇中的红线,一举慑伏了妄图兴兵的军阀,解救了两地人民的苦难。这样的一个女性,既婀娜,又英烈;既平凡,又超群。全文在惊险的情节中,还穿插很多抒情的描写,“红线盗盒”成了后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但这篇传奇中过分强调了个人报恩的思想,并且宣扬了宗教轮回的迷信,是颇不值得讨论的部分。 
  【作者简介】 
  作者袁郊,字之乾(一作之仪),蔡州郎山(今河南汝南)人,是宰相袁滋的儿子,唐懿宗后担任号州刺史、祠部郎中等官职。他的著作有《甘泽谣》一卷,《红线》就是从这本书中选录的。明代梁辰鱼根据这故事写了《红线女》杂剧。   
  绿珠传(1)   
  文/乐史 
  绿珠,姓梁,是白州博白县人。白州就是现在的南昌郡,是古代边疆民族百越居住的地方,秦代叫象郡,汉代属于合浦县。唐代武德初年,平定了后梁萧铣的势力之后,在这里设置南州,又改名为白州。这是因为当地有一条白江,因而改称为白州。在白州境内有博白山、博白江、盘龙洞、房山、双角山、大荒山。山上有池塘,池里有婢妾鱼。绿珠出生在双角山下,长得非常美丽娇艳。当地的风俗,以珍珠为最好的宝物,因此生了女儿通常会取名叫“珠娘”,生了儿子取名叫“珠儿”。绿珠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石崇在当交趾采访使的时候,用三斛真珠把绿珠买下来。石崇有座 
  别墅,位在河南金谷涧,金谷涧中有金水河,从太白山流下来。石崇就依山傍水建造花园、房子。绿珠会吹笛子,又很会跳《明君》舞。明君是汉代的一个妃子。汉元帝的时候,匈奴呼韩邪单于到中原来朝见皇帝,汉元帝下诏把王嫱许配给他,王嫱就是王昭君。王昭君要随呼韩邪单于回到关外之前,入宫向皇帝辞别。见她相貌光彩照人,皇帝后悔了,但已经没法收回命令了。汉代的人同情她远嫁异乡,为她作了一首《明君歌》。石崇用这个曲子教绿珠唱,自己写了新的歌词,歌词说: 
  我本良家子,将适单于庭。 
  辞别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流涕别,辕马悲且鸣。 
  哀郁伤五内,涕泣沾珠缨。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①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 
  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乘之以遐征。 
  飞鸿不我愿,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注释】①【阏氏】匈奴皇后称呼。阏,音yān。 
  石崇还写了《懊恼曲》送给绿珠。 
  石崇有一千多个姬妾,都长得非常美艳。他选了几十个,都妆饰得一模一样,若是全部站在一起,看起来几乎没有分别。石崇给她们戴上用玉刻成的倒龙佩、用金丝绕成的凤凰钗,让她们衣袖相连,绕着柱子舞蹈。如果想召唤其中某一人,也不喊她姓名,只听佩的声音,看钗的颜色,佩声轻的排在前面,钗色艳的排在后面,照这样编成队,照次序行进。 
  赵王司马伦作乱,赵王的党羽孙秀派人来索取绿珠。当时石祟在凉亭中,面对一湾清水,姬妾们站在一边侍候。孙秀派来的人说明来意,石崇叫出好几十个侍婢给他看,一个个都香气馥郁,身穿绫罗,说是任他选择。使者说:“君侯的姬妾够漂亮,但我奉命指名绿珠,不知哪一个是?”石崇勃然大怒,说:“那是我所爱的人,你们根本得不到她!”孙秀因此在司马伦那里说石崇的坏话,要灭他全族。派来捕捉石崇的兵很快就到他府中,石崇对绿珠说:“我现在因为你得罪别人了。”绿珠哭道:“我情愿在你面前献出生命。”石崇竭力阻止她,但她还是跳楼了。石崇也被处死,并暴尸东市。当时人称那座楼为“绿珠楼”。楼在步庚里,靠近狄泉。狄泉在洛阳城东面。绿珠有个徒弟叫宋韩,非常美丽,擅长吹笛子,后来被选进宫里侍候晋明帝。 
  现在白州有一条河,从双角山流出来,汇入容州江,称为“绿珠江”。就像归州有昭君滩、昭君场,江东一带有西施谷、脂粉塘一样,都是取美人的出生或生活过的地点作名称。还有个“绿珠井”,在双角山下。老年人传说,打这个井里的水喝,生的女儿必定美丽。乡里一些有见识的人认为美女对世上没有好处,就用大石头把井压住,后来,生出来的女孩虽然也有端庄漂亮的,但五官四肢大都残缺。真是奇怪啊!是因为山水使她们变成这样的吗?在昭君村里,生了女孩,都要把她们的脸烧灼成伤。所以白居易的诗写道: 
  不取往昔戒,恐贻来者冤。 
  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这是对她们的残缺而感到惋惜。 
  牛僧孺的《周秦行纪》中说,他夜里在薄太后庙中暂住一宿,见到了戚夫人、王嫱、太真妃、潘淑妃,各人作诗表明心里的话。另外还有个会吹笛子的女子,短鬓脚,窄袖衫,腰上束一根长带,容貌很漂亮,是跟潘淑妃一起来的。薄太后让她在旁边坐下,叫她吹笛子,偶尔也叫她同饮一杯。太后看着她对牛僧孺说:“认识她吗?这是石家的绿珠,潘妃收养她当妹妹,在一起生活。”太后又说:“绿珠怎么可以不作诗呢?”绿珠拜谢了太后,作诗道: 
  此日人非昔日人,笛声空怨赵王伦。 
  红残钿碎花楼下,金谷千年更不春。 
  太后说:“牛秀才远道而来,今天谁去陪伴他?”绿珠说:“石卫尉性格严厉嫉妒,今天我死也没有办法乱来。”这事虽然诡异荒诞,但也可以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