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教你看懂唐宋传奇故事-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残钿碎花楼下,金谷千年更不春。 
  太后说:“牛秀才远道而来,今天谁去陪伴他?”绿珠说:“石卫尉性格严厉嫉妒,今天我死也没有办法乱来。”这事虽然诡异荒诞,但也可以供人一笑。 
  唉,石崇遭殃,虽然是由绿珠开始,但祸殃的根源早就积累了。他曾经在当荆州刺史时,抢劫远来的使者,杀害过往旅客商人,因此发了横财,成为豪富。又曾经送鸩鸟①给王恺,一起干鸩毒害人的坏事。有这些阴谋,再加上他每次请客设宴,都叫美人一一为客人斟酒,客人不把酒喝完,就叫黄门官杀掉美人。丞相王导和大将军王敦曾经一起去拜访石崇。王丞相一向没有办法喝酒,只好勉强把一杯杯酒喝下,以至于大醉。轮到大将军时,他故意不喝,看石崇怎么办。结果石崇竟然斩了三个美人。君子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石崇心怀不义,动不动就杀人,怎么会没有报应呢?若不是因为绿珠,石崇不会招来杀身之祸,若不是因为石崇,绿珠的名声也无法显扬。 
  【注释】①【鸩鸟】传说中的一种毒鸟,用它的羽毛泡酒,能毒死人。当时规定鸩鸟不准过江,而石崇在南方寻得一只幼小鸩鸟,欲把它送给王恺(音kǎi)。 
  绿珠跳楼,算得上是侍女中贞节不屈的。古代还有一个叫六出的。六出是王进贤的侍女,王进贤是晋代愍像太子的王妃。洛阳遇到五胡之乱,石勒掳走进贤,想叫她嫁给自己的儿子,进贤骂他:“我是皇太子的妻子,司徒公的女儿。你这个胡羌小子,竟敢冒犯我?”说完就投河自杀。六出说:“既然有这样的主人,我也应该这样。”跟着投河自尽。还有个叫窈娘的,是武则天建立的周朝时代乔知之的得宠婢女,很有姿色,特别善于歌舞。乔知之教她读书,她也很会写文章,深得知之的喜爱。当时武承嗣因得势所以骄横,有一次武承嗣在家里设宴,酒喝的微酣,硬是强迫乔知之拿窈娘和自己打赌。乔知之输了,武承嗣就派人到乔家把窈娘强行用车载到自己家里。乔知之又怨恨,又懊悔,写了一首《绿珠篇》以表达自己的怨愤。诗写道: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此日可怜无复比,此日可爱得人情。 
  君家闺阁未曾难,尝持歌舞使人看。 
  富贵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面伤红粉。 
  百年离别在高楼,一旦红颜为君尽。 
  乔知之私下买通了武承嗣家的家奴,把这首诗传给窈娘。窈娘读到诗后痛哭了一场,投井而死。武承嗣命人把她打捞出来,从衣服里搜出了乔知之写的诗,用鞭子活活打死私下传讯的家奴,又暗示官吏编造乔知之的罪状,就因此把他杀了。可悲啊!石崇和乔知之把自己的爱姬给人家看,招来杀身之祸。这正是前人所说的“倒持太阿,授人以柄”。《周易》上说:“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因疏于保管而招致盗窃,因打扮妖艳而引起奸淫)。”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后代诗人描写歌舞妓的,都以绿珠为名。如庾肩吾的诗说: 
  兰堂上客至,绮席清弦抚。 
  自作明君辞,还教绿珠舞。 
  李元操的诗中说: 
  绛树摇歌扇,金谷舞筵开。 
  罗袖拂归客,留欢醉玉杯。 
  江总的诗是: 
  绿珠含泪舞,孙秀强相邀。 
  绿珠死去已经几百年了,诗人还一直咏叹不止,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一个婢女,没读过书,却能感怀主人的厚爱,奋不顾身地报答,志气刚烈,凛然没有办法侵犯,确实足以引起后人的仰慕歌咏。至于有一些人,享有优厚的俸禄、占据高位却不讲仁义、反覆无常、朝三暮四而唯利是从。他们的节操反而比不上一个女子,难道不应该惭愧吗?今天我写这篇传记,不只是叙说一个美丽女子的故事,也不只想堵塞祸乱的根源,而是想要惩戒那些忘恩负义的人啊。 
  石崇死后十天,赵王司马伦叛乱失败,孙秀被左卫将军赵泉在中书官府中杀掉,连心都被挖出来吃了。司马伦被囚禁在金墉城,皇帝赐给他金屑酒,要他自杀。司马伦非常羞愧,用头巾盖住脸,说:“孙秀害了我啊!”然后就喝下金屑酒而死。他和孙秀都被满门抄斩。 
  南阳生评论这件事说:“这是老天爷给的报应。不然的话,怎么会马上就被杀了呢?” 
  【内容讲评】 
  本文选自《说郛》(张宗祥辑明抄本)卷三十八。 
  绿珠的事迹在干宝《晋纪》和别的笔记小说中有记载。乐史在前人积累的史料和传说基础上整理成一篇比较完整的故事,它写的是西晋末年石崇的宠姬绿珠不惜一死,以报答主人知遇之恩的故事。中国历来有把女人看成祸水的思想,其实绿珠这种女子的遭遇是很悲惨的,她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尽管她们可能一时得宠,但也只是上层统治阶级的玩物,而且往往成为他们互相争夺的牺牲品。在这篇传奇中,作者对这些女子寄予同情,认为石崇等人之所以遭到祸害,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荒淫残暴、作恶多端。这种看法是很难能可贵的。作者还以绿珠等下层人物和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作比较,前者尚能知恩图报,后者却唯利是图、反复无常。乐史赞扬了前者,谴责了后者,这实际上是肯定了古代“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乐史的传奇小说往往大量罗列前代的小说、诗文材料,在材料的组织上下了很大功夫,有匠心独运之处,但经常忽略对主要人物的刻画。本篇和《杨太真外传》都有这种缺点。 
  【作者简介】 
  作者乐史(公元930─1007年),字子正,抚州宜黄(今江西宜黄)人。由南唐入宋,曾举进士,任过三馆编修、直史馆著作郎、水部员外郎等职。他是北宋著名学者,尤其精通地理,著有《太平寰宇记》。他还编纂了笔记小说《洞仙集》、《广卓异记》等书。所作传奇小说,有《绿珠传》和《杨太真外传》等。是宋初重要的文言小说家。   
  杨贵妃传(1)   
  文/乐史 
  杨贵妃,小名叫玉环,是弘农邵华阴县人,后来搬到蒲州永乐县的独头村。祖父叫杨令本,曾经担任过金州刺史的官职。父亲杨玄琰,担任过蜀州司户。杨贵妃就出生在蜀州。她曾经失足掉进一个水池里,后人就把这水池叫作“落妃池”。池子在导江县衙门前面。杨贵妃小时候父母双亡,她被寄养在她的叔父河南府士曹杨玄家。开元二十二年十一月,嫁给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开元二十八年十月,唐玄宗到温泉宫去,叫高力士把她从寿王府带去,让她出家当了女道士,道号“太真”,并让她住在皇宫里的太真观中。天宝四年七月,玄宗册封左卫中即将韦昌训的女儿为寿王妃。就在同一个月,在凤凰园册封太真观女道士杨氏为“贵妃”,服饰用品的等级相当于皇后的一半。杨贵妃进见皇帝的那天,宫内乐队奏着《霓裳羽衣曲》①。那天晚上,赐给她金钗钿盒。皇帝又拿着紫磨金琢成的步摇,到贵妃的梳妆阁中,亲自替她插在发上。玄宗高兴极了,对后宫里的人说:“我得到杨贵妃,就像得到最好的宝贝。”因此谱写了一首乐曲叫《得宝子》。 
  【注释】①【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舞曲。本是西凉乐曲,名《婆罗门》。后由唐玄宗根据河西节度使杨敏述进献的曲子加以润色改造,取此名。 
  开元初年的时候,唐玄宗身边有武惠妃和王皇后。王皇后没有生儿子。武惠妃生了个儿子,人长得又很美丽,所以在后宫中最受宠。到了开元十三年,王皇后被废掉,妃嫔之中就没有谁能和惠妃相比了。开元二十一年十一月,武惠妃去世,后宫里虽然也有不错的女子,但没有谁能让皇帝看上,玄宗心中很愁闷凄凉。如今得到贵妃,对她的宠爱竟超过了惠妃。 
  杨贵妃有三个姐姐,长得都很端正美貌,身材丰满;很会说笑,迎合皇帝的心意。每次进宫,都会待很长时间才离开。宫里都叫贵妃为“娘子”,对她的礼节跟对皇后一样。杨玉环册封为妃的那一天,皇帝追封她的父亲杨玄琰为济阴太守,母亲李氏为陇西郡夫人。后来又封杨玄琰为兵部尚书,李氏为凉国夫人。封她的叔父杨玄为光禄寺卿银青光禄大夫。远房哥哥杨钊被拜为侍郎,还兼了好几个节度使。杨贵妃的哥哥杨也在朝中为官。堂弟杨娶了武惠妃生的太华公主。因为母亲的关系,玄宗对太华公主的宠爱超过其他几个女儿,赐给她的府第与宫廷连在一起。从此以后杨家的权势倾动天下,只要杨家有吩咐,从中央到地方,就像接到皇帝圣旨一样。四面八方的奇货、僮仆、驼马,每天都往他们家里送。 
  当时安禄山当范阳节度使,受到的恩惠与宠爱最深,玄宗喊他“儿子”。他和杨贵妃在便殿欢宴玩乐时,每次就坐前,他总是不向皇帝行礼而只拜贵妃。皇帝见了问他:“胡儿不拜我而拜妃子,是什么意思?”安禄山奏道:“我们胡人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只知道自己的母亲。”皇帝听了笑起来,原谅了他。皇帝又叫杨家从杨以下都跟他结为兄弟姐妹,来往时必定互相摆设筵席请客。双方刚开始时虽然非常要好,后来却又成了争夺权力的对手,没办法再和谐相处。 
  天宝五年七月,杨贵妃因为吃醋耍任性而惹恼了玄宗,玄宗叫高力士用一辆小车把她送回杨府内。到了中午,皇帝心里开始想念她,饭也不吃,动不动就生气。高力士摸准了玄宗的心思,就请求皇帝允许用车把贵妃接回来。杨贵妃刚被送回去时,她的几个姐妹以及杨因为怕大祸临门而聚在一起哭,后来看到皇帝的恩赐不断增加,连皇帝用的饭菜都送来了,才稍微安心一点。贵妃刚被逐出宫的时候,皇帝情绪不佳,太监们经过他面前,就可能被鞭打,有的太监甚至因此惊吓而死。高力士请求皇帝允许马上召回杨贵妃。天才刚黑,高力士就打开安兴坊的门,让杨贵妃从太华宅进宫。等到天亮的时候,唐玄宗在内殿见到她,十分高兴。杨贵妃流着眼泪拜见皇帝认错,玄宗召来东西两市的杂耍,逗贵妃开心。贵妃的姐妹们送来吃的东西,大家一起欢欣庆贺。从此以后,杨贵妃受到的恩宠一天比一天深,后宫妃嫔们再也没有人能受到皇帝的亲近了。 
  天宝七年,皇帝加封杨钊为御史大夫,代理京兆尹,赐名为“国忠”。封大姨(贵妃大姐)为韩国夫人,三姨为虢国夫人,八姨为秦国夫人。三人在同一天受封。每个月皇帝还各给三位夫人钱十万,作为买脂粉的费用。然而虢国夫人却故意不搽脂粉,以炫耀自己的美艳,她经常以本来的容貌朝见天子。当时杜甫就写诗说: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皇帝又赐给虢国夫人照夜玑,赐给秦国夫人七叶冠,赐给杨国忠镇子帐,这些都是绝世的宝物,可见玄宗对杨家的恩宠到这种程度。玄宗还曾经在一天之内连下三道诏令,授予杨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的职位,准他在家门前排列相当于三品官的仪仗,特授上柱国衔。杨和杨国忠以及三位夫人的府第都在宣阳里,府宅的一道道门一打开,房屋的规模都仿照皇宫,超过了礼制的规定。杨家的车马奴仆,在京城显赫非凡,还互相比较夸耀。每建造一座建筑,所花的费用都超过上千万。如果看到哪一家规模、装饰比自己还要华丽漂亮,就把自己的房屋拆掉重建。木工瓦工都得不分昼夜地赶工。皇帝吃的食物以及外地进献给皇帝的好东西,都分别赏给五家。唐玄宗当皇帝以来,杨氏的豪贵荣盛,没有人能跟他们相提并论的。 
  每当宫里有活动,皇帝一定和杨贵妃一起行动。贵妃若要骑马,高力士就牵住缰绳。皇宫里负责替贵妃刺绣织锦的有七百人,雕琢刻镂各种用具以供生日和节日庆贺时使用的,还有几百人。唐玄宗又派杨益到岭南去,命令地方官天天寻找新奇的东西进献。岭南节度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就因为端午节进献给贵妃的宝物、衣饰跟别的地方官不一样,张九章被加封银青光禄大夫,王翼被提拔为户部侍郎。 
  唐玄宗以前做过一项“五王帐”,还做过长枕头和大件的被子,跟兄弟们一同睡在里面。天宝九年二月,杨贵妃在皇帝与兄弟们同睡过后没多久,偷拿大哥宁王的紫玉笛来吹。所以诗人张祜的诗说:“梨花静院无人见,闲把宁王玉苗吹。”贵妃因此又惹得皇帝不高兴,被送出宫。当时吉温和很多有权势的太监交情都很好,杨国忠因贵妃又被送出宫,心里害怕,就请吉温想个办法。吉温就入宫向皇帝奏道:“妃子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