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花聚顶-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魔君出来。

圣人之言,果然通天彻地,大合我修真心意。天下不管是道,儒,妖,鬼,一到最高境界,其实是一样的。这就是常常说道的,殊途同归。

“安儿,跟我一起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九宵峰。

九宵峰,并不只有九座山峰,而是有无数座山峰。只是,这九宵峰,却并不是随便什么道士就可以住的。只有那些修得“神宵引雷剑诀”的天师,才有资格入住。

传说,天有九宵,是为:太宵、紫宵、振宵、玉宵、景宵、丹宵、碧宵、青宵、神宵。九宵之内,有九宵神雷。如果有大法力者,就能引出神宵之中的天雷。

而朱方时之前引出的,乃是九宵之中的第一宵,太宵。所以,也称为“太宵引雷剑诀”。而真正能引出第九宵者,也就是神宵殿中的神雷,则称为神宵,是为“神宵引雷剑诀”。神宵道的名字,也就是因此而来。

“师兄,安儿在神宵道中已有三年,应该考察的差不多了吧。”

卢月雪与朱方时本是师兄妹,现在结为道侣,但却一直以师兄妹相称。

“三年,三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只是我观他,虽然平时读着圣贤书,言举心态为人刚正,也不失一正人君子。只是他心中还一直想着报仇,怕对修道不益呀。”

“如果报仇也算错,那师兄多年斩妖除魔是否也是错的呢?”

若不是长安村那老先生的临别所言,怕是朱方时仍会恶妖如仇。直到离开长安村后,四位师兄弟皆有所悟。本来朱方时悟性就高,短短三年,隐隐约约有修得“天花”迹象。

修得天花,是为炼神还虚中最高境界,这个时候称之为“地仙”也不为过。

“师妹说笑了。”

而此时,卢月雪数落朱方时,并不是说卢月雪的境界比朱方时高,而是卢月雪自小就待人和善。妖,鬼之类,虽非人族,但也不会如初时朱方时师兄弟一样。

“你也知道,我辈十一代弟子,虽说出师多年,但现在仍没有一位师兄弟收了徒儿。就拿大师兄来说吧,大师兄不可谓不是天才人物,顶上“天花”几百年间就已修得,只待渡过雷劫,就能成地仙之体。只是到现在,仍未收一徒。我若第一个收下长安,也没什么不可,但这也太过于招摇。”

“师兄在凡间游历多年,道法精深不说,连儒家中庸之道也学了过来。”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不偏不易,就是中庸了。不在人前,不为人后,意思也差不多。

“唉,师妹,你有所不知。并不是我不想收长安为徒,而是,现在是不能收的。”

神宵道派与他派不同,大都数修真门派,是以境界高低划为辈份,这与妖族的弱肉强食之理并没有分别。而神宵道,却是以进门的先后次序划分为辈份的。若朱方时现在收李长安为徒,那李长安就是神宵道第十二代开山大弟子。这个称号,不可说不重。如果李长安是修真天才倒还罢了,如果只是平平凡凡,恐怕会惹其他门派笑话。

“我哪会不知你心里所想,不就是怕收下安儿后,如果安儿只是平庸之质,配不上神宵道第十二代开山大弟子的称呼么?”

“这个这个”

朱方时被卢月雪识破心思,有些尴尬。

“好,你不收,我收。你别忘了,我也是神宵道第十一代弟子。现在收个徒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再说,安儿心里虽有执念,但这点执念算得了什么?若一点执念也没有,怕也对修道无益吧。若论品性,安儿我早就收下了。”

执念有无,从古至今就争个不休。有说道法自然,无为而修者。又有遇山过山,遇海填海者。修道就是前方有刀山火海,也要一往无前。如果是这样,这岂不也是一种执念么?

“师妹,你这样,太不合”

修道之士,早已超脱凡尘,世俗理义,看的也较为淡薄。但卢月雪毕竟是朱方时的道侣,出嫁从夫之理,在修真界也是如世俗一样的。卢月雪单独收下李长安也无不可,但多少有些有违伦理。不知情者,可能就会说这夫妻二人,虽结为道侣,但本不是一心,同床异梦,平白受人冷视。

“这样吧,再过二年。待安儿十二岁后,那我就正式收他为徒。至于到时候各位师兄弟有未收别的徒儿,我也不管了。”

“师兄,这可是你说的,我可没逼你哦。”

卢月雪心中暗笑,这激将法还真管用。

“没有,哪有逼迫呀。”

其实朱方时早就定下时间,也就是李长安十二岁后,到时正式收李长安为徒。十二岁,虽说心性也未成熟,但读书读的多了,多少明白些事理。对于修真道法,也理解的更快。这两年,就再磨炼下他的心志吧。

朱方时故意勉强一笑,也只是装给卢月雪看看而已。

落雁峰。

此峰不知多高,听其名字,连大雁都飞不过来的山峰,可见这山峰之高。而这一高山之上,每每清晨,就能听到一小孩童读书背诵的声音。虽然童音未去,但所诵读者皆为圣人名篇。这超然脱俗的人间仙境之中,不自然的又带着一股读书人的君子之气。

这个孩童,就是李长安。

山中不知岁月,李长安也不记得来到神宵道有多久。李长安只记得,婶婶卢月雪已经三次从山下回来,而每次回来,都带来许多书。说是老先生叫他带来的,而其中有一本书的名字,名曰《太平广记》。

好在李长安已识得大部分汉字,这些书籍中,也有老先生的注解,读起来并不吃力。偶有不明意者,稍问婶婶便可理解。

“东海有蛇丘,地险,多渐洳,众蛇居之,无人民,蛇或人头而蛇身”。

人头蛇身,想必那只金黄色巨蛇,就是来至东海的蛇妖。

李长安翻到《太平广记》末三卷,该卷名为“蛇一”,介绍的都是一些有关于蛇的奇异故事。李长安就在这卷找到了人头蛇身的蛇妖。书上写着,他们来自东海。

初始,李长安心中还有着等将来长大了,炼就一身像婶婶一样的本事。到时自己肯定会御着飞剑,出入东海,寻找那人头蛇身之妖,斩其形体,以报家仇。只是,书看得多了,李长安那颗仇恨的心灵,亦慢慢变得通体灵光,不是那么的记恨。

先生说过,人有好有坏,妖也是一样。这人面蛇身的妖怪,说不定也有好妖怪在里面。我若碰到这些,怎么可以认为他们是妖怪,或者这些妖怪的同类以前杀过自己的爹爹,娘亲,妹妹还有全村人。然后我就一上去就杀了,如果这样,我又和那些坏人有什么分别。就像白蛇传里的白娘子,还有青蛇,这也是两只蛇妖。可是,他们却是好妖怪。反观那法海,李长安却讨厌的紧。

白蛇传的故事,李长安自小就听过。若是没有七岁那年的那场变故,可能,李长安还对蛇类有好感呢。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李长安安默默念道,虽然他现在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品质,但多读几遍,也慢慢的使得李长安的心境变得舒泰安然。

先放下吧,就算现在我放不下,也没有能力报仇雪恨。还是和婶婶说的那样,多读圣贤书,到时候,一切也就想通了。

第六章:周身大用

想通之后,李长安也就不那么苦闷。这时,一缕阳光从天边射了下来。

“哦,上课的时间到了。”

山中不记时,李长安来到神宵道观已有三年,平时只看那太阳运行位置,就已知道现在是在何时。如果是在夜晚,天上的星辰也会告诉李长安答案。

“不知道今天婶婶会教些什么呢?”

三年时间,世俗之中的四书五经,卢月雪已经全部授完。也不知李长安是有大智慧,或是李长安本是个刻苦之人。除《易经》这部比较难深涩难懂的书外,其他几部,李长安大都理解的比较通透。如果只是为了修身养性,有四书五经足已。至于做学问,考科举,李长安却是没有想过。也就是说,卢月雪已经没有必要再教习李长安什么圣人之言了。

“安儿,四书五经,你已习完。再有别的,以你现在的能力,也能自己理解。从今天开始,婶婶教你些别的学问。”

“别的学问?”

李长安一喜,除了圣人学问外,别的学问。李长安脑子反应很快,自然想到了什么。在他心中,早就想学婶婶及神宵道各位伯伯的仙人之术了。只是,三年来,没有一个人教他学什么道术。李长安很郁闷,但他意志坚定。他们不教,李长安也不问。

“嗯,别的学问。”

卢月雪点了点头,从怀中拿出一部古籍出来:“这本书叫做《还真诀》,我现在就将这上面的学问教给你。”

“还真诀?”

李长安有些失望,原来不是“神宵引雷剑诀”呀。神宵道中最厉害的法术,是为“神宵引雷剑诀”。三年前李长安见过一次,来到神宵道后,也见过一次。而在神宵道见过的那次,更令李长安震撼。

李长安清楚的记得,就在那天他准备就寝的时候。天空中轰隆一声,一声巨响响彻整个神宵道观,接着本来是无边的黑夜,一道天雷一刹那划过了夜空,神宵道观婉如白昼。那道天雷,并不是如李长安在长安村时所见的一条细线,而是一整片,黑压压的笼罩在整个神宵道的上空。而且,这道天雷也不仅仅只有一种颜色,而是有九种色彩。每道色彩,就是一道九宵神雷。天雷炸响之后,把诸多修炼道人都惊醒了。只是最后落于哪里,李长安也没看清楚。只是后来听婶婶说,那道天雷,将九宵峰中一座山头的所有神宵树都给灭了。

婶婶说过,神宵道中的神宵树,已存有千百年,枝杆硬如飞剑。有的甚至化成了精怪。不过还好,这些精怪本性不坏,神宵道的弟子,也没想过要去斩妖除魔。可能,也存有自家人的心思。这些精怪,说不定在神宵道有大难之时,能够同舟共济,共拒外敌。而且,一般寻常的法宝在这些神宵树上,也留不下半分痕迹。想不到,竟然被一道天雷给灭的一干二净。

这“还真诀”听起来虽说也不错,但估计与和“神宵引雷真诀”是没得比的。

“怎么,难道不想学?”

李长安的心思,卢月雪哪会不知道。于是,转身就要离开落雁峰。

“别,别,婶婶,我学,我学。”

不是“神宵引雷真诀”,先学这“还真诀”也行,总比没有的强。

“小坏蛋,是不是想学“神宵引雷剑诀”?”

卢月雪故意逗下李长安,于是假装问道。

“你怎么知道?”

李长安有些脸红,刚才心中所想,婶婶就知道了。神仙果然是神仙,我这个凡夫俗子还是不要乱想的好。

“嗯哼,就你这点小心思,婶婶我怎么会不知道?不过呢,“神宵引雷剑诀”可不是这么好练的。修为不到,强行练习,说不定天雷劈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啊,这样呀,那还是先学还真诀吧。”

卢月雪说的话,李长安自然明白。这神宵引雷剑诀威力如此巨大,怎么可能想学就能学得会的。肯定之前还要下大功夫,待修炼有成,方可炼这神宵道威力最大的法术。

“嗯,明白就好。给,这是还真诀的总纲及修炼之法。”

这“还真诀”卢月雪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反正这书乱扔在神宵洞府之中,卢月雪看了看,只是俗世当中一些炼精煅骨化脏之法,为凡人武学。凡世武功,对于卢月雪这些修真人士,自然看不上眼。再加上,对于修真之人来说,人的身躯并不是如何重要。只要修炼达到一定境界,随时都可以找个气血强大的化身。如此倒也方便,省了不知多少煅炼精骨内脏的时间。

现在李长安仍不是神宵道的弟子,并不能够传授神宵道的法术,就算是一些粗浅吐纳之法,也是不能够传授的。而这本还真决,倒帮了卢月雪的大忙。将这部凡世武学教给安儿,一来不违背祖训,二来也可以煅炼李长安的精血皮骨。

“安儿,这还真诀我看了一些,比较容易,也写的很细致,你拿着一个人慢慢练习。婶婶一会就要下山办些事。对了,不要偷懒,待婶婶回来,可是要检查的。”

还真诀,卢月雪其实也没练过,但卢月雪大至于看了下,发现也没什么错的地方。再则,道家初期的炼精化气之法,与世俗武学也比较相似,并不会有大的问题现。如此,卢月雪也放心将书交给李长安,自己下山办事去了。

“婶婶放心下山吧,安儿绝不偷懒。”

卢月雪将话交待完毕,就御起飞剑,出了落雁峰。

李长安虽然有点遗憾没有学着神宵引雷剑诀,但也知道欲速则不达之理。也没什么不满,拿起这本还真诀,翻开了第一页。

“人之精血,天生父母所给,精在则人在,精亡则人亡。是故凡修行之人,皆以炼精化气开始,或入武或入道”

这是还真决的总纲,这也简单,李长安只看一眼,也就明白了过来。总纲之后,则是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