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花聚顶-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拍叉。”

这颗内丹裂开了一道口子。

“神宵道的臭道士,此早有一天,我会杀上神宵道观,将你们灭得一干二净。”

原来这四人,是神宵道的道士。蛇妖说完,带着受伤的身体,寄出一件法宝,即已消失不见。

“师弟,别追,还是看看这两人吧。”

刚刚踏罡步斗年龄稍大的道士,制止住了一年轻道人。

“恭喜师兄修成太宵引雷剑法。”

旁边三位道士,都很兴奋,齐齐的看着这位能引出九宵神雷的师兄。

“各位师弟勤加练习,相信也很快能超过我的。”

这位大师兄倒很是谦虚,不骄不傲,行止有礼,说话有度,风采不凡。

“这位老先生,你没事吧。”

四人皆都奇怪,这位老先生,以凡人之躯,是如何抵档住这蛇妖的。只是看这老先生,双手已被烧得直露白骨,呼吸断断续续,随时就要撒手而去。

“我我我没事,长长安呢?”

老先生说话很吃力,每说一句,都要耗费巨大的精力。

“先生,先生,我在这,我在这”

李长安抱着倒在地上的老先生,痛哭说道。

“老先生,你有什么要交待的吗?”

四道人中的那位师兄,伸出一手,搭在了老先生的身上。说也奇怪,就在这位道人扶着老先生后,老先生一下子有了精神。双手的痛楚,此时也变得没什么痛了,神志也很清晰。老先生抬起头,感激的看着这位道人:“多谢道长相助,我还有几句话要对我的学生说。”

说着,老先生转头,面对着李长安说道:

“长安,以后要好好活着。你要记得,大楚国,有一个叫做长安村的地方。这里有你的爹娘,你的朋友,还有很多很多善良的人们。还有,不要厌恨世人,也不要厌恨这些妖类,虽然它们无恶不做。但也不全是它们的错。长安,听明白了吗?”

这位老先生,虽然死在妖物手中。但是,他却没有恨这些妖类。想必是多年读书,达到明心见性的地步。古语有云,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妖类伤人,人类食兽,皆是定数,没什么恨与不恨的。

第四章:仙人洞府

四位道人听到这位老先生的临别所言,心中大起变化。四人修道多年,虽说远离俗世,但修真之人,皆以斩妖除魔为己任。平常见那妖魔精怪,便是一剑而去。现在想想,似乎自己也做错了。想不到,这个山野小村,还隐藏着一位儒家圣人。

“先生这是”

李长安哭着不知道说什么,现在的他,哪会明白这些道理。

“唉,难为你了,长安,你只要记住就好了。如果记不住,先生以后可会用戒尺打你手心的。”

“先生,我记住了。可是,爹娘,妹妹”

说着,又哭了起来。

“唉”

老先生看着上天,很想知道,到底这个命数,是如何运转的。难道人生下来,就已注定人的命运。或是,凡人的命运,皆是上天安排?

只是上天并没有告诉老先生答案,或者,就连上天也不知道。老先生虽不明白,但也没心灰意冷,只是留下长长的一声叹息。

“四位道长,我走之后,希望你们能够将长安扶养成人。不求四位道长教习什么天地道术,也不求教他什么儒家至理。只希望如他名字一样。李长安,日久天长,平平安安。”

“老先生,我答应你。”

年龄稍大一些的道士,抚摸着李长安的头,重重向老先生答应下来。这长安村,四位道人也来过多次,识得这里民风纯正,皆是良善之辈。反观大楚国各大州,甚少有如长安村者。

“谢谢了。对了,四位道长,村子山丘那,有我几十年所存的书籍咳咳,还有我这些年的教书手稿”

老先生连续不断的咳嗽,一句话都可能说不完。

“老先生,不用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

年龄稍大一些道士用眼神安抚起老先生,抬头一看,村子不远处,就有一小山丘,小山丘中有一茅屋。虽有些简陋,但却给这山野小村添了一丝丝灵气。修道人士,眼力自好极好。那挂在茅屋边上的“学”字,风儿轻轻一吹,随风不停摆动。再看这长安村,一时有世外桃源之感。

当今之世,虽有邪魔,但正道好人也不在少数。老先生死时能还能见着。正气仍存,很是欣慰,感激的看着四位道人。接着又看着李长安,眼中有些不舍:“长安,先生要休息一会,你跟着这四位道长。十年过后,你再来这里,先生在这里等你。”

“先生,不要,我不要离开这里。要不,先生,我背你吧。我背着你,你也可以好好休息的。”

小小孩童,有些怕生。虽然知道这四人是好人,不会害自己。但长安村,只剩下自己与老先生。说什么,也舍不得离开。

“傻孩子。”

老先生想抬起手,再抚摸一下李长安,只是全身的精气,已渐渐失去,到了最后,终于停止。这是他留在人界的最后一句话语。

“这位小善人,老先生睡着了,不要吵着他。看你也累了,你也休息吧。”

一位道人走到李长安身前,只说了一句话,李长安不知怎的,竟然一下子睡着了。

“这是哪里?”

李长安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出现在一个陌生的房间之中,房子中间有一个香炉。香炉中散发着微微轻香,闻一闻,便神轻气爽。透过房间还能看到外面不知名的参天古树,至于这些参天大树叫什么名字。不说是七岁孩童,怕是叫大楚国的新科状元过来,也是不知道的。

但这一点点疑问,马上就不是李长安在意的事了。此时的他,不惊想起了那只巨大蛇妖,还有爹爹,娘亲,刚出生三天的小妹妹,还有一直教化自己的老先生。可是,现在一切都没有了。留下来,就只有他一个人。

“爹,娘”

李长安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而就在李长安大哭之时,门吱的一声,被打开了。一位大概30岁光景的美丽女子走了进来。女子身着白色道装,淡雅脱俗,也背着一把长剑,盈盈走到李长安身前。

“小弟弟,怎么了,不要哭。”

女子看到一个小娃娃坐于床前,不时摸泪,有些心疼。

“这位婶婶,你是谁,这里是哪里呀?”

“我呀,哈哈。”女子笑的很慈祥,摸了摸李长安的小脸,逗了逗他:“你刚才不是叫了么,那就把我当成你婶婶吧。走吧,不要哭了,我带你去玩。”说完,连哄带扯的,把李长安抱在身上。

女子今天兴致很高,推开门,长剑从背上飞了出来。女子一跃,踏在了飞剑之上:“抱稳了,走,到我住的那个山峰去吧。”

李长安吓的不敢睁开眼,风不时吹着他的耳朵。但又忍不住好奇,过了一会儿,眼睛才慢慢的睁了开来。

“哇,这是天上呀。”

女子抱着李长安,御剑从山下飞过。

“小弟弟,下面的这些参天巨树,是我们神宵道的神宵巨树。说是神宵巨树,其实本来只是松树而已。至我们神宵道来此立派以后,于是这些树木就得了我教的灵气,长的无比巨大。而我们神宵弟子经常也在这些巨木下修炼,炼到高深时,用法术可从九宵中招来天雷。常常九宵神雷就落于神木之上。只是这些树木不但没有被劈断,反而越发长的巨大。你看那树杆,就是我的飞剑,也很难将其斩断。”

“好大的树呀,比我们村子还大。”

李长安啧啧有声,这巨木的枝杆,舒展开来,还真比长安村大了许多。

飞过巨木之后,又一个转身,朝天边一处瀑布飞去。

“来,洗把脸吧。”

女子收起飞剑,落于一块巨石之上。巨石边上,刚好有瀑布流下之清水。无数的巨石环抱,围成一个小湖。小湖之中,又有一处水口,清水从水口再度往下。瀑布连着瀑布,天水连着天水。李长安从巨石处自下往上看那瀑布源头,但却是一直看不到在哪。这瀑布真的是太高太高,不知这水从哪里来。难道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就像下雨一样,李长安不时想道。

“这里是巨石涯,也叫水连天,取瀑布之水天上来之意。巨石涯中的清水能洗涤人心,有保灵台清明之功。普通人喝了,活到两百岁,也不怎么稀奇。”

说着,女子摸了一点点清水,将李长安刚才哭过的泪水,鼻涕都擦干。李长安小脸长的很是粉嫩,特别是眼睛,又大又圆,可爱十足。本来就喜欢小孩的女子,现在看到李长安如此可爱,更是欢喜的紧了。

洗完之后,女子又抱起李长安,再度御剑飞去。飞过竹林,竹林如林海。那挺直的竹身,直插云宵,也不知到底有多高。接着又飞过楼宇,楼宇中灯火辉煌,仙气迷漫,不时有琴声传来,又有仙鹤飞过。偶尔啼鸣,堪比仙乐妙音。风景如画,如人间仙境,真乃仙人住所,直看得李长安眼珠子都花了。

“婶婶,你是神仙吗?”

老先生说过,那些出入青云之间的有道之士,大都是天上神仙。而家里娘亲,附近婶婶们也经常给李长安讲一些神仙故事。而这位抱着他的婶婶,竟然能够飞到天上。有仙鹤来陪,青云相伴,这不是神仙又是什么?

“婶婶不是什么神仙,小弟弟只要你愿意,婶婶以后也可以教你。到时,你也可以御剑飞行,出入青云之间。想去哪儿,就可以瞬息即到,你愿意跟婶婶学吗?”

“愿意,愿意,我愿意。我也要飞,我要飞到天上,飞得很高,很高”李长安稚嫩的童音,在青冥之上,声音传的很远,很远。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李长安也接受了爹娘永远离开了自己的事实,不过,老先生他倒没有忘记。心中有一个念头,十年后,我要回到长安村。不然,老先生会打我手心的。

“安儿,上课了。”

一句呼唤,将李长安的思念拉了回来,原来是上课的时间到了。

这个上课,是李长安初到神宵道见到的那位女子提出来的。在她想来,小孩子此时正是学礼节,作学问的时候。如果现在不教,等大了一些,与那些山野村夫有什么区别。入我神宵道门,自然要好好将这小孩子教好。虽然现在还没正式收李长安为徒,但女子一见李长安就特别亲切,仿佛是自己的孩子一样,也就事事照顾起李长安来。

女子姓卢,名月雪,是神宵道第十一代弟子,与神宵道师兄朱方时结为道侣。而这个朱方时,就是那天施展太宵御雷真决的道人。其他三位,是朱方时的师弟。分别是,唐竟言,刘长牧,万里知。当然,神宵道十一代弟子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

“安儿,今天我们开始讲大学。”

虽然神宵道是修真道观,早已超脱凡尘,不管俗事。但人世间圣人所说之言,对人之修道者大有裨益。是故,神宵道中,藏书多如牛毛。至从教李长安开始,卢月雪遍将神宵道中大都圣人书籍搬到李长安所住的“落雁峰”来。

第五章:太平广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

由一个飘然出尘的方外修真之士,念起这凡人书籍来,倒也朗朗顺口,别是一翻风景。

“亲,新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自身所具有的品德,再推及给他人,使他人也能去除污秽从而自新,做到最完善的地步,一直保持不变。”

神宵道并不是普通门派,收徒很是严格。不是你有什么慧根,更或者你有什么惊人之质就会收你为徒。神宵道,还得考察个人的品性是否纯正。若是有做伤天害理之事,一概不收。所以,神宵道虽然道法高明。但门派并不甚大,第十一代弟子中,也就几十个人。不像别的门派,成千上百者,甚至万万千者也不稀奇。

所以,李长安入住神宵道来一个月,仍没有正式拜师。而卢月雪教李长安这些圣人名言,就是在教李长安做人的道理。希望李长安在这些圣人之言的教诲中,能够温养出宽正博大的君子品德。修身明心,方乃见性。

这就是所谓的,若要修真,得先正其身。

卢月雪学问过人,随口讲解,倒是通俗易懂。李长安虽是七岁孩童,但在长安村时,也有些基础。虽说听起来半通不通,但也不是完全弄不明白。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是接上文“止于善”而说下去的,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会有定力。有了定力,心才能安静。心安静下来了,也就不会妄动,随遇而安。随遇而安之后,才会考虑的更多。慢慢的想了更多之后,才能做到至善的境界。

这与修真法门很相像。修真之法,最是讲究心性。静中取动,动中取静之法,心性若未修至大成,有走火入魔之危。李长安方乃七岁,心性还未成熟。心中更存有蛇妖灭族的映像,若心生恶念,执念不消,恐教出一代魔君出来。

圣人之言,果然通天彻地,大合我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