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次殉节的伟大使命。

    在李率泰看来,自己一个人忠义而死似乎泰小儿科,似乎还不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所以,他要让全家人跟着自己一起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

    也因此,他在命人将家里的亲眷全都召集起的同时,还命人给府里的每一个人都准备了一碗酒,并命下人在每一碗酒里加入砒霜!

    不过,李率泰自己是不会用这喝毒酒的方式来全自己忠节之名的,他早已做好了准备,要用一条白绫结束自己的生命,并以此来证明自己清白的一声。

    李永芳的一家大小都被召集起来,现在李永芳已死,他们本来就已经开始披麻戴孝,因而聚集起时也大都面有悲戚之色。

    但她们并不知道李率泰到底要干什么,倒是李率泰的继母也就是贝勒阿巴泰的女儿李永芳的妻子阿宁发现了端倪,指着房梁上的一条白绫,问道:“泰儿,你这是要做甚?”

    “母亲容禀,我大清立国已有三载,国运却开始出现衰退之象,盖因我大清尚无忠良之脊骨以全正义!今日,就让我李率泰作我大清的第一个死节之臣,而母亲您是贝勒之女,出身于皇室贵胄,当更应全守节之名,其余诸位既作为李家之人,便也就是李家之鬼,当也同我等如此共赴国难!”

    李率泰说着就亲自捧着一碗毒酒来到了自己继母面前:“请喝下吧,母亲!”

    “不,不,我不喝,李率泰,你简直是疯了,你要为我大清全忠义之名,你自己死就是了,何故要拉上我们!”

    这李永芳的妻子明显不愿意跟着这李率泰一起死,但李率泰似乎并不愿意就此罢休,居然直接捏住了自己继母的喉部,硬灌了进去:“母亲见谅,我父既然已为大清殒命,你作为皇室贵胄,就更不应留下半点污名。”

    李永芳之妻吞咽了几下,很痛苦的哀嚎了几声,然后就这样死不瞑目的瞪着李率泰。

    而李率泰却是丝毫不为所动,而且依旧是脸上带有微笑,似乎对此很满意,并把目光转向自己的妻子,同样是某贝勒之女叶赫氏,素来仗着自己是贵胄之女而有些河东狮特性的叶赫氏第一次对自己这个懦弱的夫君感到了恐惧,并不由得退缩了几步:“老爷,我不喝,我不喝!”

    “元亮,去喂你的母亲喝下,也算是尽了你最后的孝道!”

    在李率泰看来,为大清守节是一件好事,而这样的好事不应该是在自己身上发生,而应该让跟自己关系密切的人都得有这样的荣耀才行。

    而让儿子帮助母亲完成这一项守节的伟大行动,则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其子也算是为自己母亲尽了最大的孝道,毕竟这也算是全了母亲的名节。

    所以李率泰尽管对自己这个继母百般不满但还是选择了在她面前尽了这伟大的一个孝道。

    李率泰之子李元亮,这个本来在原本历史上要做到满清户部尚书之职的人现在还不过是小孩儿,但在李率泰的言传身教下已经是一个极听话的孩子,李率泰说让他把毒酒奉到叶赫氏面前,就真的老老实实的将毒酒奉到了叶赫氏的面前:“母亲,请殉节!”

    叶赫氏的泪水是哗啦哗啦的流了下来,她现在就想不明白,怎么会出现这种结果,自己亲生的儿子居然会端着一碗毒酒来到自己跟前让自己喝下。

    李率泰的要求,她可以拒绝,但自己儿子端来的毒酒,她却不知道该如何拒绝,而且就这么鬼使神差地接过了这毒酒,点头道:“好,好,母亲喝,我喝就是!”

    叶赫氏仰头一喝,哽咽了几声,就仰面而倒。

    李元亮却已经是两眼垂泪,转身对李率泰道:“父亲,就让孩儿也随母亲去吧。”

    李率泰很欣慰地点了点头:“如此甚好,不枉费你母亲养育了你这么多年,也不枉费为父教你的为人子之道。”

    李元亮没说什么,只是走端起一碗毒酒喝了后就趴在了叶赫氏的怀中。

    而其他亲眷也是如此,一个个都在李率泰的威逼利诱下选择了自杀。

    良久,整个额驸府的主子们都横七竖八的倒在了地上,而李率泰却依旧露出了微笑。

    作为一个卫道士,他很满意自己的杰作,他让自己整个李家的人都为自己的大清殉了节,再加上即将选择自裁的他自己,这样的举动肯定会载入自己大清的史册,并流芳百世。

    因为谁都知道,在广宁城曾经有一个叫李率泰的大清忠臣在外敌入侵之前选择了全家殉难。

    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李率泰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而且在他眼里,自己的主子就是大清,自己就应该做大清的鬼。

    但让李率泰失望的是,就在他把头放进白绫里的那一刻,禁卫军的战士已经冲进了额驸府,并果断的将李率泰救了下来。

    一向想为他的大清而死的李率泰不由得大怒,因为这些大明的人阻止了他殉节的伟大理想,这比杀了他自己难受。

    不过,这李率泰一想到既然自己不能自裁,若是因为骂敌而死似乎也是一种全了忠义之名的表现,所以李率泰便又对着禁卫军战士们大骂了起来:“尔等狗贼,占我大清之地,掠我大清之子民,真正如豺狼耳,吾恨不能饮其血,食其肉!”

    “狗贼?你他娘的才是狗贼,狗汉奸,鞑子给你多少好处,你竟如此忠心,只是数典忘祖之辈!”

    一禁卫军军官回骂了这李率泰几句,李率泰还想再骂,但这时候其他禁卫军的战士都跟着骂了起来:“狗汉奸,你就是狗汉奸!”

    “汉奸?”

    李率泰这时候被骂得是不敢还嘴,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还得了一“汉奸”这个称谓,或许也是骂名。

第三百五十九章 别忘了萨尔浒

    李率泰现在是想死而不得,想骂而不得,嘴已经被禁卫军的战士塞满了马屎,绑缚在囚车上,被押送出了广宁城。

    这位本来原本历史上会当到闽浙总督的大员就这样提前结束了他的历史命运。

    但李率泰这样的人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不算重要的人物,他的命运的改变甚至掀不起一丝波澜,尽管他让他的家人全都为建奴殉了节。

    夏尽秋来,红叶替了绿花,朱由校游走于御花园内以消化中午的进食,海兰珠在身后跟着,手里端着一小盘,盘里是一盒鱼食。

    百无聊赖之际,朱由校会时不时的丢一小撮进碧潭之中,惹得锦鲤竞相跃出水面,吞食飘浮在水面的食糜。

    朱由校不禁在想,放眼整个大明,或许现在自己就是这喂鱼人,似乎整个天下的人的生存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的一个决策可以影响到亿兆黎民的生计。

    这种感觉很好,但人总是不会满足的,据两广总督商周祚禀报说,红番鬼以流亡南洋的宋朝遗民意图叛乱为由,联合当地土著对汉人进行了屠杀,逼得当时大量流亡在外的汉人逃回琼州,所以商周祚才请示对于这些回来的汉人该如何处置。

    朱由校听后是着实愤怒了一阵,愤怒的直接摔碎了玻璃镜,但事后他发现自己作为大明皇帝,对于这种国境之外的番夷竟然毫无办法!

    这就是自己没有海洋权益的下场,现在的北海舰队还只能控制渤海与黄海一带,整个南洋基本上还是郑芝龙、李魁奇、佛狼机与红番鬼的势力范围。

    朱由校只能指示在福州与郑芝龙谈判的熊文灿,让他转达自己的旨意给郑芝龙,让郑芝龙出动兵力去教训一下爪哇一带的红番鬼和当地那些愚蠢的蛮夷们。

    甚至,朱由校告诉熊文灿,只要郑芝龙肯出兵,朝廷可以替他出这一笔军饷,并放宽一定的招抚条件。

    为了给予国门之外的这些不尊重大明之存在甚至忽视大明之霸权的势力一定的打击,并让这些南洋的强者有一定的收敛,朱由校作为一个皇帝不得不折腰去求一个海盗头子,但他还是不得不承认这样干,自己心里的确很憋屈,有一种想打人而打不到的感觉。

    甚至朱由校还因此直接迁怒于杨嗣昌,责怪杨嗣昌这个执掌兵部的侍郎对于自己的同胞被人屠杀而毫无办法,因而还直接罚了杨嗣昌的半年俸。

    杨嗣昌自己自然是哭笑不得,但也毫无办法,谁让他现在管着兵部呢,搁在现代也相当于国防部常务副部长,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同胞被屠杀,似乎的确应该承担点责任。

    尽管让杨嗣昌这个兵部左侍郎背了锅,但朱由校最近的心情还是异常的烦躁,初始还逛得好好的他一看见这御花园内的碧潭就想到了万里之外的南洋,想到无数同胞被一群愚蠢的人斩杀于屠刀之下,犹如猪狗一般,而大明竟然毫无办法,他就不由得来气,直接将海兰珠手里的盘子连带着鱼食全丢进了水潭里,激起好大的浪花。

    “回宫!”

    朱由校气呼呼地往坤宁宫走去,已换上明廷宫装的海兰珠忙疾步跟了过来,虽然手里已经没有什么盘子可端了,但仍然是战战兢兢的,眼前这个帝王实在是太喜怒无常了,海兰珠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会被他给处死。

    不过,就在朱由校往坤宁宫走来时,王承恩这时候急着走到了朱由校这里来:“回禀陛下,惠嫔已经回宫了,而且已经成功刺杀李永芳,与此同时,督师卢阁老也递来奏疏,称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复广宁城,失守达八年的广宁城再次回到了我大明手中,可喜可贺!”

    朱由校从王承恩手里接过奏疏来,粗略的浏览了起来,对于广宁城的重要性他是知道的,作为宁锦防线上的一个重要据点,当年广宁城大败,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孙承宗的战略构想也因此被打破,而满清也因此进一步壮大。

    若不是因为广宁城的惨败给大明留下较大的创伤,朱由校也不会因此常常将这个例子拿来给皇家军事学堂的学员们讲,甚至给整个大明朝的官员们讲,可以说,正因为朱由校为了增强大明士子们的羞耻心而刻意常揭广宁惨败之伤疤而使得如今广宁城被收复也让大明所有的人都因此而感到更加的兴奋和激动。

    即便是王承恩亦是如此,虽说他不过是个太监,但跟着朱由校耳濡目染之下,他现在也变成了一个“爱国主义者”,对于这广宁城的情结也非常深,因此在得知广宁城重归大明后,他就迫不及待地来找朱由校。

    “陛下,如今广宁城回到我们手中,就意味着,我们与建奴的态势恢复到了天启二年的状态,但其实比天启二年还要乐观,因为我们还掌控了漠南这一块可以影响辽东战略局面的重要位置,可以说,不到一年,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收回沈阳,然后进占建奴老巢赫图阿拉,把这个昔日的关外劲敌彻底铲除!”

    王承恩很是兴奋的说道,现在的皇帝陛下朱由校动不动就召开军事会议,弄得他这个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也开始有了几分要运筹帷幄的习惯,因而也不得朱由校说话,就自己先说了起来。

    因广宁城收复,投靠建奴的大汉奸李永芳被枭首,朱由校的心情开始变得好了起来,因而也就没有计较王承恩这个司礼监掌印来秀自己的军事战略的僭越之举,且不由得笑问道:“怎么,还想再来个萨尔浒吗?”

    萨尔浒?王承恩愣了一下,但却也不好再说什么。

    如果说大明是从何时开始重视建奴,并以建奴为大敌的,那就是萨尔浒!

    这三个字给明朝人留下的痛太深了!

    它让一个中央王朝在失去自负无知的同时也失去了昔日在万历三大征之后积累的勇气与斗志。

    “传旨,让惠嫔和许显纯他们在乾清宫等候,朕亲自去看看他们”,朱由校说毕就转变了方向,朝前廷走去,王承恩也忙跟了来,但也不敢再多说一句话,他不可敢再被陛下给怼回去。

第三百六十章 让李永芳首级挂到盛京城楼上

    等到朱由校到了乾清宫时,惠嫔和沈琏以及此次刺杀李永芳的关键人物赛雅已经在这里等候了许久,只不过赛雅和沈琏只能候在殿外,而徐佛则是躲在朱由校身后的屏风后面,而且依旧如她在外时一样要以纱巾遮面。

    与此同时,被罚了半年俸的兵部左侍郎杨嗣昌和司礼监秉笔刘汝愚也已出现在此,虽说对于陛下因为南洋汉人被屠的死而龙颜不悦,但广宁城的收复却也算是天启十年的一件可以记入实录的大功了。

    锦衣卫指挥使许显使抱着一个盒子走了过来:“陛下,这就是李永芳之首级!”

    朱由校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并问着屏风后的徐佛:“听说,此次能让李永芳授首的关键人物是你们锄奸队里一位叫赛雅的蒙古女子,她可有来到这里?”

    “回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