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易-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是肉身生成青华真气,然后真气在体内流转化作先天真元。这就是第一步练气和第二步筑基。

    荀易因为体内杂质很少,加上本身境界高,这两步完成很快。紧接着木德神力动荡,以神性为根源,青华真元在体内流转,最终在腹中生成一枚青华道丹。

    这枚道丹一出,皇英林中异象勃发,孙戬打量荀易修炼,从荀易身上看到一条全新的道路。

    “仙道?”孙戬喃喃自语:“以神性凝结道丹,这是让仙道不逊色神道的根本理念啊。”

    仙道很弱,弱到在第五重之后就必须转入神道。因为仙道没有人才,天地间的精英统统被神道笼络。上者修神主,中者修神道,下者才会修炼灵道等仙魔妖怪等道途。

    可是,荀易以神性凝结道丹,无疑为仙道开释一条不逊色神道的道路。金丹是什么,是炼气士沟通天地的桥梁。但是炼气士能力有限,同等境界下神灵对天地的操控是炼气士的数倍。可是荀易炼成的道丹不同,以神性为丹,将神性凝结成一个能量体,远比普通神灵单一用神性操控天地更强大。

    换言之,他踏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孙戬心中喜忧参半,只见荀易微微张口,一枚青色道丹徐徐飞出,落在竹林上空的巨树上化作青阳。

    “太极至大,易生万道。”

    似乎共鸣一样,朱簧和朱英也纷纷练成道丹,只可惜二人的道丹远不如荀易强势。但是二女同样凝聚神性,效仿荀易以神性成丹,比三重天的炼气士要强。两颗翠绿丹丸在空中滴溜溜飞舞,呼应那颗巨树,形成两颗纠缠在一起的神竹幻影。

    巨树和青阳相容,一声雷霆炸响,方圆八百里一应仙神皆有所感。渺渺青云覆盖八百里之广阔,更有春木生发的法则被青阳调动。众多山精妖怪,修士魔头,但凡属性相合者在青气之中都大有裨益。可以说,这八百里之地被荀易转化为临时神域,相同属性得到加持,但是属性冲突甚至相克,只会被这无尽木气冲撞,只能收功等待荀易收起神通。

    无数草木精灵纷纷幻化人形,遥遥朝拜皇英林上空的青阳。

    二女受荀易灵机感应凝结道丹,而荀易顺着二女凝结的道丹,心中忽有所悟,一颗翠微青竹在青阳边上升起。紧接着,又有一颗绿柳垂绦在旁飘荡。

    青竹笔直,力劲刚猛。绿柳轻扬,随风拂动。

    “茂林剑意?”孙戬看到空中竹子和柳树,知道荀易趁着凝结道丹的机会系统整理自己的茂林剑法。

    茂林剑法死清源殿三**门之一,唯有荀家子才能真正修炼。到第三重茂林韶华的境界后,还有两重境界直指天神。

    荀易想要进入第四境界“玉树参天”,要么单选一种树作为他的根本树,精研这一种树的本质。要么将十二剑道一一推演至三重境界,凝聚树影。

    荀易练剑至今不过十余年,当初突破第三境界都多亏神性之助,更遑论第四境界?不过于竹林悟道,又借朱簧朱英二女之助,总算将“横竹翠微”这道剑法练成。

    加上当初观五柳神飞升所领悟的“清风拂柳”,荀易已经有两道剑意推演到先天层次。接着,一颗红光闪耀的桃树跟着升起。灼华桃夭是荀易最擅长的剑法,自动跨入先天层次。桃花妖娆,锦簇胜火。

    第四颗升起的树是柏树。荀易对“青柏茂陵”剑意了解不多,但是血脉得帝柏祝福,在空中升起一颗苍柏。苍柏中冒出一道道血色神纹,这道剑意貌似另有玄机。而且剑意上自动携带一股王气。金青色的王气并非万民愿力而成,而是草木精灵的愿力凝结。不是人王,而是草木之主。正是周边众多草木精灵顶礼膜拜,才让荀易生成这股青木王气。当年茂公持轩辕剑斩天帝化身,他的王气就来自于草木精灵。

    四颗神木拥簇巨树,巨树上的青光渐渐转变为青玉色。当整棵巨树转化为玉色神树,就是荀易突破之时。

    “四种剑法圆满,也算不错了。”荀易正要收功,突然空中冒出一轮银月,密密麻麻的太阴神光洒下,在他周边幻化广寒丹桂之影,助他参悟“桂香离魂”剑意。

    晴隆城,龟台堂中,嬴琇笑吟吟望着天空,自言自语:“看在你还算守礼的份上,且帮你一把。”嬴琇有自己的渠道,她得知荀易前往皇英林和两位女神相会时心中一惊。那两位神女她曾有所耳闻,担心二女和荀易双修悟道,赶紧施法查探。

    嬴琇头顶冒出银白色庆云,云中托起一枚太阴离神宝鉴,这是她以秘法祭炼的神器,暗合太阴之妙。神器观照皇英林景象,看到荀易成丹的那一幕。

    庆幸的是,荀易并未和二人双修。不然嬴琇含怒一击,荀易可吃不消。

    催动神器,嬴琇抽取天地间太阴之气助荀易参悟剑道,隔空传递自己的感悟。银白色宝光升起,太阴玄奥融入桂树形成第五道先天剑意。

    又过了一阵子,第六颗剑意神树难以生成,索性荀易收了道丹,天地间异象随之散去。

    “以神性成丹,仙道之路再不逊色神道,你小子倒霉了。”孙戬等荀易清醒后幽幽说道:“别忘了,作为神灵的你为仙道奠定根基,他日仙道崛起,神道崩毁,你便是神道最大的罪人!”(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五章绝户计

    “胡说加八道!”荀易满脸通红,不知是气得还是被吓得。当孙戬这句话说完,他能感觉到身上突然落下的一股寒意。寒意扫视全身,似乎在警惕着什么。

    荀易飞快说:“罪人?我为神道开大兴之路,谁敢把我视作罪人?”

    同一件事,换一个角度看,感观截然不同。

    诚然,荀易的做法让仙道出现不逊色神道的优点和战力。但是对神道同样有好处。

    “诸神之中神主最贵,但那些低阶神灵却没有完善的修行体系,只能转用其他法门。我这道丹之术就是给他们准备的。”

    目前九州神道体系是什么模式?

    天庭将人间英才分为三等。最高一等修炼神主道,凝练世界挂靠天界之上。次一等领悟神性,在前四重天的时候就开始履行神职,研究法则。最差,锻炼自身培养灵性,最后飞升天庭获取神职。

    天庭的精力都在神主上头,每一位神主享受的待遇远不同其他神灵,也唯有神主才能作为天帝的候选人。仙妖魔鬼虽然等级低,属于灵道,但百花齐放,胜在种类繁多。相较之下,夹在中间的低阶神灵没有系统的修炼体系。他们因为操控法则,比灵修要尊贵,但和神主没法比。他们只是按照上位神漏下来的一些功法来研究法则。有些神灵更是跑去兼修某一种灵道功法,以此提升战斗力。

    如果有一门专门供神灵修炼的道路呢?

    “这些神灵或是死后封神没有肉身,或是肉身得道魂魄不纯。那么,利用神性凝结道丹,然后在道丹中诞生全新的神魂、神体,岂非可以提早弥补不足?”

    随着荀易的话,身上的寒意逐渐退去。

    他心中一松,继续说:“我早有心思,这次不过是水到渠成罢了。回头我将心得整理发入弘圣之书,提议诸神完善属于我们的体系大道。”

    至此,身上的寒意彻底散去。

    而虚空中传来一声哀叹。

    太上神人看到不远处那几位上帝的目光收回,苦笑不已。诸位上帝对仙道严防死紧,根本没有仙道冒头的余地。

    神道天尊上帝们神通盖世,一个个都有预见过去未来之能。早在万年之前,就有人看到仙道崛起的可能性。

    在诸神预演的未来中,天庭和异界大战而两败俱伤,仙道趁势崛起,随后将神道压在仙道之下。这个结果,神道天尊上帝们心中门清。

    因此,从一开始进行防备,将仙道真谛隐没,逼迫仙道臣服于神道。哪怕仙道几位教尊都必须在天庭接受神职,更不容许有人将仙道修炼法门推演至先天。之所以将第一宇宙拿出来给仙道做实验。这可不是壮大仙道,而是从中寻找仙道破解之道。

    太上神人明白,恐怕第一宇宙创下的众多仙道法门都已经被神道破解的干干净净。因为上帝们在这里都有化身,这些化身看似一个个慈眉善目,在外普度众生,渡人成仙封神。实则将仙道法门研究透彻,只要仙道敢独立,天庭就会将早先准备的各种诛仙之器亮出。不单单是仙道,魔道、妖道同样有类似的东西。

    妖神之主本是一尊九重天的无上神。因为妄想将妖道独立在神道之外,龙相帝登基之时就惨遭诸神镇压。那一战,轩辕家亮出三件顶级神器。这三件神器,统统是针对妖族,一口气将妖神们统统放逐在九层冰狱。

    相较之下,魔祖就比较聪明,从始至终都没说什么把魔道独立。而是一直将自己视作神道的一份子,努力和诸神结交。因此,在东皇那个时代,他才能获得不少神人的支持坐上天帝宝座。

    神道太强了。强到一个新兴道统难以再度于这片神道世界扎根。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都被深深打上天庭的理念。

    “力量和责任成正比,有多大的力量承担多大的责任”这是天庭所提倡的道路。

    天庭号召诸神履行自己的责任,回报这方生养自己的世界。因此,很多修仙者骨子里也刻着这种烙印,心甘情愿在飞升之后履行神职。

    在这庞然大物面前,哪怕再有野心的人都难以重开一道。更别说神道收拢九州众多人才,根本没有仙道的份。

    古云:五人曰茂才,十人曰选才,百人曰俊才,千人曰英才,倍英曰贤才。

    百里挑一的俊才刚刚有入灵道的资格,而两千人之中的贤才勉强达到入神道的资格。精英就是这样不断被神道抽取。万中人杰,亿中圣人这都是天庭看中的人才,统统跑去修炼神主道。神道大佬岂会让一个不逊色神道的道统崛起。将原本十成人杰分出去一半给仙道?

    这些圣才人杰统统在神道,他们的智慧集思广益让神道一步步跃升。反观仙魔之道,只能从那些俊才之中挑选传承者。从起步上就拉开差距,就算有几个漏网贤才被道统收走,又岂能反抗漫天诸神乃至列位上帝?

    “天地万杰尽归神道!”这是龙相帝某次对身边人所言的话,虽然有几分自夸之嫌,但事实的确如此。你连传承者都找不到,凭什么大兴?

    “如果想要大兴仙道,必先斩神道至尊天帝,再将诸位天尊上帝一一诛杀,断绝神道根本后才能让仙道大兴。”太上神人苦笑,这根本是完不成的事情。

    神道是堂堂正正的阳谋,神道百万年传承摆在这里,相较之下仙道刚刚启蒙,根本不足以和神道碰撞。

    荀易也从始至终没有靠拢仙道的心思。他是谁,他是功德福神,对口福德上帝的候选人。放着神道上帝不做,跑去仙道做一个真人?

    在道丹形成后,荀易主动将自己的心得写成手书上奏天庭。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余常闻道法之说,道在前,法在后。上者演道,下者演法。道者,世间万象之轨迹,诸神原始之本也。神炼道,仙炼法,因此泾渭分明也。”

    很快,荀易的奏折手书送入某位神人手中。

    奏折中指出:以神性凝结道丹,虽然是炼气士的法子,但是其实力远比一众炼气士要强,能够跟同等级的神人媲美。此乃仙道之精髓,有动摇神道根基之嫌疑。何不改弦易张,另立名目,将修仙和炼道分开。神人炼道,灵士修仙,神道之中专门研究一套标准的神灵晋升修炼的道路,以此承上启下奠定大体系的根基。金丹是炼气士的大道根本,有金丹就可以调动天地元气,从这一点看和神灵无异。但若取金丹为道丹,让诸神凝聚神性而成道丹,将金丹彻底定性为道丹之下。

    成道丹,悟本质,炼大道。成金丹,悟法理,化仙神。两者高下立判,日后就算仙道有人凝聚神性而成道丹,也可归入神道之列。

    “此乃绝户之计。”神人看罢,心有所思。按照荀易的话来办,仙道最后一根脊梁骨都会被神道抽走。此后所有人才都入神道,仙道只剩下大小猫两三只。为这些资质平庸之辈,仙道只能将法门不断简化,以便大众修炼。

    看罢,神人将荀易的建议书扔到旁边的纸堆中再不过问。

    漠视,就是神人目前对定神道体系的态度,同样是天庭的态度。旁边纸堆中的众多建议书,和荀易的大同小异,都是倡议神道建立完成体系,彻底吸纳其他道统精华的建议。

    建立完整的神道体系?并非天庭没有这份力量,而是这背后的纠葛利益太多。谁能决定神道体系的订立?唯有天帝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