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三个成年皇子鼎立之势已经形成了。他们各自都拥有自己的支持者和势力,十二皇子要登上那个位置,真的十分困难。

幸运和不幸的是,十二皇子现在还年幼,母族毫无势力,在不少朝堂官员看来,他连一争帝位的资格都没有。这无形中也方便了沈家行事,方便了沈家行韬光养晦之策。

自从在天宁寺和应南图见面之后。沈宁就没有外出过了,每日如常去鉴华堂上课,去和鸣轩给沈俞氏请安,去沈则敬书房听沈则敬说说朝堂的事情,听二哥沈余宏说说如流处的事情,听妹妹们说说新鲜事。日子过得很充实。

皇室今年还是没有举办花朝节,因为淑和长公主身体一直不好,后宫诸妃嫔则忙着除服之事。根本就没有人出来主理花朝节的事情。

花朝节暂停,这倒是令得一些心怀大志的京兆官员人家的姑娘有些失望,她们学了一身琴棋书画等卓绝的才能,却无法在皇家面前表现,颇有些明珠蒙尘的意味。

学得恩宠术,不能货与帝王家,那么就不能发挥最大的用处了。难怪这些姑娘会这样失望。

不用参加花朝节,也不用参加那些无谓的才能比试,对这一点,沈家的姑娘还是很高兴的。

沈家女子学堂与众不同的授课内容。使得这些姑娘无论是学识还是眼界都有了极大的增长,她们对自身的才能和天赋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学以致用。她们学习这些技能是为了将来能够安身立命,而不是为了花朝节比试的,这样的觉悟,是这些姑娘共有的,也可以说是这些姑娘的进步。

其中沈宓的改变是最为明显的,原本内向害羞的她。现在变得活泼了许多,这得益于沈则远的专注教导。自从沈宓表现出术数、账目上的天赋之后,沈则远对她就多了实习教程,让她能接触到真正的账本和具体的商事。

为此,沈则远还让沈宓乔装成男童的模样,去过龙井斋接触过细务。当然这样的时候也不多,每月不过一两次,这样的事情,当然是瞒着李姨娘的,沈宓也知道,李姨娘要是知道这个事情了,必定强烈反对的。

沈宓接触商事的事情,自然瞒不过跟在沈则远身边的颜商,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沈家的长辈会让沈宓这样一个小姑娘接触这些商事,但是作为沈宓的表哥,他的心情是复杂的。

刚开始的时候,他对这个事情表示了反对,认为对沈宓的声名有损,但是沈则远跟他说沈宓的天分过人,如果不着力培养,那就太可惜了;后来沈宓的表现,让颜商刮目相看,也就没有再提反对的事情了,反而在暗地里给了沈宓不少提点和帮助。

鉴华堂里的师傅有不少都换了,比如金石堂的范老在今年初已经请辞了,毕竟年纪大了只想在家含饴弄孙,事实上,他能在沈家给小姑娘们上了一年的课,也是看在沈华善的面子上,很不容易了。

给这些小姑娘们教授衣饰搭配之道的天衣阁的胖娘子因为升职做了掌柜,接替她继续上课的,是天衣阁的柳娘子,也是个和善的人,沈家的小姑娘们也很喜欢她。

这日沈则敬沐休,去了鉴华堂授课,对于这些小姑娘的进步,身为教导师傅的沈则敬也深有体会,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这些小姑娘逐渐成长,对于她们的教导和安置也显得更为迫切了。

虽然沈家是将绝大部分的精力和资源都放到男丁那里,但是沈华善和沈则敬也不会忽视这些小姑娘的影响,不然也不会这么注重鉴华堂的事情了。

“瑶儿,将吏部侍郎周家的家谱背来听听。”沈则敬点了沈瑶的名字,开始考核她们背家谱的情况。

这一年多来,这个考核沈则敬时不时就会进行,因为太重要了,必须让她们时刻都要记得。

“周家出自汝南周氏,却不是嫡枝;周家先祖在太宗时从汝南迁至江南道庐江县,其子孙跟随大永第四代帝王成乾帝发迹起家,到现在也有百余年历史了,多称呼庐江周氏;周君山,周家太爷。娶庐江丁氏女,生子周阳煦,吏部侍郎、周阳照,庐江县令、周阳焘,生女周嫣,后宫贤妃……周阳煦,生子周学礼、周习义……”

沈瑶将自己所记得的周家家谱一一道来,娶妻、生子、生女、姻亲等情况。都说了个清楚明白,听得沈则敬也点点头。这些家谱都繁乱复杂,也难为这些小姑娘了。

“佳儿,你说说太仆少卿张家的家谱。”沈则敬还在继续考家谱,这次是点了沈佳的名字,沈佳有超凡的记忆力。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也同样得到了沈则敬的满意赞赏。

考究完这些姑娘所学所得之后,沈则敬说道:“我让你们背家谱的原因是因为家谱很重要。通过家谱。可以知道一个家族来由和变迁。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这些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家谱,可以知道一个家族错综复杂盘根缠绕的势力,可以知道哪家和哪家有亲,哪族和哪族有旧,亲到什么程度,旧到什么程度,这就是我即将要教授的内容:亲族姻族的联系。”

鉴华堂内,小姑娘们一脸肃穆,认真地听着沈则敬的讲解。听着那些对于她们来说一时半会还领会不了的内容。

这些内容,要等到她们成亲管家之后。要等到她们接触交际之后,才会真正有所体会,也才会真正有所运用。

下课之后,几个小姑娘相约着去了沈宁的青竹居,说说笑笑的,使得青竹居热闹许多。

自从鉴华堂设课以来。这些小姑娘们接触的时间多了,对彼此的为人和性格多有了解,下课之后时常相约着喝茶、绣花、讨论课程什么的,感情就日益深厚了。

“伯父今天讲解的内容很难啊,背家谱都已经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现在还要加上家谱背后的姻亲故旧关系,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背完啊。”沈瑶一坐下,就开始说道,她遗传了沈胡氏的快人快语。

“是啊,还不能让姨娘和丫鬟们知道,这可真是辛苦死了。”年纪不大的沈宛也附和道,还咕哝了几句别的,不外是说难啊辛苦啊的。

沈宁听着这些妹妹的讨论,也不在意,笑着吩咐春诗为大家斟茶,才说道:“家谱重要啊,父亲都说了,我们要认真才是呢。”

沈宁知道,沈则敬教授的这些内容,也都早就教过沈家的子弟了,而且教授得更加深入更加复杂,是拿了每一个朝官的家谱来一一细解的,身后的姻亲,背地的关系,目的就是为了沈家的年轻一辈更加了解到目前家族面临的压力和局势,才会更加长进。

现在沈则敬也将这些内容教授给姑娘们,虽然浅显了许多,但也说明了这些内容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家族和男丁和嫁出去的女儿认同的方向和信念一致,才会使得家族和姻族更进一步。

对这一点,沈宁早就有所体会,这是双赢的事情,当然也希望这些妹妹也有认识和重视。

沈宓和沈梅等人也纷纷赞同,这一年上课以来,她们都知道沈家教授的内容有多么重要,所以就算是目前不能领会的内容,也都死死地记在脑子里,留待日后再用。

听着妹妹们的支支喳喳的说话,和她们脸上或坚定或有思的表情,沈宁笑了开来。

这些表情,在这一年间,沈宁也见过许多次了,每次这些表情出现的时候,这些妹妹的心性必定也更加稳重厚实,或许,从沈家出去的姑娘,将来也会像外祖父家出来的姑娘一样,说起来的时候,都会点头称赞呢。

想到这里,沈宁不禁再一次佩服祖父的眼光和胸襟,设立鉴华堂,这是一个多么英明和长远的决定啊。

一更!推荐萧七七的书:《丑医》前世死得惨烈,这辈子“没脸”“没钱”但她懂医识药有空间逃出黑暗乞丐组织,种药行医发家致富却总牵扯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和事她只想过自己的富足小日子,为嘛会这么难呢?

第一五百五十七章三皇子妃人选

五月十八日,太常寺和礼部为已崩一年的慈懿太后举办小祥祭礼,除了帝后二人,后宫妃嫔和诸皇子都除孝服了。

这表示后宫妃嫔和诸皇子已经脱孝了,也意味着皇室婚嫁等喜事可以如常进行了。

小祥祭礼过后,祠部司郎中郭启用暗松了口气,这几年皇室接二连三地举办凶礼,他这个祠部司郎中就忙个不停,现在慈懿太后的小祥祭礼都过了,终于可以清闲下来了。

礼部尚书魏晋度就没有郭启用那么轻松了,除服事了,说明诸皇子的婚事很快就能提上日程了,到时候礼部就更有得忙了。

果然,皇子除服才过了十来天,到五月底的时候,长泰帝为三皇子赐婚的旨意就下来了,将安西都护赵钰罡的嫡幼女赵雨华指给三皇子为妃。

长泰帝旨意称赵雨华“温婉端淑,仪行有度,特特立为三皇子妃”,同时也宣布了司天台卜出的成亲吉日,时间就定在不久之后的八月初二。

随着指婚旨意下来的,还有长泰帝的一系列安排,比如是令礼部和少府寺诸官员主理三皇子婚事;又比如是考虑到赵钰罡家眷全部都在京兆,长泰帝还特别恩准其回京兆嫁女等等。

这个赐婚旨意一下,就直接将京兆官员的头脑给炸懵炸呆了,虽他们知道三皇子的婚事要提上日程了,但这除服才十来天,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怎么一下子就为三皇子指婚了?

这是什么节奏啊!

人选和吉日都定下了,事情进展得也太快了?而且这个人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怎么会是安西都护家的女儿?

不少官员在朝堂上面面相觑。就连叶正纯和沈华善都对望了一眼,意思是你听说了没?在看到对方都摇摇头之后,他们都微皱着眉心中思量去了。

不说这些朝臣,就连三皇子上官永平也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安西都护?拥有五万安西兵将的安西都护?这不是在做梦吧?他最想得到的就是军中势力,不然当初也不可能在北疆闯下那等祸事。

他之前一直在烦恼没有军中势力呢,怎么一下子就有个这么大的馅饼砸到他身上?在这个夺嫡的当口给自己送来军中势力,父皇没有弄错吧?

这些混乱的想法在他脑海中不断闪来闪去。他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反应,直到听到朝臣一阵阵“恭贺皇上得佳儿佳媳”“贺喜皇上,愿大永国祚绵长昌隆”的声音,他才连忙跪下谢恩,喜不自胜。

上官承佑和上官长治听到这个指婚旨意,脸色变了几变。随即就按捺下来,笑容满面地向长泰帝和上官永平祝贺。

看到上官永平那一副自得喜悦的样子,这两人心底都不是滋味。不由得对高坐在金銮殿上的长泰帝生了几分怨怼:五万兵将,这是军中的势力啊,这是多大的资本,父皇这不是明摆着支持老三夺嫡吗?

父皇,究竟在想些什么?这两个人有些弄不明白了。

退朝之后,吏部侍郎周阳煦嘴角含笑,看着鱼贯离开宣政殿的官员,再看看太仆寺少卿张星华,心里有说不出的得意。

三皇子妃的人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但他对这个人选却是满意到不得了。安西都护的嫡幼女,这比他之前选定的任何一个姑娘都要有分量。这真是太好了!看来他得让夫人进宫向贤妃娘娘道喜去了。

“安西都护……赵钰罡……还恩准其回京兆嫁女,看来皇上对三皇子真是厚爱啊。”书房内,沈华善沉吟着说了这句话。

一旁的沈则敬和沈余宏也点点头,赐婚的圣旨已经送去赵家了,这速度,真是紧凑啊。皇上。究竟在想什么呢?这个事情,为何会这么匆忙?!

“这个消息之前没有一点风声传出来,不然宫中的娘娘和二皇子、五皇子等人绝对会加以阻拦的,毕竟三皇子得势对这两个皇子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沈则敬说道,想起京兆的局势,现在三皇子的婚事定下,局势更加不好说了。

“是啊,连为皇上拟旨的中书省也没有听到风声。皇上是直接在宣政殿宣布口谕的,中书省才补拟了圣旨送去赵家的。宫中的娘娘这会应该早就听到消息了。过几天让宁儿进宫一趟,让容贵嫔娘娘宽心。”沈华善又说道。

这个旨意,除了对三皇子有好处外,对其他皇子来说都是不利的,他怕容贵嫔会心急会忍不住露出痕迹。现在这个局势,容贵嫔还是只能和往常一样韬光养晦为好,是急不得的。

不争即是争,他已经一再提醒容贵嫔这一点了。

“是的,祖父,明儿我找个机会和宁儿说说。如流处和蚍蜉的人手也会加紧关注几个皇子的动向的。三皇子的婚事定下了,那么五皇子就该着急了……”

沈余宏没有说完接下来的话,知道祖父和父亲会明白他意思的,若是五皇子不肯放手,妹妹及笄的日子也不远了,那真的是要早作准备了。

“此事容后再说吧。离三皇子大婚都有两个多月,五皇子动作不会那么快的。让宁儿进宫的事情得尽快才是。吩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