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405-永恒情谊-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军处于被动地位,广大军民浴血奋战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遭受巨大的破坏。9月,红三军被迫退出湘鄂西,在贺龙的领导下,从洪湖绕豫西南、陕南、湘鄂边、川东等地,于1934年转战到了黔东地区。    
    黔东地处四川、湖南、贵州三省交界。辛亥革命后,贵州先后被以刘显世为首的兴义系军阀和以周西成、王家烈为代表的桐梓系军阀所控制,成为地方军阀割据的地区。真是“黑暗笼罩着天空,恶霸控制着大地”。    
    1934年,黔东遇上罕见的干旱,烈日仿佛一盆火,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大地裂了,禾苗焦了。地主恶霸乘人之危,用高利贷等手段大量兼并土地。老百姓说:“乡长先吃油,保长啃骨头,甲长是条撵山狗,撵得花户眼泪流。”“穷人过荒年,地主恶霸赚大钱。”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一年做到头,不见米一盅;    
    财主土匪逼,难度春和冬;    
    卖儿又卖女,落得一场空;    
    逃外啃树皮,死在路当中。    
    官逼民就反。黔东各族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早在1795年,这一带的苗汉族人民在松桃苗民石柳邓的领导下,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苗民起义,起义浪潮席卷川、湘、黔三省的部分地区。1855年,台拱(今台江)的苗族领袖张秀眉,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发动起义,黔东人民积极响应,起义军一直打到湖南边境。1911年,松桃樟桂湾的张子衡(别名三铁匠)率领2000多苗汉人民,与湘西起义军联合围攻盘踞在湘西凤凰的清兵,给清军以重创。    
    贵州在军阀王家烈的统治之下,黔东各族人民生活十分的艰难。王家烈自任国民党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为了对付毗邻的军阀,将副军长侯之担调往赤水,以防川军;让国民党贵州全省剿共总指挥犹国才驻扎盘县,以防滇军;他自己则坐镇贵阳居中指挥。他还派其心腹胡刚以黔军代表的身份驻重庆,窥视川军的动向。当红军占领黔江、彭水之后,王家烈的神经立即绷紧了,忙不迭地调兵遣将,布置防堵。还颁发了“防共防务急要办法”:管制户口,实行联结担保;管制枪支,限期修理民间的枪支,加盖火印;强令老百姓出钱买枪;令各区于交通要道修筑碉楼;各区镇制备罐子炮;调查形迹可疑的人;各区督率壮丁,分点分面负责。    
    6月上旬,红三军入黔后,王家烈虽然派部迎击,但由于黔军内部派系林立,战斗力差,红军进展顺利,接连打了几个漂亮仗,很快把沿河、德江、印江、松桃以及黔边酉阳之南腰控制在手中。    
    红三军为了在黔东开辟根据地,十分重视做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工作,专门颁发了《关于苗族问题的决议》。贺龙对大家说,我们要在川黔边境建立根据地,没有群众基础是不行的。他还专门抽调干部、战士组织了一支武装工作队,分赴各乡村寨做群众工作。    
    工作队每到一地,大力宣传红军的主张,到处张贴标语:    
    红军是穷人的军队!


苗岭热血火把被点着了,连成一条明亮的长龙(5)

    中国工农红军保护苗家工农群众!    
    红军不拿穷人一针一线!    
    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    
    红三军在黔东地区不断建立人民政权,人民欢欣鼓舞。8月1日这一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红三军在南腰界的翅尾巴山上,召开庆祝“八一”建军节大会。只见在一块很大的坝子上,搭起了一个台子,台前装饰着红花和柏枝,会场上红旗招展,红三    
    军全体指战员和上万名苗汉群众参加了大会。会场上,苗族同胞高兴地唱了起来:    
    云开太阳照,    
    风扫妖雾消,    
    苗家吹起芦笙把舞跳,    
    贺龙的红军最爱我苗胞。    
    云开太阳照,    
    鬼魔无处逃,    
    官绅财佬嗷嗷叫,    
    贺龙的红军专门打土豪。    
    欢呼声、笑声、歌声连成一片,处处体现着军民鱼水之情,洋溢着盛大的节日气氛。    
    大会开始后,贺龙讲话:    
    “我贺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土里冒出来的,和大家一样,也是父母所生所养。由于受不住地主、官僚的压迫,才和大家闹起革命来。……我全中国都走交(遍)了,可就没有看到你们南腰界这么‘富足’,冉瑞廷总镇把这个乡管得‘不错’嘛,街上和老乡的房子装的是玻璃板壁,盖的是玻璃瓦,还给大家做了玻璃衣服……”    
    下面的群众听到这里,惊奇地议论开了:“什么玻璃衣呀?”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贺龙指的啥。    
    贺龙接着说:    
    “玻璃嘛,就是可以看得对穿对过,什么也没有嘛!”    
    大家一下子明白了。    
    贺龙严肃地说:    
    “冉瑞廷把群众整得好惨哟!群众连一块板子、一件衣服都没有。”    
    大家想到自身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都沉浸在悲愤中。    
    贺龙大声说:    
    “广大劳苦同胞们,我们各族人民是一家,我们工农红军是专门打倒土豪劣绅的!我们成立游击队,建立苏维埃政权,就是要把大家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分地,穷人才有衣穿,有饭吃。苗族同胞们!老乡们!大家不要怕冉瑞廷,这里是根据地,有红军在这里保护老百姓。我们人多,只要大家组织起来,10个人对付他一个,还对付不了吗?”    
    大家听着贺龙的话,觉得十分有理,频频点头,并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黔东地区人民政权建立不久,四川、湖南、贵州军阀部队立即纠集黔东的地主武装,进行联合“进剿”。他们设关立卡,步步为营;采用武力镇压与经济封锁相结合的手段,妄图把新生的红色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这时,红军在生活方面,面临着严重的缺盐困难。    
    提起吃盐,黔东地区的苗汉各族人民可叫国民党剥削惨了。这里交通闭塞,村寨中除少数农民外出卖苦力与外人有些接触外,绝大多数人从未出过山寨。地主老财利用他们的闭塞、落后,盘剥他们,一斤盐巴换一斗米是常有的事。    
    红三军进入黔东后,虽然自己带来一些盐巴,但已剩下不多了。敌人对根据地封锁严密,吃盐成了大问题。贺龙对此非常关心,立即派一名交通员到根据地外开辟盐源。不久,有消息传回来,盐搞到了,但要把盐运回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贺龙一方面让红军战士化装后分批往里运,一方面又请老乡帮助。他得知彭水县有位做生意的苗民史大爷平时和红军接近,就派交通员小杨带上他的亲笔信去与史大爷接头。    
    小杨见到史大爷,只见老人胸前飘着长长的银髯。他一边看着贺龙的信,一边捋着胡子,看完后说:“盐一定要运进来,你先休息,我想想办法。”    
    第二天,史大爷把小杨叫来,告诉他说:    
    “我有一个女儿,尚未结婚。我让她化装成新娘,利用迎亲花轿,把盐运一些进来。”    
    小杨一听,说:    
    “主意是好,但你们全家要冒风险啊!”    
    史大爷笑着说:    
    “红军为咱老百姓办了这么多好事,担这点风险怕什么?况且敌人也想不到。”    
    经过一天多的准备,第三天,在通往根据地的路上,出现了一支长长的迎亲队伍。只见四位棒小伙子抬着花轿,花轿中间是各种台盒,里面藏着盐巴。一行人吹吹打打,前呼后拥,热热闹闹地过了关卡。大家见这办法挺灵,一连几天,都采取这个办法运盐。    
    一天晚上,史大爷和小杨商议着换个办法运盐,否则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史大爷说:    
    “我还需进一些货,可以把盐巴和货放在一起运进来。”    
    第二天,史大爷和小杨等几名红军战士装扮成生意人出发了,他们在预定的地点接到了盐巴,又进了些货,就开始返回。当行至枫重溪时,恰被敌区长拦住,要强行检查。史大爷一看事情不好,对小杨使了个眼色,低声说:    
    “我来对付他们,不行的话你带大伙冲过去!”    
    史大爷说完,走到敌区长跟前说:    
    “我们到龙潭镇进了点货,没什么好东西,这点钱你拿着花吧。”


苗岭热血火把被点着了,连成一条明亮的长龙(6)

    说完,把钱递过去。敌区长接过钱,三角眼一瞪说:    
    “钱也要,货也要扣。”    
    他一挥手对敌兵说:    
    “都给我抬走!”    
    史大爷一看事情不好,回头对小杨说:    
    “本不能亏了,你们快走吧!”    
    小杨和几位红军战士见事不妙,掏出枪就朝敌人打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打死打伤多人。小杨接着过来搀扶史大爷朝前跑,跑出不远,敌区长就带着敌兵边开枪边追了上来。小杨对史大爷说:    
    “大爷,我留下掩护,你快带大伙回去!”    
    说完,用手推了一下史大爷。这时,他发现史大爷痛苦地皱了皱眉,胸前一片血迹。小杨大吃一惊:    
    “大爷,你负伤了!”    
    史大爷脸色苍白,说不出话来。    
    小杨赶紧把一名红军战士叫过来说:    
    “你无论如何也要把史大爷背回去!你们快走!”    
    敌兵越来越近,小杨隐蔽在一块石头后面,向追上来的敌人射击,跑在前面的敌人一连被打倒好几个。但敌人越来越多,小杨也被打伤了。突然,一颗手榴弹在小杨身边爆炸,他身上多处负伤,鲜血染红了头颅。他用力睁开眼睛,朝远方看了看,见战友们背着史大爷已经跑远了,才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史大爷终于被战士们背了回来,但由于伤得太重,已经不省人事,昏迷中他还断断续续说:    
    “盐巴,运……运回……了。”    
    太阳落山了,晚霞如血似火,映红了武陵山。    
    “自己的队伍,盼你们再回来啊!”    
    1934年12月上旬;中央红军第五师进入小苗山后,正赶上阴雨天气,毛毛细雨绵绵不息地下着。宣传科长谢扶民在入黔之前,就听说这里“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这时,他可有了切身的感受。    
    黄昏时分,细雨终于停了,部队到了宿营地大苗川。谢扶民站在山腰往远望去,只见山川中有一个村寨,天快黑了还没有一点光亮,他想起了近日上级的情况通报: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破坏红军和苗族同胞的关系,大肆污蔑红军,说红军“个个长着青面獠牙”,还不断暗派特务、奸细,放火焚烧苗族群众的房屋、财物,进行破坏、骚扰活动,企图嫁罪于红军。红军总政治部要求部队把做好苗族同胞的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并专门下发了《关于我军沿途注意与苗民关系加强纪律检查的指示》,提出:不打苗民土豪,不杀苗民中有声望的甲长、乡长;要保护当地人民的生产,绝不要杀耕牛,土豪的牛应发给群众;部队要加强纪律检查,同侵犯群众的行为作斗争。看来,下一步做苗族同胞的工作任务还很艰巨。    
    谢扶民随部队进入寨子里,刚把背包放下,通信员就跑来说:    
    “科长,唐主任请你过去开会。”    
    师政治部临时设在一间较大的房子里,师政治部主任唐天际看政治部的几位科长都到齐了,就对师政委钟赤兵说:    
    “政委,人到齐了,你讲吧。”    
    钟赤兵是湖南平江人,说话乡音较重:    
    “各部队都来报告,说全川一名老百姓都找不到,明早部队就没粮食吃了,问怎么办?要告诉大家不要着急,这里是苗族同胞居住的地区,一律不准乱动一点东西。各单位要严格管理,认真检查,不能出现一点问题。”    
    讲到这里,他神情严肃,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接着他又说:    
    “粮食问题要想办法解决。只有把躲起来的群众找回来,我们才能有粮食。唐主任,我看政工干部要分头上山,去找群众。你的意见呢?”    
    唐天际点了点头,说:    
    “好,我看事不宜迟,今晚就上山找。会后把这个要求通知各部队。”    
    散会后,谢扶民和宣传科的几位干事正在准备火把,这时某科科长杨大昌走了进来,一脸愁容地说:    
    “老谢,你这个笔杆子有没有什么高招,我不会说苗家话,情况又不熟,去哪儿找人呢?”    
    杨大昌的话刚说完,宣传队的小金推开房门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