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霸主-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回去后,一定在增强装备的可维护和保障方面进行改进,让部队尽量在野战条件下可以快速的进行维护保障工作!”(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难题

    听了齐俊文的话卢嘉栋满意的点了点头,平心而论卢嘉栋在研制所有的武器装备当中,维修保障这项指标他始终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无论是78式系列枪族、轻型自动榴弹发射器以及便携式火箭筒都是如此,只不过之前研制的武器装备大多是轻兵器,在确保良好的可靠性以及易操作性外,兼顾可维护性即可。

    但新式大口径远程火炮却不同,这属于实打实的重型武器装备,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以及复杂程度都不是轻兵器可以比拟的,这就需要将可维护性这个指标不但要单列出来,而且还要成为火炮研制的重要指标加以贯彻和落实。

    其实不只是火炮,其他的技术装备也是如此,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当众多技术装备在演习场上纵横驰骋,将目标打成一片火海的时候,一般人会觉得这些装备的威力惊人,打得也煞是好看。

    不过从专业的军事人员角度上看,除了这些装备的火力打击能力和战场机动能力和生存能力等指标外,他们更看重的还有一个指标,那就是武器装备的出勤率,而出勤率的背后就涉及到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问题。

    就如同家中的小轿车一样,开了一段时间后就得去4S店换换机油,做个保养什么的,武器装备的基本保养原理其实跟这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因为武器装备的复杂程度和特殊用途,要求对它们的维护保养要更加快捷和迅速。

    尤其是在野战条件下,战场上瞬息万变,战地环境复杂多样,生存条件也十分恶劣,在这种情况要将战损和有故障的武器装备进行维修并快速运往前线。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武器装备的设计师们在研制的时候,确定好可维护性这个指标,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一台发动机,无论是更换还是维修。都要做到便捷和迅速,也就是说能独立安装的,就尽量不用工具,能用一把螺丝刀解决的事情,绝不再平添扳手!

    武器装备在可维护性方面如果很突出的话,在实战中将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比如在1973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当中,由于埃及军队的突袭。短短几天之内以色列引以为傲的装甲部队便遭到毁灭性的的打击。

    不过凭借着美制M60A1和英制“百人队长”坦克在可维护性方面极高的设计理念,尤其是美制M60A1坦克重要组建采用积木式结构,除了方便日常保养维护外,也有利于整体的拆卸和安装。

    正是在这样先进理念的作用下,开战仅仅两天,以色列便将战损的250辆坦克全部修复完毕,重新投入战场,当这些被埃及或叙利亚军队击中过一次甚至多次的坦克再次出现在他们眼前时。埃及和叙利亚军队不由得惊呼,以色列人到底是施了什么魔法才办到的!

    以色列人没有什么魔法。他们只是合理的应用了武器装备的可维护性的设计理念而已,而这也使得以色列人将装备效能发挥到了极致,做到1+1大于2的效能,从而为最终扭转战局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实不止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军工专家,卢嘉栋脑海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正因为如此,他在新式火炮的研制之处,就在保证火力和打击能力的前提下,将可维护性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融入到火炮的设计当中。

    虽说这个指标在火炮这类武器装备上能够体现的并不如坦克或飞机等更为复杂的技术装备那样突出,不过卢嘉栋主要还是要向在场的研制人员灌输一个理念。可维护性也是战斗力的一个种体现。

    要知道在场的人未来还会要研制其他的武器装备,如果这种理念在他们心中能落地生根,最终发芽结果并专递下去的话,中国的武器装备的研发将会再次向前迈进一大步,而部队战斗力也会为此得到极大提升。

    正因为如此,卢嘉栋在听完齐俊文的话后不由得再次强调着说了一句:“大家一定要记住,武器装备的可维护性上,也可能生成强大的战斗力!”

    说完,卢嘉栋把脸转到坐在身旁的负责配套弹药研制工作的胡庆华一边,再次叮嘱道:“弹药方面也是一样!”

    胡庆华听了卢嘉栋的话后,赞同的点了点头,然后将卢嘉栋的话,认认真真的记录到本子上,而卢嘉栋在强调完新式火炮维护保养方面的性能之后,也将这个话题告一段落,然后将目光落到坐在会场中部,今天刚刚从羊城赶过来开会,但却始终未发一言的负责炮钢材料方面研究的材料研究所研究员秦景斌,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开口向着秦景斌问道:

    “秦研究员,咱们的炮钢材料进展的怎么样?”

    “这个”听了卢嘉栋的话,秦景斌消瘦的面庞露出一丝难色,卢嘉栋见此一双浓密的卧蚕眉不由得向中间挤了两下:

    “秦研究员,如果有什么困难,不妨说出来,看看大家有没有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是呀!”卢嘉栋话音刚落,坐在他傍边的王传琛便把话头接过来:“虽说老秦你第一次过来参加会议,但在座的没有几个你不认识的,做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有什么好怕的!”

    王传琛说得没错,秦景斌虽说是第一次参加会议,但在座的各位他也确实大部分都认识,毕竟无论是哪一门类的军工行业,都离不开材料的支持,而作为材料研究所的专家,自然跟不少军工部门、单位和个人有过接触并为此相互熟知,王传琛、齐俊文包括卢嘉栋和胡庆华莫不是如此。

    可正是因为在场的都是熟人,秦景斌就更有些说不出口,要知道其他人手上的任务或多或少都有不小的进展,可是他想到这里,秦景斌本来就瘦弱的脸颊上更是蒙上一层淡淡的灰白,坐在他对面的齐俊文见此,眉头也不由得皱了起来,对着不言语的秦景斌焦急的问道:

    “老秦,你到是说句话呀,你不会是”说着,齐俊文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丝不祥的预兆,而后直了直身子,向桌子前靠了靠,对着秦景斌用一种试探性的口吻继续问道:

    “老秦,炮钢材料方面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吧?”

    齐俊文的话等于把会场上所有人的心声说了出来,也由此所有人的目光全部汇聚到秦景斌的身上,让他瞬间成为会场上瞩目的焦点,而此时的秦景斌突然被这么多人注视,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在短暂的不适之后,他还是微微摇了摇头然后叹了口气,接着抬起头迎着卢嘉栋和王传琛疑惑而又不解的目光,颇为无奈的说道:

    “王首长!卢总师!我辜负了你们的希望,我手上的炮钢材料它它它一点儿进展都没有!”

    秦景斌这句话说得很艰难,停顿了几次才说出口,可即便如此,在场的人却听得清清楚楚,进而产生一片哗然:

    “怎么会这样?”

    “炮钢完成不了,咱们进度再快又有什么用?”

    “又是材料拖后腿!”

    “唉!看来这次进度再一次无限期拖后了”

    面对会场上刺耳的评论声,秦景斌根本无言以对,这样的情况他这一生中已经经历了无数次,可是每一次他的脸都比被人狠狠打了耳光还要疼,但即使这样,秦景斌也无可奈何,要知道材料研究本身就是个耗时耗力的项目,而且对基础工业要求非常高,

    并不是哪个人水平高就能做得出来的,只有工业制造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材料科学才能有所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讲,材料科学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整体工业能力的晴雨表,正因为如此,在目前国家整体工业能力相对偏弱的情况下,材料科学跟不上来是个很正常事情,但同样也是一件很揪心的事情。

    往往一项极富突破性的设计,就是因为材料达不到要求,轻则降低性能指标勉强使用,或是进度大大延后;重则干脆就生产不出来直接面临下马,目前新式火炮就有可能陷入这样的尴尬,其实秦景斌也不想这样,为此他对炮钢的研究很是下了一番苦功夫。

    因此他几乎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就算是例行会议都能不参加就尽量不参见,生怕打断自己的思路和节奏,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能够承受高膛压、高温度和高灼烧的新型钢材,秦景斌别说研制出来的,就算基本门路都没有摸到!

    见到秦景斌脸色难看的低着头,卢嘉栋的眉头也不由得再次向中间靠了几下,心中更是感叹道:

    “真正的难题总算来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五章 必然的联合(求月票)

    秦景斌的一番话,犹如冬日里的一盆冷水顷刻间浇到会场众人的头上,让在场的人瞬间从刚才一系列进展顺利的报告中警醒过来,一颗心也好似从云端跌入谷底,围在会议桌的与会者除了低头议论的嘈杂声增多以外,漂浮在会场上的层层香烟叠出的烟雾也渐渐厚了起来,就连卢嘉栋面对这样的难题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然后在不知不觉中,从口袋里把香烟掏出来,自己点上,闷闷的抽了起来

    不过坐在卢嘉栋身旁的王传琛却没有抽烟,而是面色凝重的想了一会儿,接着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些许不解但更多的则是满怀的希望,看着低着头,一脸无奈的秦景斌:

    “秦研究员,你手上可有咱们从特殊渠道弄来的国外先进的炮钢配方,难道凭着这个都研制不出来吗?”

    王传琛的话然若一针强心剂,让会场上众人的精神不由得再次提了起来,王传琛说得没错,秦景斌手上确实有一份先进炮钢的合金金属配比成分表,这是卢嘉栋在引进火炮身管自紧设备等机械设备时,委托布洛姆贝格从德国多瑙金属公司弄到的。

    得到这份配方后,卢嘉栋直接交给秦景斌进行研究,希望能和研制便携式火箭筒时的玻璃钢一样,很快便得到理想的材料,本来卢嘉栋因为最近的忙碌,都把这事儿给忘了,如今王传琛提起来,才让卢嘉栋记起这件事,于是脸上再次充满了一丝希望,目光也又一次聚焦在秦景斌的身上,期待着秦景斌的回答。就连手中烟都顾不上抽,让它自己缓慢的燃烧。

    不止是卢嘉栋,会场上所有人都是如此,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会让人抱有100%的期许,于是秦景斌再次成为会场上的焦点。而秦景斌虽说没上次成为焦点那般局促,但他的脸色却变得更加难看,说话的语气除了无奈还平添了几分沮丧:

    “配方是有了,可我们按照配方试制出来的炮钢却始终达不到要求!”

    听了秦景斌的话,本来就是急性子的王传琛,此时有些坐不住了,身子微微的直了起来,迫不及待的追问道:

    “为什么?”

    “根据52倍口径火炮的技战术指标进行推算”秦景斌一边说着,一边从自己的黑色公文包中拿出一叠厚厚的技术资料。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然后翻找了几下,在一处写满参数的文件上停了下来,接着说道:

    “新式52倍口径火炮的身管需要承受超过6000巴基准膛压,这就要求炮钢的屈服强度要达到1100兆帕以上,除此之外新式火炮的身管寿命要在全装药状态下,保持2400发以上,这就要求新式炮钢不但要在强度方面有很高的指标。在炮钢材料的延展性方面也要有着非同一般的要求!”

    说到这里,秦景斌将手中的资料放下。随即深深的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可是我们根据配方,研制出来的炮钢仅仅只能勉强达到750兆帕,不但强度远远不够,延展性方面也根本达不到要求!”

    秦景斌话音刚落,卢嘉栋便将已经抽完的烟蒂掐灭在面前的烟灰缸里,然后紧锁眉头疑惑的问道:

    “是炮钢配方的问题吗?”

    “应该不是!”秦景斌摇了摇头。

    “那是什么问题?”

    “冶炼和加工工艺!还有”卢嘉栋的问话刚说完。秦景斌便开口回答道,可是话刚说了一半,秦景斌却突然停了下来,而此时他的脸色随之变了几下,最后在一片灰暗的色调下定格下来。说话的声音也变的有些黯然:

    “还有还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就是就是经验不够!”

    秦景斌的这番话虽然让在场人心中那残存的希望就此破灭了,但却没有一个在对此进行议论,无不面色阴沉的或低着头,或抽着闷烟,或干脆望着天花板发呆,整个会场瞬间被灰暗而又压抑的氛围所笼罩,就连之前一根烟都没抽的王传琛,也是面色带着阴郁,向着卢嘉栋伸出手,轻轻的说了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