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霸主-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比不上王传琛这样高屋建瓴般的眼界。但其自身也有着一定的眼界和广度,只不过因为新式火炮的研制,让陆维军只专于一点,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而已,如今经过王传琛这么一提醒,陆维军顿时豁然开朗,可就在陆维军以为自己已经明白其中的深刻道理的时候,坐在他身后的卢嘉栋不由得从座位上欠了欠身,接着王传琛的话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新式火炮的研制还可以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提升”卢嘉栋这句话刚刚说出口,陆维军的双眼不由得一凝:

    “带动相关产业升级?”

    “没错!”卢嘉栋点了点头后,继续说道:“别的不说,就说这炮钢,因为咱们火炮的性能指标比较高,为了满足高温高压的严酷考验,咱们除了运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外,还需要高性能的炮钢,虽说咱们为了缩短研制周期,从特殊渠道弄了份炮钢的成分配比数据。

    可即便如此,也会大大提升咱们国家钢铁冶炼、制造以及应用的总体水平,而且通过炮钢的研制以及打下的良好基础和经验,还可以继续进行装甲钢、船舶用钢以及高性能潜艇用钢等多种类型的钢材开发,进而使我们国家的高性能钢材制造和研发水平整体上一个新台阶!”

    “而这只是钢材一项,而火炮的生产制造还涉及精密加工、弹药化学、结构研究等十几个门类,数十项学科,如果这些都因为一款新式火炮而得到整体提升的话,那可不就是以一点,带一面,达到整个军工体系的产业升级嘛!”

    听完卢嘉栋和王传琛的讲话后,陆维军的脸上瞬间铺满震惊无比的神色,进而不由自主的感概道:

    “我的那个老天爷,真没想到卢总师眼光如此开阔,思考的这么深远!我陆维军想到一个坦克主炮就觉得有点小成就了,可这跟卢总师一比,可真是可真是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呀”

    陆维军说话的时候,车子正好走到路面坑洼的地方,车轮在上面颠簸,让陆维军的话时断时续,不过最后他还是将最后一句话用充满敬佩的语气说了出来,可还没等陆维军把话说完,他的耳畔便再次响起卢嘉栋那熟悉的淡淡话语:

    “陆代表,你这是说哪里的话,咱们军工产业的发展不是靠那个人的想法有多好,还是要看咱们大家的努力和奋斗,一个人在厉害也是渺小,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达成宏伟目标!从来只有用双手干出来的军工强国,从没听说过用脑子想出来的!”

    “小卢说得没错,勤勤恳恳,自力更生,努力拼搏,实事求是,这才是咱们军工人应有的品质,不过”说着说着,王传琛打量了下身旁的卢嘉栋,最后把目光定格在他那略显憔悴的面庞上,接着不无担心的继续说道:

    “不过,不管怎么样,你要注意身体,尤其是小卢你,做什么事别太拼了!”

    “放心吧!王主任,我心里有数!”卢嘉栋感激的看了一眼王传琛,而后脑海中响起一件事情,接着便开口问道:

    “刚才说到炮钢的事情,我才想起来,负责材料方面的秦景斌,秦研究员不知道今天能不能过来参加会议!”

    卢嘉栋话音刚落,正在开车的陆维军便开口说道:“我们在出发前,刚刚接到通知,秦研究院已经到三林了,估计现在已经在招待所的会议室里等我们了!”

    “这就好,他来了,咱们这个研制团队才完整!”

    听了卢嘉栋的话后,王传琛双眼凝望着前方不断靠近的景物,嘴边则不知是喜是忧的说了一句:“是呀,但愿秦研究员在炮钢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随着开车的陆维军打了个转向,车子随即便进入一个大门,来到一处僻静的小楼旁,接着就是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划破寂静的空气,传入到卢嘉栋的耳朵里:

    “首长,卢总师,驻军招待所到了!”

    陆维军这句话,让卢嘉栋彻底回过神来,于是赶紧下车,与王传琛和陆维军急匆匆的向着楼上的会议室走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来万山厂是最正确的决定

    “在新式火炮项目立项的时候,我就跟大家说过!咱们的火炮一定要围绕‘四个能力’的要求来展开!”由于万山厂新厂区的建设还没有彻底完工,加之各项配套措施还没有完善,出于种种考虑,大部分研制团队的科研人员,都集中在位于三林西郊的驻军招待所内,而当地驻军为了配合这次新式火炮的研制工作,除了仅有的几处对军内接待的房间和场所外。

    其它那些环境优美且幽静祥和的招待所几乎全部交由新式火炮的研制团队使用,不仅如此,当地驻军也在此处加强警戒,在确保研制团队人员安全的同时,也积极严打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活动。

    正是因为大部分研制人员集中在这里,所以研制团队的技术研讨会以及相关的例会都会在这里举行,而此时本周的新式火炮技术总师办公会,会议主要总结了近一段时间来,各分系统的研制情况和进展,对于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

    确定下一阶段的研制任务和方向,此时会议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负责火炮总体设计的万山厂技术科副科长齐俊文,刚刚将近段时间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对此卢嘉栋首先对他们的工作给与了积极的肯定,但依然指出了在设计上的某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即强大的火力打击能力,简便的操纵能力,极强的维护保养能力,以及必要的机动能力!”卢嘉栋伸出四个手指,说一条,伸出的手指便落下一根,一双慑人的眼睛。眸如点漆,炯炯有神,说话的语音不但洪亮而且坚定异常,举手投足之间显示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稳重,会场上十余位火炮研制团队的主要研制人员,手中拿着笔。趴在会议桌前,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着卢嘉栋所说的每一句话:

    “刚才的设计方案虽说基本达到要求,但在我看来,还有一些欠缺,最重要的就是对维护保养能力体现得不到位!”

    听了卢嘉栋这番话,齐俊文并没有反驳而是虚心将这番话听进去,然后认认真真的记录到本子上,齐俊文也是在不久前调入万山厂的,跟其他在一线摸爬滚打的熟练工人不同。已入不惑之年的他是个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而且也跟杨立民一样属于平反之后重新回到岗位的技术人员。

    只不过齐俊文的原单位类似齐俊文的人员实在太多,加之本身岗位编制都已经排满,一时半刻也没有合适的岗位给与安排,只能给齐俊文一个厂办顾问的闲职,先让他这么先做着,厂里可以让齐俊文这么闲着,可是齐俊文确是个闲不住的人。要知道齐俊文也是个有抱负的人,作为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的老三届学员。在学生时代就是火炮设计专业的佼佼者。

    参加工作也是同龄人中数一数二的技术尖子,虽然经历了特殊时期,但他跟杨立民一样,从没有将自己的技术知识放下,虽然不在研究岗位,但依然靠着手头上的参考书日夜苦读。如今刚刚40岁的他正是人生的黄金年龄,平反之后就想着怎么把自己积蓄已久的铸炮梦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实现,正因为如此,心有抱负的齐俊文怎么可能会在一个闲置上终老。

    因此,齐俊文一次又一次的向原单位申请。调往一线研制部门,哪怕是放弃现有的干部待遇,去当一个基层的绘图员都行,可即便如此,齐俊文的原单位还是拒绝了他的要求,不过就在齐俊文心灰意冷之际,总参装备部在齐俊文原来的单位抽调人员补充万山厂的消息让他看到了希望。

    因为万山厂也有一条性能指标十分先进的火炮生产线,而此次总参装备部抽调的人员也都是为了增强万山厂的火炮生产能力的,齐俊文很清楚这样的新扩建厂最缺的就是专业的技术人才,而他作为火炮研制领域的专家,不但可以得到重用,而且还可以借着这个平台施展自己潜藏已久的抱负,虽说刚刚起步有着万事开头难的艰辛,但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发展下去,就不怕达不到目标。

    正因为如此齐俊文不顾家人、同事以及厂里的反对和劝说直接找到总参装备部负责抽调人员的主管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总参装备部的领导知道万山厂正急需齐俊文这样的人才,于是二话没说直接答应齐俊文的意见,很快便完成调离手续,就这样齐俊文放弃了条件较好的北方大厂,千里迢迢来到地处西南条件相对艰苦一些的万山厂。

    本来齐俊文来到万山厂就做好了一切从头来过的准备,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万山厂的各项火炮研制的基础非常完善,无论是设备还是人员的知识结构,都不必之前离开的大厂差,如果非要找一些差距的话,那就是万山厂在经验方面有所欠缺,当然齐俊文在惊讶之余也会去挖掘深层次的原因。

    没过多久,卢嘉栋这位万山厂年轻的常务副厂长的名字就进入他的视野,而更让他震惊的是卢嘉栋关于火炮方面的技术,尤其是他提出的大药室,长身管火炮的预想,让齐俊文这个火炮专家都自叹弗如的同时更是不止一次的说:

    “来万山厂是最正确的决定!”

    不过很快,齐俊文这句话中就加了“一辈子”的定语,因为他来到万山厂没多久,总参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关于新式火炮的研制命令正式下达,刚刚就任万山厂技术科副科长的齐俊文因为自认扎实的技术功底和过硬的火炮方面的设计能力。

    被卢嘉栋举荐为新式火炮项目的副总设计师兼火炮总体设计负责人,接到这个任命后,齐俊文激动得是热泪盈眶,因为心中多年来那个为祖国铸造大威力火炮的梦想,在这一刻终于有机会实现了,也正因为如此,齐俊峰到万山厂后常说的那句话也变成了现在的:

    “我齐俊文来万山厂是这一辈子最最正确的决定!”

    虽是几字之差,但却倒出了千言万语,而齐俊文也用行动践行着他对梦想的执着,在受领研制任务后,他便一心扑到研制工作当中去,在这个小小的招待所里几乎足不出户,每天想的都是新式火炮的各项设计思路和方案,

    当然他对卢嘉栋的态度也在这期间变得更加钦佩有加,因为无论是眼界还是思路卢嘉栋总是有着难以预料的过人之处,而恰恰正是这些是齐俊文所不具备的,要知道齐俊文也是个技术至上的人,遇到技术比自己强的人,他不但服气而且会虚心向其学习,这也是齐俊文经常向卢嘉栋讨教和学习的重要原因,而卢嘉栋对此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来二去两人很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虽然两人有着不错的友谊,但在技术上两人也都是较真的人,如果有技术达不到要求,卢嘉栋就会坚决的指出,类似的总师技术会已经开过几次了,每次在各项设计方案上卢嘉栋都会提出很多的改进要求,齐俊文也不例外。

    对此同样较真的齐俊文有时候也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更多的时候是虚心的接受,因为卢嘉栋的观点和思路每每总会让齐俊文有茅塞顿开之感,这种即可实现梦想又可进行学习的过程,让齐俊文很是享受,就如同目前卢嘉栋所说的问题,齐俊文便懊恼的摇了摇头,感叹自己怎么忽略了这么重要的事情:

    “我们大炮是重复使用的装备,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都涉及到维护和保养,平时还好说,把炮放在哪儿,咱们有的是时间去拆解,去保养!可是战时咱们有这样的时间吗?尤其是在野战条件下,往往时间就等于是战士们的生命,一门火炮的支援有可能决定一场战斗的成败,可是恰恰这门炮需要更换部件怎么办?难道咱们也要在阵地上磨蹭十天半个月?”

    卢嘉栋的话在会场内持续的回荡着,现场的人更是鸦雀无声,不过卢嘉栋的话并没有就此停下来,只不过是语气缓和了一些继续说道:

    “所以,咱们在研制的时候也要树立个观念,即武器装备除了打击力是战斗力外,维护保养和出勤率也是战斗力,而且是看不见的核心战斗力,咱们试想一下,在野战条件下咱们新式火炮的炮管损坏了,如果在阵地上用几十分钟就能就地更换与之后送到厂家进行维修,两者相比较哪个战斗的持续性会更强,打击力度会更大?”

    “我明白了,卢总师!”卢嘉栋话音刚落,齐俊文便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面庞上也闪出一丝坚定的神色,对着卢嘉栋斩钉截铁的说道:

    “我们回去后,一定在增强装备的可维护和保障方面进行改进,让部队尽量在野战条件下可以快速的进行维护保障工作!”(未完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