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民大学霸-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人可以跟胡青松商量,却无法跟王宁商量。没办法,王宁算是最特殊的一群人,享受着特权却不是体制中的人。

    跟他商量的事情,他同意算是给你面子,他要是不同意的话对方也没办法。根本就不在自己的管辖之内,连找麻烦的资格都没有。

    要是惹得对方不开心,直接跑去找最高领袖跟最高首辅,倒霉的还是他们。所以他们可以找胡青松,却不敢招惹王宁。

    胡青松往王宁身上推一点压力都没有,谁让他是公司的股东之一,自然也需要负起一定的责任。

    当然,在打掩护之前,王宁肯定知道类似的事情。而且不只是王宁需要给胡青松打掩护,胡青松也需要给王宁打掩护。

    王宁不是圣人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也有自己的关系网,很多东西同样躲不掉。这个时候,他就可以往胡青松身上推,让胡青松出面解决。

    反正在集团创建之中,他们属于合作方式。胡青松解决不了的问题推给王宁,王宁解决不了的问题让胡青松出面,如果两人都解决不了的话,那没法,只能考虑接受或者直接向最高首辅反应。

    无疑,今天刘才章邀请王宁的原因之一肯定跟特钢集团的建立有关,对于特钢集团背后的利润,不会有人不动心的。

    大概了解刘才章的想法之后,王宁将胡青松邀请了过来。于是才有了今天的四方见面,王宁,胡青松,吴省长,刘才章。(未完待续。)

第748章 邀请(下)

    刘才章,吴省长,胡青松,除了吴省长之外,其他两个人都是四十多岁,在体制中绝对是年轻力壮,而跟我王宁相比的话,他们全都算是老人。

    以最小的刘才章为例,他也比王宁大二十多岁,至于吴省长,干脆是王宁爷爷一辈的。

    没办法,安皖省的情况有些特殊,这两届领导全都是即将退休的老人,他们最多站最后一班岗,下一届肯定会退休。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来,刘才章背后的力量确实不小,能够提前三四年让他过来占位,一般力量还真做不到。

    正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座位安排还真有点麻烦。

    官场上的座位有很大讲究,饭桌上更是如此,谁主谁次分的很清楚。一般都是按照级别区分,只是这种情况放在王宁身上不太合适。

    王宁在外面可没有级别,只是真的可以把他当成普通人?

    肯定不可能,以他的重要性,谁都不能无视他。更主要的还有,胡青松不可能坐在王宁的上位,最多最多,两人算是平级。

    特钢集团的建立是因为宁元素,而王宁是发现者,再加上王宁在特钢集团的股份,哪怕没有明确的任命,胡青松也不可能大咧咧的把王宁当成下属。

    胡青松不可能坐在主位,那么跟胡青松平级的吴省长也是如此。

    胡青松跟吴省长平级,两人都是正省级领导。只是一个是封疆大吏,一个是未来变革集团的掌舵人,谁高谁低还真不好说。再说,吴省长邀请王宁可不是分主次的,而是求人家帮忙。这个时候在座位上压对方一头实在没有必要。

    最后没办法,还是按照王宁的说法,今天不论级别只看年纪,年长的坐主位,其他人依次坐。他主动坐在最外面,总算才把座位安排好。

    主位是吴省长,吴省长左边是胡青松,右边是刘才章,王宁就坐在刘才章旁边,他旁边则是吴省长的秘书跟刘才章的秘书。两人三十岁样子,斯斯文文的外表,看起来很和气。不用说,他们的任务就是来跑腿的。

    “都说咱们安皖省历史底蕴深厚,远有张辽三战逍遥津的英姿,今有博士两次发布会定改革的风采,真是让我等普通人大开眼界啊!”刚刚坐下,吴省长忍不住感慨道。

    这些话听听也就算,根本不能相信。不管吴省长也好,刘才章也罢,甚至包括胡青松全都不是安皖人,根本没有咱这个说法。

    当然,很多事情心中明白就好,说出去就没有意思了。

    “吴省长客气,要不是吴省长大力发展教育跟基础设施,也不会有我们这些新一代学生。正是领导们大力推进教育,才会让华国学生越来越优秀!”

    在饭桌上,相互吹捧都是最基本的能力。甭管对方做法怎么样,能夸奖才是最重要的。

    果然,听到王宁这么说,吴省长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倒不是他没有城府,也要看这句话是谁说的。

    王宁可不是普通人,他一句话基本上就是对吴省长工作的肯定。虽然不可能让他更进一步,等他退休之后,履历会漂亮很多。

    不只是吴省长跟王宁,刘才章跟胡青松也是如此,别的不说,先相互吹捧一番才行。

    你夸我执行能力强,我夸你事情处理的完善,说来说去气氛就浓烈了。

    等酒菜上齐,气氛也上去之后,大家才开始进入正题了。

    “要说王宁博士的发布会确实大快人心,前面几十年,咱们国家一直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自己创新的比较少。一直到现在,咱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声誉都不怎么样。即便从总书记开始重视科研,重视创新,能够拿得出手的还是屈指可数。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王宁猜想,有了宁元素。谁还能说咱们华国的科研实力弱?谁还能说咱们只会山寨。王宁博士,您这场发布会打出了咱们华国的威风,证明了咱们华国的科研实力,甚至能一扫咱们华国几十年的屈辱,我一定要敬你一杯!”

    说的动情,六十多岁的吴省长直接站了起来,非要敬王宁一杯。

    都是从屈辱史走出来的老领导,知道华国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对于那些能够让国家富强的人,他们还是比较尊重的。

    王宁也站了起来,端起了自己的饮料。因为有王宁,他们没有喝酒。

    “吴省长客气,宁元素的成功不是我一个的事情,还有更多默默无名的实验员,是我们一起努力才有了现在的成功。所以我自己没有资格接受,但是却能代整个实验室接受这一敬!”

    “王宁博士说的好,科研成功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成功,而是整个团队,整个科研界的成功,咱们就以茶代酒,敬王宁博士,敬宁元素实验室,敬整个科研界一杯!”刘才章也站了起来。

    不管是配合,还是心有所感,其他人也跟着站了起来,用自己的面前的饮料敬了一杯。

    喝完之后,王宁放下酒杯。

    “很感谢各位的支持,我以及我身后的实验团队一定会做出更多成就,争取不让大家失望!现在就请大家坐下,还是好好吃饭吧!”

    王宁比较反感吃饭时候一惊一乍的事情,吃饭就好好吃饭,走那些形式根本没有必要。只是他不可能一个人生活,很多事情就算心中不喜欢也只能配合。

    还好,走到他这一步能够让他勉强自己的局面已经很少,他有了任性的资格。

    吴省长年龄已经不小,激动之后身体有了点疲惫,坐下稍微休息以后,才仿佛若无其事的说道:“说起来,最近最大的事情估计也就是特钢集团的组建了,完善一个全新的集团,事情一定不少。胡董事长,王宁博士,如果有需要的话你们别客气,咱们都是安皖人,自家人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们一定帮!”

    王宁跟胡青松对视一眼,心道一声,还是来了。

    王宁可不相信今天只是简单的吃饭,吃饭背后肯定有其他事情。果然,对方的目标也是即将成立的特钢集团。(未完待续。)

第749章 饭局

    “特钢集团的成立是国家级项目,由最高首辅进行统筹,我们其实在里面就是打打酱油,估计在挂牌之后情况会好一些!”

    说这句话的是胡青松,他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

    您就别打特钢集团的主意了,特钢集团是最高首辅负责的,就算我同意也没用。

    吴省长当然知道特钢集团的情况,微微一笑:“有最高首辅统筹,特钢集团的成立肯定不会有什么意外。不过等特钢集团挂牌之后,也总不能只有一个总部吧!总得有什么分公司,或者分工厂之类的,否则怎么能做到统筹全国金属业变革呢!”

    胡青松微微楞了一下,他确实没想到吴省长的注意竟然是分公司或者分工厂。

    在总部创立的事情上,他确实没有什么参与的权利。不过分工厂或者分公司不同,作为集团负责人,他如果没有决定分公司权利的话,他这个负责人也不用继续当,权利被人架空的董事长根本没有存在必要。

    如果只是分公司或者分工厂的话,吴省长的意思就值得考虑了。

    “我们安皖省本身就是钢铁大省,有鞍钢,有马钢甚至还有合钢,规模虽然不说国内第一,也绝对是国内几个大钢铁城市之一。在变革之中,我以及省政府觉得,在安皖省建立一家特钢集团分公司很有必要!”刘才章说道。

    在安皖省建立特钢集团第一分公司才是刘才章的目的,安皖省本身就不考虑特钢集团总部的事情。

    特钢集团总部势必会跟其他集团总部一样,起到统筹或者是总和的作用,单位大,权力大,可是对安皖省没有意义。

    总部是什么?总部是行政单位,一群高官领导在里面开会,碰头,甚至是争斗用的。也是一群有才华,有背景或者有点乱七八糟员工竞争的舞台,总部注定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

    再说,集团总部可是跟安皖省同级别,到时候谁管辖谁?如果安皖省没法直接管辖的话,特钢集团总部就是大爷,对方做什么事情他都没法出面。请来一群大爷,安皖省可没有那么笨。

    安皖省真正的目标就是特钢集团第一分公司或者是第一个分工厂,只有如此,才能获得先机。

    次合金市场多大?几千亿,几万亿都是正常,如果算上国际市场的话,十万亿市场的规模都有。将第一分公司拉到安皖省,最起码能分流几百亿,上千亿的市场。

    每年在安皖省增加几百亿上千亿市场,对整个安皖省有多大的刺激性?

    可以参考一下杜鹃市,据全国之力才创建了一个杜鹃市,安皖省自然不可能享受那种待遇。但是有几千亿资金流入安皖省,对安皖省的经济有极大的刺激性。

    有钱必须要花吧,现在是花钱时代,钱越放越不值钱。这些钱可以购买什么?衣食住行,这些总是避免不了的,一旦有几千亿涌入,安皖省的市场会急速扩大。

    市场扩大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会有更多人才,更多资金的涌入。

    有了人才,有了资金,安皖省才能继续发展,才能向着一线城市靠拢。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只要后面领导不作死,安皖省的情况会有一百八十度的大改变。而这一切,需要一个大前提,安皖省拥有特钢集团第一分公司或者分工厂。

    这也是吴省长亲自出面邀请王宁的原因,他希望用家乡情怀影响王宁。只要王宁答应下来,他就算是给安皖省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以后在安皖省的历史中,他是绝对不会被忘记的奠基人。

    吴省长又不是普通人,他知道王宁在特钢集团中占据的地位,说实话,王宁一句话可能比胡青松还要管用。这才是吴省长邀请王宁的原因。

    “安皖省是我的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我的记忆。能够让家乡变得更好,用自己的力量造福家乡,我本人是愿意的。其实就算刘省长跟王省长不说,我本人也会像胡董事长,最高首辅建议在安皖省建立特钢集团的分公司,分工厂。不过具体什么时候还有待商榷,大家都不算外人,也知道建立部门有上层考虑,我们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打乱上层统筹。否则,我们就是民族的罪人!”王宁算是掏心掏肺了。

    王宁在特钢集团有话语权是肯定的,甚至能影响最高首辅的决定。只是在特钢集团之中,上层也有自己的考虑,也有一些是无法改变的。

    比如说特钢集团总部肯定在京城,而且就在最高首辅工作地点附近,甚至,特钢集团一部分工作是由最高首辅办公室负责的。

    再比如第一分公司或者分工厂,其实也有了安排。

    特钢集团第一分公司在四季市,那个算起来有点偏僻,也就是罗天宇父亲的地盘上。

    为什么出现这个决定,其实很简单。四季市有全国最多的稀土伴生矿,想要提取出宁元素,就必须要用到稀土伴生矿,四季市是宁元素原材料的产地之一,这里必须要有一座工厂。

    同样,四季市也是稀土计划的布局核心。

    什么是稀土计划,这个计划根本就是华国对米国下的套。在米国掌握的宁元素技术之中,最重要的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