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民大学霸-第3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是稀土计划,这个计划根本就是华国对米国下的套。在米国掌握的宁元素技术之中,最重要的提取技术跟华国掌握的提取技术有极大区别。

    真正的完美的宁元素是从稀土伴生矿中提取出来,而在米国掌握的资料上,宁元素是从稀土矿石中提取出来的。

    两则不同的提取物质,中间造成的差距就是天壤之别。

    稀土跟稀土伴生矿有什么关系?

    就好似黄金跟黄金周边的泥土一样,不管是看起来还是本质,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国际市场上,稀土价格最起码上千,而稀土矿的价格不过百,而且还是一百块钱好几顿。只要你能挖走,想要多少就能挖多少。

    有这种坑,哪怕米国掌握了宁元素技术,华国也不用担心米国。到时候打价格战呗,米国提取宁元素需要一百,华国只需要几毛钱,这种差距太大,米国根本不可能影响到华国。

    为了保证稀土计划能够继续施行,四季市必定要在华国的掌控之中。在四季市建立第一个分工厂,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750章 饭局(下)

    “最高首辅胸怀天下,由他决定的统筹肯定有很重要的原因。我们自然不会打乱最高首辅的计划,只是,在确定分公司、分厂的时候,我跟安皖省都希望最高首辅可以优先考虑一下我们这边,毕竟,咱们也算是一家人,都是为了让家乡建设的更好!”吴省长笑着说道。

    达到他这个级别,知道很多事情的计划有更深处的秘密。那些东西代表着上层领导的考究,他们要做的就是完成自己的任务。

    在完成的过程之中,如果可以获得更大优待就更好了。比如说分公司的建立,提前一步或者退后一步对于国家统筹来说没有太大区别,而对某个地区来说,区别就相当明显。

    王宁自然清楚吴省长的意思,他现在就是希望在整体统筹之中,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安皖省多争取一些时间。

    这一点王宁倒是不会拒绝,确实,从国家层面来说,四季市所在的分公司建立快一步或者慢一步没有太大区别。

    四季市分公司建立的意义就是为了隐藏稀土计划,只要能达到这一步,四季市分公司早晚都没有区别。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上层太快速的在四季市建立分公司,说不定引起的动静会更大。

    “这一点我会考虑,毕竟咱们都是为了建设家乡,想要让自己的家乡更美好。安皖省培养了我,能够帮助到家乡,我会尽力而为!”微微考虑了一番,王宁肯定的说道。

    吴省长他们要的就是这句话,六十多岁的吴省长猛地一拍桌子:“果然是咱们安皖人,就是好爽。这件事就拜托王宁博士,不管能不能成功,咱们安皖省五千多万人会铭记王宁博士的贡献!我代替安皖省五千多万人民,再次敬王宁博士一杯。”

    “客气,要说贡献的话,还是吴省长的贡献大!”跟吴省长碰了碰杯,这件事情就算是确定了。至于能做到哪一步,就需要王宁后期去考虑。

    看到王宁轻易答应了吴省长的要求,胡青松倒是有点不舒服。他这个一把手还没答应,两人就将他省略,这算什么事情呢!

    虽然心中有点不舒服,他倒是没有说出来。能够走到他现在的级别,胡青松的城府一点都不缺。哪怕是有点疑虑,也会在私下询问,现在两人可是一个团队的。在外人面前闹矛盾,实在是没有必要。

    王宁答应了吴省长的要求,现场的气氛更和谐,几个人天南地北的闲聊,吴省长、刘才章的秘书们在其中调节气氛,相处起来还算融洽。

    气氛正浓的时候,王宁突然说道:“既然气氛这么浓烈,我就跟大家说一个我知道的小故事,也算是给大家助助兴!”

    “好,王宁博士的故事肯定非比寻常,本人洗耳恭听!”吴省长笑容满面的说道,并没有太多考虑。

    不只是吴省长,刘才章、胡青松全都好奇的看着王宁。

    在饭桌上,王宁的性质一直不算太高,大多数是在倾听,他主动引出话题的情况很少。现在他主动开始讲故事,这个故事到底代表着什么?他们比较好奇!

    “这个故事吧,其实也不算什么故事,而是这两天我知道的一间小事情!”将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之后,王宁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这个事情其实也很简单,说的是一位偏远地区的农民,因为生活贫困,孩子结婚钱都拿不出来。迫不得已之下,这位农民走家串户的收玉米,玉米买过之后呢,运动城市卖给了粮油站,从中赚上一点辛苦钱。这样的情况大家应该都遇到过吧!”王宁看向认真听自己讲话的人,问道。

    几人相互看了一眼,刘才章点了点头:“确实,王宁博士说的事情在农村比较常见,年轻一点的村民还好,还能出门打工赚钱。岁数太大的村民就算想要出门打工都不行,所以只能在农村从事农业劳作。种田能赚多少钱,最多满足一家的开销,想要赚到更多也不可能。所以农闲时候,很多农民就会收购小麦,玉米,水稻一类的农作物赚点辛苦钱。别说在偏远地区,就算是咱们安皖省也很常见!”

    “刘省长,按照国家明文规定,收购玉米、小麦,水稻这种跟民生有关的物资,不是需要办理相关证件的吗?怎么听你说来,好像是个人就能私下收购玉米?”胡青松突然出言问道,他虽然不是政法体系的一员,对国家基本政策还是很熟悉的,知道关于粮食的相关政策。

    刘才章闻言苦笑了一下:“一方面是农村法治思想淡薄,很多东西他们觉得不是在违法。同样,有些农村确实比较贫困,管控的如果太严格,当地政府就会被抵制,到时候他们的工作就很难实行。只要不是出现太大问题,一般类似的情况,上级领导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这一点我倒是不太同意刘副省长的看法,农村为什么法律法规淡漠?还是因为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只要我们基层工作人员将法律法规掰碎了,揉粉了交给老百姓,老百姓还会知法犯法吗?在我看来,农民犯罪,完全可以追究基层领导的相关责任!”吴省长不同意刘才章的看法,冷哼一声说道。

    刘才章苦笑一声,并没有反驳吴省长的说法。

    吴省长说的确实很对,只要将法律法规跟老百姓说明白,说清楚,让他们知道那些事情可以做,那些事情不能做之后,农村相关的刑事案件就会减少很多。

    毕竟农民大多数还是老实巴交的,让他们知道违法的后果之后,他们绝对不会轻易尝试的。

    但是,很多事情不是知道怎么做,基层就会去做的。

    随着相关权利逐渐被上级收回,基层尤其是乡镇一级的领导根本没有太大权利。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对于他们来说上班就是混日子,为什么要主动做事情?做对了没好处,一旦做错就有大麻烦。

    还不如在办公室吹着风看着报纸,谁没事干跟农民将法律,真是闲得无聊。(未完待续。)

第751章 闲聊

    “因为家庭的原因,我曾经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大概了解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确实,基层工作环境很差,权利划分不清晰,每天要面对许许多多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再加上农村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亲戚关系,大多数基层人员不愿意下乡,而是待在办公室,工作积极性确实差一些!”王宁算是点评了一下。

    这些话也就只能在饭桌上说,一旦拿到正式场合说这些东西,会引起极大震动的。到时候,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受到影响。

    “国家在发展,民族再富强,老一套执行方式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人民想要追求的东西更多,会触碰法律法规的地方就会更多,如果不去大力宣传,光是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喝着茶,等他们触碰法律之后才去进行处罚,这是对每个人的不负责!”王宁继续说道。

    “是啊,最高领袖上台之后,一直在强调华国梦。什么是华国梦?就是让每个华国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而在追求梦想之中,总会出现意外。我们这些体制中的人是做什么的?就是要保证他们不去触碰那些意外,为了华国梦保驾护航!”吴省长顺着王宁的意思说道。

    “最高领袖提出的华国梦是伟大的理想,让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不过,梦想也不是一定要去追求,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也许比追求梦想还要可靠!”刘才章不同意吴省长的看法。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来,刘才章跟吴省长的理念还是有明显的不同。一个追求变革,一个追求保守。至于谁的观点好,谁的理念更适合安皖省,只有依靠时间去证明了。

    “哈哈,吴省长跟刘省长的看法其实都对。所有人都去做梦,现实世界还要不要了,总要有人去负责生产的。咱们要做的就是让更多人在生活的同时有追求梦想的权利,我想,这也是最高领袖的目标。我们不是在听王宁博士的小故事吗?王宁博士,那位农民后来怎么样,我还挺感兴趣的!”

    见到两人有了一些争执,胡青松翘了翘面前的餐具,笑着说道。

    “对对,咱们明明是在听故事,反倒我们七嘴八舌的乱说一气,将王宁博士冷落到一边,实在是不应该,王宁博士,咱们的故事继续?”刘才章笑了起来,说道。

    “这件事情其实也就代表着咱们体制中两个不同的看法,有人追求保守,有人追求变化。那个农民也是一样,在追求变化中却遇到了意外。还没等他赚到多少钱呢,就被警察抓住,以他无证经营玉米买卖为缘由,然他交罚款两万元!”王宁说出了事情的结局。

    “乱弹琴,警察什么时候变成工商了。无证经营也是工商局的事情,警察出面算什么!”吴省长不满意事情中的处理方式。

    “倒也不能说基层工作人员有什么错误,既然犯错就需要受罚。至于警察出面嘛,其实也算正常,工商没有抓人的权利,大部分老百姓不怕工商,反倒是怕警察。只有联合执法,才能解决大部分的犯罪!”刘才章同样有自己的看法。

    “那是犯罪吗,那不过是老百姓,想要家里情况好一些才买卖玉米,又不是敌特分子,哪怕触碰了法律,批评教育一番就已经很严重,罚钱算什么事情!”吴省长批评道。

    “罚钱也是一种手段嘛,只有让他们心疼,才知道类似的事情不能做,他们才会记在心中!”刘才章的看法跟吴省长确实有明显区别。

    “刘省长的想法也是执行中的一种方式,法律法规是做什么的?是用来制裁犯人的吗?其实并不是,而是为了杜绝老百姓犯罪,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所以罚钱只是一种手段,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让老百姓遵纪守法。既然买玉米的农民知道自己犯错,教育一番就可以,罚钱对老百姓确实比较严重!”王宁跟在后面说了一句。

    “法律法规是死的,人却是活得,想要钻漏洞的话其实很容易。在执行法律的时候就要杀一儆百,罚了第一个,让他痛了,其他人才不会走上同样的犯罪道路。这也是咱们政法同志们一直的处事风格,为什么咱们国家还有死刑,不就是为了震慑犯罪分子,让他们心有顾虑?”刘才章原先作为一把手,接触过公检法,知道他们的行事风格。

    “刘省长这么看待死刑其实就有点武断了,死刑这东西只能说是双刃剑,他能够震慑大部分人让他们心有鼓励。同样,会让原本就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噬无忌惮。反正被抓到肯定就是死刑,还有什么好顾虑的。抱着这种想法,对大众来说更加不安全!

    就好比拐卖儿童案件,很多重大案件的内幕触目惊心,让大众对犯罪分子咬牙切齿,甚至一些同志想要推行拐卖儿童的惩罚上线,让他们直接判处死刑。实际上呢?一旦将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判处死刑,儿童将会更加危险。

    他们不会顾虑孩子的安全,也不会在意孩子被卖到哪里,反正抓到就是死,干嘛在乎那么多。反倒是现在的刑罚比较合适,让犯罪分子顾虑又不会投鼠忌器。抓到之后还能坦白从宽,给民警们追查孩子的线索。一项法规一种考虑,不能往严了盼,总要考虑其他因素嘛!”胡青松说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胡董的话真是发人深省,确实,很多案件中不适合一刀切,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法律不外乎人情,咱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啊!”刘才章最后说了一句。

    在饭桌上不太适合谈论太严肃的话题,聊几句之后几人就谈到新的方向。而这个故事能起到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