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可夫-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脉、普鲁特河和多瑙河)的那些地段,步兵师的防御正面宽度达六十到七十五英里(应当强调指出,当时苏联军事研究部门已经确定,一个师的防御宽度应为五到七点五英里,而上述加宽了的正面宽度,却是在这之后决定的)。总参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都分是,事先构筑边界防御阵地,在敌人一旦造成威胁时就可以进入阵地。在这之前,用作掩护的部队将驻扎在离边界距离不等的兵营里。
  时间一天天过去,斯大林继续无视关于德军将发动进攻的警告。
  从1939年起担任海军人民委员的H·T·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生动地描述了战争就要爆发之前的那些关键性的日子。他写道:〃关于希特勒发动战争的意图,到1941年初就开始不断有情报泄漏给我们了。这个情报,起初是十分含糊的,可是后来就肯定得多了,而且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尽管德军统帅部煞费苦心,但它要掩藏它从巴伦支海到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漫长正面上发动大规模进攻所作的种种准备,是掩藏不住的。〃①
  ①H·T·库兹涅佐夫著《战争爆发之前》,载苏联《国际事务》杂志,1967年1月号,第99页…第100页。以了引语亦引自该文。——原书注
  库兹涅佐夫说,1941年2月他向政府报告说,对于缔结互不侵犯条约以后。德国卖给俄国的、已部分装配完毕的〃吕佐夫号〃巡洋舰。德国人推迟了供应部件的日期。斯大林细心地听完库兹涅佐夫的汇报后,要他随时把情况报告克里姆林宫,还说苏联驻德国代表的行动已经受到限制。
  6月月中,即在战争爆发前夕,库兹涅佐夫在斯大林的办公室向他报告说,在俄国各港口的德国商船数目正在迅速减少,这是德国准备进攻苏联的进一步证据。
  库兹涅佐夫写道:〃可是仍然没有下达指示。〃他描述了斯大林在和平时期最后几小时所采取的行动,同时说明朱可夫和总参谋部也不是无所事事。他写道:
  备战不是单纯地储存装备。要想打退可能遭到的进攻,必须事先制订出作战计划,并把这些计划告诉那些将要执行计划的人……斯大林考虑过这个问题吗?……我相信他考虑过。我认为他坚信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他肯定战争要么在西面,要么在东面爆发。也可能在东西两面同时爆发。我们把军队同时集中在西面和东面,不是无缘无故的。在东西两面的边界都构筑了工事。1940年底和1941年初,高级指挥官的调动也表明正在进行战争准备。从整体来说,为应付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早就开始进行准备了,而且一贯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着。
  当时斯大林已经有了疑心别人的毛病,对于即将发生的战争应该怎样打,他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那些将要参加作战的人。他对于可能发生冲突的日期,也估计错了。他以为还有时间。所以当事态急转直下的时候,他已经来不及把他的主张变成明确的战略计划和具体行动计划了。而且,从1939年到1941年这段期间,这种计划恰恰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倘若能够准确而详尽地制订出计划,本来是可以利用这些计划对部队和舰队进行训练和准备的。
  库兹涅佐夫说,斯大林在军事事务方面的权成有着双重的影响:
  一方面,人人都坚信斯大林最明了情况,需要的时候,他将作出必要的决定。另一方面,这种状况又妨碍了他周围的人自己去思索;并坦率而果断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海军中。大家都确信,既然没有下达指示,那就是说眼下战争不大可能爆发。
  库兹涅佐夫批评了国防人民委员部的领导人员,抱怨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总是忙得不亦乐乎,连出席舰队关于作战问题的会议都没有时间。他对朱可夫特别有意见,他说:
  从朱可夫当了总参谋长以后,我们同总参的关系不能说是融洽的。我认为同总参谋部保持联系特别重要,这也是由于斯大林依靠总参机构来处理军事问题的缘故,而这就意味着斯大林有关海军的指示和指令也下达给总参……我去了好几次要见朱可夫,可是都没见着。他的举止相当傲慢,而且根本不肯下功夫去研究海军的问题。
  虽说这位海军元帅很尊敬担任野战司令员时的朱可夫,但对他担任总参谋长时的表现却印象不佳。他说。〃本来应该早得多地发现朱可夫从性格上说不适合作参谋工作。〃库兹涅佐夫的批评也许太过分了。朱可夫情绪急躁、容易发火,很可能是由于他常常不如意和他在工作上的几乎无法忍受的紧张造成的。还必须记住,斯大林对国防人民委员部和总参谋部控制极严,象朱可夫那样精力充沛、性格倔强的指挥员,对此一定会感到恼火的。库兹涅佐夫也说:〃对予各军事机关和国家高级领导人的职权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而且〃斯大林拥有无限权力,整个军事事务完全控制在他手里。〃这种说法无意中为朱可夫的举止找到了解释。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工作,无论哪一位红军领导人,看来都不大可能充分发挥他的才干。
  正在迅速发展的事态的其他几个方面的情况。也值得提一提。驻在塔什干的M·N·卡扎科夫将军6月11日被召到克里姆林宫。他在飞往莫斯科途中,看见下面满载着军队的火车一列接着一列,全都向西北方向开行。他知道他指挥的军区没有向苏联其他地区调动部队,所以他猜测这些部队是从东西伯利亚军区和外贝加尔军区调来的。
  到达总参谋部大楼以后,卡扎科夫从外贝加尔军区的一位集团军司令员M·R·卢金那里得知,卢金的集团军正沿铁路调到西部去。此后几天,卡扎科夫看见身穿野战制服的其他几位集团军司令员。他可以肯定这些部队不是去参加演习的,因为如果举行演习的话,他一定会知情。卡扎科夫被要求再呆几天时间。以便解决同他的军区的作战计划有关的一些问题。
  〃当时,〃他回忆说:〃我不能不注意到总参谋部越来越繁忙。那时担任伏尔加军区司令员的格拉西缅科中将同他的参谋长一起来到总参。接着乌拉尔军区司令员R·A·叶尔沙科夫中将也来了。卡扎科夫找到A·M·华西列夫斯基上将,后者告诉他,芬兰军队已经在实行动员,德军已经沿着苏联边境集结。卡扎科夫直截了当地问他道:〃同德国法西斯打仗,什么时候会打起来呢?〃华西列夫斯基回答说:〃今后十五天到二十天当中,要是不打起来就算不错啦。〃
  从这些情况可以得出结论,斯大林和苏军最高指挥部知道同德国打仗只是时间问题,但是没有把情况充分通报给西部边界一线的各部队,甚至放任它们产生一种心安理得的情绪。对苏联人来说,这场战争可能不具有战略突然性,但是在战术上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一些俄国人叙述了他们在战争前夕在西部边界上的经历,其中就有当时在边境部队中任上校的N·N·费久宁斯基将军。他回忆说,6月18日,边防分队的一名指挥官打电话向他报告说:〃上校同志。一名德国士兵刚刚投奔到我们这边来了。他报告了非常重要的情报。我不知道我们能不能相信他。可是他谈的情况非常非常重要。〃〃你们等着,我马上就去。〃费久宁斯基下了这道命令以后立即动身前往边境。
  到达分队司令部后。费久宁斯基看见一个高个子的年轻德国士兵。这个德国兵对翻译说,他因为喝醉了酒,揍了一名军官,他害怕被枪毙,所以逃到苏联人这边来。他说:〃战争不久就要开始了。〃他告诉他们说,6月22日凌晨之时,〃德军将在德苏边界全线发动进攻。
  这位年轻的德国兵发现人们露出怀疑的神情,便千方百计要使苏联军官们相信他说的是实话。〃上校,〃他说,〃到了6月22日早晨5点钟,你们如果觉得到欺骗了你们,你们枪毙到好了。〃当费久宁斯基把这个情报报告给第5集团军司令员时,这位将军懒洋洋地答道,〃不必相信挑拨。〃而且没有必要向部队发警报,因为〃这种警报将是一场虚惊。〃①
  ①N·N·费久宁斯基箸《闻警而奋起》,第10页…第14页。——原书法
  卡扎科夫将军于6月21日夜间到达设在塔什干的司令部。接着他用了几小时时间报告他此行的情况。当他准备休息的时候,值日军官派人来找他。莫斯科的总参谋部打来了一个重要电话。信息是简短的:〃开始了!〃
第六章 巴巴罗萨计划 

  在德军对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前一天,当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①到现场侦察地形的时候,他确信红军〃对于我们的意图毫无所知〃。布格河苏联那一侧河岸上的各个支撑点无人守卫,而且在过去的几周时间里,苏联在加强其筑垒阵地方面几乎毫无进展。实际上,古德里安认为实现突然袭击的前景是极好的,一以致于他甚至怀疑是否还有必要进行预定的炮火准备。
  ①海因茨·古德里安——德军将领,记录进攻苏联时任坦克集群司令官,后任集团军司令官,1944年任东线总司令。1945年5月被盟军俘虏。——译者注
  6月21日夜间10时,在德军步兵某师服役的一名捷克共产党人,在利沃夫地区偷越了国境。他警告俄国人说,德军计划翌日凌晨3时发动进攻。这个情报通过指挥系统逐级上报到莫斯科,因而浪费了宝贵时间。
  〃直到6月21日,在收到关于德军将于6月22日深夜至6月23日凌晨向我国发动进攻的无可辩驳的情报以后,收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一书评论说。〃苏联政府才决定警告边境各军区司令部和海军各舰队司令部注意迫在眉睫的危险,并使武装部队进入战斗准备。〃该书指出:〃使武装部队进入战斗准备〃的命令,是在6月22日零时30分发布的。然而,由于通讯设备遭到破坏,许多负责人只是在德军发动进攻之后才获悉了这个命令的内容。列宁格勒军区、波罗的海军区、西部军区、基辅军区和敖德萨军区的部队,受命在拂晓前占领边界一带的筑垒地域,并把全部飞机分散到各个简易机场。
  德国人出色地执行了他们的战略计划。在1940年完成了在西欧的作战行动以后,他们开始把部队调到东普鲁士和波兰。到1941年5月,德军沿俄国国境巳集结了差不多七十个师。苏军在其西部边界也部署了大约七十个师,但其中许多师仍然缺乏必不可少的武器装备
  5月25日,德国的几条铁路线转入按他和的运行时刻表运行,每昼夜开行大约一百列军用列车。到6月初,三个集团军群已经摆好向苏联发动进攻的阵势:中央集团军群由费多尔·冯·柏克元帅指挥;北方集团军群山威廉·冯·利布元帅指挥。南方集团军群由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
  中央集团军群从卢布林一苏瓦乌基一线出击,承担了主要任务,即消灭白俄罗斯的苏军,然后向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发动大规模强攻。这个集团军群的编成内有五个集团军,其中有两个坦克集团军。北方集团军群有三个集团军,内有一个坦克集团军,它们从苏瓦乌基——波罗的海一线出动,目标是粉碎波罗的海各国的苏军,并同曼纳海姆元帅指挥的芬兰军队配合,攻占列宁格勒。切断通向摩尔曼斯克的交通线。南方集团军群位于卢布林和喀尔巴阡山之间,任务是向基辅总方向发动大规模强攻。同北方集团军群一样,它拥有三个集团军,内有一个是坦克集团军。它的南翼,由安东奈斯库元帅的罗马尼亚军队和里特尔·冯·朔贝特将军的德军第11集团军来掩护。①
  ①海因茨·古德里安著《装甲部队领导人》,第145页…第150页。——原书注
  轴心国方面总兵力约为一百四十个师,组成三个突击集群,部署在苏联国境上。一般说来,它们的装备精良,特别是坦克较好(约三千五百辆),并得到三千九百架飞机的支援。苏联方面,总兵力约一百个师,分布在北起摩尔曼斯克北部的巴伦支海,南至黑海的多瑙河口的国境线。此外,约有六十个师正从边境备军区的内陆地区调来增援边境各部队。(德军)进攻前不久,朱可夫开始从内地调集五个集团军以便编成最高指挥部预备队,打算用它来进行一次反攻,可是这些部队用即将成为根场的地区还有二百五十到三百一十英里。
  这就是德军进攻前夕的军事形势。
  通过外交途径把德国的意图通知给苏联政府一举,是突如其来的,对于(德国)那样的政权来说,这也是可以想象的。
  4月22日凌晨3时,德国驻莫斯科大使收到一份电报,命令他去会见莫洛托夫,通报如下的信息:苏军在德国边界附近集结已经到了柏林认为它无法容忍的地步,因此不得不采取适当对策莫洛托夫闻听此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