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冷暖人生(之二)-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弟三人都想上大学的话,学费的筹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宋杨萍说,她听别人讲军校是可以免费的,于是她就奔着军校这个目标。万一考不上的话,她也只能走上社会了。  今年,宋杨萍与妹妹宋杨丽16岁,弟弟宋杨军14岁,虽然对于她和妹妹满18岁后还能不能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对于以后如果考上大学,学费又该怎么筹集,小杨萍的心里还充满着疑虑。但是宋杨萍说,在经历了所有的这一切之后,她相信,只要他们姐弟相依相守,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苦,有多难,他们都能够一起携手走过。这份骨肉亲情,他们要用一辈子来守候。  对于自己的未来,宋杨萍说自己原来在华清池当导游的时候,接触了很多的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甚至可以说,世界各地的人都到那个地方去了。她由此见到了世界各地的人,但却没有看到这个多彩的世界,因此她想走出临潼,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而经历了这一切的宋杨萍已经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了,平静的生活让她感到很幸福。只是有些时候,一些叔叔阿姨到屋里来看望姐弟三人,那时候屋里就会非常热闹。小杨萍说:“最害怕的就是他们走的时候,一走,屋里就变成我们三个。”于是小屋又再度恢复凄清。    陈晓楠:三个互相在一起,三个兄弟姐妹,多好,真的,你们三个互相陪着对方,是吧。这是别人都没有的,是吧。  宋杨萍:我们三个都非常庆幸,幸亏是我们三个,少一个人都不行,幸亏是我们三个在一起,也幸亏是我们三个。  陈晓楠:那将来呢?等你们大了,和弟弟妹妹总是要有分开的那一天,你想过吗?  宋杨萍:我不知道长大之后,我们三个的感情是不是真的会变淡,如果再真的会变淡的话,我宁愿现在就死,就守着这一份感情。  陈晓楠:哪怕人不在一块儿,肯定心也在一起,一定会的。祝你们都能快快乐乐的,永远在一起。  宋杨萍:谢谢阿姨。  栏目的话  当我们的节目在凤凰卫视播出后,来自大陆、港台以及美国的数百位华人观众纷纷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表达他们的感动和相助之意。  宋杨萍所在当地的民政局也致电凤凰卫视,请大家放心,并表示如果姐弟三人都考上大学,他们还会在政策上帮助他们,直至他们完成学业。  在此,我们也想代表宋杨萍姐弟向所有关心和爱护他们的人,以及长久以来一直给予他们帮助的邻居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我们摘录一位母亲的来信,来代表我们节目的心声:  如果在天有灵  请告诉他们的妈妈  放心  人间自有真情  善良的人们会照顾好  她的孩子……


第二部分笑对未来(2)

  ※ 尊敬的陈晓楠小姐:你好!首先感谢贵台、感谢你给我们这些忠实观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你的主持风格非常切近都市人的需要:既有清新脱俗的一面,又有切近底层生命的人文关怀。尤其是你主持的《冷暖人生》栏目,每每让我怦然心动、心绪难平。今晚看了你的《我的兄弟姐妹》专题,让我止不住泪流满面,有些心得希望同你做些交流。听着那位姐姐宋杨萍的叙述,我止不住泪水潸然,这是近些年来极少有的情形。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母亲、自己的亲人……看完后,心灵久久难以平静。在这夜阑人静的时候,我深深震撼于三姐弟身上展现的人性坚韧的、某些植根于民族血性中的命运抗争,那光焰灼灼的亲情的热流冲溃了我久已沉睡的情感堤坝。催我反思,激我奋起,叩击我闭锁的灵魂。由于自己现在的生活离过去已非常遥远,已慢慢忘记了那些令人肝肠寸短的往事。想想自己,内心异常愧疚:不知何时起,自己远离了低层人的生活,从感情上疏远了普通的民众。  看完这集专题,我决定无论多么忙,有多少拖延的理由,也要回一趟老家了。我的老家在皖西南一个三省接壤封闭而纯粹的山区。尽管含辛茹苦的父母离我而去已经五周年了,但那里还有我的亲兄弟,现今他们的生存状况也并不乐观。看完这集专题,说句老实话,我甚至忽然理解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为什么要特别倡导关爱的原因了。更促使我改变了对城市流浪人员、拾荒者、打工者的看法。是呀,十几年前,我自己就是城市三无人员的孩子,也曾为生存拼死抗争……只是现在这一切都变得非常遥远了。 那位小姑娘宋杨萍的悲怆叙述,没有任何掩饰,叩响我对灵魂的反思,开启了对自己无数往事的回忆,对父母的怀念,对亲情的反刍,对身为国家公职人员处世态度的反躬自省。尽管现在自己的生活已经很优裕,可是我们还有无数挣扎在生存困境中的底层人、城市的边缘人、遭遇不幸的人等等。感谢凤凰卫视在每天奉献环球大事的同时,能够关注底层人的《冷暖人生》。在中国,你们在做文化的启蒙和传播的同时,还为现代人开启了一扇扇窥测人性光芒的窗口。   写完这些,我的年幼的孩子早已在隔壁甜甜地酣睡了。可我还是忘不了那位小女孩的因哭泣而扭曲的面容。无论未来怎样,如果,中国要评最佳姐姐的话,非她莫属了。由于我没有看到开头部分,节目又还没有播完。我希望能完整拥有这期专题的录像,作为自己和教育下一代的一份珍藏,不知道能否邮购?此外,陈小姐你有没有宋杨萍的联系方式,如他们有需要,我愿意为这样遭遇苦难的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最后,我要说,我也是你的新闻同行。身为同行,为你们深感骄傲!并向您及您的同仁表达敬意。    ※ 主持人:您好!我是一名来自北京的高中生!3月16日我看了《冷暖人生——我的兄弟姐妹》,非常的感动。我想把我今年春节的压岁钱捐给他们;想让他们和我一样过上好日子;不要再挨饿了!我可以捐出4000元!(我的全部压岁钱;一分都没花过)您可以告诉我怎么捐吗?   我的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玉渊潭中学2005级六班!  张乃您可以发邮件告诉我捐赠的方法!  


第二部分一个大学生的传销生涯(图)

  姚永忠  出生于山东菏泽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2001年,考入山东菏泽某师范大学法学专科;  2002年,毕业后加入广东番禺的一个传销网络,曾任C级业务主任;  2004年8月20日,广东番禺警方一举端掉几十个传销窝点,抓获、遣散传销分子3000多人。    当《广东番禺警方一举端掉几十个传销窝点》的新闻见诸各大媒体之后不久,一个年轻人打电话联系我们,说他是一名法学专业大专生,仅仅一个半月前,他还是番禺传销组织“长青体系”的一名C级业务主任。他说,他刚刚脱离传销组织,看到一些媒体关于传销的报道后,很想和人聊一聊他两年来所亲历的生活。一个法学专业的大专生,一名传销C级业务主任,我们很难把两者联系在一起,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初次见到小忠约的地点是在一个公共汽车站。去之前,节目组的成员曾经纷纷想象这个曾经在传销组织里花去了两年的青春,而且据说曾经无比坚定的小伙子,究竟是什么模样?  到了车站,小忠一眼看出我们,大声打着招呼就上了车。他开始问候车上每一个人。他显得格外的健谈,甚至有一点亢奋,短短的几分钟里,他询问着每一个人的情况,然后很自然的找到些共同的话题,都能聊上两句。他甚至频频的尊称我们组里的一个实习生小姑娘为老师,弄得人家很不好意思。总之,和陌生人打交道,显然他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更加的积极,都更加的自如,也更加热情。  一时间,我很难想象,两年前,据说眼前这个来自农村的小伙子还是一个见人一语不发,上台浑身发抖的自卑男生。小忠说,传销彻头彻尾的改造了他的个性,同时当然也给了他仅仅用两个月的时间还难以完全消除的职业惯性。  这是怎样的一段经历,改变了他?传销,究竟给了小忠什么?


第二部分希望旅途(1)…(图)

  2002年的一天,小忠突然接到大学同宿舍好友“老五”从广东番禺打来一个电话。“老五”在电话里说,他为小忠在番禺找了一份法律助理的工作,月薪2000元,做得好,半年后就可加薪。  这个电话燃起了小忠生活的信心。小忠,本名姚永忠,出生在山东菏泽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全家人靠不多的土地为生,所有的收入仅能解决温饱。2001年小忠考入山东某师范大学,全家人东挪西借才勉强凑足了一年的学费,第二年小忠申请了3000元助学贷款才得以读完大学,这笔贷款,他至今都没有能力偿还。家庭的境况,让独自一人在举目无亲的城市里读书的小忠感到巨大压力,原本开朗、自信的他,变得自卑内向,沉默寡言。    姚永忠:我大伯一辈子是个盲人,一辈子也没有成家,跟着我们(家)过,家庭负担很重;而我哥,初中毕业,只是个打工仔,他自己还没有成家,他自己成家成婚都比较困难,年龄也慢慢大了。家里唯一期望就是我,所以我感觉自己压力很大。而我对自己又很不满意,这种压力已经很大了,自己对自己又不满意,责任也很大,感觉就是挺矛盾,挺苦恼,一想到这事的时候很烦,不善于和人处理关系,不会说话。    小忠从法学系专科毕业后,本打算继续上本科,但是他没有想到,专升本考试前,一些有钱、有关系的学生就已经得到了试题。而每天五点起床,凌晨一点睡觉,苦读了两个月的他却以一分之差落选。毕业后,独自一个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举目无亲的姚永忠四处寻找工作,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第二部分希望旅途(2)…(图)

  陈晓楠:你的同学里有家庭背景比较不错的吗?  姚永忠:有。好的话,在法院(有关系)的话,他们就可以在法院实习;或者家里很有钱的,直接在法院实习,然后进法院,  陈晓楠:这会对你心理上有刺激吗?  姚永忠:有影响的,很大的,就是感觉有点不公平。所以我当时产生很幼稚的想法就是我要凭我自己找工作,哪怕再差,先骑驴找马,也不求亲戚靠朋友,然后靠送礼这些方式去找工作。当时就这么想,比较意气用事一些。  陈晓楠:因为你也没有别的办法。  姚永忠:对。  陈晓楠:你只能说这个话激励一下自己?  姚永忠:对,激励一下自己,来满足自己一下自尊心吧。  陈晓楠:快走出校门的时候,是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还是有一点恐惧的感觉?  姚永忠:有点恐惧的感觉。这一下子就要进入社会了,感觉自己很无助,很迷失,没有方向感。    回到家乡的小忠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甚至连相恋多年的女友也对他的状态不满意。高中毕业的女朋友曾经对他说过:“哎呀,一个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都没我找得好,真没用。”        小忠的女友总领着他逛一些高档的商场,可是囊中羞涩的小忠无法给自己的恋人购买,而一次次的逛商场对他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家庭和爱情的双重压力使得小忠在接到同学提供工作机会的电话后,认为终于找到可以证明自己的机会了。小忠比较信任老五,他之所以会想投奔他,是因为他感觉老五的能力比较强,比较聪明。老五在学校时是学生会干部,人品比较好,做人也很成功。  小忠认为,自己南下的计划看来既完美又可行,而且这份工作对处在绝境中的小忠一次异常难得的机会。


第二部分希望旅途(3)…(图)

  姚永忠:这样的话,我就一个月起码给家里寄上1000块钱,再一个,我能给我女朋友证明我还不是窝囊废。我混得好以后,还可以把女朋友邀过来,我就是混得不好,也可以给她寄点钱。    小忠的父母都不赞成他的南方之行,家里一直给他做工作。但他的家人看到实在挽留不住小忠驿动的心,只好对他说:“那你小心一点。南方很乱,出门在外,不要相信陌生人,不要和陌生人打交道,别想贪小便宜。”  就这样,小忠带着家人的嘱托,于2002年8月27日登上南下的火车,开始他的“淘金旅程”。  误入陷阱  姚永忠踏上了南下的火车,来到了广东番禺,来到了这座对于他来说充满了希望和机遇的城市。  小忠找到了“老五”的住处,那是一间三室一厅的房子,老五见到他时并不是很亲热,令他感觉有点异样。这套房子有两个专科毕业的女孩,还有两个军人,加上小忠总共九个人。     姚永忠:当时感觉不正常,(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