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性阴阳学-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也罢了,还要制成罐头,接着需要玻璃瓶和易拉罐之类的技能化产物来配套合作,猪肉罐头才能出笼,这猪肉便要经过许多技能化作业过程,抽去本来就少的可怜的猪之养分,又注入若干维持猪肉食用期延长的防腐技术等等。其他鱼啊鸭啊之类的东西,本是美味佳品,却再也见不到一点原来的味儿,而标签却分明写着这是什么什么名贵品种,有原汁原味之特色,又加所谓本身所不能带来的营养之类。既然言称××罐头,却不称是经过什么什么配料精制而成,简单用本已少的可怜的主料作为招牌,来骗去人自己的信任,种下了许多不良后果,使人慢性自杀。现在的杂病难愈,便是人不能胜其食品的结果。

    到如今连消化也需要技能化产品的帮助才能维持其生命。不信,你让一个吃惯了鱼肉罐头的人去吃一餐真正的活鱼海鲜,他肯定会拉得提不起裤子;你让一个吃惯了精制猪肉的人,去吃一顿刚刚宰杀的猪肉宴席,虽然垂涎其美味香醇,却需靠着消食品才能消化成废料,至于营养的吸收是已经失去了肠胃本来的本领了。肠胃不用,形同腐尸,岂能不出问题?如果人对技能化的热衷是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做别的事,你不妨把一条活鱼和一罐罐头给他,看他是先煎熟了鱼还是先打开了罐头。假如是为了免除体力劳苦之役,你看到屠宰生猪一个人就可以做到,再有一个厨师帮助,便解决了问题,前后用不了多长时间,而制造猪肉罐头,要有多少人的辛劳和浪费了多少材料?铁皮需要铁矿工人、钢铁工人等等的联合劳动,这岂不是浪费了多少有用的资源?只为了一样可取之处,就是人的随取方便。但人为了自己方便,便产生了一言难尽的垃圾。

    这天地的乌烟瘴气,基本上来自技能化成果的演变,接着人就开始为生存空间的环境问题动开了脑筋。如今还要开发技能,人依赖和信任技能,只有两条出路:一是无用的重复劳动束缚了人寻求智慧和生之乐趣的时间和心情;二是伤害人自己的脾胃而种下了呼吸纯洁空气都日趋艰难的下场。这生存的人身上还有多少属于人的东西?

    街上书摊和大的书店,技能性的书籍总是非常畅销,尤其是一些翻开就可以使用的书,更是备受人们的青睐,比如烹调、裁缝之类,你照着上边写的做,就可以做一些花样。但花样毕竟有限,永远满足不了人的需要,因天下之手段,本是求简取捷方能掌握精神的,如今越来越繁琐起来了,徒然又增加了许多的技能过程。

    人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能工巧匠便是小聪明,小聪明往往受制于器而牺牲掉自己的乐趣;大聪明便会去繁就简,多了一些人性。

    人对技能的需求,使得人自己需要得到什么东西,就会寻找不动心神就能照搬过来的工艺。比如现在的全民皆商,便有了许多关于生财有道或致富之术的书籍。人对技能的诚惶诚恐已到了一旦技能离开人,人便一日活不下去的地步。因为前年股票热潮,便有自称股票大王的人和股市操作的规章法术布满大街小巷,胡扯一阵,空留下几具冤鬼之躯,人又浪费了多少宝贵的光阴而一无所获。这真是越忙越添乱,自己不由得晕头转向,就这样忙忙碌碌进了坟墓。其实人世本无定法,技能化的发展就是花样翻新,把一件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而已。书上的爱情故事如此美妙,自己也忙不迭地去效仿一番。人越去追求技能,就越进入了不停的旋转过程。想去简捷便当,却采取了复杂手段,如一个人本已看见了厕所,一时尿急,却要走很多的小巷才能到达,其结果不是尿在裤子里就是借了墙角解决了事,即使到了厕所里面,已经没有尿意,悻悻然照原路转回。这一天的情绪为谁感染:一泡尿而已。

    如今人又开始把技能化运用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了。本来夫妻之间,情投意合就可享尽乐趣,却人为地制造出了很多技能化的工具,夫妻性爱本是人之天生纯朴之能,却要去求助于快乐之类的淫具来帮助自己达到快感。人已经到了连自己的快乐都须借助技能的程度,这岂不是引狼入室?一个惯用快乐工具的丈夫或妻子,甘愿被技能强奸而产生短暂的感官快慰,哪有一对心神交融的夫妻性爱不但可以畅烈还可以养身益寿。

    父子家庭之间,本来亲情洋溢,却要技能化的设置来做替代物。电视里面热闹,而电视外面清冷;电视里面合家欢乐,电视外面形影相吊,老泪纵横,孰不知那电视里面的场景是人在演戏,并不是真的,更何况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哪有家庭的乡俗俚语丰富?一到过年过节,无外乎就是那几句新年快乐、恭喜恭喜的老调重弹,电视里边也不过如此。所以,技能化实在不是文化。国人有那么几点可骄傲的文化故事,也是先人创造于热衷技能化以前。先人留给了我们文字、文化,我们能留给后人什么?除了周而复始的忙碌奔命,再也没有什么生趣可言,国人便说:这样实在。鼓掌表达的是一种毫无立场的立场,因为鼓掌再响也不能表示某人受到了你的赞同和接纳。因为无动于衷,多拍几下也无妨。

    第一篇 人性的观念和生活的痛楚鼓掌的虚伪不论在人多或是三二人的场合,国人愿意以鼓掌代表一切。鼓掌就是喝彩,有喝好彩和倒彩之分。广东人一到过瘾之处,干脆口出“好彩”之声,这似乎都是由衷之言。鼓掌还有一个基本的用处,就是用来捧场,有场就有面,你不鼓掌就是不给面子。场面上的,会因为你没有鼓掌而怀恨在心,起码知道了你对他有意见。

    所以,善混场面的人,都练就了一双粉红的巴掌,就是用来派做捧场的。鼓掌的广泛性在目前已无处不达,不管用到什么地方都不会招人讨厌,即使到了别人的葬礼上,你听到致悼词的人在为死人歌功颂德,也不禁鼓几下掌,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因为你证明了自己是个多礼的人。

    大电视台小电视台的男女主持人,未曾开言,便自鼓其掌,搞得别人也不得不随声附和,就同一犬吠影,十犬吠声相类似,没有多少实在意义,只是让人自己也感到无聊和虚伪而已。等这主持人要请什么人上台了,总忘不了一句“现在请×××上场,大家鼓掌欢迎”之类的开场白,仿佛你不鼓掌他就无法走上台去或者你没有鼓掌就等于不欢迎似的。接着就是下场,不管其人讲的有无道理或有无可称精彩之处,你还得鼓掌,因为这时主持人又发话了:“×××先生、小姐讲得非常好,请大家给予掌声。”这掌声同那老子教训儿孙的耳光相似,好坏国人能承受得了,能在台上做人的孙子,只要能换来热烈掌声,做人孙子也堪幸事。所以,国人的受不受欢迎是用鼓掌捧场捧出来的,同其自身的能力和品性没有太大的关系。你不妨在台下猛鼓他的掌,然后等他下台的时候给他使个绊子,以解你迫不得已鼓了他的掌的愤怒。

    国人如此看重捧场,并以掌声的稠密为自己的无上光荣,就养成了人人凡事需做个样子,样子到了,意思也到了。看见大街上有人吵架,不用几分钟就有一圈人围上来,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接着就吸引了无数的人驻足观看。这和国人喜欢凑热闹捧场子一样,都被视之为优良传统让后人继承的。所以两人或几人坐在一起,切忌冷场,看谁能先打破沉默(这冷场是国人不堪忍受,既不礼貌也伤害了大伙的感情)。

    如有善于鼓掌煽动的人,到哪儿都会受到欢迎,被敬如贵宾。殊不料这个贵宾多是无事生非之徒,造出许多新事端而自己溜之大吉,而事端的受害者永远也不会憎恨此人的,因为人家是好心好意。即使一个人待在屋里也会憋的发疯,一阵风似地逃出来,找个热闹凑凑,实在找不到就把电视打开,自己也就勉强待下来。不过节目再精彩你也不用鼓掌,因为国人还没有养成为自己喝彩的习惯。

    鼓掌表达的是一种毫无立场的立场,因为鼓掌再响也不能表示某人受到了你的赞同和接纳。因为无动于衷,多拍几下也无妨。你看见一个人落水,拼死挣扎,便站在一边拼命地鼓掌加油,那溺水者便越频繁地挣扎。鼓掌者只忙于拍马掌,却不肯将身边的一根木头扔给对方,因为鼓掌者看多了台上的人在演戏,鼓惯了掌,看到溺水者高呼救命也认为是在表演,并不是真的。假如你把木头扔给溺水者,如同你起身抢了台上主持人的风头,都是别人不欢迎的。习惯成自然,彼此彼此,只求一个一团和气而已。人一旦被水灭顶,水面还会恢复平静,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国人鼓掌,一日真是难计其数,只要与人交往,就要随声附和,嘴巴不济就要辅加掌声。谁能算得过来自己的一天究竟鼓了多少次掌?这同统计自己一天讲了多少句话一样困难。说话是为了生存交流,鼓掌便是提醒你,没有开口说话就要先用掌声讨取对方的欢心。假如对方也回以掌声,这事情也就算成了。巴掌是自己的,可以随意拍,但你不能错拍了别人的肩膀,尤其面对一个尊者,他是只欢迎掌声而不喜欢你拍他的肩膀的。

    国人由于鼓掌成自然,因为是取个乐,而不习惯坐在家里和守着安静而处之泰然。周围没有响声他也会想尽办法打碎个盘子之类的给自己听听,其实是为给自己壮胆。因为宁静是种恐惧,国人难以承受这种打击,所以形容之,便是一片死寂。谁也不甘心自己做了活死人,要让别人无时无刻不注视着自己,最好有鼓掌相应,心里便踏实下来。这就会产生不安分而要表现给人看的愿望,凑巧大家都很忙或心绪不佳,没人顾得上他,他便有阵阵失落感压在心头,好一阵子不开心,直到有人欢迎他为止。鼓掌不能给人自信,有如夜行人手里的棍棒,除了给自己壮胆以外,没有别的用处。到月夜之下,细听万物天籁之声和自己的心跳声,这种享受国人不会喜欢,因为没有掌声就没有胆量做任何事、甚至活下去都很困难,一生提心吊胆,也不知为了什么。

    所以国人常看重别人的态度,而选择自己适应别人的心性,轻视自我的存在。一辈子生老病死都在为了看着别人的眼色行事,便培养了人之察言观色而投其所好的德性。谁最善于察言观色,谁就最容易获得大家的认可。整日里便忙着看别人的脸色和丢给别人自己的脸色让别人担忧,哪有心思和时间做自己的事?所以,国人的脸部意义深远,稍不留神就会给自己种下恶果。所谓的喜怒不形于色就是一个人会察言观色练得到了家,可以只看别人的脸色而不用担心别人从自己的脸上看出什么破绽,然后置对方于死地,这就是最后的目的。这人的表情原是人最生动的镜子,却没有生动的机会,因为那样你就会招来别人的怨恨,不是不成熟就是肆无忌惮、目中无人了。国人的日常心绪之累由此可见一斑。

    鼓掌就是面子,面子就是场子,便产生了诸如官场、商场,甚至情场之类的场子。场子是让人表演或混的。谁能表演得好,就是混得好;谁混得好,就意味着春风得意。所以,某人同某人一见面,开头便是一句:“你最近混得怎样?”某人便故作谦虚:“还马马虎虎,瞎混呗。”混已经够可以了,还是闭着眼睛瞎混,你看这是什么样的场子?国人从这个场子那个场子练就一身混功夫,没有别的能耐。只有无赖才能混,因为无事可做,也懒得做,就混日子来等待生命结束,实在混不下去,就耍无赖。所以,无赖在中国可以畅行无阻,因为只要他不违犯杀人偿命的法例。偷鸡摸狗、鸡鸣狗盗都能让人容忍,因为大家都是在世上混的,无赖的混同不是无赖的混,在本质上并无二致。

    人稍有争气之志,无外乎是为了走一个场子。场后十年功,只为了台前露露脸,所谓的秀才寒灯苦熬,忍受艰难只是为有朝一日能足足给你一个脸色,让以前怠慢过他的人感到脸上挂不住面子,这就算是扬眉吐气了,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用处。接着就衣锦还乡,不但让自己受足了鼓掌捧场,家中鸡犬也一概被人捧了去,一生奋斗,到此为止。

    所谓的国人忠孝廉耻,都是在台上用的,其用途仅仅是为了你能适时地给他鼓掌。他在台上表演的好坏要看他会不会混了,这和一个人的真实品性没有一点联系。甚至在更多的时候,台上和台下完全是两码事。你只需自己做自己的事,嬉笑怒骂吓你一下,掌声也就失去了作用。里外这一分,便是两个世界。在里面说的话是万万不可泄露出去的。

    第一篇 人性的观念和生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