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性阴阳学-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鞭炮的消失似乎还同春节之节日气氛的日渐淡化有关。如果在苦难的岁月盼望过年是为盼一个好年头的话,现实似乎已经做到了。十几年前的春节,人们把积攒了一年的白面大米细粮给吃光,以此来确认过年的好处,现在已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失去。人们似乎每天都可以过过去只有过年才有的待遇,鞭炮的告别基本上已没有了旧日过大年的蛛丝马迹。且不去看幼时过年还有一个期盼就是穿新衣服,有时,一件新衣服要过好几个春节才会变成日常服装,那种盼望和喜悦今人恐已难以理解。因为现在你平日已经把新衣服穿尽,到了过年反倒不知道该穿什么好了。如果从衣服的新旧来判断春节的氛围,十有十个人会发生错误,因为这过年的服饰往往比平时还要随便,甚至鞋油都懒得往灰蒙蒙的鞋面上擦。因为这一年太累了,累得人们已失去了对节日的感觉,人比时间还要无情。因为人们对熟悉的东西已太过熟悉,而对新发生的东西也不抱多大的希望。人们已对一切感到麻木,惟一的感觉就是为了新一年里心情好过一点,需要借此疏通关系,便为送礼还人情找了一个无可非议的台阶,不管受方还是送方都乐得有这个机会。随便也苦了那些没见过春节之旧日面貌的后辈,过年就是代其父母做了出纳,别的似乎找不出不同。

    国人远离了感觉而同机器有了关系。机器停的时间长了就会生锈,人休息的时间长了可能也会出毛病,这是现代人对休息的恐慌,甚至春节也不能放松对恐慌来临的警惕,春节便成了多余的东西。

    喜庆气氛的失去因为生活富裕所致,看来人们对富裕的好感已远远超过了对喜悦的热情。人可以不去求得欢乐或者痛苦,只要能赚到很多的财物就可以达到一个人的目标。同金银财宝相比,喜悦的节日真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大概就是国人的心态,可能越来越淡漠这个一年一度的节日,拿之当平常日子过。

    确实也是,过年并没有什么特别,你如果问一个人,这个春节你高兴吗?他肯定说:没有钱怎么高兴得起来。同以前的穷日子比起来,现代人都成了富翁,可这些富翁却将永远不快乐,因为人们已经失去了对快乐的感觉。你如果再问一句,怎样你才会快乐,便会听到一句:有很多很多的钱。这就是现在的国人。春节给不了他们什么,因为无用也就自然遭到慢待和轻视,并视为可有可无的事情了。

    再说人过一个春节就等于朝坟墓近了一步。因为死亡的确不是值得庆贺的事,假如人们会在春节和长寿面前选择,人们肯定会拒绝春节,因为春节非但不能让人高兴,甚至还是一个不祥之兆,这爆竹在新年来放恐怕有恫吓死亡而给自己鼓气的意思。那味儿有点火星,百鬼也难以近身了。而这气球对百鬼是个新生事物,对鬼的恫吓作用可能有出其不意的好功效。不过这需先弄清鬼是怕火还是怕声响。

    一个女人如果能够找到一位有患病经验的丈夫,比找到一个高明的大夫重要得多。

    第一篇 人性的观念和生活的痛楚病入膏盲之际没有人能像病人那样体会人情的冷暖和世态的炎凉了。一个人久病不愈不是医生也成了半个哲人。因为从病理入手,来解世间万物是否合乎情理要容易得多。诸如人之灵魂的精微之妙只有患病在床时,才能有机会被迫加以沟通,不是病人没有这个福分。人一生病便要接受恐惧的磨练,因为有很多病并不能夺取人的生命,却让人备受折磨,尤其是那种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病症更是难耐,时常进入暗天乌地的末日情境,使你病愈之时,同死里逃生差不多。

    但人一患病便有了很多接近自己,亲近自己的机会,知道生命之中孰轻孰重,什么可以争取,什么可以放弃了。尤其是经受过生死考验的病症,使你有机会端详了一番自己死亡之后的场景,竟比人世安宁吉祥很多。但你还是活过来了,人一冲破死亡的恐惧真也接近大智大勇了,这便是命运可谓公平的赐予。用病体换来的经验让健康的人值得珍惜,可惜没有生病的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患病的感受是一种难与人言的极度自我感受,绝不要生出和谁去沟通的愿望,因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病因相同,患病的程度相等,但各人去感受时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而且每一个人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

    一个女人如果能找到一个有患病经验的丈夫,比找到一个高明的大夫要实惠地多。因为大夫对生死需要一种超然的冷漠,因为你不能要求他给病人做手术时,自己也感到疼痛。而患过病的人却能让人备觉温暖,因为他知道你真正需要什么,尤其你也偶尔有个小病,更能被其恰到好处的关怀和无微不至的体贴感动,使你领会到一种全新的真切体验和对善良的认知。

    一个大病初愈的人,脸上总会露出纯真至善的光芒,甚至在你需要鼓励的时候,最能接受一个病人的劝诫。这倒不是因为你同情病人,而生出不忍之心,而是他用病体之理来论证你的困境,总是非常切合你的实际,唤起你自助的勇气,一切便也随之解决。人生诸多苦恼,原本不过如此,都是人本来可以克服和战胜的,但人一直没有机会去直接感受自己的力量。生病给你提供了认识自己的机会,你看到自己的真相,足以让你反省以前的过失。这些过失本来多少可以避免,因为没有经受生病的痛苦而忽略了它。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生没有生过病的人似乎成为一种不那么圆满的欠缺,他起码不知道人生还有一种疼痛曾经如此惬意,给净化自己尘俗的污垢提供了契机。这是一种幸运,让你掌握了善解人意和理解别人的本能。人会时常感到你的亲和力。因为你知道一个人从无助的地步挣扎过来是什么样的状态。谁也帮不上你,你只有靠自己去不用挣扎而挣脱病苦,感受生命自然的力量赋予一种不可多得的自由,从你的梦幻般的命运中诞生,不用矫饰,而浑然天成。这些都是一个没有患过病的人得不到的财富。

    一个从不患病的人根本无法去接近自己,他们爱惜自己是爱惜身体,而不是爱惜生命。爱惜身体只能做很多重复的劳作而不疲倦,而爱惜生命却能有所选择,做得多是人生一世必须做的事情,并从中感受到宁静和幸福:一个是肉体爆发的快感,一旦过去就是疲劳;一个是不露痕迹,从心底的从容和无止境的空灵。这在没生过病的人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无病呻吟是一种痛苦难忍的屈服,因为你不知道这呻吟来自何方。生病的人是容易呻吟的,即使叫出声来,那是一种痛快和解放,是进入美妙之境的前奏。一个没有生过病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对自己和他人命运持冷漠态度的人。冷漠接近于麻木,每天度日只能重复劳动而产生不出什么有益的启示,给别人提供不了什么帮助,因为他不知道你究竟需要什么。等到他突然大病将至,却手足无措,才感受到自己平日的冷酷自私伤害了别人也戕害了自己的生命本身的纯正。想渴求的东西原来如此简单,这世界本已十分充沛而自己以往竟懵然无知。

    自然、疾病给人呈现的是一种赤裸、纯净可信赖的真实,洞穿过去和未来没有一点修饰,你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归宿在什么地方。一种绝望之处诞生的生命之光,能让一个天资平庸的人也能迸发聪明的迹象,只要这绝望不是难以自拔,你就有机会获得生存的真谛。有些东西对人毫无意义却浪费了大半生的时光,有很多可做的事却再也没有能力去做了,这就是人莫大的悲哀,就是让遗憾永远成为缺憾而无法弥补。

    如果你在经受病痛折磨时,不妨将苦不堪言的肉体暂时忘记,你集中能够集中起来的专注来倾听风声、雨声。自然声响、阳光和夜色的声响,都是一种完美纯真的快乐荡漾四周,你看到病体不幸,却能接受到心灵的万般柔情。一种至亲的微笑就是你从痛苦中等待降临的爱抚,感激热爱自己有幸能得到指引迷津。一个人能接受到属于人性的恩泽,这本是一种完美的健康。

    疾病亦能产生一种对肉体惧怕疼痛的不幸,尤其是久病成魔,为你否定了身体所接触的感受而使灵魂无处归依并流离失所。任何同情对病人都无济于事,只能徒然增加他的烦恼,犹如两个关在不同牢房的囚犯,谁表示同情对方都感到可笑。病人需要很多,唯独不能对他施以同情。因为病人起码拥有一半灵魂,而没有生病的人却背弃灵魂盲目行走,这种同情不但无用而且有害,只有病人自己解决。你所能提供的就是一碗清水润湿他的喉咙,别的什么也不需做。

    两个有患病经历的人结合到一起,是一种幸运,可以给对方日常的关怀。一个有患病历史的人同一个从没有生过病的人生活在一起,是一种最残忍的局面:相互无法理喻,还要藐视对方。两个从没有生过病的人生活在一起,注定是一种悲剧,因为都不具备对痛苦的感觉,这快乐和幸福便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缺陷。其中一方一旦生病,就意味着一种失败,并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愁苦以度余日,看不见光明。对于他来说,这世界同地狱一般,黑暗,潮湿,如深陷的沼泽堵上了胸口,难以回肠荡气,连呻吟也有气无力,渗透了苦度日月的无奈。这对生命的体验也只能是另外一种麻木不仁,最后接近更深重的苦痛还是自己。甚至灵魂都泡在一杯苦酒里,既难饮又要借以麻醉自己那澄明清净的心境来感知一切。既在醉意朦胧之际,瞥见一丝光芒,那也只不过是一种真实的幻景而已,即使不存在于现实,又不存在于心灵的安详氛围之中,只能徒增焦灼,直到枯死而不得拯救。

    猪类本是吃人之剩菜残汤所自然生成,但人类却着急要吃猪肉,这猪肉便要经过许多技能化作业过程。

    第一篇 人性的观念和生活的痛楚技能的困惑铁匠的铺子到处开张,到处刀光剑影,铁锤击在铁砧上,你能到处听见热闹闹、乱哄哄的声音,国人所喜欢的一种气氛便应有尽有了。现在有一句时髦的话:社会就是个竞技场,你有能耐就须使出来,只要能制服别人就行。其实,黔驴尚有技穷的时候,人也高明不到哪儿去,因为人之生存实在不需要太多的处理手段。

    譬如一个本已亲情和煦的家庭,却要开发出如何管理家庭的产品和技术,便是画蛇添足,有百害而无一利。开发技能就需要脑力作为体力化的劳动。本有自然生成的粮食,却要制造出千奇百怪的食品,粮食经过技能化的操作过程,就是把粮食自身本来具有的养分摄去又换了一种闻不到一点粮食原味的东西;也美其名曰:天然食品,含有多少多少的维生素和原材料。其实,粮食本身的营养比其技能化后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哪用得着人为其增加什么。这种技能只能损害原有的质素,让人怀疑这食品究竟是不是标明的粮食品种生产出来的,即使有若干残余剩渣,也如一个被抽干精髓的粮食尸体,被压榨得让你看见其形状而生发出自己也在釜中泣相类似的感想。这种粮食技能化的食品除了只能让人对食欲厌倦,还附加出许多非粮食所具有的工业作用。

    在技能化以前,粮食没有致癌功能,没有心神疲惫之效果,人满脸通红、血液流畅、精神饱满;技能化处理后,粮食所不具备的功效全都具备了,而又反过来强调粮食的原有属性。它既称××食品,自然是由××粮食所出,何劳你去反复言明,难道不是担心别人领会错了意思,错把大豆当成了塑料颗粒不成?粮食在技能化过程中已经不能称为粮食,人每日食用的仅是人造出来的替代物。一个人不吃五谷,难免杂病丛生,而且难治,所以人接着就开始研制如何去治疗和防治此类杂病的产生,这都是人给自己的毒药,在做食物时做了手脚。

    猪类本是吃人之剩菜残汤所自然生成,但人类急着要吃猪肉,就想尽办法制造不含粮食的猪之催化和增肥剂,以求三个月才能长全的膘,三天就长起来。这猪的消化系统哪能辨别名目繁多的食物?不接受也没关系,直接把剂药打进皮层,促其肉体自肥。只苦了这猪儿,本已想老老实实为人多养一些货真价实的材料,却不得不弄虚作假,迎合人们的急切心理,自己苦不堪言,缩短了寿命,只能任人去谋肉害命了。

    这倒也罢了,还要制成罐头,接着需要玻璃瓶和易拉罐之类的技能化产物来配套合作,猪肉罐头才能出笼,这猪肉便要经过许多技能化作业过程,抽去本来就少的可怜的猪之养分,又注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