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意识流大师的梦魇-乔伊斯与尤利西斯-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利西斯》中的主要人物的名字命名为“布卢姆日”。 

     1904年也是乔伊斯正式开始小说创作的第一年,他的三部著名小说 

 《都柏林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尤利西斯》都和这一年有关 

联,因此这一年也算是乔伊斯创作有纪念意义的大年。《都柏林人》是 

一部以描写都柏林人生活状况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1904年,乔伊斯与 

出版商乔治·罗素相互通信,关系密切,他常把自己写的一些长篇小说 

原稿寄给乔治·罗素看,罗素看后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便约他写一些以 

爱尔兰为背景的简短的短篇故事,准备刊登在一份农民刊物《爱尔兰家 

园报》上,每篇稿酬一英镑。乔伊斯立即答应,并以斯蒂芬·德迪勒斯 

的笔名写了《姊妹们》、《伊夫琳》、《比赛之后》等三篇小说。乔伊 

斯的小说在这家刊物发表后,引起许多读者激烈的讨论,他们猛烈地攻 

击乔伊斯的作品,要求编辑停止刊登这一类小说。迫于这种压力,刊物 

主持人只得退出乔伊斯的约稿,停止刊登他的文章。但是乔伊斯坚持写 

下去,到1914年集成《都柏林人》出版。这部作品包括十五篇短篇小说, 

初步建立了乔伊斯的文学声誉。同在1904年,一个新的刊物创刊,提出 

冲破宗教束缚投身生活与艺术的口号。乔伊斯闻讯后,惊喜万分,写出 

了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艺术家的肖像》,不久投稿被退回,他并 

不气馁,立即以同一主题撰写长篇小说《斯蒂芬英雄》。这部小说以他 

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为素材,描写详细而动情,态度坦率而真挚。但乔伊 

斯嫌自己写得粗糙,认为它缺乏必要的艺术安排,主人公没有自己的个 


… Page 11…

性,于失望之中想把一千多页手稿投进火炉,幸亏有患难相随的妻子娜 

拉及时抢救才没有付之一炬。《斯蒂芬英雄》一书,于1944年作者死后 

才出版。1914年,乔伊斯又根据《斯蒂芬英雄》改写出一部新的作品— 

—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小说于1914年到1915年在《自我主义者》 

杂志上连载,并于1916年正式出版。发表的时候,作者在标明写作年代 

时题为:“都柏林1904——的里雅斯特1914”,说明1904年正是他文 

学创作的正式开端。另一部与1904年有关的小说是乔伊斯的扛鼎之作《尤 

利西斯》,这部小说就是在这年内奠定生活基础的,而且1904年的6月 

16日正是全书发展的开端期。 

     这些都把乔伊斯与1904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有人评价他的 

生平时说:1904年是乔伊斯最痛苦、最辉煌、最幸运的一年。这是有道 

理的。 



                                     四 



     1904年10月,乔伊斯偕同妻子娜拉又一次离开了爱尔兰,从此以后 

他再也没有回到祖国(除了1909~1912年三次短暂回国),娜拉一直陪 

伴着丈夫到处流浪,默默无闻地为他服务,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对丈 

夫的创作只是一知半解,但是具有爱尔兰西部的淳朴真诚,处事端庄稳 

重,使乔伊斯在精神上有所寄托。夫妻二人恩恩爱爱,感情真挚而巩固, 

起初他们一直未办结婚手续,到1931年才补办手续。 

     在国外,乔伊斯的生活状态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他经常为生计而奔 

波,出国时旅费全部是向亲戚朋友借来的,后来他虽然找到一些比较正 

式的工作,但债务和嗜酒把这一部分微薄的收入光得精光,因此他总是 

入不敷出,过着窘迫的生活。后来,乔伊斯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市找到 

一份教外语的正式工作,生活暂时有了着落。1905年,他邀请国内的弟 

弟斯坦尼斯拉斯同来教英语,弟弟为人老诚稳重,对他很有帮助,但生 

活的窘迫状况并未由此而改观。为了家庭和自己的消费,乔伊斯四处出 

击,设法多赚一些收入,他什么活都干,给人家搞家教,开讲座谈爱尔 

兰文学和英国文学。他还凑资本到都柏林开电影院,在的里雅斯特市代 

销爱尔兰花呢,并且在罗马当了半年银行职员。这些努力并没有改变乔 

伊斯家财紧缺的的状况,1907年7月,他的第二个孩子露西娅出生的时 

候,自己正患风湿病住进了医院,他妻子不得不在贫民救济病院分娩。 

     生活上的艰辛并没有动摇乔伊斯的创作信心。对于他来说,似乎只 

有彻底摆脱爱尔兰的宗教、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才能完全客观地描 

绘都柏林生活。侨居国外之后,他一直没有停止创作,《斯蒂芬英雄》 

到1906年写成25章后才搁笔,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好几篇文章 

也是在出国之后才完成的。 

     和乔伊斯寻找工作一样,他的发表创作过程也是历尽艰难,几乎每 

一部作品都要辗转好几家出版社后才能出版。他的第一部作品抒情诗集 

 《室内音乐》早在1904年9月就送交给都柏林的一家出版社,不久即被 

退稿。经过四次同样的命运,这部作品到 1907年5月才由第五家出版社 

出版。纵观乔伊斯各部作品的出版经历,这部作品还算是幸运的。 

      《都柏林人》的出版过程比《室内音乐》更为艰难。其中一个重要 


… Page 12…

的原因就是《都柏林人》不合当时一些读者的“口味”,从而遭到扼杀 

的命运。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人十分痛恨这部小说集中的“不雅之处”。 

此外《都柏林人》还赤裸裸地揭示了爱尔兰社会生活各种大大小小的丑 

恶这种毫不粉饰的文风与当时歌功顺德的传统格格不入,使许多读者不 

能容忍。而且这本著作中许多地方触及英国国王的尊严,一些词句也容 

易引起纠纷,使许多出版商不敢贸然出版这本书。乔伊斯对这一点似乎 

早已有所准备,早在1904年5月4日,他在给一出版商的信提到《都柏 

林人》的创作目的。他在信中说,他写这部小说的目的是要为他的国家 

谱写一章道德史,而选择都柏林为背景是因为都柏林是瘫痪的中心。他 

还宣称书中确实有“不雅之处”,但这是爱尔兰现实的准确反映,此书 

是他为爱尔兰社会”精心准备的一面明镜,”如果加以修改,“势将妨 

碍爱尔兰人民从中获得一次看清自己面目的机会,从而关注爱尔兰精神 

文明的发展。”正是在这种不屈不挠思想指导下,乔伊斯一次次与出版 

商谈判破裂,经过许多家出版商的反复,直到1914年6月,此书经过少 

量的修改正式出书。从成书到出版,《都柏林人》先后转折于22个出版 

商之间,最后被人接受却又压了8年才得以问世。有一次,一个出版商 

甚至要求乔伊斯赔偿经济损失,而后在全书已经印完只欠装订之际,被 

印刷主全部销毁。 

     乔伊斯的另一部小说《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出版似乎要顺利一些, 

但如果从1904年的初稿算起,这部书也是历经“桑沧”才得到发表的。 

1904年它的初稿《艺术家的肖像》屡遭被报刊杂志退稿的命运,到1906 

年改写成《斯蒂芬英雄》时又差点被作者烧掉。1907年乔伊斯又下决心 

重新改写这部小说,写完上半部分时因《都柏林人》出版纠纷而搁笔, 

幸好美国诗人庞德热心帮助,《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上半部分才能够 

在英国文艺刊物《自我主义者》上连载登出。乔伊斯深厚鼓舞,就搁下 

其他活动,顺利地完成了这部小说的后半部分。1914年到1915年《自我 

主义者》刊登完这部小说,到1917年出书时其中内经历了重重困难。它 

连续遭到六家出版社的退稿,七家印刷厂的拒绝,最后由《自我主义者》 

主编帮助联系美国出版杜,在纽约出书。 

     这些困难没有削弱乔伊斯对文学创作的执著追求,反而增强了他创 

作的欲望和信心。1914年,他开始着手撰写自己的巨著——《尤利西斯》。 

同时,他还在撰写一生中唯一的剧本——三幕剧《流亡者》。 

     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政治上持超然态度的乔伊斯对这场 

战争毫无兴趣。由于他所居住的城市(的里雅斯特)属于奥地利,战争 

的气氛顿时笼罩周围环境,乔伊斯不愿意看到战争,便离开了的里雅斯 

特,前往中立国瑞士的苏黎世。战争使生活更加艰辛,除了教私人英语 

和偶尔当翻译的机会,乔伊斯的收入更少了。 《都柏林人》的出版并没 

有给他带来稿费,这本书销售量少,按当时的出版合同,售数不够则作 

者没有稿酬收入。贫困潦倒的他只有穷于应付生活,四处寻找合适的工 

作。 

     但是,几部作品的发表使许多读者渐渐了解和注意到乔伊斯。 《青 

年艺术家的肖像》的问世后,乔伊斯被公认为意识流手法的开创者,也 

渐渐有了自己的崇拜者。在老朋友庞德、叶芝等著名作家和一些读者的 

努力下,英国文学基金会、英国荣誉俸金、英国作家协会等陆续提供资 


… Page 13…

助,此外还有一些热心的支持者向乔伊斯捐赠了大笔款项,才使他的生 

活有所保障,安心从事自己的文学创作。这些赠款者中最重要的一位是 

 《自我主义者》的主编韦弗女士。从1917年起,她隐名通过律师每季度 

赠给乔伊斯五十镑。1919年,乔伊斯通过律师才知道这些是韦弗女士的 

厚意。此后,韦弗女士一直捐赠他多项钱款,帮助他解决了许多后顾之 

忧,到1923年捐款数目达两万一千镑之多。 

     1918年初,乔伊斯通过老朋友庞德的介绍,将《尤利西斯》的最初 

数章寄给美国《小评论》杂志编辑部,主编阅后大喜,立即将这部小说 

的开头部分连载刊登。同年,又在庞德的帮助下,乔伊斯的唯一剧本《流 

亡者》出版了,这些都给乔伊斯的生活带来新的转机,但不久困难和麻 

烦又出现了,《尤利西斯》的刊登被美国官方禁止,截有这部小说的刊 

物被当用“淫秽作品”查封没收。 

     199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乔伊斯带着全家返回的里雅斯 

特,第二年又迁到巴黎,其中颠沛流离、辗转迁徙,使乔伊斯常常感到 

疲惫不堪,但大洋彼岸的事情更牵挂着他的心。1920年,美国纽约的“防 

止腐化协会”向法院提出控诉,对 《尤利西斯》中对性及一些淫唬疣行 

为的坦率描写提出抗议,最后法院判定两位女主编“出版淫秽作品”, 

被罚款50镑,《小评论》也被迫停止连载。一些英语国家也纷纷把《尤 

利西斯》定为淫书,不许出版。当时乔伊斯曾感慨地说:除了非洲,其 

他地方可能不会有《尤利西斯》出版。 

     不久,乔伊斯把书稿交给韦弗女士想办法,她竭力张罗,也是处处 

碰壁,幸好一位在巴黎开“莎士比亚书店”的美国店主西尔维亚·比奇 

十分喜欢他的作品,决定破例出版此书。1922年,此书在巴黎出版时引 

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在英美,一般读者仍认为这是一本淫书。当时的《纽 

约人》杂志登载着一幅著名漫画,画面上一位美国少女犹豫地询问一位 

巴黎店员:“您有《尤利西斯》这本书吗?”这部巨著直到1933年12 

月6日美国法官沃尔西作出了解除禁令的决定后,才得以公开与英美读 

者见面。 

      《尤利西斯》的出版,马上引起一场大争论,乔伊斯对这场争论十 

分关心,虽然其他人有褒有贬,但他心里却极为兴奋。原来1922年也是 

爱尔兰获得独立的新一年,祖国的独立令乔伊斯欣狂,而他所赞许的格 

里菲斯任新速建共和国总统,更使他感高兴。在大学时期,他就十分赞 

赏格里菲斯领导的新芬以不合作运动,而格里菲斯创办的《联合爱尔兰 

人报》被乔伊斯认为“是都柏林唯一值得一读的报纸”。这种喜悦使他 

深感幸福—一爱尔兰的政治解放和他的《尤利西斯》所争取的精神解放 

同时实现了。 



                                    五 



     1922年之后,《尤利西斯》在巴黎一再重印,接着德国也修订再版, 

但英语国家继续查禁。一些人利用公众对“查禁书”的好奇心,在一些 

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进行盗印和非法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