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以色列史综览-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逃走了。

    当时大卫只好南下,抵达希伯仑山下方的西弗(Ziph)和玛云(Maon)地(注六二)。西弗人告诉扫罗大卫的藏身之处,扫罗就首次企图追捕他,然而没有戍功,因为他必须回国对抗非利士人(撒上廿三14~28)。大卫再东迁至死海沿岸的隐基底(En…gedi)(注六三),但扫罗自非利士战役后,又追踪而至(撒上廿四1~22)。在隐基底,大卫首次放过扫罗的命。扫罗进入大卫藏身的洞穴,大卫尽可以杀他,但他只割下扫罗一小片衣裳,以证明他曾在死亡的边缘。后来大卫自远处显示那片断的衣裳,扫罗获知大卫曾开恩饶命后,表面上好像相当悔恨,并且乞求大卫继续恩待他。

    其后,大卫再度返回玛云地。他向一个名叫拿八(Nabal)的富户索取粮食,供应随员,拿八住在大卫扎营的附近(撒上廿五2~42)。大卫觉得他的要求是合理的,因为他的随从经常保护拿八的羊群,免受贝度英(Bedouin;译者注:贝度英人乃住在沙漠中之阿拉伯人)强盗的掳掠(撒上廿五7;14~17)。但乖戾粗暴的拿八无意应允他的请求,所以大卫预备处罚他。然而拿八的妻亚比该(Abigail),性情与他完全相反,她插手此事,并供应所需的粮食。十日后拿八就去世了,部份原因可能是他从妻子口中获知大卫的计划,因而震惊过度。后来,大卫娶亚比该为妻。

    不久,西弗人再度想讨好扫罗,就通报大卫藏身之所(撒上廿六1~25)。扫罗到达后,大卫虽然有机会杀他,仍然又饶他一命,大卫在亚比筛(Abishai)陪同下(注六四),逃过守卫的押尼珥(Abner)和兵丁的眼目,潜到扫罗睡卧的地方,拿走了扫罗的枪和水瓶。次日,扫罗面对大卫所展示的物件,再次侮改,并答应从此不再追捕大卫。

三、大卫在洗革拉(Ziklag)(撒上廿七;廿九~三十;撒下一)

    1.往洗革拉(撒上廿七1~4):自第二次饶了扫罗一命的事件后,大卫再度前往国外的非利士地,因他唯恐终有一天逃不过扫罗重重的追杀。显然此行也另有原因;其中之一可见于他最近向拿八索取粮食的事实。大卫的随从已达六百人(撒上廿七2;比较代上十二1~7、19~22),供应他们的粮饷实在不容易。非利士人正如当日许多民族一样(注六五),习于雇聘佣兵,若他们也因此接纳他的随员,这个困难便迎刃而解了。同时,扫罗也不会追踪而至。大卫精打细算,衡量这些利益后,便开始采取行动,冒着不受欢迎的危险,大卫向迦特王亚吉毛遂自荐。这次亚吉王竟然接纳大卫,固然因为大卫被证实为他敌人扫罗手下的逃亡者,同时也被大卫所率领的六百人所吸引。这些随员显然是亚吉王可以随意调用的。他赐大卫非利士南部的洗革拉城(Ziklag)(注六六),作为军事基地。

     2.冒险的洗革拉生涯(撒上廿七5~12):大卫在洗革拉扮演双重的角色,一方面伪装为服侍亚吉王的忠心佣兵,实则攻击南部的异族,他们都是以色列历世历代的劲敌,特别是基述人(Geshurites)、基色人(Gezrites)和亚玛力人(注六七)。他设法令亚吉相信他无时不在搅扰犹太的南部,藉此与亚吉维系良好的关系;但暗中却在犹太南部的城邑散发劫掠物(撒上卅26~31),以博取他们的爱戴,假若他要做他们的王,就极需要百姓的支持。这是一条冒险的途径,但大卫显然得心应手。然而这并不表示神喜悦他的方法。事实证明大卫寄居非利士期间,属灵的光景并不理想。

    3.免于攻打以色列人(撒上廿八2;廿九2~11):大卫这种生涯经过十六个月后(撒上廿七7),非利士人与扫罗最后之战逼在眼前了,因此大卫发觉自己在两难之间。他显然已经投身亚吉到一个地步,以致他若不参与战役,便会危及他的地位。因此,他声称按非利士人的计划而行。我们难以相信他廿愿参与(注六八),虽然他确实陪同亚吉出征,远至会师之地亚弗。当其他的非利士人反对大卫在场的时候,他必定是如释重负,后来大卫被遣送回洗革拉(注六九)。

    4.亚玛力之战(撒上卅1~25):大卫回洗革拉的途中,遭遇严重的祸害。亚玛力人也许为报复大卫先前的袭击,而蹂躏洗革拉城,除了肆意劫掠外,更掳去大卫及他随从的妻子。大卫的随从本来是忠心耿耿的,当时却群情激愤要叛变了,或许他们当初对整个的非利士政策,曾与大卫意见相违,因此将目前的灾害归咎于他。但大卫行动迅速,立刻出发追踪掳掠者。从一个因病被弃的埃及俘虏知道亚玛力人的位置后,大卫猛攻他们的营地,夺回众人的妻子及掠物,因此也抚恤了众人受创伤的感情,恢复了和谐的气氛。他所掠夺的超过所失去的,甚至足够分发。大卫在十三个记名的犹太城邑分发掠物,这都是他近来获得友善协助的城邑。并且鉴于即将到手的王位,他也乐于维系百姓的友情(撒上卅26~31)。

    5.扫罗死亡的消息(撒下一1~27):追踪归回后的第三天,他接获以色列在基利波山惨败,和扫罗与众子阵亡的消息。消息来自一个逃过屠杀的少年人,他以为自称杀死前王会获得以色列第二任君王的嘉许,他编造故事说,扫罗既知战败,并因敌人苦苦追逼,便要求那个少年人杀死他。那个少年是亚玛力人,按着吩咐做了。他带着扫罗的冠冕与臂镯为证,以支持他的说法。大卫深信不疑,因他毫无理由怀疑他的见证(注七十)。大卫的反应是衷哭禁食直至黄昏。然后再度召见那个少年人,然而并非如他想像的得到奖赏,倒是将他处死,因为他伸手陷害耶和华的受膏者。这种作风与大卫早期拒绝伤害王之生命的表现一致。大卫为扫罗与约拿单二人诚恳而感人肺腑的哀歌,记载在撒母耳记下一章17~27节。

      大卫的哀悼是由衷的,但同时他也警觉,这个消息燃起他归回以色列地的讯号。大卫不愿有份于促成扫罗之死,但自他个人受膏后漫长的日子以来,这又是他引颈以待的一副。现在,他要回家接受王位的道路是清楚明朗了。

 

注释:

注  一:建立埃及第二十二朝代的示撒(Shishak即Sheshonq I)在罗波安在位第三年入侵以色列(王上十四25~26)。先前耶罗波安逃避所罗门的时候,示撒庇护他。

注  二:亚述第一次进攻是在撒缦以色三世(Shalmaneser  III)的率领下(八五九~八二四);参考第十三章,三五三~三五四页。若干年前,亚哈王曾加入联军,在夸夸(Qarqar)对抗亚述;参考第十三章,三四三~三四四页。

注  三:参考第十三章,三四○~三四一页。

注  四:主前一二四○年后,赫人被入徙的人潮吞吃(海上居民入徙),他们的国家便瓦解了。首都波格斯凯(Boghazkoi)完全披摧毁了,先前赫人因着伟大的舒匹鲁刘马(一三七五~一三四)的领导,在建立帝国的过程中,曾经消灭美坦尼的权势。

注  五:这些可能是撒母耳学校中年轻的受训者;参考第九章,二四八页。

注  六:经文说他们「受感说话」(撒上十10)。但这并非一篇口说的信息。他们受感说话的意思,与历代志上二十五章1~3节,利未人「受感(译者注:圣经翻作『歌唱』,原文的意思是prophesied)与称谢、颂赞耶和华」的意思相同。撒母耳的学生从邱坛下来时,都以诗歌称颂神。

注  七:较恰当的解释是他「变为新人」(撒上十6),而并非如有些人以为他成为痴狂忘形的病患。撒母耳绝对不会参与源于迦南人的狂喜活动的。

注  八:虽然经文未提及乌陵、土明等工具,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都是用此方法来求问,参考民数记二十七章21节;并参考第八章,二○一~二○三页。

注  九:地点未能确定,但Glueck曾作有力的辩论,BASOR,89(二月1933)及91(十月1943),谓可能是在Wadi Yabis的TellAbu…Kharaz  ,与约但河相距两哩,与伯善相距九哩。

注  十:这种划分暗示,在犹大与其他支派间潜伏一种基本的冲突,在所罗门后全面爆发,不可收拾,那时可能只有代表西缅支派的一些人跟随犹大,其馀的支派仍为以色列。

注十一:不要以为三十三万人是一支军队,他们只是附和并响应扫罗的号召而已。扫罗自这群众中,挑选作战部队。

注十二:时间是主前一○五○年左右。扫罗统治四十年(徒十三21),而随后大卫的期间通常公认是主前一○一○~九七○年左右。

注十三:虽然撒母耳仍然存活若干年,并且继续影响政府(甚至及时膏立大卫,撒上十六),这是他身为领袖的最后一幕。从此,主要的领袖是一位君王。

注十四:旱季自四月中至十一月一日。六月是收割麦子的季节。

注十五:即Tell el…Ful,位于今日耶路撒冷以北的市郊。士师时期严重的罪行发生于此地。这次罪行导致内战。

注十六:一九二二~一九二三年,由W。F。Albright发掘。最近的研究,参考L。A。Sinclair,“An Archaeological Study of Gibeah(Tell el…Ful)”,AASOR;34(1960);也参考Wright,BAR一二二—一二四页。

注十七:既然圣经的记载只提及押尼珥、扫罗自己、他儿子约拿单和女婿大卫率领军队,可能扫罗有意让自家人统管军事。

注十八:圣经的记载没有暗示曾设立任何制度,反而有相反的含意。

注十九:自米斯巴之战至扫罗登基之间有五年,意思是说,国内得享安静七年。

注二十:即今日的Mukhnlas,书淮尼谷(Wadi Suweinit)之北脊,伯特利以东,通往耶利哥之大道上。

注二一:非利士人惯于在平地作战,他们可以运用战争。他们为报约拿单战胜之仇而来,并且希望攻取扫罗的首都。

注二二:无数的学者认为这个数目过于庞大,可能由于经文有损坏;若要讨论,参考KDC,Samuel,一二七页。

注二三:由于非利士人有铁的专利;参考第九章,二五一页,注七。

注二四:即Modern Jeba ,与旧的密抹相对。迦巴与基比亚不相干,基比亚是扫罗的京都,位西南三哩外。

注二五:这二十年期间的计算法如下:大卫是在亚玛力之战后不久受膏的(撒上十六1~13)。在主前一○一○年登基作王时,年三十岁,因此他生于主前一○四○年。受膏时他不会少于十五岁(他可以单独照顾羊群),所以在主前一○二五年左右;而早先密抹之战发生在主前一○四七年左右,在扫罗登基后两年。

注二六:位大马色以北一个颇大的国家,距离扫罗的基地较他任何一个敌国要远。

注二七:在以色列人所面对的敌人中,神对亚玛力人最严厉。出埃及记十七章14节,他预言要全盘毁灭他们,在申命记廿五章17~19节,摩西旧事重提。在此更命令扫罗付诸实行,显然是因为他们袭击以色列人的方式(击打并践踏以色列人,欺压以色列人弱小的地位),导致这种严厉的指责。

注二八:虽然撒母耳第一次对扫罗说话就含有最后之警告的意味,但并非说他不给予悔改的机会。约拿对尼尼微的宣告,似乎也是最后的警告,但只要稍有悔意,神就廿愿更改他的命令了(拿三4、10)。

注二九:在基列雅比之战以前(撒上十一6),神的灵降临在扫罗身上后,就没有再被提及了。我们可以假设,自此以后,神的灵与他同在,赋予他统治的能力,直至这次事件发生为止。时间约二十二年。

注三十:路程不远,位南部的伯利恒距撒母耳的家乡拉玛仅十哩;参考第九章,二五七页,注九十。

注三一:这最早的膏立必定保守秘密,因为没有暗示任何人知悉内情。众兄长满心嫉妒大卫,同时不愿意公开谈论他,因为他比他们得着更大的尊荣。

注三二:这些低潮时期是因为有「恶魔从耶和华那边来」扰乱扫罗。这显然是神表示弃绝的方法,神并不是立刻革扫罗的职。

注三三:大卫是无与伦比的:一位可靠的牧人;一位技艺精湛的竖琴家;出类拔萃的诗人,写作许多诗篇;玩弄机弦的专家;孔武有力,机智敏捷,有十分的胆量赤手室拳杀死狮子和熊的一位青年;一位常胜的军事天才;当他作王时,又是一位突出的政治家;最重要的,他对神有极大的信心。

注三四:撒母耳记下廿一章19节将歌利亚之死归功于大卫的随从伊勒哈难(Elhanan)。但历代志上廿章5节却说,伊勒哈难杀戮歌利亚的兄弟拉哈米(Lahmi)。彼此之间的矛盾,最好的解释法是撒母耳的记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