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阿含经 林崇安-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入十八見中,
齊此不過? 
(14)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常論,言: 『我及世間常存。』
此盡入四見中;於本劫本見言:『我及世間常存。』盡入四見,齊是
不過。彼沙門、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起常論,言: 『我及
世間常存。』此盡入四見中,齊是不過? 
(15a)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二十成
劫敗劫,彼作是說: 『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
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二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
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此是初見。 
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
過。 
(15b)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
劫敗劫,彼作是說: 『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
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
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此是二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
不過。 
(15c)或有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八十
成劫敗劫,彼作是言:『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
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八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
減,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此是三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
不過。 
(15d)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以捷疾相智方便觀  205
察,謂為審諦,以己所見,以己辯才作是說,言: 『我及世間是常。』
此是四見。 
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
過。 
(16)此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如此一切盡入四
見中,我及世間是常;於此四見中,齊是不過。 
(17)唯有如來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
過是,雖知不著,已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
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為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拢茏
真實平等讚嘆如來。 
(18)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拢茏诱鎸嵠降茸搰@如來。何等
是?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言: 『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
彼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此四見
中,齊是不過。 
(19a)或有是時,此劫始成,有餘眾生福盡、命盡、行盡,從光音天
命終,生空梵天中,便於彼處生愛著心,復願餘眾生共生此處。此眾
生既生愛著願已,復有餘眾生命、行、福盡,於光音天命終,來生空
梵天中,其先生眾生便作是念:『我於此處是梵、大梵,我自然有,
無能造我者。我盡知諸義典,千世界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
微妙第一。為眾生父,我獨先有,餘眾生後來,後來眾生,我所人成。』  
其後生復作是念: 『彼是大梵,彼能自造,無造彼者,盡知諸義典,
千世界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生父,彼獨
先有,後有我等,我等眾生,彼所化成。』 
彼梵眾生命、行盡已,來生世間,年漸長大,剃除鬚髮,服三法衣,
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自識本生,便作是言: 『彼大梵者
能自造作,無造彼者,盡知諸義典,千世界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
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生父,常住不變,而彼梵化造我等,我等無
常變易,不得久住,是故當知: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餘虛。』
是謂初見。 
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半常半無常;於四見中,齊是不
過。 
(19b)或有眾生喜戲笑懈怠,數數戲笑以自娛樂,彼戲笑娛樂時,身
體疲極便失意,以失意便命終,來生世間,年漸長大,剃除鬚髮,服
三法衣,出家修道。彼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自識本生,便作是言:  206
『彼餘眾生不數生,不數戲笑娛樂,常在彼處,永住不變;由我數戲
笑故,致此無常,為變易法,是故我知: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
餘虛。』是為第二見。 
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四見中,
齊此不過。 
(19c)或有眾生展轉相看已,便失意,由此命終,來生世間,漸漸長
大,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識本所
生,便作是言:『如彼眾生以不展轉相看,不失意故,常住不變;我
等於彼數相看,數相看已便失意,致此無常,為變易法,我以此知:
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餘虛。』是第三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四見
中,齊此不過。 
(19d)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彼以捷疾觀察相智,
以己智辯言: 『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餘虛。』是為第四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四見
中,齊是不過。 
(20)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盡入四
見中,齊是不過。 
(21)唯佛能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
是,雖知不著,以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平
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為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拢茏诱
實平等讚歎如來。 
(22)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拢茏诱鎸嵠降茸摎U如來。何等
法是?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 『我及世間有邊無邊。』彼
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 『我及世間有邊無邊。』於此四
見中,齊是不過。 
(23a)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
起邊想,彼作是說: 『此世間有邊,是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
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有邊,是故知世間有邊,此實餘虛。』
是謂初見。 
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於四見中,齊是
不過。 
(23b)或有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
起無邊想,彼作是言:『世間無邊,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  207
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無邊,是故知世間無邊,此實餘
虛。』是第二見。 
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無邊;於四見中,齊此
不過。 
(23c)或有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
謂上方有邊,四方無邊,彼作是言: 『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所
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上方有邊,四方無
邊,是故我知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是為第三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於此四見
中,齊是不過。 
(23d)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於觀察,彼以捷疾觀察智,
以己智辯言: 『我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此實餘虛。』是為第四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
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24)此是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盡入
四見中,齊是不過。 
(25)唯佛能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
是,雖知不著,已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平
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為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拢茏诱
實平等讚歎如來。 
(26)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拢茏诱鎸嵠降茸摎U如來。何者
是?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異問異答,彼彼問時,異問異答;
於四見中,齊是不過。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異問異答;於
四見中,齊是不過。 
(27a)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作如是見: 『我不見不知善惡有報、
無報耶?我以不見不知故,作如是說:善惡有報耶?無報耶?世間有
沙門、婆羅門廣博多聞,聰明智慧,常樂閑靜,機辯精微,世所尊重,
能以智慧善別諸見。設當問我諸深義者,我不能答,有愧於彼,於彼
有畏,當以此答以為歸依、為洲、為舍,為究竟道。彼設問者,當如
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
是為初見。 
沙門、婆羅門因此問異答異;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27b)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作如是見: 『我不見不知為有他世
耶?無他世耶?諸世間沙門、婆羅門以天眼知、他心智,能見遠事,  208
已雖近他,他人不見。如此人等能知有他世、無他世;我不知不見有
他世、無他世。若我說者,則為妄語,我惡畏妄語,故以為歸依、為
洲、為舍,為究竟道。彼設問者,當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
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第二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問異答異;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27c)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作如是論: 『我不知不見何者為善?
何者不善?我不知不見如是說是善、是不善?我則於此生愛,從愛生
恚,有愛有恚,則有受生。我欲滅受,故出家修行;彼惡畏受,故以
此為歸依、為洲、為舍,為究竟道。彼設問者,當如是答:此事如是,
此事實,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第三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問異答異;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27d)或有沙門、婆羅門愚冥闇鈍,他有問者,彼隨他言答: 『此事如
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四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異問異答;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28)或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異問異答;盡入四見中,齊是不
過。 
(29)唯佛能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
是,雖知不著,已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平
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為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拢茏诱鎸
平等讚歎如來。 
(30)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拢茏诱鎸嵠降茸摎U如來。何等
是?或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謂無因而出有此世間,彼盡入二
見中,於本劫本見無因而出有此世間;於此二見中,齊是不過。彼沙
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本劫本見,謂無因而有,於此二見中,齊是不過?
(31a)或有眾生無想無知,若彼眾生起想,則便命終,來生世間,漸
漸長大,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識
本所生,彼作是語: 『我本無有,今忽然有;此世間本無、今有,此
實餘虛。』是為初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謂無因有;於二見中,齊是不過。 
(31b)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彼已捷疾觀察智觀,
以己智辯能如是說:『此世間無因而有,此實餘虛。』此第二見。 
諸有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無因而有,有此世間;於二見中,
齊是不過。 
(32)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無因而有;盡入二見中,齊是不  209
過。 
(33)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彼盡入是十八
見中,本劫本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於十八見,齊是不過。 
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34a)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
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彼盡入四十四見中,於末劫末見,種種
無數,隨意所說,於四十四見,齊是不過。彼有沙門、婆羅門因何事
於末劫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於四十四見,齊此不過? 
(34b)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生有想論,說世間有想;彼盡
入十六見中,於末劫末見生想論,說世間有想,於十六見中,齊是不
過。彼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末劫末見生想論,說世間有想,彼盡入
十六見中,齊是不過? 
(35a)諸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如是見,言: 『我此終後,生有色
有想,此實餘虛。』是為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末劫末見生想
論,說世間有想;於十六見中,齊是不過。 
(35b)有言: 『我此終後,生無色有想,此實餘虛。』 
(35c)有言: 『我此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