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格兰仕精神-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真诚期待赵先生的自觉为企业为行业探索出路的精神能够得到好的回报,祝一切顺利!
  发扬合作的精神(1)
  大雁群飞是单只大雁飞行的1。71倍。
  格兰仕人以大雁的合作精神实干,众志成城。
  格兰仕人是一群很普通的人,他们不是什么猎来的高手,也不是海归派,但他们却是有着“名牌素质”的人,即便是大学生,都是国内普通高校培养出来的本科生,以他们的学历在国外找份好工作很难;跳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中去,也只会用他们开拓中国市场,但他们深感自己是创造世界纪录团队中的一员,是携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人,除了这份骄傲,他们比其它企业的员工所不同的就是更富有团队精神和不懈的努力实干。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
  “为什么?”
  “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
  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历高的人也越来越多。对现在的企业来说,人才其实是并不缺少的,但为什么很多企业依旧存在着人才匮乏呢?答案很简单,企业不仅仅需要的是一个人的专业能力,企业更需要群策群力,需要的是公司所有员工产生的合力。
  对于我们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会存在着数量或多或少的部门,倘若各个部门我行我素,相互间产生分歧意见,互不协作,那么反倒会成为企业的发展障碍。在一个部门里,也存在着相互协作的问题,如果每个人都自扫门前雪,可以说是在为自己的成长设限,把自己圈在框框里,埋头自己做自己的,就会故步自封,自己得不到长足的进步。其实,跟别人协作的过程是最好的学习过程,而且员工间的互不协调,只会增加磨擦和内耗。在一个团队中,如果不能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力,这个团队无疑是不能取胜的。只有每个人都在共同的目标下协同作战,各尽所能,并在工作中能与团队中的其他人优势互补,将小我置于大我之中,才能众志成城。
  日本的松下公司就十分重视员工的智慧,每年每个员工都提出很多合理化建议,公司把这些建议按价值分成等级,并据此给员工发放奖金,而且松下公司以员工建议的数量和质量来作为选择人才的标准之一。
  可以说,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团队间的竞争,就是团队协作能力的竞争,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是企业达成目标的成功保证。在诺贝尔获奖设立后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升为80%。
  格兰仕人之所以能争得世界第一,更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包括与各地经销商的合作。在国内,天津、北京、沈阳是中国市场上格兰仕与竞争对手斗得最激烈的城市,华北营销分部独占其二。为增强队伍凝聚力,分部部长阎军和同事们策划搞一些活动。他们没有像其他公司一样选择聚餐、打保龄球高尔夫球之类,而是搬来了格兰仕传统的免费打篮球。他们认为:“篮球是最好的促进团队精神的活动,通过打篮球过程中的相互配合,可增加相互间的接触,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彼此的协作。”
  华北营销中心打篮球的活动开始后就没有间断,至少每周一次,先是在中心内部组织打篮球,后来又邀请经销商一起打,再邀请下一级的商家、门店经理、柜台负责人等参加。通过这种成本很低的活动联情索谊,格兰仕取得了最佳的向心力效果。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求生存。在洪水来到的时候,蚂蚁能迅速抱成团,随波漂流,蚁球外层的蚂蚁,有些被浪打入水中,但只要蚁球能上岸,或者碰到一个大的漂浮物,蚂蚁就得救了;在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为了求生,众多蚂蚁也会抱成团,然后像滚雪球一样滚动,飞速逃离火海,那噼里啪啦的烧焦声,是最外层的蚂蚁奋不顾身,无怨无悔的呐喊。而这就是动物界里的团队精神,没有斤斤计较,没有纷争,也不允许它们有纷争。
  发扬合作的精神(2)
  而我们身在职场,尤其是在一个非常有规模的公司,就会无时无刻不感觉到“派系斗争”,这是我们绕不开的事实:
  1、“元老派”与“新秀派”的明争暗斗。一方是和老板一起创业的“元老”,一方是初出公司的“新秀”,双方在桌面上微笑握手,在台下拳打脚踢,甚至各自为阵,短兵相接。这种派系斗争最易消耗企业精神和团队实力。
  2、“嫡系”与“非嫡系”的过招。某些老板为开展工作,常常会有意识地培养亲信,这便是“嫡系”诞生的根源。这种员工可能并非权力至上,但影响力却非同一般,从而惹起“非嫡系”的不满。“非嫡系”看不惯“嫡系”唯老板马首是瞻、狐假虎威的做法,于是过招在所难免。
  3、拉帮结派的小团伙间的你争我夺。由于个人感情或利益关系,小团伙在办公室里也小有气候,经常相互攻击,争名夺利。这也是办公室派系斗争的主旋律之一。
  4、员工间的斗争。这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因为工作分配、薪水差异、晋升降职等原因,员工之间难免暗自较劲。
  但是听任内部矛盾恣意发展必然动摇团队实力,影响团队士气,影响工作效率,最终影响到自己的前程,所以我们在工作时作为个人来讲,远离派系争斗,同时也不要将自己搅进是非的旋涡。搞是非的主要危害有:
  1、 会给老板留下清闲的印象。不管是说闲话或听闲话,还是做是非之事,老板都会认为这种员工没有将精力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
  2、 领导和同事产生不信任感。谁会轻易相信一个整天说三道四、不务正业的人呢?
  3、 周围的人关系紧张,从而产生厌恶感。是非话虽然不光明,但总会有数量可观的观众;是非事即使卑鄙,却常有人喜欢掺和。可是,时间是检验一切的标准,它会澄清是非,让人们渐渐远离“说是非言,做是非事”者。
  4、 任何一次是非,都可能惹火上身。轻则招人厌恶,重则众叛亲离,断送前途,更有甚者,免不了皮肉之苦,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
  所以,奉劝职场中的人,是非之地不可常去,是非之人不可深交,是非之言一句莫讲,是非之事一件莫做。在工作中我们时刻有一颗合作的心,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
  善于合作的人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不甘心。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危机是没有危机感,最大的陷阱是满足。人要学会用望远镜看世界,而不是用近视眼看世界。顺境时要想着为自己找个退路,逆境时要懂为自己找出路。
  二、学习力强。学历代表过去,学习力掌握将来。懂得从任何的细节,所有的人身上学习和感悟,并且要懂得举一反三。主要的是,学习,其实是学与习两个字。学一次,做一百次,才能真正掌握。学、做、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达到教的程度,才算真正吃透。而且在更多时候,学习是一种态度。只有谦卑的人,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是因为它比所有的河流都低。
  三、行动力强。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行动不一样,结果才不一样。知道不去做,等于不知道,做了没有结果,等于没有做。不犯错误,一定会错,因为不犯错误的人一定没有尝试。错了不要紧,一定要善于总结,然后再做,一直到正确的结果出来为止。
  四、要懂付出。要想杰出一定得先付出。斤斤计较的人,一生只得两斤。没有点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创业的。要先用行动让别人知道,你有超过所得的价值,别人才会开更高的价。
  五、有强烈的沟通意识。沟通无极限,这更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种技巧。一个好的团队当然要有共同的愿景,非一日可以得来。需要无时不在的沟通,从目标到细节,甚至到家庭等等,都在沟通的内容之列。
  六、诚恳大方。每人都有不同的立场,不可能要求利益都一致。关键是大家都要开诚布公地谈清楚,不要委屈求全。相信诚信才是合作的最好基石。
  七、有最基本的道德观。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了,你的世界也就是好的。一说起这一点,就会想起那个故事:有一个记者在家写稿时,他的四岁儿子吵着要他陪。记者很烦,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儿子说:“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过了不到五分钟,儿子又来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记者很生气:“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谎话就不好了。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图!”
  儿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
  记者一看,果然如此:不会吧?家里出现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
  切记:众人拾柴火焰高。
  作为一个员工,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不能否认: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在于,在人们之间分出你我、彼此,这个是我们的,那个是他们的,通过这种区分,人们可以找到自己所属的群体或集团,并从中得到归宿感和自豪感。然而,这种我们和他们的区分,在一个团队内部却往往是矛盾和分歧的开始,是误解和偏见的绿灯。设身处地为别人想想,试着把自己的脚放在别人的鞋子里,你就可能理解别人的想法和行为了。这样才能放下成见,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果你总有这样的感觉,有了新的发现和方法,总有与团队成员分享的冲动;遇到了困难,总能得到团队热情的帮助,那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还有什么无法完成的任务,这样的团队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我们自己也充满了生机。
  集体塑造真英雄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
  在《雁阵》一书中,作者详细记述了大雁的团队精神,大雁为什么要结伴而行呢?而且,即使是一只平时顽劣至极的大雁在沿途遇到新奇无比的景色时,也不会因为贪恋美景而脱离雁群。
  我们尚无法理解大雁的思维方式,但根据动物学家的研究发现,当大雁一只接着一只往前飞时,前一只大雁鼓动翅膀所带动的气流,会让后一只大雁的浮力和飞行高度提升71%。很简单,在雁阵里飞节省力气,如果离开雁群,那么每只大雁都要付出多得多的努力,那样一来,它们很快就会筋疲力尽。
  单独的一滴水既经不起阳光的暴晒,又受不了狂风的席卷,惟有融入大海它才能永久不干涸,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掀起滔天巨浪。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像一滴小水珠,只有融入团队这个大海之中,个人才能生存成长,并为整个团队的发展壮大贡献一份力量。
  梁杰初、沈朝辉是大学生,对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