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淑女之谋 作者:大元亨(晋江2014-06-04完结)-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关系,还得好好加以关注。这一次就到此算是作罢了。
  可大刘还不挂断岳母的电话,像还有什么要说。他回味岳母的那首诗“虚许早已抛,自许知天命。孤儿不孤心,人老夕照明”。他想老先生的《人脉》不仅是写回忆,还应选择有创意的角度。老先生因父亲卖房“失房”,但“四清”将房处理给他而“得房”。这次错误登记再次“失房”。若老先生还不机会再“得房”,就是新人脉在起作用。大家知道老先生老一辈人脉的代表是李秀。这新《人脉》的代表又是谁呢?他正在思考时,宾馆房间的电话响了。
  大刘知道打宾馆房间电话的,一定是蒙二。因他与岳母在通电话,蒙二打不进他的手机,只能打房间电话。大刘知道蒙二给他发来老先生的信中会有万言书的内容,但他拿起宾馆的客房电话,只说了一句话就挂机了。
  五
  大刘很明白,他与岳母的这次通话极其重要,这时绝不会去管蒙二。
  可是,他这次与岳母通话很失礼。居然敢冒犯岳母。那时他从老先生写上访信的时间,以及每封信之间的间隔发现了问题。他很奇怪老先生在住院并且状态很不佳。上厕所得两个人扶,坐马桶上也坚持不久,站起来两腿不能支持,整个人都在打颤等。可他怎么写信?为何写信的间隔都是一个月?
  老先生的上访信及给老贤秘书长和哥、嫂俩的信,尽管他收到蒙二发来的时间不一,但信件记录的时间都是老先生写信的时间。比如,老先生写第一封上访信是2011年12月12日。给老贤秘书长及哥、嫂的信,是2011年11月25日。当然蒙二发来了万言书中的一段,记录收到的时间是2012年1月7日。他估计写作应在2012年1月份。因为拆迁丈量是在2012年以后在信中提到,因为老先生因腿疾未回去,闲在庄住户通知他哥、嫂回去。由此可以推测万言书的写作时间。大刘觉得既然老先生的病那么重,他以为老先生为了写这些信是作了封闭治疗。他知道封闭的有效时间是一个月。
  据此,大刘很理解老先生每写一封信的艰难。他觉得只要岳母了解老先生的情况,就会像当年因老先生走东北走内蒙,最后在京出事那样,会将所有的积怨和不满都可以忽略不计。她会一刻也不耽搁来到南宁。
  为此,大刘在搜索枯肠找理由,因为仅有打封闭的理由还不行,那只是推测,还未得到证实。若按蒙二那样张扬,说靠法律和上访是打不赢官司的,这更是绝对不行。因为即使蒙二所说是对的,也只是有关那间房的事。其实,大刘从接触老先生的事,虽说至今还未能确定老先生在疾病以外还有一个致死原因。但为了写信屡打封闭,对他在内心上已是极大的震动。当然,他断定老先生每月打封闭也不仅仅是猜测。他在为老先生打印书稿时,已对书稿有所涉猎。其中,谈谈到为了镇痛曾每个月用蜜蜂蜇每一个大关节。由此,他甚至相信老先生给每个大关节都打了封闭。但他还不打算将这些作为理由催促岳母来南宁。因为从涉猎老先生的书稿,还有卢霞和蒙二为介绍老先生所涉及的林林总总的事,以及阅读老先生的信。他已隐隐约约感觉到,老先生那间房只是众说纷纭的一个由头。这有点像纠纷和争吵是因一个由头引起,但要寻找纠纷和争吵的真正原因,根本矛盾并不是那个由头,由头只是矛盾的冰山一角,并且可能在此之后,人们还会时不时拿那间房说事。也很可能,他周围的人也还得围绕这间房作应对。但不管如何说,由头还只是由头 。也只有基于这种认识,他们才会在今后纠葛中站稳脚跟。
  另外,大刘觉得不管老先生与村里(社区)存有什么矛盾,看来老先生的家人在当前还不可能来管。因在出差之前,听妻子说本来社区的领导都很关心老先生那间房的“得”与“失”。但究其原因,是社区要成立建筑公司,在资质上要找老先生在建总的女儿帮忙,还有社区也拟找老先生在国家部属单位供职的儿子,为成立建筑公司跟市领导打个招呼。因为老先生的儿子回广西考察钦州湾时,玉市市长曾请他回乡参加“市博会”,所以请老先生的儿子跟市领导打个招呼应是可行的。但这可行两个字内容可不简单。
  可是,社区找老先生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也不管有什么要求。老先生从来就是全心全意尽可能为家乡服务。比如,这次要求的前一件事,老先生已经找过女儿,要求女儿对于成立公司要具备什么资质作了全面的指导。至于,要找老先生儿子的事。老先生确是没有响应,他的确没将社区的要求告诉儿子,就是有关那间房的事,老先生不仅没有告诉儿子,包括在邕的子女也没告知。因为当时老先生的孙子在京出生(因为老先生和老伴的身体状况都不可能进京,那时正是老先生的腿疾发作,痛得寸步难行。孙子出生的事,只好由他两位亲家照顾。听说老先生的儿子在产科包了个大套间,让他的岳父母住在医院守着外孙出生)。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社区的要求,老先生觉得真不能给儿子再添乱了。当然,大刘也不好以此去编理由催促岳母。
  据此,有关老先生的事,特别有关那间房的事,老先生是有意不让儿女知道。因为事情是有连带关系的,老先生知道在邕的子女一知道,那么在京的儿子就一定知道。老先生明白他是没法把握他两个女儿的个性,所以大刘才说,当前老先生的儿女还没有可能来管老先生的事。这种情况本来岳母是应该一清二楚的。可大刘感觉岳母就跟没事人似的,一点也不着急!
  大刘想以笔者写实录的身份,跟岳母谈谈自己的想法,以此打破对着手机不说话的尴尬。后来,大刘真有点忍不住了。可他没有表现出气愤,而以一向平静的语调说,妈,当年你得知老先生因走东北走内蒙病倒,你真像及时雨宋公明,马不停蹄赶到北京。可老先生现在的情况比当年在京病倒更危急。他当年只是面对病痛。现在简直是不知道该如何出拳。我和卢霞都为他着急。事情要是再一耽搁,就会像黑旋风李逵回乡探母,悔之莫及了!
  可是,岳母听了大刘的话仍然在沉默。她好像一时找不到更充分的理由予以回答。大刘见话已说到这份上,可能岳母也有岳母的难处,于是跟岳母说,妈,有关老先生的事就暂说到此吧,以后有什么再打电话好吗?
  可大刘料不到岳母在挂机前,说了一段令他颇为难堪的话。卢依依有如长者惯有的口吻厉声说,大刘,我从来没有以丈母娘的名义要求你。因为我也没有履行好做姥姥的义务。你回去后跟霞霞说,这一段时间我就守在桂林。我在等候美院附中搞壮锦设计的老师,直到照顾这些老师择日去罗城。不然,我是抽不得空去南宁的。不过,老胜的事你给我盯紧来,就算我拜托你和霞霞了。老胜能躲过这一劫,是他的造化也是你俩的功劳。不过,你和霞霞若弄出什么意外来,你俩则对不起我!这事对我是大事,你俩切不可轻视!
  大刘听了很不舒服。他至今也没见过老胜。虽说老胜对他的妻子有恩,他必须懂得感恩。但老胜又不是他岳父,也不是刘囡的岳太爷,能提高到对不起的高度吗?不过他很快就想通了。卢依依是岳母是长辈。他不能与长辈计较。另外,妻子也一直是像敬爱父亲那样敬爱老先生。那情感仿佛就是对老岳父的感情。这让他想到自己对岳母所发的牢骚太情绪化了。好得,牢骚还不太盛。这反使大刘的理智大大提高了。既然自己的妻子一直像敬爱父亲那样敬爱老先生,老先生就是自己的老岳父又怎样?自己不在整理老先生的旧稿,不是从老先生的生平看,自己不是也很钦佩这位老人吗?他在琢磨现在为老先生的书稿工作的三个人,不是三架马车而是三剑客。三剑客就是目标一致的三个战友。至于,在邕时妻子已发誓岳母来邕,就要弄清她的身世之谜。大刘对这觉得应该是正正当当面对面求证。当然机会就是岳母来邕,求证的方式可以设计,一次不成就另找机会。他相信岳母最终是会开口的。
  为此,大刘客客气气地对岳母说,妈,老先生的事已是我们家最大的事,为了老先生,刘囡的事也可退一步考虑。要是老先生出什么问题,你就找我和霞霞算账就是。现在刘囡和她爷爷已准备要回罗城过春节。妈,我和霞霞都盼望您也到南宁来。我跟霞霞说,妈妈来南宁,就让出主卧请妈妈住!
  卢依依马上表示道,当前我还不能离开桂林。因为囡囡的事也是大事。我知道你和霞霞都想以油画作为囡囡的正科。这不仅是搞壮锦设计的老师不答应,囡囡的爷爷也担心他丢了祖传的手艺。所以我应该在桂林等候美院附中的老师,与他们探讨双学位与师承祖传的学分关系。 大刘,你搞高等教育,不要在学生成才的问题上太死板。这需要面谈解决,所以我还不能走!
  卢依依说完后仍以一声“拜拜”告别。她挂断了电话,大刘才松了口气。
  他为此出了一身冷汗。说实在的,他不是害怕,而是紧张。他内心也明白岳母当前不能来南宁,并非真的仅仅为刘囡的事。岳母一定有些事尚不能与他与卢霞分享。他甚至认为未能公之于众的事,肯定与拯救老先生有关。
  罢了,这是大刘第一次听岳母这样说话。这让他实在太紧张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章

  
  一
  岳母挂机后,大刘静静地想了一下,便开始打开他的笔记本电脑。不过,大刘头脑里还在涌现老先生打封闭写上访信的事。可老先生给国土局的信竟是石沉大海。为此,在大刘的实录中写了这样一段。按各厅(局)的信访要求,群众来信积压十天则被警告,半个月则被批评,超过一个月是要处分的。可老先生那封上访信上交已有一个多月还没个回音。不过,这在老先生的内心感受更是不同,因为信访在教育部门要求更严,不说信件拖一个月,就是一、两天,无论是高考或转学择校都叫翻天了。按上述厅(局)要求,这是老先生的妻子熟知的,所以感觉如同进了一个陌生的国度,且是极具淫威的国度。不然为何国务院三番四次强调,要做好拆迁工作,可还有人这样搞!
  蒙二很不耐烦又来电话说,若还找不到足以说明老先生精神有问题,就从万言书后面再找。大刘一翻,后面倒是一段叫人内心纠结的文字:
  辛辛苦苦大半辈,一朝走进风雨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如在原始
  林区遇上野生象。若掉进冰窟窿你不要呼救,看有没有人来救你……
  以上是在手机中发现的短讯,不知是谁发来的。但与我一起修志
  的几个老头可说是一个搞笑组合。他们常自我解嘲说“得志者不修志,
  修志者不得志”。我就是在所谓 “双肩挑” 变成 “肩三挑” 的那几年。
  可以说是天作之合与几个老头组合在一起。说几句开心话吧。我单位
  是厅(局)属下的新建单位。由于是初建,我同时承担研究室主任又兼做
  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后来,又不可拒绝地成了史志办负
  责人,并且接受的兼做史志办工作的背景是那么有戏剧性。原来史志是有
  一个头头的,因为参与编史修志的人都是老资格的大干部(有正厅级、副
  厅级)。 可我从了解是老头轰走了原头头,还是原头头受不了老头的气而
  主动撤离都不得而知。但分管领导找我谈话时说,你兼史志办,原来的工
  作也要干,史志只是暂时管一管。不过,我想原来的被气跑了,我得摸摸
  底。我于是问找我谈话的领导。他对说了一句,实际是老头子喜欢你。此
  外,他还透露了选人的过程,说老头们就象《火烧赤壁》暗定用火攻的那
  样;当诸葛亮、周瑜和鲁肃把手伸出来,手心里都写着一个“火”字。
  这,我就不用猜了,那几个老头手心中的字就是一个“苏” 字。
  虽然当时我已有兼职,但领导有领导安排,我不做也得做,。 后来,我一干就是十年。不过,对于这些老头,可说,是在我“领导”下干了十年。
  这些“好老头”没闹什么大矛盾,相反我的“待遇”升级了。比如,与老
  头一起出差,不能他们坐飞机我坐火车(当时乘飞机还挺希罕的)。 记得
  后来我出差从未坐过火车。但这个团队居然十年完成了地情书(近一千万
  字的工作量)。这其中有许许多多妙不可言的事,是在信中无法枚举的。
  我觉得之所以能与老头成为好友,很可能就因为自己个性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