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背叛-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碰了一个钉子,不再说什么,白素忙打圆场,又向她问了一些那个女作家君
花的情形,不过由于君花深居简出,根本没有什么社交,歌唱家虽然活跃,以邻居
的身份请她十次,她都不来一次,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来往,所以也说不
出所以然来。
    送走了歌唱家,我道:“作者和参谋长是两个人。”
    白素结结实实想了一会:“保留。”
    我跳起来想和她争,她伸手向我一挡:“现在,我不和你争这个问题,先看看
那场绝不应该发生的背叛,究竟怎么会发生的。”
    我瞪了她好一会,才勉强同意。
    要知道那场绝不应该发生的背叛是怎么会发生的,对那篇小说中的若干情节,
必须先知道,所以,又要节录若干,不然,会无头无脑,看不明白。
    小说用了许多字,写十一个敢死队员如何依照计划,在旷地上扮成死人,逐寸
向前移动,终于在七个小时之后,移到了高地火力的死角。
【第五章】
    在壕沟中伺伏的两个铁生,早已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黑暗中看来,方铁生的虬髯,闪闪生光,和甘铁生白皙的肤色,成为强烈的对
比。经过长期的盯视,他们的眼睛,一闭上,眼皮上,反而会传来剧烈的刺痛,他
们眼看著敢死队员一点一点向前移动,在黎明之前,天色特别黑暗的时候,他们看
到他移动得最快,几下子就进入了高地的阴影之中,其余的人也都跟了上去。
    两个铁生同时发出了一声吆喝,号兵把几乎捏得发烫的小号凑上唇去,鼓气吹
出了雄壮的冲锋号,高地上的敌军立即开火。
    两个铁生在这时候,互望了一眼,才把相互紧握著的手松了开来。
    他们不必讲话,只是凭眼色的交换,就可以知道对方想说什么。他们都在说:
敌军的指挥官一定大大迷惑了,何以吹起了冲锋号,却没有人进攻?
    进攻当然是有的,但是在高地上的守军看不到,进攻者在长期的,耐心的、几
乎无可忍受的、怀著万分之一达到目的的希望,已经来到了高地之下,冲锋号一响
起,他们正迅速向上攀著。
    偷袭是极可怕的事,偷袭不成,偷袭者粉身碎骨,偷袭成了,被偷袭者到死,
还不知自己是怎么死的。
    (偷袭和背叛,彷彿也有某种联系,把这两种行为用文字表达,排列起来看:
    偷袭
    背叛
    偷和背相对,袭和叛相对,都是在暗中突然发作的行为,被偷袭者和被背叛者,
事先连一点防备的工作都无法做,那绝对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是人类行为中极
可耻的一类。)
    两个铁生盯著离他们并不远的高地,看到他最早攀上去,在守兵的机枪喷射出
来的火花中,甚至可以看到他咬紧牙关的那种坚决的神情。
    也是他第一个抛出炸药包,他抛出炸药包的时候,左手攀住了石角,支持著全
身的分量。
    甘铁生在这时,哺哺说了一句:“老天,别让他支持不住。”
    接著,他右臂挥动,挥动的幅度极大,由身后到身前,划出了一个极美丽的弧
形,点著了引线,在引线上迸出少量火星的炸药包,在半空之中,呈抛物线向前落
去,竟然毫无偏差地落向一个正在怒吼喷火的机枪管。
    甘铁生和方铁生,不由自主,大声惊呼著,站了起来。
    也就在那时,高地之上,传来了第一下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爆炸所发生的火光,
先是寂静无声地陡然一闪,照亮了长长壕沟之中每一个人的脸,然后才是巨响的传
来。
    在第一下爆炸之后,一下接一下的爆炸,连续不断,高地之上,大团大团的火
球在滚来滚去,甘铁生看看时机已到,大喝一声,和方铁生同时冲出战壕,向前疾
冲了出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潮水一样涌向前的进攻者。
    七号高地一举攻克,那个原来以为不能克服的碉堡完全不见,十一个敢死队员,
伤了六个,一个阵亡,甘铁生站在被炸成坑的凹地中,面向东方,这时,东方的天
际,才现出了第一线曙光。
    冲上高地,歼灭了敌军的官兵,在高地上跳著,发出实在没有什么意义的叫嚷
声,有的甚至兴奋到了用步枪互相格斗刺搏。
    甘铁生下达了向师部报捷的命令,缓缓转动身子,在东方透出朦朦胧胧的灰白
光芒之时,他一转身,就自然而然,接触到了方铁生的目光。
    方铁生咧著大嘴:“等了一夜,突然可以站起来的那一刹那,简直就象  ”
他说到这里,用力一挥手,吐了一口口水,忽然满是虬髯的脸上,在晨曦之中,现
出几分扭怩的神色来,没有说下去。
    甘铁生则“哈哈”大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在几百人的呼唤呐喊声中,听来仍
然十分嘹亮:“对,简直就象。”
    方铁生并没有说出简直象什么一样,但甘铁生立刻就知道了。
    那是真正的感受:在经过长期的压抑之后,突然的、畅快的、兴奋刺激之极的
爆发,那种快意的发泄,还有什么别的感觉可以比拟?那是雄性人类所能感觉的最
原始、最天真的感受。
    两个铁生都一起笑起来,他们笑得那么欢畅,当他们的笑声影响了所有人,大
家都静下来时,第一线朝霞已经浮起,方铁生举起枪来,向天连射,彷彿他的发泄
还未曾够,而甘铁生只是沉静地站著,看得出,他不止是站著,从他的神情上看得
出,他正在思索。
    他在想什么呢?除了他之处;还有人知道吗?
    方铁生一手举枪,还在不断地射击,他身形壮大,虬髯扩张,双眼圆睁,枪声
自他手上产生,象是天神的手中产生炸雷,神威凛凛,看得人都痴了。
    甘铁生只是静静地站著,在朝霞下,他苍白的脸上,看来像是有些血色,可是
他坚毅,充满了智慧,却也绝不逊色,叫人看得心折。
    两个铁生这时,一个动,一个静,他们的视线,却是射向同一个目标。
    以上节录的,是有关攻占七号高地的描写,我和白素也曾讨论过。
    别奇怪我们为什么会对小说中的情节那么有兴趣,实在是因为小说有它的古怪
之处。
    例如,高地攻占居功到至伟的,自然是那个敢死队长,可是小说中却又一字不
提,只是在进攻的过程之中,用了两次“他”字来替代。
    然后,又写了甘铁生和方铁生在重大的胜利之后不同的反应  完全由一个旁
观者的角度来写,刚猛威武的方铁生看得人痴,沉著勇毅的甘铁生,看得人心折。
    看著他们的两个人是谁?不见得会是全体官兵。
    两个铁生的视线落向同一点,他们又在看什么?如果是望向一个人的话,那个
人是谁?
    象是一直有一个“隐形人”在  那人当然不是真正的隐形人,而是隐没在小
说之中,但却又无处不在,呼之欲出。
    如果这个人就是我和白素假设的参谋长,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发生?
    讨论自然不会有结果,白素想了一想:“可以设法根据小说中所写的地名,各
个大小战役的情形,对照一下现代史,我相信不会太久远。”
    我怔了一怔,已明白了白素的意思:“如果是军阀混战时期的,只怕俱往矣,
六七十年下来,不会再有什么人活著的了。”
    白素的意思,自然是想找曾和甘铁生、方铁生他们一起度过戎马生涯的人,好
好问一下,为什么会有那么奇怪的情形。
    所以,我才提出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时间,白素摇头:“不会那么早,虽然没有
确切地写年代,可是从武器的使用来看,也大约可以断定是什么时代。”
    我听了白素这么说,不禁苦笑。
    白素自然未必是有意那样说的,但是她的话,却触动了我的联想  竟然可以
根据武器的使用,而断定人类历史的年代。例如,有核子武器,自然是二十世纪的
事,若是战争之中双方还在用铁器互相砍杀 那当然是中古时代。这样方法来断定
时代,那是不是可以算是地球人的悲剧?或是对人类文明的
    白素在我的神情上,看出了我在想什么,她温柔地握住了我的手,神情也有点
难过,我用力摇了一下头:“抗日战争时期?”
    白素沉吟了一下:“差不多就应该是那个时候。”
    我又沉默了片刻,在那片刻之间,我又联想到了许多事,但是和故事发展无关,
也就不必长篇大论地写出来了  人家的小说中有这样的情形,尚且删去,怎么可
以在自己的故事中出现?
    我加重语气:“那么,现在还有人活著的。”
    白素一扬眉:“当然有,最现成的,就是这部小说的作者,君花。”
    我沉默了片刻:“至少,小说作者知道是什么人提供了她那么详情的资料。资
料的提供者,必然是当年的当事人。”
    白素认为君花就是小说中刻意被隐去的那个神秘人物,而我对这一点,始终有
异议,所以这时,才有了这样的争论。
    白素没有再和我争下去,只是道:“这位君女士,我们总是要见一见的,而且,
她也主动要听取我们的意见,所以和她见面,应该没有问题。”
    我笑:“又要麻烦你那位歌唱家朋友了,我想,向她拿君女士的电话,我们直
接联络,比较好些。”
    白素点头:“这事简单,我会办。”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那场引致背叛行为的战役,才是最重要的。”
    白素来回走了几步,陷入了沉思之中,我也不打扰她。
    一开始,“背叛”这篇小说就把那场有背叛行为的战役提出来,但在小说中,
一直到了第五册开始之后,才真正写到了那场战役。
    那时候,甘铁生已经是师长、方铁生当然是副师长。
    两个人都有了将军的街头,而且是真正睥睨一切的猛将,可是两人的交情,始
终不变,方铁生一高兴,也还是会说:“我是师长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
    那次战役,离方铁生被甘铁生发现之后九年,也就是说,看起来神威凛凛的猛
将,有天神一般壮硕体格的副师长,那年不过二十一岁。
    当然,他和普通二十一岁的青年人不同,非比寻常的童年生活,和九年来战场
上,每天接受鲜血和炮火的洗礼,他比同年纪的人成熟一倍以上,但是也有时候,
他会流露出他这年纪应有的年轻。整个作战计划,是甘铁生首先提出来的  那是
一个和敌军,可以说,是决一死战的战争,胜了,可以把敌军歼灭,再难翻身,输
了,情形也是一样。
    这一仗,是迟早要打的,形势已经逼得非有这样的一场大战不可。
    请各位回顾一下开始的节录,接下来的,是接续那一段的,应该接续在“要把
时间向前推九年”处,现在,再补上一句:“再把时间向后推九年”,推到了那场
生死之战的前夕。
    在兵力方面,甘铁生的师处于劣势,敌方有两个师的兵力,所以甘铁生要打胜
仗,必须运用奇谋,不能硬拚。
    当时的形势是,甘师和敌师的甲师、乙师,分布在一座山头的三面,互成犄角
之势。敌军的甲、乙两师,目的也是要把甘师彻底消灭,所以,正在悄悄移动,成
钳形,自左右夹攻。
    但是敌军又怕进攻得太快,被甘师看出了不利情形之后,拉队向后一缩,就此
逸去,以后,再要找这样对付甘师的机会,就十分困难了,所以,敌师的行动,不
打草惊蛇,尽量采取迂回的行军方式,目的是要绕过甘师的后面,两个师的兵力,
布成了一个半弧形的网,等到合围之后,再向前一逼,在强势兵力的攻击之下,甘
师除了向山上退避之外,别无他途。
    而那座山,是典型的穷山恶水,虽然说占住了山,就是占了高地,有居高临下
的优势,但是等甘师一上了山,敌师根本不必进攻,只消封锁山路,包围山头,山
上到了粮尽弹绝之时,自然毫无战斗力了。
    而且,在事先,敌军甲、乙两师的指挥官,也是十分精明的人物,早已派侦察
连上山侦察形势,山上的水源十分有限,有几处,也都立刻下令下马,破坏,使之
不能再被食用  这样,部队被困在山上,冲不下来,又没有水喝,战斗力自然大
大减弱,困得日子久了,渴也渴死了。
    甘铁生的作战计划,灵感来自他派出去的侦察队,发现敌军的侦察人员,正在
破坏水源。在接到了报告之后,召开作战会议,甘铁生先发言。
    方铁生皱著眉:“大家都在山下,去破坏山上的水源作什么?”
    甘铁生立时有了答案:“敌方想凭优势兵力,把我们逼上山去。”
    方铁生“呵呵”大笑:“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