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人一定要遵守规矩,但殿下不同,然而很多事物,别人说不清楚,玩者也不能尽兴。我来替你做介绍,比上什么勇者转盘会让你更开心。”

“九先生是忙人。”

“忙也看如何忙碌,若是陛下来,若是赵相公来,若是二大王来,若是你来,微臣还有什么事务比你们重要的?”然后一路走,一路讲解着各种原理,包括转盘的各种机械力学原理。甚至讲解了那个小孔成像各种图片的原理,道:“殿下,这是微臣的想法。上天造人,我不知道是不是女娲大神造人,西方也有各种上帝,但不是中国的上帝,说他们造人。然而冥冥中应当有神灵,不然不可能出现人类。但这个造人过程微臣认为比我们想像的更漫长。吕相公在益州,协助我,在荣州挖出来一条我所画的恐龙化石,估计明年会运到京城,于此兴修一个场馆,供大家赏看。”

又走到第二室,里面仆役一张张图片播放,可惜因为技术原因,否则宋九再多花一点钱,以一秒种十几张图片播放,就成了简易动画。但现在根本办不到,只能一张一张地转动播放。宋九又说道:“这些物事与世界的变化发展,是微臣的猜想,若是物格学再深一点,它们就可以逐步实现。陛下那天来,微臣在桥上维护秩序,所以未做介绍,这也是微臣第一次介绍这些图片的来历。”

然后又吩咐里面仆役放慢一点,一张张地做解释。

这无疑是替赵德昭讲解一篇超精彩的科幻小说。

徐氏说道:“若是这种飞机能做出来,从京城到益州只花两三个时辰?”

“若是快,都用不到两三个时辰。但它只是我的一种幻想,若想成,物格学大成也要五六百年时间,若物格学不重视,一千年也不行。”

“太不可思议了。”

“徐夫人,因此它是一棵小树,我必须要苛护它,我在益州,百姓对你十分思念。为了巴蜀百姓,你也要好好活着。”

不知道徐氏为什么要与赵德昭裹,但裹得越紧,死得越快。为赵德昭耽搁了一个多时辰,这才将他与徐氏,还有几个太监侍卫送出游乐场。扭过头,就对管事吩咐:“以后派几个仆役没事时。于宣德门前等候,一上早朝就站在远处观看,辨别出所有大臣的样子,还有几个殿下也想方设法认出来,无论那一个人来,都派人盯好。任何刺激性游戏。皆不能让他们上去。”

徐氏不知死活与宋九无关,赵德昭在秋千上荡,将宋九吓坏了。回到家中,毕业考越来越近。这一天天空飘起蒙蒙细雨,夹杂着一些小雪花,雪花不大,落地即融。

天真正冷下来。

因为有一个闰八月。实际十月底就相当于以前的冬月中旬,也到了冷的时候。

学舍在温习,所有功课都上完了,这段时间全部是复习。学子也在认真苦读,不管出不出去,最少都想通过毕业考试。若是留级可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

学舍渐渐开始正规划教育,今年是第一步,明年规矩更多。毕业考也更严格,为后年搬入书院做准备。

小黄门来宋家传旨,说赵匡胤让宋九到游乐场。

宋九纳闷,这个鬼天气,赵匡胤怎么来了游乐场。只好去游乐场,不但赵匡胤,还有几十个重臣。宋九行礼后说道:“陛下。今天不是出行的天气。”

“我那个不争气的长子回去,对朕讲了事情经过,朕对你那个光影室产生兴趣了,不过前几天天气好。朕怕来了扰民,于是选了这个天气过来。长者皇帝难做啊。”

“原来……”

宋九说不下去,那就看吧,今天游客少,只有三四千人,散在广大的游乐场中并不算多。说不扰民那是不可能的,所到之处,所有游客伏拜,还是惊得一片鸡飞蛋打。带到光影室,还刻意让君臣进播室观看,说道:“陛下,妖人张龙儿聚会,说是替人治病,然后火一喷,墙壁上出现一个鬼影,它那种原理与这个类似,还没有它科学精密,也没有它清晰。”

大家都从幻术表演室过来,里面破解了许多幻术,现在再听,容易理解,赵匡胤问道:“宋九,你对宗教如何看?”

“这个微臣不知道,不敢乱说。”

“为何你画上所画说人是猴子变出来的?”赵匡义喝问道。

“二大王,这非是微臣所说,而是先生所言。他从西方来,经过天竺,又来到我朝,看到了许多宗教,我朝说盘古开天地,再到女娲创造人类,这中间还有一个过程。然而西方有一种宗教说神七天创世,第一天创天地,第二天创水,第三天说有光,便有了光。第四天看光是好的,于是将光与暗分开。第五天说光为昼,暗为夜,于是分了昼夜,第六天说诸水间要有空气,于是第七天分出空气。世便创成了。随后又创造了人类万物。比我国上帝更厉害,不用动手,嘴皮子动一动就可以了。这让他迷惑,我朝说上帝,西方又说上帝,但上帝只有一个,倒底那一个是上帝?因此做了反思,又经过考察,发觉各种宗教说法不完美,包括一些化石。我在临行前让吕相公替我留下,他终于在荣州发现了先生所说的恐龙化石。明年就会运到京城,陛下到时候也可以过来观看。不过微臣去的地方少,这些都是先生想出来的,根据化石考证,提出另一种想法。这才是真正的神创世的过程,那是几亿年历史。这个猴子也非是我们所说的猴子,那是有灵性的猿人,只有他们才能变成人,其他猴子猿类都不可能变成人类。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切莫将这种猿人也当成了猴子,那是对祖宗的不敬。”

赵匡义道:“你让他们再放一遍。”

宋九让仆役再放一遍,又说道:“这也是一种猜想,因此微臣只放从来不说,包括任何说明,怕引起争议。特别是宗教,都将人类出现想像太简单了。先生又将它称为进化论,例如占城稻,以后慢慢适应下来,产量会越来越高,寒瓜会越来越大。但有一个适应自我进化的过程。”

然后带到第二间地下密室。

场地虽大,但为了节约空间,还是开辟了许多地下室,例如地下马厮,鬼城就在蓄水池土山的下方,光影室则在土山的下方。若是那个恐龙运过来,展览馆也会建在土山下方,正好光线不大好,反而看上去更逼真。

宋九继续讲解。

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宋九又让仆役放第二遍,指出起初的一张图说:“它就是蒸汽机,这个不太遥远,顶多十几年,微臣就可以将它研究出来。甚至不用三十年时间,就可以将它变成火车。但它有好几个难题,第一个难题就是物格学要发扬光大,微臣一人肯定不行的,必须有许多学子帮助我。陛下,让微臣将那么官辞了吧。”

“不准,要么雅州。”

诸多大臣脸上一些古怪的微笑。赵匡胤又说道:“再说下去。”

“其次是课铁量,若是铺一条铁路,从铁轨到桥梁,再到燧洞,包括火车本身,用铁量最少达到两百万斤以上,甚至三百万斤,四百万斤,甚至六百万七百万斤。无法计算,工程难度更非不可想像。当然好处会有的,一个技术成熟的大蒸汽机能拉二十节车厢,一节车厢能载货三四十吨,一吨二十一石,也就是一个火车最少能载一万多石货物,十几个时辰就可以从京城抵达京兆府。也能载人,载客能载两千人次,若是载兵挤一挤能载四千人次。但微臣认为大现实,就是这一条路若修起来,陛下内库里的储钱也不满足其一半费用。”宋九说到这里不由地摇了摇头。蒸汽火车技术又远远胜过了蒸汽机本身,但若有足够的研究资金,再有几百名学了四五年物格学的学子协助,有生之年还是有把握实现的,但在这时代能将技术实现,其他方方面面跟不上去。

宋九说了,也证明这些虽是幻想,但皆是能实现的幻想。

赵普问道:“若此也能将它修到幽州前线?”

“能,但若那样,技术含量更高,包括黄河上建桥,那非是蒲州的浮桥,是真正的铁桥,仅是这座桥用铁量……赵相公,还是不要想了,这个蒸汽机微臣一定能造出来的,是民用,用于火车在这几十年内不现实,除非我朝课铁量一年能达到一亿斤以上。微臣用这两个密室放图像,前者是先生的理论,后者是一个梦想,一个指示。没有其他用意。”

“再放一遍,”赵匡胤道。

于是又放了一遍,宋九不讲,大家不明所以,一讲都知道一些作用,包括那些更不可思议的桥梁,火车,汽车,飞机与摩天大楼,轮船,以及各种武器等等,让这几十人看了头晕目眩。比让他们想像大地是圆的,还在不停的转动,更让他们头晕。

“古怪的学问,朕问你,那个车轮子可造好了?”

“还不行,能用上了,但太大,还要更精密化,成本低廉化。但陛下,这些技术都是一个开始,它先是量,量多了质就会变。若无这些基础技术,这上面所有的器械都造不出来。”

一行人头脑昏昏地走出来,各自想着心思,赵匡胤忽然低声问:“孟昶妃子与德昭一道来游乐场,你有何想法?”

宋九也低声问:“陛下,难道坊间那些传言是真的?”

第一百九十二章上朝

“你好大的胆子。”

“微臣说漏了嘴。”

“你这小子,真相朕也可以对你说,坊间传言孟昶死得不明不白,朕是最冤枉的,你推崇曹彬,王仁赡也推崇曹彬,但人无完人,当初孟昶赴京,曹彬上奏说要朕将之斩杀,以除后患,朕写札子骂他说他小肚鸡肠!”

“啊。”

“这回你可明白了?孟昶是死于疾病与水土不服,但朕越是辨,议论的人越是多,越以为是朕加害了他。若加害他,何必到京城?京城坊间有谣传,朕也听闻,可那么多百姓传扬,难道朕将他们一一斩杀?那样,朕还会是你嘴中的长者?”

“是啊。”

“原来你这小子也以为是朕加害的?”

“不是。”

“不是什么?朕都能容王全斌,何必不能容孟昶?以前朕在军营,也喜欢动手动脚,但自从张琼死后,朕都不敢用动脚了。你说朕是长者皇帝,可知道想做一个长者何其之难?”

“是啊,千古以来明君就那几十位,不过陛下还是不要动手脚,满朝文武谁能架住陛下一拳头?”宋九怯怯地说。

“说说徐氏。”但赵匡胤比划了自己的大拳头,甚是自得。

宋九心中仍然不大相信,当真孟昶是死于疾病的?这恐怕是一个真正的谜团了。对徐氏与赵匡胤有没有一腿,宋九同样不敢确认,说道:“陛下,皇子也要教导,大儒,长者之臣,不过只是教导,也不能走得太近。陛下春秋正盛,做为臣子若走得近,说不定就会引起祸事。徐夫人孤身在京。想攀权附贵之心可以理解,然而她是前蜀主的妃子,若与皇子走得太近,也不大好,这是微臣的看法。那天微臣略规劝了一下,劝得隐晦。”

赵匡胤默默无言,不知道在想什么心事。

群臣一行继续往前走。李崇矩问:“当真那种火车能造出来?”

“能,但不仅是火车的技术,还有铁路的技术,铺铁轨技术不难,仅是铁轨用铁量也能承受,然而一路过去。有许多山川河流,那非是白玉桥,载重量不大。那是承受一万石重量的铁桥,还有行驶的震动力,这个桥用铁量大,技术更是难题。再者就是大山,小山可以建燧洞。大山想建燧洞不大可能,必须将它生生炸出一条道路。甚至用八字铁路拉。国家没有那么多钱帛,其技术难度更是无法想像。特别向河北去,非是往京兆府方向去的河流,并不是很宽广,若是在黄河上架铁桥……”宋九摇了摇头。这个桥就不是白玉桥了。

“那还不是空想?”

“怎能是空想呢,若是课铁量跟上去,达到一亿斤。各种技术也跟上去,成本下降,国家收入增加,它还能是空想吗?虽然建设会用掉许多钱帛,若是全国有数条铁路,兵力与物资可以短时间到达四面八方。国家将会变得如何的稳定?特别是未来用兵北方。”

但宋九心中很悲观。

它的意外因素很多,第一个物格学能不能发扬光大。若是干不过儒学,成为邪门歪道,说不定传播到西方,反而造成灾难提前降临。

第二是宋朝的外患。若不将西北党项人解决,幽云十六州收复回来,只要宋徽宗在世,依然能让游牧民族将宋朝干掉。变革就不能到来。

第三是粮食产量问题,现在整个宋朝,包括北汉南汉吴越与南唐的户数也不过三百万来万,包括人口最稠密的南唐也不过六十几万户,一百来年后就是两千多万户,增涨了七八倍。若再过一百年,增涨三倍没有问题的,那就是六千多万户。一旦宋朝出现了这么多百姓,不用对付外敌,自己儿就乱了。引进杂粮都解决不了问题。

但不是没有希望,这一切正是宋九。实际学舍办起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