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雪芹小传 作者:周汝昌-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是由于心中有事,雪芹在客中睡不甚好,这天绝早就再躺不住了,自己起来徘徊;可是主人家这时上下都还在梦乡,园宅里面,一片沉寂。偏偏那天气是变了,从夜里就下起淋涔的冷雨来,加以气凄风紧,满园中的榆柳被雨一打,着风一吹,仓皇飞舞,摇落顿至。心里有事的人,对着这番景象,况味着实难言,越能勾起万端的思绪来。雪芹进城之时,必是正觉得天气特别晴暖(这其实是要闹天前夕的预兆),没有防备这一着,身上的衣裳很单薄,此时便觉朝寒透骨。更加起得太早,肚里无食。嗜酒如命的曹雪芹这时什么都不想要,只想一斤热酒,有了它,驱寒搪饿,解闷消愁,万事都觉〃好办〃了。可是主人未起,童仆尚眠,一点方法也无有。   

  正在难解之际,忽然有人披衣戴笠而至,全出意外,不想是敦诚来了!   

  敦诚大概也是自己在这个天气里难以排遣,就凌晨冒雨来找他的哥哥敦敏的。他万不料雪芹会在这里。雪芹也绝想不到敦诚竟在此刻此境中出现。两人都惊喜称异不置。   

  当然,他们用不了几句话,就互相传达了心意,会心一笑,就不打算打搅主人,径往附近的一个小酒店去买酒自饮。   

  雪芹由十分的难遣,得此快遇,一变而为万分的高兴。几杯落肚,精神益发。他的高谈放论,跅弛不羁,到哪里也不改其度。正如敦诚所说,他们是〃出必醉,醉则纵谈〃,有时轰饮,竟至〃叫嚣之声,邻人为之失色〃。在今天的这种的场合下,他们这两位喝酒的行家已经不遑对小店的酒质再作苛求,而只是〃且酤满眼作软饱,谁暇齐鬲分低昂〃(注:按齐即脐、鬲即膈,谓好酒达脐,劣酒只及膈也。)了,这一层,也成了他们快谈中的笑料。   

  给今天这场意味特别的邂逅相逢增加了戏剧性的趣味的,还有一点,就是他们俩都没带着钱。雪芹这次来,十分可能就是因〃家中冬事未办〃,为生计而进城来想办法的,身上不会有闲钱可带,而敦诚绝早出门往〃自己家〃来,也绝不料会有用钱的去处,因而也是囊中空空。到这时,没有付酒账的,敦诚就把随身的一把佩刀解下来向酒店作质押(注:当时满洲人随身带有佩刀。参看康熙〃刀不离身,乃满洲故俗〃语。)。他二人对这件事,自然又有无穷的谐笑妙语,当然也随带着一些感慨。于是敦诚说了一席话,意思是:这刀虽明似秋霜,可是把它变卖了既买不了一头牛(可以耕殖),拿它去临阵杀〃贼〃,又没有咱们这种人的份儿(当时正是频年用兵的年代,所以那时候〃军功〃的人最得意,最〃吃香〃(注:参看昭槤(礼亲王)《啸亭续录》卷三〃流俗之言〃条:〃《避暑录话》载宋时流俗言甚喜而不可致者,云'如获燕(yān)王头!'盖当时以取燕为急务也。雍正中尝与准夷搆兵,里巷鄙自矜伐者必曰:'汝擒得策王至耶?何自夸张若此!'……余少时闻老妪妇犹言及之。〃由此可推在乾隆时里巷俗言必亦多举〃打下某某处〃〃擒某人〃为口头语。《红楼梦》里也正有〃擒了反叛来〃的俗语痕迹。)。敦诚他们这时并非真是愿意去作杀人的刽子手,这不过是讽世的话(注:敦诚在《鹪鹤庵杂诗》中也曾说过〃匈奴犹未灭,臣子何为家?……男儿许身报国正今日,请缨无路空咨嗟〃的话,但这是《从军行送元如叔》的诗(此诗刊本删去不存),场合、情况俱不相同;敦氏少年确亦有过热中的时期,此类诗反映早时心理,而此种心情后来已经破灭了,当他面对曹雪芹讲这话时,已不能与对其宗室叔辈时并论,故知为反语寓讽,否则下面的〃未若一斗复一斗,令此肝肺生角芒!〃和〃曹子大笑称快哉〃等话便成为不可理解。(《鹪鹩庵杂诗》原本,承张次溪先生见示,在此深表谢意。))):那咱们还是把它〃润了嗓子〃(注:〃酒冷了,……喝一口润润嗓子……〃,语见《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吧!   

  雪芹今天本来已特别感激敦诚的这番款待和用心,听了这席话,更是痛快,他不禁高呼大叫,连称〃快哉〃!酒兴相乘,诗思泉涌,当时就口占长歌一首,他是会唱的人,而那时诗都是合着腔调来吟唱的(这是旧日诗人历来的习俗,那时没有用〃说白话〃的声调来〃念〃诗的,也更没有现代所谓〃朗诵〃的办法),他就当场击石作歌(注:〃击石作歌〃,是敦诚诗中的原语。击石是击节作拍的意思;唯何以击石,所击何石,俱不易想象。或云,北京旧日小酒店,俗称〃酒缸〃,其缸皆覆以石板为盖,兼作酒客的〃桌子〃,雪芹所击即石盖也。此说有理。),琅琅而吟,把他的激动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诗,在〃诗笔有奇气〃〃诗胆昔(此作素日解)如銕〃的雪芹〃写〃来,不知是多么精采动人!然而我们已经没有福气读到它了,今天只还有敦诚答和(hè)的一首《佩刀质酒歌》留给我们,才使我们约略地了解到以上的这些情形,也就宝贵万分了。

  (注:诗见《四松堂集》(刊本卷一叶二)。是了解曹雪芹的一篇重要资料。按《月山诗集》卷二《夏日闲居咏志五首》之五,咏习射,有〃赌取佩刀催换酒〃之句,可参见;然此为习射较量胜负时的〃打赌〃,与敦诚款待雪芹情事不同。)。

                    





  

周汝昌


三十 文星之殒
  

  去年一年,雪芹还只是兴致高低的问题。到今年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情形便有些变化;好像从一开春起,便〃七事八事的〃都不甚顺手。   

  前年去年,连着是两年雨涝;今年又反过来,春旱异常。虽然皇帝〃祷雨〃,又〃蠲诏无虚辰,常平百万石,度支千万缗〃(注:敦诚《刈麦行》。),开设十厂,表示赈济,那不过是〃贪墨臣〃们中饱的好机会到了,小民何尝有多大好处到身?粮米如珠,百物腾贵,穷人更难活了。当时人记载情况是:〃是时饥民去〔离开〕乡邑,十室已见八九扃;犁锄抛弃付渚泽,榱栋折辇来神京。〃(注:蒋士铨《忠雅堂诗集》卷十,〃癸未·上〃诗,《蔡观亭观澜侍御以十年前不寐旧作属和时侍御督赈东坝因次其韵》。)雪芹为了这种日月,也益形烦恼。他的身体,也觉不如往年,精神颇见委顿。   

  因此,当春暖花开,每年要和朋好们赏花聚饮、图咏纪盛的,今年却一次也没有提起这种兴致来。   

  三月初一,是敦诚的生辰;今年又恰值是敦诚的三十整寿(注:《爱新觉罗宗谱》:〃敦成(诚):雍正十二年甲寅、三月初一日亥时……所生第二子。〃雍正十二年到乾隆癸未(1734…1763),为正三十岁。按旧时的〃岁〃,与今之〃周岁〃意义不同,皆按生下的当   年为一岁而起算。)。敦敏的意思,要给爱弟正式过个生日,才对得起这个〃而立〃的大节目儿。这要邀几位至交,到期热闹热闹。本家人不用说,外人中间,先就会想到雪芹。敦敏体谅雪芹的处境,他是应酬不起的;而雪芹虽穷,却也不肯失礼不情(旗人最是不肯使礼数有缺的):若明言请他来吃寿面,他一定又得为寿礼作难。于是敦敏就想出一个变通办法,先期数日,派人送给雪芹一纸便柬,上面只有一首小诗,别无他语。那诗是这样措词的:   

  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辰。   

  好枉故人驾:来看(平声)小院春。   

  诗才忆曹植,酒盏愧陈遵。   

  上巳前三日,相劳醉碧茵。(注:《懋斋诗钞·小诗代简寄曹雪芹》。此诗前三首题下标明〃癸未〃二字。从全集诸诗年月次序详推,亦正是癸未诗,毫无可疑。且癸未全年诸诗题目正文所反映之各干支、时事、交游等线索,无不可证为癸未一年之事,无一例外或反证。可参看周汝昌《曹雪芹卒年辩》(《文汇报》1962年5月6日)。)   

  敦敏这里的苦心密意真是不同寻常。   

  敦敏费的苦心自是不小,然而哪里瞒得过聪明绝顶的雪芹的心眼去?他一看就明白了。   

  去年闰了一个五月,今年的节气便都在月份上特别显早。去年祭灶日前夕就立了春,今年二月二十二已到清明;三月初八就是谷雨,二十四就立夏了;这和去年二月二十五才交春分、三月十二才到清明相比,简直差了二十天。〃现时才当二月杪,去年这时花还没影子,而今年遍山桃杏,已将开遍了,花期真早(注:此点曾次亮先生提出,最确。见其《曹雪芹卒年问题的商讨》(《文学遗产》第五期)。),但为什么特要我三月初一必到那里呢?哦,原来是敬亭(注:敬亭,敦诚之字。)的三十整寿啊!”

  若在往常,说什么雪芹也兴兴致致地践约而至了。今年,雪芹竟没有到场。因此当敦敏说〃阿弟开家宴,樽喜北海融〃时,就只有〃会者此七人,恰与竹林同〃,这七人就是他的叔叔额尔赫宜,弟弟宜孙,敦奇,朋友朱渊,汪苍霖,加上敦诚,和他自己(注:《懋斋诗钞》《饮集敬亭松堂,同墨香叔、汝猷、贻谋二弟暨朱大川、汪易堂即席以杜句蓬门今始为君开分韵得蓬字》。诗中〃阿弟开家宴〃,正说明是敦诚寿辰。诗中又有〃中和(二月初一日)连上巳(三月初三日),花柳烟溟濛〃句,以见时近上巳节,亦正与〃上巳前三日〃相衔接。)。   

  雪芹之所以竟不能来,贫病忧煎,一切原因,敦敏、敦诚两人也就洞若观火了。   

  俗语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大概真有这种现象吧,不顺心的时候,竟然真是一事不了一事生。  

  从今年春末夏初起,北京城厢郊区,出了一桩百年未有的大事:痘疹成为惨祸。   

  原来,接种痘浆的办法,是嘉庆年代以来才开始的(注:丘熹《引痘略》自序,云嘉庆元年(1796)外医始得牛痘之法,十年(1805),由小吕宋舟载婴儿传其种至澳门。丘序在嘉庆二十二年。);在此以前,出痘是人生一大关,必须过了这一关,生命才算有几分把握,不但小孩,大人也如此。传说中〃五台山出家〃的顺治皇帝,实际就是出痘死的;满洲大将们往往不死于战场刀箭,却丧命在痘灾上,因此满洲人畏之尤甚。(例如蒙古王公,出过痘的才许入京〃觐见〃,叫作〃熟身〃。否则不许,叫作〃生身〃。)出痘,本是年年有、家家有的事,但到本年,却酿成一场空前的大惨剧。   

  这一年,从三、四月起,直到十月止,北京内外,儿童死于痘祸的数以万为单位计,诗人蒋士铨特为作诗纪叹,说:   

  三四月交十月间,九门(注:九门指北京内城共有九个城门。)出儿万七千;   

  郊关痘殇莫计数,十家襁褓一二全!(注:〃郊关〃,指城门外〃关厢〃近郊,诗见《忠雅堂诗集》卷十一,〃癸未·下〃诗,《痘殇叹》。)   

  敦诚也记下了〃燕中痘疹流疫,小儿殓此者几半城,棺盛帛裹,肩者负者,奔走道左无虚日〃,〃初阿卓患痘,余往视之,途次见负稚子小棺者奔走如织,即恶之!〃(注:分见《哭芸儿文》《哭妹侄侄女文》。并参看下条注。)可见这次痘灾情势之剧是骇人的。   

  雪芹的友人家,遭此痘灾的,单是敦家一门就是五口:〃阿卓先,妹次之,侄女继之(注:侄女指敦敏女,而敦敏有《哭小女四首》,正癸未年九月作,若符契之合。)。司痘者何物?三试其毒手耶!〃然后又死阿芸:〃一门内如汝姑、汝叔、汝姊、汝兄,相继而殇,吾心且痛且恶,竟无计以避,汝亦终遭此荼毒耶!〃敦诚因此是〃即以目睫未干之泪,续之以哭……;私谓自兹以往,可净睫痕,不意索泪者相继于后……;泪有几何?宁涔涔无已耶!〃张宜泉家兄弟两支中小孩也是四口剩一。   

  雪芹只有一个爱子,是前妻所遗,孩子又好,又怜他失母无依,所以特别珍惜,也是雪芹穷愁中唯一的一点挂心悦意的骨肉。在痘疹猖狂流毒的今年,家家小孩不保朝夕,遍地惶惶。雪芹为此,真是忧心如焚。不要说进城以会亲友,简直百事俱废。   

  可是,哪里有雪芹幸逃的〃命运〃在?他最怕的事终于临头了:他的爱子染上了痘疹(注:敦诚挽诗第三句原注:〃数月前,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此子即正在本年大痘灾中夭殇无疑。由吴恩裕先生见告,曾次亮先生先曾提出此点看法,唯来及具体论证。今得蒋士铨诗,已获确据,益无可疑。传说中提到雪芹子死于〃白口糊(阴平)〃。经与满族专家讨论,据云〃白口糊〃只系所患口疮类,稍大的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