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硕托和阿达礼这一对叔侄大声叫好,“十五叔所言极是,这一入中原,满眼看去都是汉冠汉服的汉人,弄得咱们满人到好像是客居此地的一般。要弄清楚,这江山如今可是咱们满人在坐,汉人不过是咱们的家奴。哪儿有家奴不依照主人的发饰、衣着改变的。依咱们看,这剃发令推行势在必行,要不然那些个汉人怎么会有归属和敬畏之心!”

大学士刚林思忖的比较周密,却是怀有一些担心,“可如今情势急转直下,关外刚刚失陷,中原也是四面作战,一旦激起大规模的民变,这可是……!”

刚林的担忧,多尔衮何尝不知,但眼下的局势已经由不得他再多做思虑了。相较于汉人,满人的人口丁数实在是太少了,像是现在这样,谨守河北京畿和山陕便有些捉襟见肘,四处的攻略竟然要用绿营兵去完成。如果不能讲满人的烙印牢牢的印在中原,今后又如何在这里站稳脚跟呢?

多尔衮仔细想了想,“剃发令一定要推行,这是无须再解释的。但刚林的思虑也不无道理,本王考虑再三,觉得不如这样,先在京师京畿河北一带开始执行,看看民间和汉人的反应如何。在推行期间,各级官吏给百姓多留一些时日,但时日一到,如果再坚决不肯剃发,便由京师九门提督衙门拘捕,强制剃发!上至朝廷大员、官绅士人、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

“嗻!”众人轰然应诺。

祁充格的手指拂过书案上的书册,却忽然轻轻“咦”了一声。

“王爷,您请看,这书册的后面怎么会是几张白纸呢?”祁充格问道。众人也都将自己手中的《汉奸录》翻开来看,却发现都是如此,书册的最后,都是留有五张白纸。

多尔衮轻轻哼了一声,“你们还看不透吗?这是朱平安的小伎俩。前面的数百人都是在辽东时便已归附咱们的,而我大军入关从龙的汉官汉将却是一个也没有出现在上面!”

祁充格一愣,但随即醒悟,“王爷的意思是,朱平安预留这几张白纸,其实是在警告诸如吴三桂、洪承畴、白广恩、姜瓖、冯铨那些人如果再……,他们的名字同样也会出现在这《汉奸录》上?”

多尔衮点点头,“朱平安用心险恶,这一招便会让不少人心思活动!别的人倒不当紧,却是吴三桂、洪承畴、姜瓖这些手握重兵的汉将,如今都在四方征战,一旦动了别的心思,对于咱们大清可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那朝廷还要这些人在外领兵?不是自取其祸吗?”多铎顿时叫嚷起来,“要我说,立刻将这些人召回京师,派遣咱们满人八旗子弟前去顶替,难道上阵打仗还会输给那些南蛮吗?”

多尔衮冷哼一声,眼神却投向窗外北面的天空,心中却是充满了苦涩的意味。

“你想用汉官汉将来制衡我,却是放出了一只洪水猛兽。像是吴三桂、姜瓖那样的人,又岂是甘居人下的角色。多铎虽是粗人,但说的话却甚是在理,只怕将来有一天,你却是自取其祸啊!”

“不行,一定要做些什么才是,好不容易得到的江山,绝不能让别人染指!”想到这里,多尔衮握紧了拳头,狠狠的砸在面前的书案上。

第三章利益所在

隆武元年的正月初十,南直隶一带根本没有所谓的新春气息。因为郑芝龙大军的兵败,湖广巡抚何腾蛟在黄州府战死,湖广明军全线崩溃,郑芝龙所部狂奔数百里,到了南直隶境内的安庆,这才惊魂未定的停下脚步来。

此一役,郑军本身的精锐的便折损了四万多人,元气大伤,全盛时拼凑起来的三十万大军荡然无存。养精蓄锐好不容易从福建杀出来的郑家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形。

到了安庆一连几天,已经清醒过来的郑芝龙都没有对外见客,甚至于连领兵来援的史可法、虎大威等人都没有见上一面。

但今日一大早,在听闻自己的长子郑森匆匆从湖广赶回来后,郑芝龙却是立刻召集了郑芝豹、郑鸿逵、萧拱辰、黄廷等人来见。

“湖广的情形现在如何了?”大病初愈的郑芝龙脸色还有些苍白,一身宽大的棉袍下显得空荡荡的,显然是消瘦了不少。但一见到郑森,还是迫不及待的问道。

满面征尘,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卸甲的郑森黯然的摇摇头,“守不住了,何腾蛟、卢鼎、傅上瑞、严起恒、章旷、周大启、吴晋锡等一干湖广将官都在黄州战死,堵胤锡下落不明,湖广全境都已经落入吴三桂的手中。加上那些降而复反的流贼,吴三桂的兵力已经接近三十万之众了。袁继咸退入江西据守,重兵守卫武宁、九江一线,连咱们败退下来的兵马都不准许进入江西。这次撤军,沿途又折损了不少士卒,甲械、辎重更是不计其数!”

一旁的郑鸿逵和萧拱辰冲着郑森偷偷的连打手势,意思是郑芝龙的身体刚刚恢复,切不可在此时再刺激到他。但郑森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实话实说,这个时候再隐瞒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

“大兄!”看着郑森说完,郑鸿逵连忙说道:“不必过分忧虑,福建我郑家还有带甲数万,只要开口,随时还可以征召一两万南洋诸国的兵卒。吴三桂麾下也都是新建之军,一时之间未必会放胆进攻南直隶。史阁部和淮扬的路总督都在调派江南各地兵马拱卫京师,咱们只要坚守住安庆,清军便一筹莫展!”

郑森也完全同意郑鸿逵的建议。

没等郑芝龙说话,郑芝豹却是抢先开了口,“什么?还要坚守安庆?”

郑芝豹说话没有遮拦,“我看你们两个是被猪油蒙了心了吧?咱们从福建誓师北进,一下子可是掏出了这十余年的家底。我郑家纵横七海,何曾吃过这样的败仗。为了他朱明天下。咱们赔进去数万精锐,还有数不尽的辎重、军需和银子。别看咱们现在是坐着他们朱家的官,可说到底,咱们还是海商,讲究的是一个稳赚不赔,像是现在这等赔得精光的买卖,还理它作甚。倒不如转头回福建去,继续做咱们的海商买卖去。鞑子就算势大,到了海上拿咱们却能有什么办法?”

郑芝豹虽是国子监的太学生。但生性好武,在郑家中确是一员猛将,但头脑见识却是根本可以忽略不计。他这一番话,让郑森、郑鸿逵和萧拱辰不住的摇头。

但郑芝龙却是一脸凝重,思虑了良久,忽然之间却是用力的点了点头。这一来。让郑森和郑鸿逵、萧拱辰大吃了一惊。

“曰文的话虽然粗疏,但确有可取之处!”郑芝龙缓缓说道:“咱们如今虽然是朝廷大员,但做人却是不可忘本。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咱们的根在福建!”

郑森顿时激动起来。“父亲,我郑家好不容易执掌中枢,如今虽然步履维艰,但何尝没有复起的机会!要是回去福建,那咱们这数万八闽子弟的血不时白流了吗?”

郑鸿逵也说道:“大兄,事情依然有可为。陛下对大兄和我郑家希望殷切,寄予厚望,要是咱们置陛下于不顾,那以后还以什么号令天下英雄!”

郑芝龙冷哼一声,将腿上盖着的锦被扔到一边,不管不顾的径自站起来。但身子却是一个趔趄,郑鸿逵和郑森赶忙相扶。

郑芝龙却是推开了两人,倔强的站直了身体,说话的声音因为怒气的缘故变得有些高亢和颤抖。“郑家还有多少血本去拼,拼光了手上的这些筹码,还有谁会在乎郑家,朱平安会放过郑家吗?郑家不管谁来做这个天下,但郑家万万不可丢掉海上的根基,只要有了根基,不管是大清还是大明,便没有人敢小觑我郑家的存在!”

“再者说,我并没有要放弃如今郑家在中枢的权柄,你们干什么这般大惊小怪!皇帝如今在南京,南京还在咱们的掌握之中,是去是留还不是咱们一句话的事情。就算是回了福建,皇帝还在咱们的手中,便照样可以掌握中枢大权,你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郑芝龙越说越来劲。“八闽多山、背依大海,咱们进退自如,皇帝在手中,还可以静观天下大局的走向,养精蓄锐,随时可以再度杀出……!”

郑芝龙滔滔不绝的一番堪堪而论,让郑森和郑鸿逵却是愣在了当场。郑森背后的冷汗迭出,扑通一声跪在了郑芝龙的面前,“父亲不可啊!陛下对我郑家恩深情重,青睐有加,我石井郑氏一门三侯,陛下将军国政事尽皆托付,如此信任,亘古未有。近日,陛下还曾孩儿说起,要赐予孩儿国姓,要让我郑家的富贵与国同休。这样的恩宠,这样的信重,咱们郑家咱们怎么能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魏武啊!父亲三思啊!”

郑森的头怦怦触地,郑芝龙非但没有在意他的话语,反而是怒发冲冠。

“逆子,别忘了,你是姓郑,不是姓朱!更不是当今隆武皇帝的儿子,你是我郑芝龙的儿子,咱们郑家的基业迟早都是要交托到你的手上的!你的心思要用到郑家的兴衰荣辱上,而不是对他朱明一门心思的效忠!”

听了这话,郑森猛然间抬起头来,“难道说父亲还存了投清的打算吗?”

郑芝龙怒不可遏,一掌猛击在郑森的脸上,郑森的脸颊顿时高高肿起,这一来,就算是郑芝豹、郑鸿逵和萧拱辰也惊慌失措起来,忙不迭的跪在郑芝龙的面前,恳请息怒。

“来人!”郑芝龙怒吼道:“将这个逆子的兵器卸下,给我管到后院的马厩去面壁思过!”

侍从们闯进来,将郑森围住,取下他的佩刀和身上的兵符印信等物,郑芝龙余怒未消,指着郑鸿逵说道:“曰渐,我便把这个逆子交给你了,今后没有我等的允准,不许这个逆子调动一兵一卒,你将他好好的看管起来,要是让他跑了,或者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你也不用来见我了,直接回安平守护宗祠,向列祖列宗谢罪吧!”

郑鸿逵心中叹息,但也别无他法,只能唯唯诺诺的答应下来。

郑鸿逵押着郑森出去之后,郑芝豹和萧拱辰请郑芝龙示下,毕竟还有十万之众的大军,如今分散在南直隶和湖广交界地带的广袤战线上与清军作战,说是要撤军,总要有一个章法才是啊。

郑芝龙看看一直没有说话脸色有些苍白的黄廷,疲惫的开口说道:“你和梁立的部众如今都在栗子关是吗?”

“是,大帅!”

“你即刻回返军中,和梁立商议一下,看如何摆脱清军的纠缠,顺利的将兵马向东撤退。到枞阳附近集结,我会知会水师施福所部,在叶子湖一带安排舰船,之后沿着长江东进回返福建!”

“遵令!”

随后,郑芝龙又安排了萧拱辰接替郑森的职务,将他和郑芝豹麾下兵马的撤退事宜和路线也一并安置。

郑芝豹离开后,萧拱辰却是特意留在了最后,“大帅!黄昭先生昨日里来信,托付我请大帅示下。流寇罗汝才归降我郑家,如今就驻扎在潜山一线,对于他们的处置,要如何做呢?”

“黄昭的意思呢?”郑芝龙反问道。

“先生的意思是,流寇贼性难改,何腾蛟招抚王进才、马进忠、张先壁等就是咱们的前车之鉴,对于罗汝才,大帅最好是斩草除根,兼并了其中的精锐为我所用便可,首恶一定要除去!”

郑芝龙想了一会,还是摇摇头。“黄昭的话有道理,但我还是想再看一看。罗汝才、马守应的革左五营和其余的流寇不同,这些年来养精蓄锐,其中颇有些精兵令人称道。咱们这一撤军,身后留给清军的空挡不小,罗汝才和马守应所部留着还有大用处。他们这几万兵马,咱们用起来不放心,但用来替咱们掩护后翼却是极为合适!”

萧拱辰眼珠一转,立刻明白了郑芝龙的用意,他是想留下罗汝才这些兵马作为郑军撤退的屏障。一方面郑军可以毫无顾忌的撤军,另一方面则是对罗汝才其人的考验,如果此人能实心办事,为郑军撤退争取时间,那么将来这人也能够一用,如果还是流寇的老作风,那么便径直丢给清军去做炮灰了。

“大帅高见!”萧拱辰心悦诚服的拱手说道。

第四章独守安庆

史可法带领着虎大威、刘肇基、王廷臣匆匆赶到安庆,随行的还有一万京营兵马。南京京营组建于义兴之变之后,是听从了方岳贡的建议,仿造山东军的模式打造的新军,但不得不说,隆武皇帝朱聿键和方岳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却忽略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那边是钱。

山东军之所以精锐,除了朱平安的整训和先进的军事理念之外,最重要的便是有着登莱海贸以及山东商贾阶层源源不断的支持,可南京京营显然没有这样的优越条件。卢九德交出京营兵权之后,邹靖接管,但朱聿键也深知自己这位心腹宦官并不是领兵的材料,因此便将京营全盘托付给了史可法。

现在说来,史可法、虎大威、王廷臣等众将对于山东军的训练和装备也只是一知半解。所以,目前的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