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不是听说,这阴世纲的祖上曾经在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名臣谭纶潭子理的麾下做过事,阴世纲本人也粗通一些军务。朱平安早就命人将其退出去斩首、以儆效尤了。

看着阴世纲的额头已经磕出了血,朱平安这才摆摆手,冷笑一声,“罢了,要不是看你还有些才干,就凭着你从贼这一件事情,本官也饶不了你。但你要记得,你在流贼军中做过军师的这件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一旦有心人上报朝廷,等待你的仍将是满门抄斩的命运。”

阴世纲这才抬起头,一脸绝望的看向朱平安,“请大人明示,学生一定遵照大人嘱咐,如有欺瞒,愿遭五雷轰顶之击!”

阴世纲不同于王金发。招揽王金发,朱平安看中的是他江湖人的身份。

随着官职的升迁,权力的提升,有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便需要人去做。张大狗兄弟两个、洪胖子、岳锦峰显然并不适合,曹无伤就更不用说,除了一身超绝的武功和一张迷死人不偿命的俊秀面容,智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人做武将、做兄弟,出生入死都没问题。但要是去做些动脑子、耍手段的事情,那就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王金发游历江湖多年,对于流贼、江湖豪客的圈子十分熟悉,这些阅历和人脉正是朱平安所需要的。

而阴世纲不同,这个人是个读书人,可以毫无阻挡的进入士人的世界。而他也是个只重实际利益的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出来,心中毫无义理可言。对于这种人只要紧紧的握住他的咽喉,便可以牢牢的掌控。况且阴世纲对于官场上的一些规矩和勾当也是一清二楚,某些事情便可以经过他来打点,例如,眼前便有一桩极为适合他去做的事情。

朱平安站起身,缓缓走到阴世纲的面前,一双黑色的官靴在阴世纲的眼前站定。“抬起头来!”

阴世纲茫然的抬起头,朱平安从怀中拿出一块手帕,用手指夹着轻轻拭去阴世纲额头上的血迹,“你要牢牢的记住。性命和前程都是我给你的,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拿回来!”

一张稚嫩的面庞,却吐出如许阴狠的话语,强烈的对比让阴世纲不寒而栗。

……

“朱平安到底是什么人?不要告诉我他只是唐王府家奴之类的鬼话!本官既然深夜召你前来相问,你应该知道该说什么!”

就在朱平安对阴世纲训话的同时,段喜年同样在接受着路振飞的叱问。只是眼前的情形实在不好蒙混过关。

从二品武官品阶的段喜年在正三品的路振飞面前只能规规矩矩的站定,这在大明朝可不是什么笑话。更何况,路振飞还是代天子巡抚凤阳的钦差御史,小小的一个凤阳卫指挥同知在他面前更是抬不起头来。

“这个,这个……。大人实在是说笑了,朱平安本就不过是王府的家生子,父母俱是王府的家奴,早已亡故。他们一家的名册、户籍以及证人都留在南阳,大人大可以派人去查!”

“啪!”的一声,路振飞的手掌重重的拍在红木的书桌上。

整个院落的下人已经被路振飞全部赶了出去,此处也只剩下路振飞和段喜年两人。突如其来的一声脆响,让段喜年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段喜年是个老兵痞,滑不留手是出了名的。他如此来搪塞,路振飞倒是一时没有别的办法,只得板下脸来。

“段大人,莫要忘了,朱平安深夜私入高墙,这可是死罪。人证、物证都在本官手中,如果事发,你这个上官可是同样逃不了罪责。只可惜,这个指挥同知的位置,还没坐热乎就要拱手让出,实在是太可惜了!”

段喜年一愣,他却是忽略了这件事情。石应诏虽然已经死了,可朱平安当日夜入高墙的事情可是传的风言风语,如果路振飞要拿这件事情来说事,恐怕真的是大为麻烦啊!

段喜年稍稍思考了一下,抬头问道:“大人,段某斗胆问一句,朱平安不过是高墙卫的一名军官,为何大人却如此记挂他的事情?”

这一句话倒真把路振飞给问住了。为什么死死的抓着朱平安不放?难道是因为他立下大功,能人所不能?还是因为他和木严梓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抑或是因为他作的那首七律?

还是就因为两个字——“好奇”?

一直以来,朱平安的所作所为给了路振飞不少的惊奇。因为他的出现,凤阳得以保得平安;因为他,石应诏被逼自缢;因为他,凤阳士林大受打击。而他就像一个宝藏,不知道今后的日子里,还能给所有人怎样的惊喜!

“朱平安有才,本官身为巡抚,身负天子之托,他的才干自然不能等闲视之。可他的身份的确有令人生疑之处,如果不能调查清楚,这样的人,本官怎么向朝廷推荐重用?”路振飞好歹说出了这样一个牵强的理由,说完之后,自己都想抽自己大嘴巴。

段喜年笑笑,之前的犹豫一扫而光。路振飞的清名天下皆知,要说他想对付朱平安这样一个小人物,打死段喜年都不会相信。今天却这样软硬兼施的来套问朱平安的下落,确实是有些怪异。但段喜年现在却忽然间并不担心了。

虽然路振飞语焉不详,但起码证明他并没有恶意。再说,朱平安身上的故事,对于旁人来说,或许是听都不敢听的东西。段喜年可以确定,就算路振飞知道了整件事情的真相,他也不会向旁人透露一个字,因为事涉天家**,谁都没有兴趣在这些荒唐事情中插上一脚。更何况是路振飞这样的聪明人。

想到这儿,段喜年从容的一拱手,施施然的走到书桌前的椅子上坐下。

“大人,您不必如此。朱平安的事情不是一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很多事情,虽然年头隔得久远,但段某每当想起来还是如同梦魇一般。大人既然要听,那段某就详细的讲来。可是!”

段喜年话锋猛的一转,“还请大人听完之后不要后悔!”

路振飞猛然一愣,但看段喜年的表情并不是在刻意为之,因此,他的脸色也逐渐肃穆起来,“段大人请讲,路某洗耳恭听!”

“路大人可还记得唐王府的老王爷,唐端王殿下吗?”

路振飞点点头。

“还有一位,如今囚禁在高墙之内的唐庶人的父亲,您可还记得?”

段喜年的语调平缓,但一字一句落入路振飞的耳朵中,便宛如一声惊雷。两个人物单独说起来,路振飞还不以为意,但两个名字忽然重叠起来,却令他骤然间想起了一则尘封已久的轶事。

第二十三章鞑子

虽然已经到了戌时,朱平安宅院中的热闹气氛依然没有减弱。凤阳坊市被流贼破坏殆尽,皇城内逃难的凤阳百姓已经各自归家,但也都是分布在城郊的各个村落里,自然也就没有了什么宵禁之说。

朱平安在城内皇城脚下的福满楼定了二十桌酒席。流贼刚刚退去,虽然没有什么好酒好菜,福满楼的老板却是凤阳知府的亲眷,自然有的是法子。

当下便将从流贼手中夺来的牲畜宰杀了不少,大鱼大肉的搭配起来,倒是正和前来祝贺的这些军官们的胃口,一个个捧着酒坛,啃着大块的羊肉,高谈阔论,不亦乐乎。

曹无伤却不喜热闹,才加上他不善饮酒,也不适合出现在这个场合,因此一早便躲进了厨房。张大狗勤快的帮他弄来了两条烤羊腿和一小坛福满楼特制的米酒,来巴结这位小爷。

自打兄弟张二狗出卖朱平安的事情曝光以来,张大狗总觉得在这些兄弟面前抬不起头来。朱平安饶过张二狗,那是大人有大量。可张大狗总觉得身边的这些兄弟看他们兄弟两个的目光却有些异样,这让他苦闷不已。

还有眼前的这位曹无伤曹小爷,那可是大人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虽说平日里说话做事总是带着一股阴柔的气息,但端的是一个不惧生死的好兄弟。

不管任何人,只要是敢说出一丁点对朱平安不利的话语,这位小爷可是立刻拔剑相向。就连百户所的兄弟在外边受了欺负,这位小爷也是二话不说,先去将对头痛扁了一顿再说。因此,虽然他人不苟言笑,但百户所的兄弟却是对他服气的很。

看着曹无伤有滋有味的吃完了羊腿,酒坛中的米酒也滴酒不剩,张大狗这才试探着问道:“曹爷,还想用点什么,俺这就去弄!”

曹无伤打了个饱嗝,脸上透出幸福的笑容,吃饱的感觉真好啊!

回想当年初入王府的时候,自己身小力弱,常常被管事太监邹靖打骂,被饿个一顿两顿那更是家常便饭。因此吃饱饭,也就成了曹无伤生命中除卫护朱平安之外最重要的事情。

曹无伤永远都记得那个漆黑的夜晚,自己被整整饿了两天,只能静悄悄的躲在马厩的草堆中闭目等死。当时,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可是,院子中熄灯之后,一个矮小的黑影却悄悄的摸到了马厩,将两个馒头塞到他的手中。月光洒在他的脸上,那张面孔是曹无伤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在他看来,这个人便是神仙、是来搭救自己的神仙。

后来,曹无伤才知道,那个摸进马厩的人便是朱平安,当时,他六岁,比自己还小了两岁,是王府的家生子。

再后来,在朱平安的帮助下,曹无伤被姚少钦那个老怪物要了过去,虽然每天都要打熬身体练功,但毕竟能吃饱饭了。

再再后来,曹无伤知道了朱平安的真正身份,原来他竟然是唐王府世孙的儿子。崇祯五年的时候,朱聿键继位成了唐王,但朱平安却依然是家生子的身份,这个时候,曹无伤才知道,原来,朱平安竟是唐王殿下在幽禁期间和宫女所生的私生子。

可在曹无伤的心目中,朱平安便是当仁不让的唐王世子,所以,曹无伤经常会下意识的喊出“世子爷”三个字,直到被朱平安训斥的多了,这才慢慢改口。

两个人一路扶持走到如今,现在,有钱了,朱平安也升官了,曹无伤觉得,现在的日子才是最幸福的。

曹无伤很没风度的将两只油汪汪的大手在身上的袍子上擦了擦。透过窗户看看天色,“大狗,你还有事情要做吗?”

张大狗不明所以的摇摇头。

“那就好,今晚我还要出去做上一票。你带几个心腹兄弟给我打下手!”

张大狗眼睛一亮,“曹爷,今晚还要做事?”

“废话,你没看见兵马司的几个头头都在这儿嘛!坊市中的巡查肯定松懈,今晚不做何时做?”

“好咧!”曹无伤奉朱平安所命暗查凤阳富户的私产,张大狗也是知情人之一,平时便是由他带人给曹无伤打下手,搬运财货。一听到曹无伤的这句话,张大狗顿时来了精神。

当下,张大狗迅速召集五名心腹,带上平素趁手的鹤嘴锄和铁铲,跟在曹无伤的身后除了后门,一行人也不说话,飞快的向着凤阳曾经最热闹的坊市赶去。

这片地方便是当日,朱平安被石应诏堵在城门外之后经过的那片坊市的废墟。凤阳曾经最大的珠宝玉器店和江淮盐商的店铺都聚集在这一带。

曹无伤判断的没错,今日凤阳文武都得了赏赐,因此各家都忙于摆宴庆贺,街上的兵马司巡检也趁机偷了懒,黑乎乎的旷野上,只看见起伏的废墟轮廓,竟是连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前几日,曹无伤已经趁夜半时分来探过珠宝玉器店的虚实,在此颇有一些收货,能拿走的已经全部带回了百户所,今夜来的主要目的便是江淮盐商在此的商号——祥顺记。

江淮盐商,富甲天下,和朝中的各个文官集团、勋贵甚至是内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日,李自成、张献忠三日之内便攻克凤阳外城,之后便是对凤阳城中的富户进行大肆劫掠和屠杀。祥顺记作为江淮盐商在凤阳最大的商号,自然是首当其冲。

商号的各色人等,被乱匪杀了个精光,财货也都充作了军资,听说仅是现银,便抄走了十余万两。这样的消息,曹无伤从朱平安的口中得知后,不禁怦然心动。

乖乖,现银就十余万两,那私藏的银票、珍宝能少的了吗?

凤阳是漕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中转站,江淮的粮米、盐等货物相当一部分都要通过凤阳流转。加上大明朝以中都为祖宗基业,历朝历代,不断迁徙富户充实凤阳,因此,凤阳可以说是除江南之外第二个富商云集的地区。

朱平安从后世的资料中得知,明朝灭亡后,满清重修凤阳,当然不可能按照明朝的规格建造,但即便是如此,还是从凤阳的废墟中找到了为数不少的金银财货,相传这些都是当年凤阳富户留下来的东西,因为流贼的缘故,没能从凤阳城及时搬运出去。反倒是白白便宜了满清鞑子。

念及于此,朱平安才命令曹无伤勘察凤阳坊市地形,并从官府弄来了凤阳坊市的地图,对照富户所在位置进行寻找。而曹无伤得自于姚少钦的教授,一身功夫除外,还得了姚少钦以当年做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