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140-人事第一-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驾:的确,我们不可能每天都工作得非常愉快,压力,挫折经常光顾和考验我们。比如我有时也在考虑如何处理部门之间的矛盾问题,作为中立方有时角色的把握是很微妙的,可能处理不好,误会产生了,问题还越积越多。但我的做法是,一方面处理问题对事不对人,这很重要。否则会把一种不愉快甚至抵触的关系带进更多的工作和人际当中,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因此,心态的调整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处理的方法也有讲究。有时矛盾出现了,尽管需要解决,但是我们带上了情绪或者不够冷静,那难以解决问题。我会先“冷处理”一下。之后我们再好好协商。    
    有时,在和不同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的过程里,得到的灵感是我们原来的流程、制度是不是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说行政采购的工作,由于原来的流程制定存在不合理性,导致一些工作被闲置了,效率提不起来。那我们就需要来改进流程。    
    HR管理世界:这样一来,制度和流程也在不断受到挑战了?    
    金驾:是,一方面制度和流程是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更新的。因此我们需要搜集员工的反馈和意见,考虑哪些问题是由于制度和流程造成的,可以怎么改变。但是,这也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可以归咎到制度和流程上,保持制度和流程的相对严肃性也同样很重要。    
    HR管理世界:要和那么多精英人才一起工作,您作为HR感受到最大的收获和挑战是什么?    
    金驾:我的确收获了很多。4年前我刚来博世的时候,公司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HR部门,当时我要兼做很多HR的工作。一直到现在HR经理的职位,我个人就是博世内部提拔的一个例子。4年来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最明显的是对公司的业务领域了解了很多,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对HR的理解也提高到一个比较深的层次,我的沟通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等等都在工作当中不断地得到体验和改进。    
    当然工作中也有挑战。如何协调和化解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的矛盾,如何打破部门间的障碍,如何与各部门的经理进行沟通,如何进行时间管理,项目管理,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感觉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如何建立彼此的信任,如何让他们愿意与我多沟通交流,如何通过各种努力,让员工感受到公司优秀的文化和氛围。因此,我现在也要做很多员工关系方面的工作。    
    HR管理世界:这样一来您的工作也就更多样化了,是否压力也随之增大了?    
    金驾:工作内容是不断被扩充升级的,尽管有时我们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区分,可是我们要做很多事情,比如刚才谈到的员工关系,和你也提到的压力管理。有的企业可能一个HR要服务于100个员工,他的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谈到压力管理,这也是个有趣的话题,我也在考虑以后除了做自己的压力管理之外,如何做好员工的压力管理。    
    我自己的做法是,我办公室外面的风景很不错,东方明珠,黄浦江,我可以登高望远缓解一下疲劳和压力。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心态很重要。另外,和员工拉近距离,建立信任,在他们需要找人倾诉或者给点意见的时候,我也很乐意成为这样的对象。    
    贴士    
    博世以人为本的理念    
    博世全球221;000名员工(截至2002年1月1日)是集团最重要的资产。博世公司非常重视员工之间的国际交流;以加强集团内部的全球合作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国际间的知识交流。此外;其著名的“继续培训计划”帮助员工在实践工作的各方面均有所提高。归根结底,是每一位员工的智慧和努力,推动了博世集团不断发展。


《人事第一》 三泰康人寿(1)(图)

  让员工从“想做”到“会做”,从“会做”到“乐做”  (专访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训练官曾恩明博士)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由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等1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发起组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全国性人寿保险公司之一。在全国设立了北京、武汉、广州等29家分公司,124家中心支公司,同时,泰康人寿的员工队伍迅速壮大,目前已拥有内勤人员6000余人,营销总人力15。5万人。


《人事第一》 三泰康人寿(2)(图)

  曾恩明博士简历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首席训练官。  美国宾州州立Bloomsburg大学MBA,美国北爱荷华州立大学产业训练博士,曾先生曾担任了众多协会及组织的主席及负责人,是中国培训行业最资深的专家之一,他致力于协助泰康人寿成为中国公认的培训最佳典范企业。


《人事第一》 三泰康人寿(3)

    HR管理世界:曾博士您好。您现在是泰康保险公司的首席训练官,在帮助泰康公司成为全国公认的培训最佳典范企业。但是据说您刚入行的时候并不被看好。能否谈谈这段经历?    
    曾恩明:我在1966年军中退役后开始找工作。有一次听了一场寿险讲习,感觉保险很有前途,也很有利益,便想入这行。结果我的家人反应很大,告诉我我的人际关系、口才、个性各个方面都没有做保险的天赋。用今天“人才测评”的观念来看,我可能通不过测评。可是后来我还是“误入歧途”进了这行。刚入行的时候我的确受了非常多的挫折,也不断在怀疑和否定自己。我在1972年参加美国寿险管理学会(LOMA)的寿险管理师资格考试时,帮我办理手续的人员都对我嗤之以鼻。但是,好在我始终没有放弃,发奋学习,2年后,我成功跨越了体力和语言能力的考验,赢得了LOMA的寿险管理师资格,于1977年正式进入保险行业。之后,我更是积极地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表达能力,尤其是在个性方面,藉由保险的推展,我从原先羞涩甚至有些忧郁,逐渐变得敢于面对大众,敢于演说,变得自信,开朗而充满活力起来。    
    HR管理世界:后来您是如何开始了在泰康公司的培训师工作?    
    曾恩明:我在这行工作了25年之后,也就是2003年,自己规划应该“退休”了。我去周游世界了一番,回来之后,泰康公司的高层与我交流。泰康公司是非常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培训的企业,尤其在保险这行,激励和培训格外重要。由于泰康公司可以连续3年取得3位数字的增长,很了不起,但反过来想,要如何培训这样一个企业的精英们,这是件有趣的事情。我觉得他们的理念很优秀,也能让我发挥本行的优势,于是,我到了泰康。我们的理念是“教育是最大的福利,管理是最严肃的爱”,泰康公司的培训官能进入总裁层会议,参与企业战略制定和发展规划的讨论决定中,这在保险行业乃至所有企业中都是比较少见的现象。    
    HR管理世界:您的个人经历和您的工作阅历对您今天的培训工作有什么直接联系呢?    
    曾恩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人的潜能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如果没有激励和自我激励,没有认准目标之后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练习,不断突破我们自身的束缚与惰性,我们可能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获得不断的成长和成熟。    
    HR管理世界:吃了那么多苦,您是如何坚持下来,而且坚信自己走的路是正确的?    
    曾恩明:的确,我吃了很多苦。可是,障碍往往也是成功的基石。很多时候我们放弃,那是我们在自我安慰,自我蒙蔽,自我推卸责任。打个比方,卧底如果不是为求真切,怎么会努力改造自己以适应工作环境和性质?如果卧底一再说“我不行,我真的不行”,他就真的不再具备向困难挑战的勇气和能力。奥运会上的举重选手,在争夺奖牌的决赛中总是要举重一点,再重一点。达到和刷新记录,是他们的光荣。如果总是说,我最好成绩也就只有多少,那不过是自我欺骗和逃避。    
    可是,话说回来,我认为坚持和自我激励并不意味着一个人要盲目追求不计后果。相反,计划性很重要。在泰康,我们要给员工做职业计划,尤其是在新近员工和需要提升员工的培训中。我们要让大家画一个坐标,找出你眼前的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接着做3件事情:    
    1。自我分析。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拥有何种个性和优缺点,如果可以借助科学的测评和测量,那自然更好。    
    2。确定你的目标。其中包括短期,比如你目前在什么岗位上,你希望自己能把什么工作做好,能具备什么能力。中期目标,比如3——5年后你希望自己处于什么岗位,做什么内容的工作。然后是长远目标,比如你希望能成为资深顾问,或者自己创业。列得越详细越好。    
    3。在目标确定之后,你来填充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价。比如,你希望成为管理者,那么为此你需要积累哪些方面的知识、信息,哪些人际关系,哪些经验。你希望切入新领域的时间长度大约是多少,你希望从什么层次切入。    
    HR管理世界:这是一个流程化的职业规划过程。但是可能不少人对自己的中长期目标难以短时间内确定。该怎么办?    
    曾恩明:在做这样的职业目标规划之前,你一定要自己先仔细思考过。相比与中期目标来说,我觉得长期目标更重要。在我们发展的过程里往往由于缺乏目标,走了许多弯路,做了很多无用功,到头来发现,原来目标早就经过了。尽管在实现目标的过程里,我们的目标也会有所调整,但这个实现的过程不会浪费,而且要从长远目标出发,目标确定,方法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动机和愿望也就更强烈,更能将自己的工作目标与公司的组织目标有机结合,于是形成这样的一种认识:我在为一个组织效力的同时,也是组织在提供给我一个实现目标,不断进步的舞台。    
    HR管理世界:那么在实现目标过程里我们应该如何对付各种挫折和失败?    
    曾恩明:首先是心态的问题。刚才我也谈到了,人的潜能是无穷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开发和发挥潜能的勇气与恒心。不要给自己各种借口来逃避挫折,将自己蜷缩在没有压力的温床上。    
    同时,勤奋是我们进步的法宝,培训是帮助我们进步的捷径。我经常和学员玩一个“手指灵活性”的游戏。我们都认为全身最灵活的部位应该是手指,那让我们来实验一下。把你的左右手伸出来,然后注意听我口令:上打三声鼓(食指抬三次),下打三声鼓(小拇指抬三次),上下一起打(食指和小拇指同时抬三次),中间裂大缝(食指和中指并拢,无名指和小拇指并拢,中指和无名指向相反方向一起抬三次)。这样做下来,你的手指够灵活了吗?如果速度再快一点呢?这个游戏我和很多学员都玩过,有些学员即使玩过好几遍,都还很不灵活,这也就是说,即使我们接受了培训,我们没有花时间练习和实践,那么培训的效果如何见得呢?    
    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最近一次参加的培训有多少收获我们已经运用起来了?如果培训要我们自己花钱和时间,我们还这么愿意参加吗?我们会不会因为培训被安排在周末而希望得到加班费?


《人事第一》 三泰康人寿(4)

    HR管理世界:谈到培训,那么您认为培训过程中学员、学员的主管和讲师之间应该保持何种关系才能优化培训的效果?    
    曾恩明: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什么样的培训结果是理想的。曾经有这么一幅幽默画,画的是一个大会场内,讲台上放着一台大录音机,正在播放一个培训课程,而台下的学员座位席上,整齐排放着整排的小的收音机。这就是我们传统的学习和培训的过程吗?是否学习和培训的实质就只是记录下培训师所讲授的东西就算达成目的了?    
    美国哈佛大学曾经针对70几个组织进行调查,请他们按照不同角色在培训不同期间的作用的重要性进行打分,最重要的打1分,最不重要的打9分,结果如下:    
    你看,出乎意料的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重要因素,比如讲师的因素,学员在培训中的因素都相对不那么重要。相反,学员和主管在培训前、后的作用对培训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中主管在培训后是一个最关键角色。这份调查也许只局限于美国,但某种程度上,它的参考性很强。    
    HR管理世界:也就是说评价一次培训是否成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