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茶花女(上)〔法〕小仲马-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就下了楼。 那些目击者肯定对我作了种种猜测,他们准会暗暗思忖,是什么力量驱使我花那么大价钱来买下这本书,这种书到处都可以买到,只要花上十个法郎,至多不过十五个法郎。一个小时后,我派人取回了我买下了的那本书。扉页上是赠书人用钢笔写的两行秀丽的字:玛侬对玛格丽特惭愧下面署名是阿尔芒。 迪瓦尔。“惭愧”这两个字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据阿尔芒。 迪瓦尔先生的意见,玛侬是不是承认玛格丽特无论在放荡的生活,还是在内心感情方面,要比自己更胜一筹?

    第二种在感情方面解释较为合乎情理,因为第一种解释是唐突无礼的,不管玛格丽特对自己的看法如何,她也是不



 20

    81茶花女(上)

    会接受。我又出去了,直到晚上睡觉时,我才想到那本书。当然,《玛侬。 莱斯科》是个动人的故事,我虽然已熟悉故事里每一个情节,可是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手头有这本书,我即无法摆脱它的吸引力,我打开书本,普莱服神父塑造的女主人公似乎又在眼前,这情况几乎一百多次反复了。 这位女主人公给描绘得那么栩栩如生,真切动人,好象我真的见过她似的。 此时形成一种对比,更增加了这本书对我的意料不到的吸引力。 出于对这个可怜的姑娘的怜悯,甚至可以说是喜爱,我对她越加同情了,我从她那里得到的遗物只有这本书。 诚然,玛侬是死在荒凉的沙漠里的,但她是死在一个真心爱她的情人的怀抱里的。 玛侬死后,这情人为她挖了一个墓穴,他的眼泪洒落在她身上,并且连同他的心也一起埋葬进去了。 而玛格丽特,她像玛侬一样是个有罪的人,也有可能像玛侬一样放弃邪恶;但正如我所看到的那样,她是死在富丽豪华的环境里的。 她就死在过去一直睡觉的床上,但在她的心里却是一片空虚,就像被埋葬在沙漠中一样,而且这个沙漠比埋葬玛侬的沙漠更加干燥、更荒凉、更无情。我在几个了解她临终情况的朋友那里听说,玛格丽特在她无比痛苦的长达两个月的病危期间,谁都没有到她床边给她一点真正的安慰。我从玛侬和玛格丽特,转而想到了那些我所认识的女人,我看着她们边唱歌,边走向那几乎是万流归一的最后归宿。可怜的女人!如果说爱她们是一种过错,那么同情她们该不应是过错吧。 你们同情见不到阳光的瞎子,同情听不到



 21

    茶花女(上)91

    大自然音响的聋子,同情不能用声音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哑巴;但,在一种虚假的也是廉耻的借口之下,你们却不愿同情这些心灵上的瞎子,灵魂上的聋子和良心上的哑巴。 这种残疾逼得那个不幸的受苦的女人几乎走上绝路,使她无可奈何地看不到善良,听不到天主的声音,也说不出爱情、信仰的纯洁的语言。雨果刻画了玛丽翁。 德。 萝尔姆;缪塞创作了贝尔娜雷特;大仲马塑造了费尔南特;每个时期的思想家和诗人都奉献给娼家女子仁慈的怜悯心。有时一个伟人也会挺身而出,用他的爱情、甚至以他的姓氏来为她们恢复名誉。 我之所以反复地这么强调,由于在那些开始看我这本书的读者中间,恐怕有很多人已经准备抛开这本书了,怕这是一本专门为邪恶和淫欲辩护的书,而且作者的年龄想必更是不值得信任。 希望这些人别这么想,如果仅是因为这一点,那还请继续看下去的好。我只信奉一个原则:女子若没有接受过善的教育,天主总是向她们指出两条道路,让她们能殊途同归地走到他的跟前:一条是痛苦,一条是爱情。这两条路走起来都很艰难。那些女人在上面走得两脚流血,两手破裂;但与此同时,她们把罪孽的盛装留在沿途的荆棘上,赤条条地抵达旅途的尽头,然而这样全身赤裸地来到天主跟前,她们并不觉得害躁。碰到这些勇敢的女旅客的人们都应该帮助她们,并且跟大家说这些女人遇到过,因为在宣传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就是为她们指出了道路。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在人生道路的入口处竖两块



 22

    02茶花女(上)

    牌子:一块是告示,写着“善之路”

    ;另一块是警告,写着“恶之路”

    ;满不在乎的告诉走来的人说:“选择吧!”而应该像基督那样,向那些受到环境诱惑的人指出从第二条路通往第一条路的途径;尤其是不能让开始的那段太险要,显得极不好走。基督教关于浪子回头的动人的寓言,目的是劝告我们要对人仁慈,要宽容。 耶稣对那些深受情欲之害的灵魂充满了爱,他喜欢在包扎他们伤口的时候,从伤口取出治伤口的香膏敷在伤口上。 因此,他对玛特莱娜说:“你将获得宽恕,因为你付出了很多的爱,”

    这种崇高的宽恕行为唤起了一种崇高的信仰。为什么我们要比基督严厉呢?这世界为了要显示它的强大,故作严厉,我们也就顽固地接受了它的成见。 为什么我们要和它一样抛弃那些伤口里流着血的灵魂呢?

    从这伤口里,他们的罪恶像病人的污血一样渗出来。 这些灵魂等待着一只友谊的手来替他们包扎伤口,治愈他们心里的创伤。我这是在向我同时代的人呼吁,向那些幸好伏尔泰先生的理论对之已不起作用的人们呼吁,向那些像我一样地意识到十五年以来人道主义正在突飞猛进的人呼吁。 善恶的学识已得到公认,信仰又重新建立,我们又重新开始尊敬神圣的事物。 假如还不能说这个世界是十全十美的,至少可以说相比以前大有改善。 聪明人全都致力于同一个目的,一切伟大的意志都服从于同原则:我们要善良,要朝气蓬勃,要真实!

    邪恶事实上很空虚,我们要为行善而感到骄傲。最重要的是,我们千万不要丧失信心。 不要轻视那些不是母亲、姐妹,又



 23

    茶花女(上)12

    不是女儿、妻子的女人。 不要减少对亲族的尊重和对自私的宽容。 既然上天对一个忏悔的罪人比对一百个从没有犯过罪的正直的人更加喜欢,那就让我们作一个忏悔的罪人吧,上天会赐福给我们的。 在我们行进的道路上,给那些被人间欲望所断送的人留下我们的宽恕吧,或许只有一种神圣的希望可以拯救他们,就像那些老婆子在劝人接受她们的治疗方法时所说的:即使没有什么好处,也不会有什么坏处。当然,我想从这些细小的论题里面得出伟大的结论,似乎这样显得我不自量力。 但一切都存在于渺小之中,我就是相信这种说法。 孩子虽然幼小,但他是未来的成人;脑袋虽狭窄,但它蕴含着无限的思想;眼珠才不过一丁点儿大,它却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四

    拍卖两天后结束,一共售得十五万法郎。债主们拿走了三分之二,余下的由玛格丽特的家属继承,她的家属是个姐姐和一个小外甥。这个姐姐一看到公证人写信通知她说可以继承到五万法郎的遗产时,吃惊得呆若木鸡。这个年轻的姑娘没有看到她的妹妹已有六、七年了。 从



 24

    22茶花女(上)

    她妹妹失踪以后,不论是她还是别人,都没有得到过有关她的消息。这姐姐急急忙忙地赶到巴黎。 那些认识玛格丽特的人看到了她也感到惊诧不已,因为玛格丽特唯一的继承人居然是一个胖胖的美丽的乡下姑娘,这还是她第一次离开家乡。顷刻间她发了财,也很是惊讶这笔意外之财是从哪里来的。后来有人告诉我,她回到村子里的时候,为她妹妹的死亡感到十分悲伤,但她把这笔钱以四厘五的利息存了起来,才让她的悲伤得到了补偿。在巴黎这个谣言纷纭的罪恶深渊,这样的事情到处有人在议论,随着岁月的消逝,就慢慢地被人遗忘了。 要不是我忽然又遇上了一件事,我也几乎忘记了自己怎么会参与这些事情。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玛格丽特的身世,也知道了一些非常感人的详情细节。 于是我决定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现在我来写这个故事。家具售完后,那所空住宅重新出租了,在那之后三四天的一个早晨,有人按我家的门铃。我的兼做仆人的看门人去开了门,给我拿来一张名片,对我说来客要见我。我看了一下名片,上面写着:阿尔芒。 迪瓦尔。我突然记起自己好像曾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名字,我记起了《玛侬。 莱斯科》那本书的扉页。送这本书给玛格丽特的人要见我干什么呢?我吩咐立即请那等着的人进来。



 25

    茶花女(上)32

    我看到了一个金黄头发的青年。他身材高大,脸色苍白,身穿一身旅行服装,这套服装像已穿了好几天,上面全是尘土甚至到了巴黎也没刷一下。迪瓦尔先生很激动,他也没有掩饰他的情绪,就这么眼泪汪汪地用颤抖的声音对我说:“先生,请原谅我这么衣冠不整,冒昧地来拜访您。 但年轻人是不大讲究这些俗套的,何况我又实在急于想在今天就见到您。 因此我虽然已经把行李送到了旅馆,却没留时间到旅馆里去歇一下就马上赶到您这儿来了。 尽管时间还早,我还是怕见不到你。”

    我请迪瓦尔先生在炉边坐下。 他一边就坐,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把脸捂了一会儿。“你一定想知道,”他唉声叹气地接着说,“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在这种时间,穿着这样的衣服,哭成这模样地来拜访您,会向您提出什么样的请求。”我只有一个简单的要求,先生,想请您帮忙的。“

    “请讲,先生,我愿意为您效劳。”

    “你参加了玛格丽特。 戈蒂埃家里的拍卖吧?”

    讲到玛格丽特的名字,这个年轻人暂时克制住的激动情绪失去了控制,他不得不用双手捂住了眼睛。“你一定会觉得我很可笑,”他又说,“请再一次原谅我这副失礼的模样。 您这么耐心地听我说话,请相信,我将永远记着您的好意。”

    “先生,”我对他说,“如果我真的能为您效劳,能稍许减轻您一些痛苦的话,请告诉我,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你将知



 26

    42茶花女(上)

    道我是一个非常乐于助人的。“

    迪瓦尔先生的痛苦实在令人同情,我无论如何要使他满意。他对我说:“在拍卖玛格丽特财产的时候,你是不是买了一本书?”

    “是的,买了一本书。”

    “是《玛侬。 莱斯科》吗?”

    “是!”

    “这本书您还留着吗?”

    “在我卧室。”

    阿尔芒。 迪瓦尔听到这句话,仿佛心里放下了一块石头,马上向我表示感谢,好像这本书仍在我这儿就已是帮了他一点忙似的。我站起来,走进卧室把书取来,给了他。“就是这本,”他说,瞧了瞧扉页上的题词后就翻看起来,“是这本。”

    一串串的泪珠滴落在书页上。“那,先生,”他抬起头来对我说,这时候他根本顾不上去掩饰他刚刚哭过,而且几乎又要出声哭泣了,“这本书对你很重要吗?”

    “先生,你为什么要这样问?”

    “因为我想请您把它让给我。”

    “出于好奇,我想知道”这时我说,“是您送给玛格丽特。戈蒂埃这本书吗?”

    “是我。”



 27

    茶花女(上)52

    “这本书归您啦,先生,您拿去吧,我高兴能使这本书物归原主。”

    “但,”迪瓦尔先生不好意思地说,“那么至少我也得把您付掉的书款还给您。”

    “允许我把它奉赠给您吧。在这样的拍卖中,区区一小本书根本谈不上高价,这本书花了多少钱我自己都记不起来了。”

    “你花了一百法郎。”

    “是啊,”我说,这次轮到我尴尬了,“您怎么知道的?”

    “很简单,我原来想及时来到巴黎,赶上玛格丽特的遗物拍卖,但是我直到今天早晨才赶到。 可无论如何我也要得到她一件遗物,我赶到拍卖估价人那儿,请他让我查一查售出物品的买主名单。 我查到这本书是您买的,就决定上这儿来请把书让给我,不过您出的价钱使我担心,您买这本书会不会是为了某种纪念呢?”

    阿尔芒说这话,显得很担心,他是怕我和玛格丽特之间也有过他和她那样的交情。我赶忙让他放心。“我只是见到过她罢了,”我对他说,“一个年轻人对一个他乐于遇见的漂亮女人的去世会产生的那种感受,也就是我的感受。 我也并未料到想在那次拍卖中买些东西,只是有位先生死命跟我抬价,好象存心不让我买到这本书。 我也是一时高兴,逗他发火,才一个劲儿地跟他争着买这本书。 因此,我再跟您说一遍,先生,您现在可以拿走这本书,并且我再次请求您接受它,不要像我从拍卖估价人手里买到它那样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