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5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州守将也不可能派出大军深入,因此这个方向也不必担心。所以你们此去,主要是防范甘州回讫绕过瓜州大泽的东南角进攻泽北,还有就是得处理好和豹文山部的关系,别让他们南下趁火打劫

曹昆道:“大都护尽管放心,豹文山部与我们本有不成文的协议,彼此不相侵犯,至于甘州回讫那边更不用担心,泽北地方数百里,又是我们百帐军的地盘,如果秋银蠢到要派骑兵进入这里来捉我们,那就是在咱们的后院玩捉迷藏,根本就不用担忧。甘州回讫也是游牧出身,当知道分散兵力去捕捉如风如影的游牧者,远不如集中兵力攻打跑不掉的据点,所以玉门关这边才要担心,我所疑惑者,却是不知道大都护准备如何破敌

说到这里眼神显得十分诚恳,乃是希望张迈给他透露一点消息。

张迈沉吟着,道:“好,这事也要你们配合,我就与你说吧。以我麾下的三千兵力,要想同时击破归义军与甘州回讫的联手无异于痴人做梦,所以我在玉门关也只是勉力抵抗,真正决胜的,还是寄望于来自高昌三镇的大军

曹昆哦了一声,竟然没显露出多少惊讶来,问道:“那大都护派去报信人马没有?”张迈道:“我已经派出五拨人马,携带加密文书,分别化装成乞丐、商人、游牧者、难民甚至归义军的逃兵,从各路潜往高昌

曹昆道:“敌人这次十分谨慎。大都护虽然派出了五拨人马,未必就都保证抵达,从这里去高昌,有一条隐秘小路,从长城的址的北面经过,越过兴胡泊,进入荒漠之后,沿着楼兰山脉南麓南行,这条路十分难走,沿途有一些地方二三百里间难以寻到水源,而且又容易迷失方向,必须有充足的准备才可起行,但走此路却可以直抵渠离,乃是当初刘广武为了与骨咄私通而开辟的道路。我有一位叔叔名曹举,曾走此路三回,若大都护信得过我们叔侄,可否再拟一份密信,交给我叔带去。”

张迈大喜道:“有什么信不过的!”当即点出一队精锐来,带上充足的干粮、食水,以曹举为向导,即日出。

这边杨易安排玉门关,那边薛云山从曹昆那里听说了张迈的计利后,也来寻他,道:“大都护,玉门关乃是旧关,荒置已久,曹议金在这里屯些老兵,老兵们为了自己生活方便,也添些砖加些瓦,作些修补,但不是作为一座防御要塞来修补,墙桓下面到底还是否能耐得冲撞谁也说不准。而且大都护虽然将帅旗立于玉门关,但却不必将兵力收敛在关内,更不用死守等到曹家与秋银大耸合围,大可以攻为守,挥三千轻骑的特长,叫玉门关在敌人眼中变得可望不可即。

张迈便问如何挥轻骑的特长,薛云山道:“这座玉门关之所以被荒废,主要是冥河河水减少的缘故,关城附近数十里都荒漠掉了,所以玉门关不得不迁移。方圆七十里内,除去冥河之外,只剩下十四处水源。且这十四处水源,有八处乃是浊泉,只能饮畜,就像瓜州大泽的水一样,人喝多了受不了,剩下六处,又有两处在关城之内。所以我们只要以玉门关为心核,派骑兵,在冥河下游以及以及四处水源不断袭扰出没,若有大军来则避开,若是小部人马则纵兵袭击,令彼之前锋难以立足,则彼之后继部队也将迁延蜘厨,如此足以使南来联军短期之内难以近前

张迈大喜道:“这玉门关我虽然来过,可没知道得似你这般详细,我们此来到河西本来没想到会打防御战,擅守之兵将都留在高昌,带到这边的只有田浩等寥寥数人,我本来正担心防守该如何开展呢,若依云山所言,那正好挥我军的特长,有你此略,曹某和秋银何足道哉!”

薛云山见他采纳自己的策略,心中生出一股知己之感,又道:“此外,泽北牧民在草原上其实会自行避敌。我们只需要留下三千人在瓜州大泽北岸路中,防止秋银绕着北岸来夹击玉门关,剩下的兵马,则大可运用于玉门关附近的战场。还有那一千多农兵,也可调数百人入关城驻防。在这荒漠草原之中打仗,宜动不宜静,必须敌来我退,敌退我进,既然我们的目的是扛到援兵到来,那就没必要在这里和死撑!大都护如此为河西百姓着想,你若撤入泽北草原,我们百帐牧民就算杀种马,啃草根,也一定会支持大都护将这场仗打下去!”

张迈听薛云山最后一句话说到就算“杀种马、啃草根”都支持自己,握住他的手道:“若百帐军民有这样的决心,那我还何愁此战不胜!云山你让父老们放心,此战得胜之后,我们所得到的将会是暂时失去者的十倍!”当即依薛云山的建议,减少护卫泽北百姓的牧骑数量,调一千农兵进入玉门关城协助防备。

海印暗中度量军队的部署,这些军务他本插不上话,但也来寻张迈,说道:“大都护,你既然立此大旗帜,不可不叫沙瓜百姓知晓,必须拟成拨尖,传技河西,让沙瓜百姓知道大都护还在玉门关坚守汉统,让河西僧俗都知道钦差特使还没有放弃他们。”

张迈道:“技文易拟,但如今各城戒严,如何传出去,却是件难事

海印道:“这个不难,大都护尽可拟了拨文来,然后交给贫僧就是。”

第七十七章小将突围

曹元忠将讲敦煌时,城内早有人来仰接,忽然不知从哪主池不了一曲悲戚的歌声,歌声曲调简单,词也易懂,曹元忠人在城门边上,忽然停下了马来听,却听那歌唱的是:

“囚牛专龙宫,睚眦入钢笼,蒲牢回,若迟了比。三声,恐君亦陷图固中。”

曹元忠觉得那歌词来得怪异。细细琢磨,来迎接他的阎一峰命人去伞唱歌之人,曹元忠喝道:“干什么!”

阎一峰道:“四公子不知道。最近敦煌出了许多怪人,一有机会就散布谣言,所以令公已经下令,所有敢妄传谣言的都捉了起来。”

曹元忠道:“爹爹的命令?爹爹以前最是宽厚,最近怎么变了?”

阎一峰道:“四公子,有什么话。进城以后再说吧,何必在这城门口讲这些。”

曹元忠就要策马,忽然被人拉住,一看,却是行军司马李敬民,曹议金让曹元忠出城去援助张迈就是李敬民传的令,同时曹议金还让他做了行军司马,此人乃是安西有名的才子,在出仕之前曾和张毅并称“月湖双隐”

曹元忠看了柚一眼,情知有异。便对阎一峰道:“等等。”阎一峰大急,却是没办、法,曹元忠与李敬民走到一边去,问道:“怎么了?”

李敬民道:“沙州的气氛有古怪,阎一峰的态度也有古怪,未到城门时,那童谣更有古怪,才才那歌则是古怪中的古怪!”

“你别给我说什么古怪古怪的绕口令!”曹元忠道:“究竟是有什么古怪?那歌说什么牛,又说什么龙宫。什么钢笼子,都听不懂在说什么。只是那“回。二字让我感觉不舒服。”

李敬民道:“四公子,这俚歌里头用了暗典。那囚牛不是牛,而是一种龙。”“三种龙?”

“有”李敬民道:“古老相传,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其子九名,野史有载。这俚歌第一句“囚牛专龙宫。的那囚牛便是龙的长子,这俚歌的第二句,“睚眦入钢笼。睚眦是龙的次子。第三句“蒲牢回。中的蒲牢,便是龙的第四个儿子

曹元忠只是学问不如李敬民,脑子却也是相当灵活的人,听到这里脸色微变:“什么!那”那这囚牛、睚眦、蒲牢”莫非说的是我们三兄弟?”

李敬民道:“定然走了一多半是城中有变,有人给四公子暗通消息呢!”

曹元忠心里想道:“如果李司马的猜测没错的话,那么“囚牛专龙宫”说的就是大哥已经控制了敦煌。“睚眦入钢笼。是说二哥被关了起来,“蒲牢回。是叫我别进城,后面那句“若迟了,恐君亦陷图固中,那就更露骨了。”

这时阎一峰已经来催,道:“四公子,令公在府里等着呢,咱们还是赶紧进城吧。”

曹元忠这时哪里还敢轻易进城?看阎一峰这样热切,心中更是起疑,只是自己已经回到了家门口,实在没有不进城的道理!便给李敬民使了个眼色,李敬民会意,对阎一峰说道:“当初四公子在晋昌誓师时。曾对二公子说:若此番不能建功立业,重振我曹氏军威,我曹元忠誓不入敦煌,以免愧见父老。四公子刚才要进城时,忽然想起了这个誓言。所以回头。此事不知道二公子禀报了令公未。”

曹元忠大蛇随棍上,就说:“对,对,我现在寸功未建,可不敢轻易进城,免得违了誓言。”就带领他的一千人马在城外驻扎。阎一峰苦劝不住,没奈何只好回去。

李敬民在阎一峰离开时跟他说:“四公子的为人最是较真不过,虽然只是随口一个誓言但他也不肯马虎。这事我也没办法了,只好请二公子来劝劝他。”

阎一峰走后,李敬民道:“誓言一事只是胡诌,如果二公子在城中无恙,他一定就知道我们说谎,如果是令公,听了这话就会知道四公子心中有了疑虑,一定会马上派二公子出来接四公子的,但如果二公子不来,那城内只怕就真的大糟特糟了。”

曹元忠道:“能怎么糟法,大哥就算要做什么事情,总不会对我不利吧。”

“那可不好说。”李敬民道:“常言说:疏不间亲。不过如果二公子待会不出现,那四公子就要做好最坏打算了对方连二公子都敢动的话,就没什么人是他们不敢动的了。”

曹元忠道:“如果,如果二哥真的出事,那”那可怎么办!”

“咱们得赶紧走!”李敬民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他们就在城外等候,左等右等不见曹元深来,半个时辰后却听铁蹄声大作,李敬民心细,赶紧下令全军上马,过了一会那队人马靠得近了。却不是曹元深,而是康隆的弟弟康兴,背后人马还在陆续从城门方向开来。

李敬民道:“四公子,事情有异了,要随时准备走!”

曹元忠若有所失,却还是翻身上马,迎了上去。他所部虽只千人,却是一个完整的编制,又是归义军中的精锐,因此不怕康兴人多。

康兴近前,呼道:“四公子,怎么还不进城?”

曹元忠道:“当日我曾有誓言,未建寸功,不入敦煌,所以临门踌躇。”

康兴笑道:“四公子这说的是什么孩子话!你不是未建功,只是那张迈忽起异心,事情有变,所以暂时也没法建功。快快进城吧,大公子二公子都等着你商量如何对付张迈呢。”

他这话不说还好,一说这话,曹元忠便知道曹元深果然出事了,怒道:“康老头。我二哥呢?”

康兴愕然:“四公子说什么。”

“说什么!”曹元忠道:“若是二哥他自然明白!现在你不明白,自是二哥出事了!”指着康兴道:“敦煌城内,究竟出了什么事!”

康兴急道:“四公子别听人挑拨。哪里有什么事情来?快快随我入城吧,莫惹得令公恼怒,那时候我这做叔叔的也没法替你回护了。”

“谁要你来回护!”曹元忠道:“你这就回去,我爹有什么话,你让我二哥出城来带给我,只要我见着了二哥,自然进城!”

康兴情眉头皱起,情知事情已经难以善了。背后的士兵蠢蠢欲动。曹元忠喝道:“你们干什么!要动手么!”

他在自家军中颇有威名,陡然间竖起了眉毛怒,康兴背后诸将士一时都不敢上前,李敬民低声道:“四公子,此地不宜久留!”

曹元忠便指着康兴道:“回去告诉大哥,我曹元忠也是曹家子孙,若有什么事情,请他坦坦诚相告。我未必便不支持他。但第一件事,他的先放了二哥!只要我见到了二哥。二话不说便回城去!在此之

跟着引兵便走,背后康兴犹豫着。终究没追上来,阎一峰问道:“康老,为什么不拦住他?”

康兴哼了一声,心想:“别人也就算了,但元忠和大公子却是兄弟至亲,静悄悄软集还可,如果在敦煌城外刀兵相见,传了出去只怕沙州的人心浮动,万一拦他不住那更是落人其实。我们城内原有多方布置,却没料到元忠竟然临门不入,可说是失算了。”

但对阎一峰却什么也没说,只道:“先回去,禀报了大公子再说。”

那边曹元忠引了兵马,走出十余里,人在马上恍惚了起来,既然弄不清楚城内出了何事,又不知道前路该往何方。

看看经过一座庄园,李敬民便扶持他下马休息,庄主听说是四公子驾到慌忙迎接,请他入内休息驻扎。临别李敬民下令征用了其庄园的所有马匹、骆鸵和粮食,那庄主哪里敢道半个不字?

曹元德至今未出对曹元忠的征讨令。所以他在沙州境内便如在家中一般,一千军队也不是个大数目,去到哪里都不怕饿着。

连日来他不停和司马、部下商议。不知不觉过了四十里泽,却还是没议出个所以然来,李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