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驿唐-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十三点点头,道:“算了,先回去禀告将军再说。”

众人把马牵到一处,将三个俘虏扔到马背上用皮索紧紧绑住。然后将缴获的战马三四匹用马缰连成一串,再将第一匹马的马缰拴在他们各自的战马鞍子上。然后何十三吩咐李潜和牛弼把尸体都摸一遍,有值钱的东西就收起来,把他们的兵器、弓箭也一并收好。

收拾妥当后五人出了山林上了官道,一路疾驰赶回营地。由于着急赶回去他们这一路上速度很快。他们虽然辛苦,那三个俘虏可就倒了大霉了,被颠的七荤八素直接在路上就吐了个天昏地暗眼冒金星。

回到营地五人不敢怠慢,立刻到中军大帐回禀。

大帐里,柴绍正召集众将商议,听到值守的亲兵回报说亲兵营探查军情时抓了三个俘虏立刻大喜,命令将俘虏押进大帐。

于是何十三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昂首阔步走在最前。李潜和曹元炳押着一个俘虏,段六指押着一名俘虏,牛弼拎着一个俘虏跟在何十三身后进了大帐。

进了大帐,牛弼直接将俘虏扔在递上。那俘虏肚子着地,忍不住发出一声痛呼。曹元炳和段六指各自一脚踢在两名俘虏的膝弯处,将他们直接踢的跪在地上。

何十三躬身拜道:“禀诸位将军,我等五人奉命前去探查敌情,途中遭遇敌人,经过我等奋勇作战,杀敌十一人抓到俘虏三人,缴获战马十四匹。另有一人被吓破了胆子落荒而逃。”

柴勇也在大帐中,听到何十三的回禀,得意洋洋地向两名郎将看了一眼。两名郎将撇撇嘴,心中暗忖,你柴勇得意个什么劲啊?若不是好兵都给了你能有这斩获?

马三宝听了乐的合不拢嘴。

柴绍也有些惊讶。五人遭遇十五个敌人竟然没有什么损失,而且杀了十一名敌人擒获三人,还缴获了十四匹战马,这等斩获放在追击战中也难以达到。他不由得好奇这仗是怎么打的,遂道:“快将事情的经过细细讲来。”

于是何十三口若悬河,将事情的经过绘声绘色地细细说了一遍。虽然在叙说中他适当夸大了自己如何机警过人,如何指挥得当如何英勇奋战,却还保持了基本的客观公正,没有贪墨牛弼和李潜的战功。

柴绍听完何十三的讲述,知道竟然是李潜和牛弼两人射杀了十人立刻两眼放光。他以前只听马三宝说两人如何厉害,没想到竟然厉害到这种地步。马三宝更是欣喜不已。李潜和牛弼是他举荐的,现在两人立了大功他自己脸上也有光不是?

柴绍哈哈大笑,道:“好,好。你们很好。来人,赏何十三钱三贯,曹元炳、段兴来各一贯。李潜、牛弼各十贯。尔等军功暂且记下等大胜之后再行赏赐。”

五人听到赏格之后就已经合不拢嘴,当听到大胜之后还有赏赐时,更是欣喜不已连忙拜谢了柴绍。

柴绍说完了赏赐,又道:“可曾审问过俘虏?”

何十三道:“时间匆忙还未曾审问。”

柴绍点点头,道:“十三,你受了伤先下去好好包扎休息一下。”

何十三谢过了柴绍先行退下。

柴绍又道:“柴勇,你将俘虏带下去好好审问。”

柴勇领命,带着李潜等人押着俘虏去审问。

军中自然没有衙门里的刑讯用具齐全,只有马鞭、军棍、刀斧之类的简单几种。不过这并不是说军中的刑讯就没效率。相反军中的刑讯更加直接,效率也更高。

柴勇来到一处营帐叫来几名亲兵协助刑讯。因吐谷浑人皆听得懂汉语倒不用找通译,柴勇直接对三名俘虏道:“你们这帮杂种听好了,第一个说的本将军会饶他不死,另外两个就只有死路一条。你们自己想清楚。”

三名俘虏听了却一点反应也没有。

柴勇冷笑一声道:“将他们拉下去分别拷打,谁先说了谁活后说的直接砍了。”

“诺!”几名亲兵立刻如狼似虎的将三名俘虏分别架出去,各自找地方拷打刑讯。

李潜略思片刻,拱手道:“将军,在下有事想禀告却不知当讲不当讲。”

柴勇望了李潜一眼,道:“是不是和审讯俘虏有关?”

李潜点点头,道:“正是。在下担心这些人未必肯说实话。若第一人招的是假的怎么办?”

柴勇哈哈一笑,道:“你想的不错。不过本将军岂是如此容易糊弄的?这三人本将军会让他们都开口,然后再对比口供。真假岂不一目了然?”

李潜惭愧道:“在下多嘴了。”

柴勇拍拍李潜的肩膀笑道:“你今天表现的非常不错。给本将军长了脸。你很机灵也肯用脑子是块好料,磨练几年就能有出息,本将军很看好你。以后有什么想法或着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说尽管问。”

李潜躬身道:“多谢将军。”

柴勇点点头,又对牛弼笑道:“牛弼,好小子,干的好。本将军也看好你。好好干,本将军相信日后你一定能成为一员猛将。”

牛弼憨憨一笑,道:“多谢将军夸奖。”

柴勇点点头,道:“你们去休息吧。”

两人拜别柴勇回到营帐,见何十三已经在营帐中了。李潜一愣,道:“十三哥,你的伤口这么快就处理好了?”

何十三道:“能不快吗?郎中就解开布瞧了两眼,然后在伤口上抹了点金创药又包上就让我回来了。”

李潜立刻想起,现在处理伤口一般都是清洗了伤口后抹上药包扎下就行,根本没有缝合这一说。伤口若小还好说,若是伤口很大愈合起来肯定慢,而且还容易重新迸裂。他立刻道:“十三哥,小弟略懂歧黄,你若不嫌弃让小弟看看如何?”

何十三有些诧异地望着李潜,道:“你懂医术?”

牛弼插口道:“那当然。我梅大伯,就是我潜哥的师父,医术可好了,我们村谁有个病有个痛啥的都找我梅大伯瞧。”

何十三道:“那就麻烦李兄弟帮我瞧瞧。”

李潜点点头放下兵刃上前解开布,见那伤口足有两寸长形状不规则,伤口两侧的肌肉都向外翻。李潜知道若不缝合这伤口一个月也收不了口,几个月也长不实。

李潜思忖了片刻,道:“可有缝衣服的针?还有针灸用的针?”

何十三道:“针灸用的针郎中那里有。缝衣服的针我这就有。”士卒自备针线也属常事,他们整日摸爬滚打衣服经常破,破了就得缝补。军营不准携带家眷只能自己缝补了,所以很多士卒都备有针线。

李潜道:“辅国,你先去郎中那借金针、裹伤的布和金创药来,再到火头军那找些热水,记住越热越好,最好能借个锅来在这里烧热水。”牛弼听了点点头快步出去。

何十三听了纳闷地道:“李兄弟,要金针我倒还能明白,你要缝衣服的针干什么?还有,你烧热水干什么,不会是想洗澡吧?天这么热是该洗洗。不过那边就有条小河,一会去河边洗就是何必这么麻烦自己烧水?”

李潜一笑,道:“当然不是,一会你就明白了。”

不多时牛弼端着个带足的锅来,后面跟着个伙夫,怀里抱着一堆柴火。牛弼将锅放下,又将金针、布和金疮药交给李潜。李潜先让伙夫生了火将水烧开,然后向何十三要了缝衣服的针弯成钩状又摘掉一根头发,穿在针眼里,最后把穿好的针和针灸用的金针以及干净的白布放到锅里煮。

何十三见状纳闷地问:“李兄弟,你这是干嘛?”

李潜随口解释道:“消毒啊。”

“消毒?”众人听了一头雾水。

李潜立刻想起现在的人听到毒这个字眼想到的是剧毒之物,与他所说的病毒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于是他想了想解释道:“这布和针上都有些咱们看不到的脏东西,必须放在热水里煮一会才能把脏东西去掉。这样伤口才不会因为沾上脏东西而化脓。”

何十三听懂了化脓这个词。很多伤兵之所以会残废很大原因是因为伤口化脓无法愈合所致,若伤口不化脓对他的恢复自然有好处。所以何十三虽然心中不明白却没再继续问下去。

第一卷新嫩小荷初出水第二八章再露一手

水开后又煮了大约一炷香功夫,李潜顾不得热自己先取了热水洗了手,然后捞起白布拧干撕下一片来,将剩下的让牛弼捏着一角提着凑近火烘烤。他用撕掉的一片蘸了热水仔细擦掉何十三伤口外面的金创药。擦完药,他捞起金针刺在何十三伤口的上方,封住血管减少流血。最后他捞起穿好头发的弯针飞针缝合。

缝合时何十三虽然觉得痛,但这点痛与伤口的疼痛相比算不得什么。他咬着牙坚持忍着不发出声音,但脸色已变成赤红色。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象关羽那样天生了个赤红的脸膛无论是疼还是羞都看不出来。

李潜前世是个急救医生,缝合伤口对他来说不过是小儿科。很快他就熟练的将伤口缝合完毕然后拔出了金针,再小心抹上点伤药,最后在从牛弼手中接过布来包扎上。

做完李潜说了句“好了,十天后拆线,这期间这条胳膊不要用使劲。”说完便将缝合针和金针扔到锅里继续煮。

何十三诧异地道:“李兄弟,什么是拆线?”

李潜一愣立刻想起现在连伤口缝合都没出现,又怎么会有拆线?遂向何十三解释道:“就是用剪刀把缝伤口的线剪断抽出来。”

“还得抽出来?那不是麻烦两次?”

李潜解释道:“十三哥,你的伤口太大,两边的肉不能贴在一起,愈合起来会很慢。弄不好两边的肉就萎缩了,到时你这条胳膊就使不出全力来。现在用针线将伤口缝在一起,两边的肉会贴着长,这样愈合起来就快,不会影响你这条胳膊以后用力。”

何十三恍然大悟道:“哦,我明白了。这就跟种树差不多。小树刚种下时,根没扎进土里去风一吹就倒,得支个架子撑着,等根扎牢靠了再把架子去掉,对不对?”

李潜大为诧异。他没想到何十三领悟的这么快,而且还能用种树比喻出来。他笑着点点头道:“十三哥说的不错,就是这么个理。”

何十三嘿嘿一笑,道:“以前我没追随马将军时,在司竹园阿郎家里经常种树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李潜让伙夫熄了火取了锅里的东西,正要让伙夫带走,这时外面急冲冲跑来一人,进门就道:“金针呢?郎中急着用。有十多个兄弟受伤了。”

李潜一听立刻道:“十三哥,你先休息我去看看。伙夫大哥,你带着锅跟我一起去。”说完便对门口那人道:“你快带路。”

那人愣了一下,道:“我是来要金针的。”

李潜急道:“我给郎中送去你头前带路。”

那人无奈只得带着李潜和伙夫去了郎中那。

到了郎中那,李潜看到有十多人受了伤,正在帐篷外或坐着或躺着,口中发出断断续续的呻吟。这些人有箭伤有矛伤还有刀伤,伤势最重的是那个腿被斩断了亲兵,已经疼昏过去。一名四十多岁的郎中正在给他包扎。其他几名打下手的士卒也在为另外的伤兵包扎。这些伤兵李潜都认识,正是先前一块跟随赵振国出去探查敌情的亲兵营弟兄。

李潜看到郎中和打下手的士卒都是满手是血,一会帮这个上报包扎一会帮那个伤病清理伤口,一点也不考虑会不会交叉感染,他急忙喝道:“全都停手。”

那郎中抬头看了一眼李潜道:“你是何人,为何让我们停手?”

李潜道:“我是亲兵营的。让你们停手是因为你们这样救人等于害人。”

郎中登时大怒。不过他知道亲兵营的人都是柴绍亲信,郎中虽然不满李潜打断他干活却也不敢恶言相加,冷哼一声道:“小伙子,我干郎中干了二十年,从来没人敢说我这样等于害人。”

李潜顾不得解释,道:“你若不信咱们就试试,我治一半你治一半,看看谁治的人伤口化脓的少。”

郎中听了更是满腹不悦,道:“岂能拿人命当儿戏?”

李潜道:“反正你也忙不过来,我帮你忙难道不好?”

郎中一想觉得也是,遂道:“行。不过我这边可没人手帮你,你想干自己找人。另外你治了哪些人都要记好了,出了岔子你要负责。”

李潜点点头,道:“行。”然后他吩咐伙夫道:“伙夫大哥你赶紧烧热水,就跟刚才一样。”

伙夫道:“行,不过我得去找柴火。”

李潜道:“不必。”他转头对一名正在一旁急的直跺脚的亲兵道:“张大哥,麻烦你去找些柴火来。”

李潜对他说话的那人姓张,是个火长,与李潜属于同一队。先前他们一火人也去搜索敌踪,不想遇到了十多个吐谷浑人双方恶战一场,他手下四个弟兄兵战死,剩下五个受伤,只有他自己功夫不弱也讲义气,竭力救出了受伤的兄弟逃了回来。他现在成了光杆司令,正沮丧懊恼间听到李潜说能帮忙救人,他赶紧点点头快步跑去找柴火。

趁水还没烧好,李潜抓紧先将伤兵的伤口进行初步处理,然后用金针挨个封住伤口的血管,防止失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