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弄臣-第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关系,要的就是个快,这船是战船,当然要以机动力为第一优先考虑,至于风浪什么的也不要紧,我不打算用这船去大洋中央,咱们主要还是在近海活动。”谢宏摆摆手,不以为意的说道。

“有了侯爷的那些设计,这船在机动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转向便捷,和速度快,尤其是应用起水轮之后,顺风的时候突进的速度想必无船可及,只是……”谈起这件作品的优点的时候,王云的语气倒是有些自豪,可他深锁的眉头还是没有打开。

谢宏急切的打断了王云的顾虑,直接一挥手传令道:“先不要说那么多,让陆家兄弟就位,开始试航。”

别说在后世,就算在明朝,这飞轮战舰也只能算是小型船只,不过在陆家兄弟的眼里,却已经是了不得的大船了,谁让他们以前驾驶的都是和舢板一样的渔船呢,有比较才知道珍惜,在这哥四个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们早就等在船旁边了,脸上都是跃跃欲试的神情,就连那个头脑最好的老2陆仁义都不例外。听到谢宏的命令后,他们几个的动作也是最快,等到其他水手到了船上的时候,四兄弟早已经就位了。

水性最好的老大负责掌舵,力气最大的老三负责控帆,眼神最好的老四负责瞭望,头脑最好的老2则充当导航,顺便掌控全局。

“下去几个人,对就是那里,把脚放在踏板上,听我号令,我说踩,你们就用力踩踏,明白了没有?再去几个人,帮老三升帆,先试主帆,再挂纵帆,都利落点,别拖泥带水的,快”

这些水手也都是操练过一阵子了,在四兄弟的催促下,不多时便各就各位了,随着主桅上的横帆升起,船身轻轻摇摆着,缓缓的驶出了船坞。

今天来观礼的人并不多,一则是春耕正忙,就算是工匠们大多也在忙着打造农具,没什么人有空闲;二来船坞附近早就被划成了禁区,身份不够的人,也进不来。

“哗”随着飞轮战舰的启动,岸上的人群也是响起了一阵惊叹声,原因很简单,这船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尽管在场者中见过海船的人不多,可对船只却都不陌生,也知道船只启动速度跟船型的大小成反比,船越大,启动的速度也就越慢。象运河上的那些漕船,更是只能依靠人力的拉拽才能缓缓而行,根本就谈不上什么速度。

不过眼前的这艘船启动却是极快,张开帆之后,很快就离开了船坞,再过得片刻,更是象离弦的箭一样蹿了出去,转眼间就到了海中央。

“侯爷,这船果然很快,难道这就是那个飞轮桨叶的效果?”猴子惊叹着向谢宏问道。

“那个装置还没有开启呢,这船本来就是快船……”见过后世的汽艇什么的,这种速度当然不会被谢宏放在眼里面,不过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看,确实算得上是快船了。

这船的船身很轻,那些转轴的装置都是精钢所制,不但更耐用,也比木头的装置轻了很多。同体积的木头当然比铁轻,不过这样的高损耗装置若是用木头做,就只能增加部件的体积,所以,用精铁制作后,整个船身是轻便了很多的。

而这船的整体外形,谢宏也是仿造后世见过的船只,和大航海时代的那些快船很类似,一根主桅,两根副桅,属于最灵便的船型了,快,是当然的。

“打旗语,让他们启动轮轴,试试最高速度。”说话间,船上的陆家兄弟已经完成了各个风帆的测试,打旗语来询问接下来的步骤了。旗语是谢宏结合后世的经验设计的,可以完成简单的交流,没有无线电的现在,也只能先用这个,然后慢慢完善了。

“船上已经收到了命令,马上执行。”传令兵迅速完成了命令的传达,并且很快从船上收到了回应。

明轮设在了船尾,为了防止被人看破玄虚,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桨叶,外面是有一层防护的,正因为这样,猴子刚刚才没看出来飞轮没有启动。

收到命令,飞轮正式启动了。

随着桨叶的拍打,船尾水花激荡,随着飞轮转速的增加,逐渐变成了两道亮白的水线,而这水线带来的,是近乎疯狂的速度。

尽管没有参照物,可那船离岸并不远,又有了适才的航速的对比,现在的速度着实让旁观者吃了一惊,用快逾奔马来形容已经不够了,惊叹之余,众人也只能是懊悔自己文采的不足了。

“嗯,这样的突击速度应该可以了。”谢宏欣慰的点了点头。

“可是,这船实在太小了,别说运货了,连带水手,也只能装下三十几个人……”尽管旁人都在惊叹,可王云还是愁眉苦脸的样子,要不然怎么说外行看热闹呢?装不了货也装不下人,这船光是快有什么用啊?

“王兄,我不是说过了吗,这船是战船,当然是速度最重要,我又没打算用它做贸易。”唉,传统害死人啊,思维都僵化了,谢宏在心里叹息着,又是强调了一遍造船的目的。

“可战船也得有水兵啊”跳船格斗这才是正道,王云一直念念不忘,“就算谢兄弟你要在船上架炮,可是……这船,这炮,就算架在船首都不一定能行,何况依谢兄弟你的说法,还是要架在侧面?恐怕一开炮,船就翻了。”

这倒不是王云忧郁过甚,实在是谢宏带的那十门炮太大,船又太小,他顾虑的危险是真实存在的。

“王兄,我让江大哥他们用渔船训练,你不会认为这是在培训水手吧?我只是让他们习惯水性,可以不晕船而已,让他们在海上跟老水手格斗,那不是找死吗?”谢宏一撮牙花子,很是无奈的说道。

江彬那些人全是旱鸭子,经过了几个月的地狱训练,晕船的症状确实减轻了不少,可离能在甲板上纵跃自如,发挥全部的战斗力还远着呢。

可谢宏的假想敌却都是从小就在船上长大的水手,让江彬他们在船上对敌,实在跟自杀没什么区别。

“再说,你忘了吗?我不是让神机营的人在演习新式武器了吗?咱们的战船主要靠那个作战。”

“那个好像也不怎么……”哪怕是新武器,也没法消除王云的忧愁,何况以他看来,那个新武器也不怎么靠谱。

“很好,试航行顺利,传令下去,让黑珍珠号航行的更远一点,测试一定要全面。”天生的悲观主义者是没法劝的,谢宏干脆撇下了王云,对着传令兵再次发出了号令。

“黑珍珠号?”传令兵一愣。

“嗯,就是新船的名字。”谢宏嘴角一挑,露出了一丝神秘的微笑。

正文第436章新武器,霹雳炮

第436章新武器,霹雳炮

谢宏先造小型船只的理念是正确的,黑珍珠号的船型不大,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也是由他亲自解决的,可是在试航当中,还是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都不大,也很快就得到了解决,但可想而知的是,如果真的一上来就造大型船只,会遭遇到多少麻烦了。

两天后,遇到的小问题都已经修整完毕,近海航行的各项测试也都完成,谢宏认为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测试了,也就是远航的测试,目的地当然就是鸭绿江的入海口。

伐木场那里已经运作了一阵子了,有了谢宏特意打造出的钢锯,想必工作进度也不会慢了,现在正好借着试航,开始运输材料。

试航通过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要赶造船只了,时间其实是很紧张的,现在已经是三月了,若是不能在五月以前完成所有准备工作,那就会错过最好的时机,实是由不得谢宏不急。

“侯爷,黑珍珠号终究是第一次远航,还是慎重点好,你还是不要亲自去了。”尽管知道谢宏为何而急,可王云还是觉得他亲自参与这次试航有些不妥当,在临行前也再次劝道。

“没关系,以后就要以这艘船为样板了,不亲自看着,我也没法安心,而且也没什么好危险的,虽是远航,可航线离海岸线并不远,有陆家兄弟在,有点意外也不要紧。”谢宏摆了摆手,不以为意的说着。

“而且还有一事,谢兄弟,按说造船的木材,应该用晾晒过一两年木料为好,刚砍伐下来的并不适用,黑珍珠号用的木料就是在附近收集起来的陈木,你说的长白山的木料虽好,可是……”

“没关系。”谢宏摇摇头,他也知道这注意事项,风干的目的大概是让木料充分脱水,植物细胞彻底死亡,以保证入水后不会吸水变形,科学的方法就是晾晒一两年,然后才能使用。

不过谢宏可没那么多时间等,何况用新鲜木材造的船也不是下水就散架,总是能对付几个月的。

“反正现有的木材也不够,顶多再造个两三艘,还是先用新鲜木材凑合吧,就当是练手了,过三五个月,直接淘汰换新船就是了。”

“那也行……”王云想想也是,反正材料和人工都充分得很,就算三个月一换,也算不得多浪费,而且谢宏主意已定,再劝也是没用,他摇摇头,轻叹一声道:“那就按你的意思办吧,但愿不会有什么麻烦。”

“放心吧,不会有麻烦的,说不定到时候还能用旧船捞一笔呢。”谢宏哈哈一笑,拍了拍王云的肩膀,然后扬声招呼道:“吴千户,带上你的人,一起上船,东西也带着,路上顺便演练一下。”

“遵命。”吴勇健就是神机营的那个炮手,如今已经升任千户了。他当初也是被谢宏的评书所吸引,对大海心生向往,认为海战是大炮发挥的战场。

不过让他略有些失望的是,目前海战的战法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完全没用到大炮,代之的却是另一种武器。

尽管和大炮有点相似,可实际上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相去甚远,若不是设计这武器的人是谢宏,而且谢宏也当众说过,这武器其实威力无穷,他肯定是半点信心也没有的。

本着谢宏倡导的军人要无条件服从命令,以及对谢宏的信心,吴勇健也没什么犹疑,不但在前些日子努力操练新武器,而且也严格的督促着手下的炮兵。

到了眼下,他对新武器的操作已经相当熟练了,只要经历过在船上的实战演练之后,很快就可以看到谢宏所说的新武器的真实威力了,他对此很有些期待。

辽东半岛东西两侧的海域中,其实分布着很多岛屿,一直到鸭绿江出海口附近,都是如此。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些岛屿也正是坚持敌后作战的东江军的基地。

所以,只要航海的人用的不是舢板,那么从旅顺前往鸭绿江出海口的航程,就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凶险。

阳春时节,海风还带着些冰冷意味,不过谢宏的心情却是大好,如今诸事顺利,计划很快就可以进入到下一阶段了,看着碧波万里的景象,他心情又如何能不好呢。

“侯爷,春天里海上的风本不定向,可有您跟着,老天都帮忙,居然吹起了西南风,咱们此去正是一路顺风啊。”航程过半,一路竟然吹的都是西南风,陆仁义笑着向谢宏恭维道。

“跟我有什么相干,不过是凑巧罢了,不过这样也好,正好让兄弟们省些气力,沿江去宽甸的时候就没那么辛苦了。”虽然也觉得凑巧,可谢宏倒也不会就此飘飘然,只是笑了笑,又转向了吴勇健。

“吴千户,你这边也开始吧,就以东面的礁石为目标,看看准头如何。”

“喏。”吴勇健抱拳应命,然后招呼着几个手下,围着一架古怪的机械忙碌起来。

这东西的主体是一个梯架,顶端有一个长长的臂架,在臂架的末端还挂着几根皮索……很显然,谢宏所谓的新武器,就是投石机。

“准备完成。”

“放”

“准备……”

“放”

……

在华夏,投石机不是什么稀罕玩意,最早甚至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有明确记载的是在三国时期,曹操命刘晔制造的霹雳车,正是投石机的一种。

在宋朝的时候,投石机已经广泛应用在军事领域了,只是和宋朝的诸多神兵利器一样,在北宋末年,这些武器就已经渐渐湮灭。

到了南宋时期,蒙古人攻打襄阳城的时候,所谓的回回炮也正是投石机的一种,那东西严格来说应该叫做配重投石机,是一种重型投石机。

在明朝,因为火器的长足进步和应用,投石机已经退出了明军的序列,不过终究是有记载可查,所以无论是王云还是吴勇健,对这东西都不怎么陌生。

由于船的规模的限制,飞轮战舰上面架不得大炮,当然也安置不下重型投石机,谢宏设计的这种是属于轻型投石机,依靠扭绞绳索产生力量弹射,算是弹力投石机的一种,跟军中的床弩比较接近。

经过了几个月的操练,吴勇健等人对这被谢宏命名为霹雳炮的投石机的操作,已经很熟练了,所以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在快速行进的船上,攻击固定目标,做到了十发三中的成绩,连谢宏都是连连点头称赞。

“侯爷,这霹雳炮打的倒是挺远,准头也不错,可这威力太差了点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