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弄臣-第3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爷,这霹雳炮打的倒是挺远,准头也不错,可这威力太差了点吧?就用这个,能把别人的船砸沉?”观看了一会儿,猴子也瞧出门道了,于是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家投石机的射程还不错,最远甚至能达到二百步,比不上将军炮,可却比普通的弓弩强。因为制作的也比较精细,通体用的都是精钢配件,所以精确度相对也比较高。

但是,和黑珍珠号一样,由于体型所限,这架投石机的威力并不大,太重的东西发射不出去,只能投射重约两三斤的弹丸而已。

这样的弹丸若是打到人还好,可要是打在船上,那效果还真就值得商榷,能不能打破甲板都是个问题。

猴子的疑问也是众人所关心的,听到两人在这边对答,除了掌舵的陆家老大,剩下的人都凑了过来,侧耳倾听,想知道谢宏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要紧,这样就够了。”谢宏神秘兮兮的笑了笑,却是卖了个关子,“侯大哥,现在我没法跟你说,等到实战的时候,你们看了就知道了,呵呵。”

猴子还要再问时,谢宏却突然抬起头来,指着北面高声说道:“好了不说这些了,已经到地方了,让下面的兄弟打起精神来,咱们要顺江而上了。”

“噢”

众人循声一看,正见北方海天交界处,一点黑线正逐渐放大,慢慢的连成了一片,却是到了鸭绿江畔了。

若是普通海船,想要逆着江流而行,必须得有适当的风向,飞轮战舰就简单多了,有风固然好,没风一样走,很快就到了宽甸以东的江边伐木场。

江彬的工作效率果然很高,靠近江边这里已经空出了一大片,原本茂密的森林已经变成了满地的木桩,而且工程还在向森林深处延伸着。堆放在江边的一根根圆木旁边也有人在忙碌着,他们要将这些木材扎成木排。

干活的当然不是江彬和他的手下,而是之前的扫荡行动中,抓来的女真人,在皮鞭和钢刀的威胁下,这些人也是焕发出了相当大的力量,将为后世环保者所痛恨的乱砍乱伐进行的十分高效。

唉,哥又要承担一项骂名了,谢宏悄然无息的叹了一口气,不过想想如今长白山脉森林的规模,他倒也释然了,比起偌大的森林,他现在砍伐的这些也不过九牛一毛罢了,要想发展,总要付出牺牲么。

“侯爷来了”

谢宏等人的到来动静不小,岸上的人也都被惊动了,监工们惊奇过后,却都是兴高采烈的,欢呼声由近及远的响成了一片。

开始的时候,那些从朝鲜和女真被掳掠至此的奴隶并没有什么反应,工作的时候不能分心,这是在皮鞭下换来的血泪教训,已经形成了下意识的反应了。

不过这些人当中懂汉语的也是不少,听到边军们的欢呼后,不少奴隶也都抬起头来,用饱含着恐惧和仇恨的目光往黑珍珠号看去。

侯爷尽管动手的是那些如狼似虎的明军,可奴隶们都知道,摧毁他们的家园,杀害他们的亲人,掳掠他们为奴隶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被称为侯爷的人。

“都干什么?想死吗?侯爷也是你们能看得的?干活,赶快干活”

谢宏是奴隶们眼中的恶魔,却是辽东百姓的万家生佛,江彬的手下也好,或是辽镇边军也好,对谢宏都充满了狂热的拥戴,哪里容得这些奴隶如此不敬,皮鞭挥舞声和斥骂声接连响起,奴隶们恐惧的低下了头。

见到这样的景象,谢宏心中也略有不忍,可他摇了摇头,很快恢复了坚定。没办法,资本的积累是血腥的,通往发展的道路上,总是有人要牺牲的,既然不能让我中原百姓受苦,那么也只好委屈你们了。

“谢兄弟”不多时,江彬就从林海深处钻了出来,他顶着一个大光头,映射着阳光,显得很是精神。

“嗯,江大哥,这个发型果然很适合你,哈哈。”

“大哥,你也要学和尚出家么?不然怎么留了个光头?”

“嗨,别提了,还不是谢兄弟说的,过江的时候要装扮的象一点,可那猪尾巴实在难看,某干脆就把头发都剃了,过江的时候就戴个假发,回来的时候就摘了。说起来也是奇怪,这些鞑子咋就这么没有审美观呢?留个猪尾巴做啥子。”江彬摸摸光头,没好气的抱怨道。

“谢兄弟,咱们这就开始吗?”刀疤脸本来就不怎么注重个人形象,随口抱怨了两句,马上就把烦恼丢在了一旁,急吼吼的向谢宏问道:“等木头都运到旅顺,是不是就该出航了?”

“没错,今天就开始吧,江大哥,等下你分些人去出海口那里,嗯,就坐木排好了,我们的船在前面拉着……等到了那里,直接拉起锁链,然后这边的木排就可以逐一放下去,在出海口那里拦住,等累计一定数量之后,一起拉会旅顺,估计跑个十几趟,应该就差不多了。”

交待完工作,谢宏又想起了什么,往江对面指了指,道:“另外,这边的林子不要砍伐太过,其实江对面的森林也挺茂密的,反正也没人在了,所以……等这些都安排好,这里就交接给吴大哥好了,等船再来的时候,江大哥你就跟着回旅顺好了。”

“好咧。”江彬等谢宏这句话等了很久了,兴高采烈的答应了下来。

正文第437章扬帆出海,新的征程

第437章扬帆出海,新的征程

远航的测试也很顺利,因此,回到旅顺后,谢宏再次扩大了航海学院的规模,把从辽镇军中收刮来的木匠全部集中了起来,开始大规模造船。

谢宏来辽东以后,在金州这里经营的时间最长,如今虽然还算不得是铁板一块,可在安全和隐秘性上,也已经没什么大的隐患了。

既然不用避人耳目,谢宏将码头和船坞都利用了起来,十架龙骨齐齐的铺设了下去。原本的船匠现在都变成了指挥者,带领着新加入的那些工匠日夜赶工,为的就是要在谢宏预计的时间前,将进度抢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四月中旬的时候,十艘新船先后竣工,并且开始了试航。望着片片风帆穿梭在碧波之上,谢宏欣慰之余,心里也是火热了起来,出海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出海的行动,谢宏当然是要亲身参与,亲自指挥的。海战可是技术活儿,他手下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而具体形势的把握,除了他自己,也没有别人能胜任。

所以,在正式出海之前,谢宏还得把辽东,以至京城的事都安排好,等他离开后,要想保持联系可就难了。

京城好说,正德压服群臣的那场朝会的过程,谢宏在三月底就已经收到了消息。尽管这种压服治标不治本,可却也足够了,用不着谢宏太过担心。

何况,治本其实也不难,谢宏出海的行动的首要目的就是这个。

辽东这边问题也不大,垦荒的进度进展的很快,单是辽南就已经开拓出了几十万亩,而这个数字还在进一步的增加中。

谢宏的新政彻底激发了辽东军民的热情,在新工具和充沛的畜力辅助下,带着对未来的期盼,人们以十倍百倍的热情努力的劳作着,等待着收获的一天。

在这样的情势下,任何异动都会遭到迎头痛击,何况还有异心的无非也就是那么几个人,只要盯住了就好。

何况有异动的人眼下也是自顾不暇,据辽西的线报,祖大焕如今正焦头烂额呢。

祖家在辽西虽然势大,可终究也做不到一手遮天,他麾下的军将也好,或是普通军户也好,对辽东其他地方的动静也不可能一点察觉都没有。

收到风声之后,眼见着其他地方大片的荒地被开垦,熟地的耕作也没耽误,辽西军民又怎能置若罔闻?田地多就意味着温饱的生活,辽西人不傻,眼看其他人跑步进入小康,他们还在原地踏步,又如何能淡定得起来?

因此,面对群情汹汹的辽西军民,祖大焕如今也是焦头烂额,别说给谢宏捣蛋了,连睡个好觉都成了奢望。

陈世良那边也差不多,在朝会之前,这人上串下跳的折腾的好不厉害,朝会的消息传到辽东后,他一下就变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据辽阳的信报,这人已经好一阵子没有出过府了,很有变成宅男的倾向。

令谢宏挂怀的主要是旅顺的作坊。

在离京之前,几个专科学院都已经开始步入了轨道,谢宏觉得自己可以逐渐放手,任其自行发展了。但是,士大夫们的逆袭却让他有了紧迫感,因此他才将部分人带来了金州,为的就是揠苗助长。

只不过来到辽东之后,他一直也不得闲暇,没怎么顾得上这边,开发新农具的时候,主要靠的是他自己,造船的时候,物理学院这边也帮不上多大的忙。

结果除了日常的学习研究,物理学院一下被闲置起来,实是有违谢宏的初衷,当造船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谢宏又是转过头来,规划起物理学院的发展来。

想了很久,最后他倒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仿造后世教学制度,直接布置课题。

那件东西的基本原理,谢宏是了然于胸的,不过具体到细节上面,就需要慢慢推敲了。左右物理学院这群人也是闲置着,谢宏索性就给他们找点事做,于是他把构思的那件堪称划时代的东西,当做课题布置了下去。

而冶炼学院的重心在京城,由董平全权负责,谢宏并不操心,他带来的工匠以应用为主,都是年纪比较大的那些,经验和技巧俱都老道,但做研究就差了很多。

化学部分有曾铮负责,也用不到他操心。

倒是航海学院这边需要他交待很多东西,比如接下来的研究方向,以及要造的船型。飞轮战舰这样的船倾向性太强,并不能拿来作为模板,既然要成为造船的中心,航海学院当然也不能偏科,要全面发展才行。

跟王云磋商了很久,总算是把种种事宜都交代了下去,谢宏也长长的送了一口气,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但他至少要让科技的发展少走弯路,一开始就往正确的方向行进。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谢宏还有一个隐忧,那就是草原上的动静。

对朵颜三卫,谢宏并没有多大了解。在明朝中后期,这个名噪一时的部落已经被鞑靼彻底击垮,分散成了很多小部落,有的并入了蒙古,也有一部分并入了建州女真,使其得到了壮大。

在谢宏最初制定扫荡计划的时候,是没有考虑到朵颜三卫的,不过有了杨浩然的加入之后,他对草原的形势也有了不少了解,还特意下令边军避开了那些相邻的敏感地带。

单是一个朵颜三卫并不会给辽镇带来太大的威胁,谢宏担心的是给对方太大的刺激,导致这个部落投靠鞑靼,那辽镇就要兵祸接连了,大大不利于他的计划。

京城的消息更是增加了他的忧虑。

原本谢宏还打算跟对方接洽一下,却没想到人家很了解大明的朝局,直接跑去了中枢投诉,而且还碰了一个钉子。这样一来,朵颜三卫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就很难预料了。

不过,对此谢宏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是传令韩辅和杨浩然小心戒备,把女真残部赶走之后,也很快结束了扫荡行动,尽量做到没有破绽,让对方有所顾忌了。

这一天,试航已经全部结束,谢宏也顾不得那么多,开始着手准备出航的事宜了。

“侯爷,京城、辽阳有信到。”

“哦?”谢宏眉毛一挑,有些意外。

近些日子,辽阳的信件往来倒是很多,大多都是汇报垦荒情况的,还有就是乌鸦等不能随行出海之人的抱怨,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谁让他们晕船的症状比较严重呢。

与此同时,京城来的信却比较少,谢宏本当是京城无事,又或知道他出航在即,所以才如此。不过,等他看完京城来信之后,不由冷笑出声:“这班国蠹,当真是贼心不死呢。”

“谢兄弟,信上说什么了?”江彬好奇的问道。

“咱们抢了建州和朝鲜后,那个绝户计已经破产,我还当那些家伙放弃了呢,谁想他们不但没有放弃,还变本加厉了。原本操持这事儿的只有江南人,现在连李东阳那伙人也加入了进来,在蓟镇和山海关附近,布下了不少关卡,连送个信都得小心翼翼的了。”

“又是卡子?”江彬不屑道:“这班士大夫还真是不长进,从咱们进京那会儿,就是这么些手段,现在居然还抱着不放。”

“哈,随他们去吧,等到是秋收的时候,他们也就傻眼了,等到咱们返航的时候,没准儿他们会把眼珠子都瞪出来。”谢宏意气风发的一挥手,笑道:“而且,辽阳那边可是好消息。”

“哦?不会是杨浩然又把谁给抢了吧?”江彬一咧嘴,露出一副很羡慕的样子。

“这次倒是没去抢,不过人家却把牛马送上门来了。”谢宏往北指了指,高声笑道:“朵颜三卫倒是识相,也罢,回头让杨参将那边匀些粮食给他们,也算是个礼尚往来,只要他们这两年消停点就好。”

后顾无忧,谢宏当即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