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质上来说,照神铜鉴是具有极强排他性的宝贝。

不论是普通性质的真气,还是还丹境界以上的修士所具备的罡煞,只要达不到与它气息互通的要求,便是注入再多,也只能激出表层的青光灵引,多加上蓄存符箓之类,绝对无法开启它深层的功能。

就是达到了气息互通的要求,要想进一步祭炼,使之器性提升,也还要有一个前提,那便是照神图。

对拥有照神铜鉴的人来说,照神图不只是铜镜深层的功能,还是真正与铜镜建立联系的纽带。

祭炼照神铜鉴,第一条便是要将心念移到照神图正央,本人映像之上。这映像有个名目,叫“魂像”,按照祭炼法诀上的说法,乃是神魂之投影,也是拥有者的神魂与照神铜鉴生联系的关键节点。

神魂必须通过“魂像”,才能真正与照神铜鉴连一起,开启镜内的“关窍”,使之主动吸纳拥有者的元气,开始祭炼过程。

越是祭炼,余慈越感到祭炼的好处。

“神气相抱,转生化气,此气非彼气,而是罡、是煞、是先天一气……”

当日天裂谷,叶途如是说。按照他的说法,“先天一气”应该是还丹修士的专利,是修士修行长生术有成,于还丹成就之后,代替真气,运转修士体内的能量流,是修士仗以移山填海、飞天遁地的基础,论质性,当远真气之上。

余慈当然没有到达还丹境界,不过经过连日来的验证,他隐约感觉到,似乎半月前那场意外之后,他十余年来积蓄的真气,通过镜凝炼为精元之珠,后又与神意浑融相抱,莫名地便转化成了“先天一气”的模样。

当然,这纯粹只是感觉,毕竟余慈从来没有真正见识过“先天一气”。说起来,他确实与还丹及上层境界的修士接触过:但少时侍奉双仙左右时,完全没有相应的概念;而前些日子碰到的叶缤女仙,又是那般超凡人物,数次出手,余慈根本就体会不到其的奥妙。

他唯一的经验,只有元神驭剑时,神气合流,彼此交融的感觉记忆,据叶途所说,那是接近罡煞之力的状态、多日来,他体内元气运化,分明就是这个感觉,且稳定而清晰,再不是元神驭剑时的短短一瞬。正因为这样,当日他才能从容挥出那记剑指,初步碰触到叶缤那轻雾剑意的玄妙。

“先天一气……就当它是先天一气!”

虽然没有证据,但余慈能够肯定,他体内元气性质,确实生了质的变化。他的修行层次上,生质变后,除了转化为“先天一气”,还能是什么呢?

摆脱了这个疑问,又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出现眼前:

他现,除了当日通过照神铜鉴转化的那一波之外,后面几日,行功时自然产生的,仍然是以往的真气,这真气和“先天一气”性质格格不入,便如油与水的差别,体内流转时,让人很不舒服。

这大概就是他没有真正进入还丹境界造成的结果。若不加以改变,长此以往,他一身先天气,说不定又要被后天之气浸染,以至前功弃。

还好,他有照神铜鉴。

当他按照得来的法诀,开始祭炼时,神意自然投注其上,吸纳元气,运转火候,每次都甚是费力,总要消耗他大半力气。但这一过程,便如淬火锻打,逐分逐毫地提升铜镜的性能,也一点一滴地精炼本身元气杂质,使之提升到“先天一气”的水准上来。

如此,即使他无法修炼长生术,也能维持住“先天一气”的纯,且缓步精进,不得不说,照神铜鉴,真是……

好宝贝啊!

越是祭炼,余慈对这宝贝越是爱不释手,每日必定要有几个时辰努力用功,祭炼火候也日精进,可以想见,只要他依照此法,按部就班、持之以恒,不久的将来,随着他修为的精进,祭炼层次的提高,他完全可以将宝镜的秘密数开出来,而且,这个宝贝也将永远属于他,没有人能把它夺去!

每想到此处,他便是心振奋。

今日的功课做完,天色已经入夜。余慈像一个幽灵,从藏身处飘出来,借着天上星光,扑向西南方的山野深处。

陆扬和金川透露的信息让他很意。以白日府绝壁城的只手遮天,说及那离尘宗时,也不自觉便将自己放弱势地位,可以想见,那个陌生宗门势力,会是何等的强大。预先做个计划,已是必然。

余慈使出神行符,足下生风,三里也就是一个多时辰便到了,比原本的速要快出近两成。

停下身形后,他的呼吸略显急促,但几次呼吸的功夫,就恢复过来。他没有继续深入,而是就近开启照神图,花了很短的时间确认方位,很快便山找到了一片人工建筑群。

微微的光芒,夜色下的一草一木都收入眼。这里是一处道观,规模颇大,分东、、西三处院子,院前后三进,殿宇宏伟,里面的道士总有多人上下。

方圆万里之内少有人烟,这座道观显然不是靠香火支撑的。无疑,这就是金焕一行人目的地所。

“外务道观……就是处理杂务的地方。”抱着类似的念头,余慈逐一转换视角,准备将道观内外梳理一遍,为明日可能的变故做准备。视线从道士安寝的东院开始,慢慢转至院殿阁群落,再移到西院园林,暂时还未现什么问题。

但这时,起雾了,小巧的园林也变得迷蒙不清。

数十里外,余慈睁大眼睛:“那个是……”

第二日,按着计划,白日府众人丑时一刻便起程,不惜马力,待到凌晨时分,便来到一座碧翠山下。山不甚高,而林木溪泉,清岚奇石毕具,颇有仙气。金焕山下便停了车驾,只留一武士看守,其余人一起步行登山。

这里面,金焕和陆扬是来惯了的,金川和匡言启则是头回到此,不免好奇,陆扬便提点自家徒儿:“这已是止心观地界,虽是离尘宗外门所,却也常有高人行走,观老观主于舟道长,驻世三年,是了不起的前辈高人,此万万不可存了轻慢之心。”

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了,这两个年轻人因为天资甚佳,府颇受尊宠,尤其是金川,向以白日府下任府主自居。府里还没什么,但此处,必须要有所控制。

这点儿心思无需瞒人,连随行武士都知道,匡言启喏喏声,金川瞥了自家叔爷爷一眼,很乖巧地垂下头去。

金焕一行人走山路上。四面景色宜人,他们却是步履匆匆,转眼便过了半山腰。遥见山上飞檐斗拱,眼前时时显没,偶被林木遮掩,转过数里,又映眼前,那止心观,已快到了。

便此时,踩枝踏叶之声响起,从山路旁的枫树林里,走出一个道人。

道人出来得突兀,五名随行武士反应也是极快,当下身躯紧绷,目视来人。不过他们总算还知道这不是白日府的地面,便有敌意,也要有所收敛。

那道人面白无须,看起来很是年轻,身披玉色道袍,身姿高挑,乌黑的头束头顶,定以星冠,上下打理得极是周整,负手行来,又显得悠然从容。金川和匡言启也都是一时俊彦,可长辈身前,便显得束手束脚。比不得来人洒脱。

那道人看到金焕这一行人,也是一怔,但旋即微笑,对几个随行武士的作派似乎全无反应,也没有上前搭讪的意思,只遥遥打个稽手,退到路边,请他们先行,从容谦逊的姿态,令人心生好感。

金焕虽是倨傲,但止心观近咫尺,说不定道人便是其的修士,故而也略微点头,以他的身份,算是非常看得起对方了。随行武士见府主的反应,这才缓下劲儿来,纷纷垂。

两方就此错开,待去得远了,金焕忽然道:“如何?”

陆扬皱了皱眉,轻声回应:“奇怪,此人真灵焕然,未凝阴神,似乎修为不过通神初、阶之间,可周身气机森然,像是……”

“像是成罡凝煞,是不是?”

“真是如此?那岂不是结丹了?”

陆扬吃了一惊,连带着后面两个年轻人都回头去看。俊秀道人却不急不缓地走着,似乎欣赏路旁渐渐转红的枫叶。待过了一个拐角,便从他们视线脱开了。

金焕此刻却转而称赞陆扬:“能看出这气机之微妙,便知你对罡煞已有感应,一般的通神上阶修士也做不到这点。你这些年修为仍进步,很是难得,期以十年,便可以尝试结丹了。”

陆扬连忙逊谢。这边说话,后面的金川定力差一些,忍不住就问:“叔爷爷,那道士真的是还丹修士?”

金焕乃没有正面回应,只道:“他数里外便显露形迹,应该没有恶意,你们不要慢待。”

两个小辈也就罢了,只觉得府主高深莫测,不敢多问。但陆扬跟随金焕多年,一听便知,金焕自己也是捉摸不准,才是这种态。

只是,确认修士是否成罡凝煞,竟是这般困难吗?

第39章气度

第39章气

小山本就不甚高,有这件事一打岔,几句话的功夫,离山顶便不远了。抬头上看,止心观已经遥遥望。沿山道转过前面的巨岩,便是一道笔直的台阶,约有级,上面就是止心观正门。

便这时,金焕轻咦一声,还丹修士识敏锐,神意是强大,早一步现有人从后面赶上来。只是以他的身份地位,注定不会扭头,倒是陆扬回头看了一眼:“是那个道士。”

除金焕外,其余人等都是回头。只见先前那个俊秀道士,缓步山道上行走,但步步落下,似乎云岚托举,似乎脚不沾地,飘然如神仙人,仿佛时刻都会驾云而去一般。

陆扬皱起眉头:“像是神行符,但借一点儿山间云岚之气,托举身躯,保持这般速,不费丝毫己力,符法上造诣甚深。”

说话间,几人已到了观前。以金焕的修为,便是陆扬不说,他也心有数,闻言唔了一声:

“山间多奇士,不要失礼。”

昨日金焕已经与观人通了消息,此时有一个穿着蓝布袍的道士等道观正门前方,向这边行礼道:

“金府主请进,观主已等候多时了。”

这接引道士脸上木讷,比不过后面那位光风霁月,但金焕也没法计较什么,便留下随行武士,只与陆扬并两个年轻人进去。

门前一耽搁,后面那俊秀道士也走过来,依旧是那悠闲的模样,显然也是要进观的,随行武士见此,想到金焕的吩咐,都让一旁。道士不紧不慢地跟了金焕一行后面,还向道观前洒扫的道童颔示意,道童愣了愣,忙举手还礼。

这一切都看金焕等人眼,坚定此人身份。

一先一后进了观门,金焕一行接引道士的引领下绕过正殿往右,而那俊秀道士进门便转向左边,玉色袍袂屋角石阶间闪了几次,便不见了踪影。金焕对陆扬道:

“此人年龄也不甚大,可修为极是醇厚,远阿川、言启之上,可贵是这从容气,令人羡煞。”

金焕虽是夸赞,但多的还是是存了激励之心。陆扬躬着身子,不动声色,看旁边两个年轻人的神情,显然已是被套了进来,至于能激多少上进心,还要观其后效。

这边说话,前方接引道士便超前很久,有些茫然地回头看来。金焕见此,也是一笑:“龙生子,各有不同,也不用斤斤计较……走!”

将此事抛脑后,不再提起。一行人随那接引道士转殿过桥,很快便来到侧方的园林。林深处有亭桥流水,亭上端坐一老道,须如雪,却是面容红润,全无老态,旁边也无人侍候。见金焕一行到此,便站起身来。

金焕一扫平日的威严,趋步上前,先一步举手行礼,口呼“于师兄”,老道下亭相迎,称呼一声“金府主”,倒是显得生份许多,金焕也不意。陆扬后跟上,一个大躬身,姿态摆得低,老道微微颔,目光放了身后两个年轻人身上:

“金府主,这便是你说的两个孩子?”

金焕略整金袍,朗朗一笑:“正是,还请于师兄为兄弟我掌掌眼,看是否是可塑之材!”

不用他说,金川、匡言启两人便都上前跪倒,口称“于仙长”。老道嗯了一声,示意二人起来。两个年轻人又齐齐站好,垂手恭立,将自家端正的一面摆老道眼前。

“让他们入山修行,面上也过得去。”

老道淡淡一句话,便无下。两个年轻人略感错愕,老道却不再理会,引金焕进了亭子,分两下入座,至于陆扬,也只能和两个年轻人一起亭外等候。

金焕一坐下,便笑道:“若能山门内修行一年半载,对这两个小子,已经是天大的机缘,师弟我可不会贪心不足……还不过来叩谢!”

不等金川二人上前,老道便摇了摇手:“且慢、且慢。老道尸位素餐之人,观留得这么些年,也只有一个好处,便是循宗门之规,不假情面。山门内,向来是法不轻传,金府主若要将两人送入山门修行,还要看……”

说到这里,他话里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同时金焕也生出感应,略偏过目光,便见得园林一侧拱门后,先前那个飘逸若神的俊秀道士正安步当车,穿林而来。

对方也感应到了两人的目光,仍是颔示意,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