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要命的时候,余慈却是稳住了心神。不管其它,只用《宫月明还真妙法》的“守窍”之术,凝聚神意,意守泥丸宫,继而聚拢身上后一点儿力气,舌绽春雷,喝了一声:

“定!”

音波扩散,照神铜鉴的旋转震荡蓦地止,山林陡然一静。随即,余慈头皮沉,似有一颗沉重的铁铊,抵着顶门压下来。对此,他不惊反喜。因为压下来的,正是照神铜鉴央“窍穴”已经凝结成团的精元之珠。

神气呼应,彼此吸引,若一方不动,动的自然就是另一方!

精元之珠从照神铜鉴滑出来,似实还虚,没有任何滞碍就没入顶门,再压入泥丸宫。受这股力量压迫,泥丸宫跳跃,由此带动四方四隅,再扩散至整个脑宫,直至四肢骸,带动全身肌肉骨血,齐齐颤动。

余慈隐约感觉着,这颗精元之珠是应该聚合一起的,可是,珠子带来的压力实太大了,身体有些承受不住。所以,神魂的带动下,他的身体自作出了反应,四肢骸都生出了强大的吸力,通过泥丸宫的总汇,作用于精元之珠上。

受这千丝万缕的引力影响,精元之珠刚沉下泥丸,便失去了原有的形态,由沉沉的铁铊,化为如春风般的暖意,又似体感为舒适的温水,自脑宫垂流而下,也不分什么经络血脉,而是丝丝缕缕、绵绵密密,浸入肌骨脏腑之,由顶至踵,又由踵至顶,如沙漏翻转,循环往复。

几次来回,余慈但觉得这暖意充斥全身,渐渐如水满溪谷,气蒸大泽,当真明也是它,暗也是它、强也是它,弱也是它、有也是它、无也是它。无所不至,无所不入,以至心神都混化其,难以分别。

这一刻,僵立的身体终于可以动弹了,余慈摊开手,手心微有汗渍。要承认,他的状态很好,前所未有的好,可此之前,他遭遇到的,却是要命的凶险。一着不慎,他的精气神便可能被照神铜鉴吸干,只给他留下一具空荡荡的躯壳,任其山间腐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是感觉如此地熟悉,就像……就像他天裂谷下挥剑斩杀那个许老二的时候,心神与元气混化相谐,没有一丝缝隙。

他盯着自己的手掌,慢慢地屈起大小拇指,三指相骈,笔直如剑。凝滞片刻,忽然划出。空气传出一声低细的嘶啸,旋又融进穿林的山风内,不留半点儿痕迹。

余慈指尖没有感觉到任何阻碍,连空气的阻力都没有。只觉得三指划空之际,是从未有过的轻灵,仿佛血肉都虚化了。而事实上,他的身边就有一棵碗口粗细的杉木,也正好位于手指划过的轨迹之上。

又一阵山风吹过,杉树这半边的边缘,忽地蚀开一个小口,细碎的木屑从滑落,转眼这小口便延伸开来,深有半寸,内里切面之光滑,好似巧手的木匠精心刨制的一般。

将视线定杉树的创痕上,余慈有些愣。他的指尖还残留着之前的触感,可那感觉太过微妙了,以至于他很难回忆起确切的细节。

不过那感觉,依稀又和天裂谷顶、悬崖边上,叶缤留存的剑意透体而入时,差相仿佛。

这些天来,余慈一直都研究那道轻雾般的剑意,也一直模仿剑意透身而过时,那通玄入微的妙处,效果却一直不佳。可是刚刚随手而的指剑,竟意外有其三分味道,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惊喜。

而这一切,肯定绕不过头顶那块青光莹莹的铜镜。

他仰起头,脸面恰好光洁的镜面上映出来。这时的照神铜鉴,真像是一面平常不过的铜镜除了还悬浮空。

“老伙计,你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感叹声里,照神铜鉴如有灵性,青光如水,潋滟生波。然后余慈看到了一束光,从镜面央投射下来,不给他任何反应的时间,直接刺入眉心。

第37章祭法

第37章祭法

余慈脑轰然震荡,一层莫名信息伴随着光束透进来,突然活化,成为一串简短、清晰的句子,终组合成一段法诀。就是教人如何调匀气息、如何调动神意,用什么法子将二者调和,后作用到照神铜鉴之上。

这是……余慈心将其梳理了十多遍,才醒悟过来:这是照神铜鉴的祭炼手法!

这段信息一直以某种形式深藏铜镜之,便是落紫雷、赤阴双仙手时,也没被现。大概余慈当真有几分机缘,意外激机关,接收到了信息。

法诀算得上简洁,只是层次分明地教授人按步骤地去做,没有任何多余的解释。还好,相关的基本概念余慈已经从叶途那里学到了,不至于一头雾水。倒是这简洁的叙述方式合他的胃口,不用多想什么玄机,照葫芦画瓢便是。

余慈也注意到了,这段祭炼法诀,唯有一段对他来说是“废话”。那便是前面,与照神铜鉴气息互通,以至彼此交融的“养镜”步骤,法诀是通过一段冗长复杂的祭来实现的,上有多处向所谓“无量虚空神主”的赞颂之辞,言明是以虔诚之心,换取神主回应,开启宝镜神通。

只是,余慈获得这段祭炼法诀实是晚了些,他没有照法诀所说,全身心礼祭神主,而是用笨的方法,将照神铜鉴身存放,又时时以真气灌注,获取青光灵引,以为画符之用。

如此日夜相处长达十二年,物性人气相和,自然而然气息互通,绕过了礼祭步骤,他迈入通神境界,满足基本的祭炼要求后,一切便水到渠成。

这也正是紫雷、赤阴双仙无法开启宝镜神奇功效的根本原因以他们的身份,怎么可能把一面镜子常年身携带?就是真的带了,自有储物指环存放,又怎会像余慈那样,时刻不离肌体,终至气息互通的地步?

余慈的身躯定了半晌,这才伸手,将悬空的铜镜拿下来。照神铜鉴出奇地烫手,好像火上烤了很长时间,同时有一层异样的光泽镜面上流动。他盯着镜子看,若有可能,他真想把镜子拆掉,看看里面还藏着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不管怎么说,入手十二年后,他终于获得了这宝贝的祭炼之法,这便宣告了,他终于成为照神铜鉴当之无愧的主人。

有了这样的收获,前面那些危险便都算不上什么了。

似乎是响应他愉悦的心情,照神铜鉴上光芒再闪,刚刚消寂的照神图再次呈现虚空。随心念移转,可看到丹崖之上,一个身披乌金长衣,腰围玉带的年男子,正举步登车,大管事陆扬领着两个年轻人毕恭毕敬地站一旁,其余仆役、武士均是匍伏地,如见神灵。

车子是由四匹神骏的步云兽牵引,凶兽骨立架,天蚕丝织蓬,华贵之余,亦能遇山翻山,遇水涉水,日行千里也是轻而易举之事。能乘这样的的车子、为白日府人这般敬畏,除去白日府主金焕,还有谁来?

此念头生就,余慈突然怔住。下一刻,大雾沉降,那清晰图景,便给蒙了一层厚重阴霾,模糊不清。

刚刚的看到的,真是金焕吗?

余慈犹有疑惑,他长吸口气,凝神再看,方圆里许范围之内,确实还是模糊一片……也只是模糊一片,若是费点儿眼力,还能看到里面人影走动,只是辨不清面容。虽然不能再还原为前面瞬间的清晰影像,可那光影强烈扭曲的情景,也是再不复见。

这就是进步,且没有比这样的“进步”为直观的了。

余慈强按下心喜意,盯紧了雾气斑点的移动,却见这斑点下了丹崖,转向绝壁城东门而来,与他恰是同路!

同路好啊!

天地间十万大山,断界山脉并不是雄伟的,也不是灵脉多的,可依然此界居民心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概因它是此界长两条大江的源地,也是东方修行界的西头,从此再向西,就是天裂谷,也即东西方的分界线,地理上将修行界一分两半。

西方世界很遥远,那传说的无边佛国,大部分人、甚至是大部分的修士,一辈子都没机会到那边去一回,所以很多人心目,断界山就是世界的头了。

已经是离开绝壁城的第十天。余慈便像一个山野间的幽灵,断界山脉深处游荡,山脉是如此广大,便是有照神图,也几乎要迷失了方向。还好,他有一个明确不过的目标。

横断山脉人迹罕至,金焕那一行十人大概是方圆千里以内,大规模的队伍了,对方也没有刻意掩饰踪迹,这让余慈觉得,便是没有照神图,他怕是也跟不丢。

当然,余慈是绝不会冒险接近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愈真切地感受到还丹修士磅礴的力量。每日的固定时段,当金焕行功调息之时,吞吐真煞、四野俱动,方圆一里范围内天地元气如滚如沸,十里方圆都要受到影响。显示照神图,那一片地域图景几乎就要燃烧起来,陆扬等人必须远远避开,才能照常行动。

而这也给了余慈打听消息的机会。几天来已经他辩认了所有人的身份,除了金焕、陆扬和匡言启外,还有个随行的护卫武士,此外,就是金焕的侄孙金川。年龄还比匡言启小上一岁,却同样是通神修为,与匡言启并称为府一代修士的双璧。

金焕对他们也抱有很大的期望,这一回携两个年轻人随行,似乎便是准备把他们送到某个宗派的“山门”修行。一路上,余慈看不到金焕本人,却不止一次看到陆扬开口闭口“府主说”,给两个年轻人灌输这次机会的宝贵。

现想来,陆扬临走前,还要拉上匡政给自家弟子授课,也是要早做准备。

至于那个宗派,叫离尘宗。

这个宗派听起来很陌生,不过,以金焕等人重视的程来看,显然绝非等闲。

又是金焕行功的时段,陆扬检查过几个随行武士的防务,回转过来,与两个年轻人说话:“不过三里路便要到了,府主的意思,是让你们养精蓄锐,此休息一夜,明日务必要拿出好的状态来,不能丢了白日府的脸。”

陆扬这样说,他徒儿自然是凛然从命,不过,身为府主的侄孙,金川倒能多问几句:

“我记得叔爷说起过,离尘宗的山门乃是离罗江的源头附近,距绝壁城足有七万里,咱们走这半月,便是奔日车日行一千八里路,也多是三万里不足,路程未过半,怎么这就到了?”

作为府实打实的第三号人物,对这位孙少爷,陆扬只是保持着起码的恭敬,他笑道:

“离尘宗的山门哪是寻常人进得去的?我们不能直接前往,只能先到其宗门的外务道观止心观,到那里接了头,再请山上的仙长下来接人。不过,几日后,想必孙少爷便要成为绝壁城这几万里地面上,第一个踏进离尘宗山门的外宗修士了。”

陆扬的身份摆那里,金川便是再自负,也不敢就这么接受他的奉承,忙笑道:“我与匡师兄一路同行,自然与师兄共勉之……”

这几人那边客套,却不知,数十里外,有人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收眼底,除了声音之外,便再无遗漏。

“止心观?”

余慈若有所思,但很快,他就把注意力放回到了手的照神铜鉴上去。

此时,他体内暖意融融,便如温水浸泡,热力穿透毛孔氤氲身体内外,又神意的归拢下,注入到铜镜。眼下,他正祭炼照神铜鉴。

祭炼,是修行界诸修士绕不过去的关键步骤。修行界之宝物,有法宝、法器、匠器之分。其法宝优、法器次之,匠器末,其间又分三等,十分复杂。

这里面,匠器只经匠师之手,出炉即可使用,无需任何祭炼,故而也只能算是寻常的工具,威力自然有限。

而法器、法宝两阶,非但要经匠师下大力气打造,还要使用者用自身精气神与之融炼磨合,经年累月下来,以己身与彼器相通,非但对敌时能挥强的威力,且二者连携,共同成长,便是寻常的器具,也可以成长为威力惊人的宝贝。

便以当日天裂谷,叶途先后使用的金刀和翡翠刀为例。其实二者使用的材质相差并不大,都是削铁如泥,十分坚韧锋利。可是相比之下,前者的威力便远胜后者,概因叶途旅行途,曾用心祭炼了一段时日,由此造成这天差地别的后果。

如此事例前,余慈敢不用心?

祭炼照神铜鉴的方式很奇特,这里面,照神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祭炼法诀同样有开启照神图的方法,但方式却是依靠着前面的祭,请求那“无量虚空神主”透空开启。不过,余慈以多年充当神棍的经验,觉得里面故弄玄虚的成份多一些。

虽说他开启照神图的方式有点儿莫名其妙,但总比那跳大神的方法来得实些。有趣的是,其,也是将这映彻虚空的图像称为“照神图”,算是不谋而合。

当然,以上那些都算是细枝末节,真正关键的,还是那一整套依托于照神图的祭炼方式,真正令余慈大开眼界,又受用无穷。

第38章山间

第38章山间

本质上来说,照神铜鉴是具有极强排他性的宝贝。

不论是普通性质的真气,还是还丹境界以上的修士所具备的罡煞,只要达不到与它气息互通的要求,便是注入再多,也只能激出表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