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5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如此,你知道吐蕃赞普是谁的儿子吗?”

“谁的儿子?”

“是陛下的儿子。”

黑齿常之说完后,伸手去扶‘王方翼身体往下坠’不扶不行。

“这个这个……”

“当年吐蕃老赞普无子,没禄氏前来营救陛下,俩人呆在一起半年时间,那个……”

懂弗行。

王方翼过了好一会儿,才将一颗上下卜通的心稳了下来,再想一想,许多事明白过来。为什么这个太后敢孤身前去长安议和,结果似乎也偏向了吐蕃人。甚至不惜将太原王家的女儿下嫁。敢情是自家儿子哦。

“陛下会很难。”

“有些不大好弄,若是不认祖归宗,是不是陛下的儿子不重要,以后有可能还是敌人。若是认祖归宗,吐蕃得知真相后,会做出很过激的事。这个结不好解‘不过王总管’不是你我关心的。”

“是。”

两人再度进帐,没禄氏笑盈盈的看着他,问道:“王将军,你还反对不反对了?”

“就这么办吧”,王方翼耷拉着脑袋道。

“不过你们要等一等,过几天后,我会再去你们唐朝的长安城。”

“嗯。”还能说什么呢?天上的牛郎织女一年一会,人家这是快十年都没有会了。

“还有‘你们陛下说在埋头岭埋噶尔钦陵的人头’我给你们带来了。他也是一个英菲豪杰‘甄然人死了’好好安葬他吧。”

“是。”三人全部郑重的点头。

作为敌人,此乃当世最大的敌人,只可惜生在吐蕃,国家力量小,正好恰逢陛下出现,若是换在唐朝,又恰恰逢英主在世,此人的功绩,将不会亚于李绩多少。

大军鱼贯而退,到了紫山城,慕容忠说道:“我也要回去了。”

“这么快?”

“我还要通知百姓。”

不是通知百姓,因为前后数战,迁去了大量百姓,结果朝廷不得不到处安置,从原来的凉甘,到灵夏,甚至最后扩大到六胡州。有的百姓呆在灵夏久了,安居乐业,恐怕未必会再度往青海迁移。慕容忠这是回去劝说各部的。

三人也没有反对,这是事前的约定,会枷出一些地方,供唐朝迁民到来,闲时耕种放牧,有事上马就是府兵。其实移民也不费多少工程,十几年来,青海百姓安居乐业,人口繁衍迅速,正好向西挪一枷,解决了生存的空间。

并且慕名容忠一部的吐谷浑百姓也是忠于唐朝的百姓,汉化程度高。这样杂散在一起,朝廷再派一个得力的官员前来治理四五年,青海也就安定下来了。

那一边,许多吐蕃将士正在苦劝没禄氏。看到唐朝竿队退开,没禄氏回来后,万军山哼。还是我们太后好啊。为了吐蕃数次孤身犯险。

可听到没禄氏要去唐朝,一个个不同意了。

没禄氏将他们集中喊来,说了一句:“紫山口落在唐朝人手中,能不能夺回来?”

没有一个人能作声。唐朝守城的武器太犀利了,并且这次论钦陵入侵,吐蕃好不容易恢复过来的元气,再度大伤。想拿下紫山口,至少这十年内是不可能的。

“噶尔兄弟说唐朝竿队没有能力抵达乌海。各位再看一看,先菲唐朝皇帝在高原上来去自如,如今十几万军队驻扎到了耗牛河。不仅我要去与唐朝皇帝谈一谈,各位,此次我们吐蕃大伤,噶尔家族还有许多亲信大臣,贵族与领主,一定会蠢蠢欲动。我不换取一个和平的环境,外部有压力,内部有叛乱,吐蕃有可能都会瓦解。”

“太后,不可能侥幸两次。”

“乞力徐,放心,唐朝人贪图的是青海还有一个虚名。柯高原未必有那么大兴趣。他们那么富了,要高原做什么?难道每年从国库业拨钱出来倒贴?”

诸拷无言。

太后的话说得很有道理的。对吐蕃唐朝政策一直都是安慰,可吐蕃想要壮大,向南天气不适应只好与唐朝不停的硬碰。实际上有人开始在反思,为什么非要与唐朝硬碰?

“乞力徐,我一走,管普还没有真正成长起来,你要照顾好他。还有各部若有反叛举动,我授权给你,格杀勿论。此时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安宁的环境。”说到这里她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黑齿常之与王方翼的担心,她不是没才想过。这些年只想报仇,心中有意在回避着这件事。如今大仇得报,这件事不得不提上议程了。然而自己都没有想好,到时候如何谈?

其实也想呆在长雯,甚至还想带儿子看一看长安的繁华,可真相揭开这个后果无法收啊。

长安城中,此时李威正在焦急。

邸报一列封的送来,牺牲了不少将士,在预料之中。想打败论钦陵,没有那么容易。

但经济的压力让他头痛了。

为了这一战,前几年菲悄悄的在做准备,国库里积储了一些钱帛。然而与上次出动四五万十大竿不同那一次有信德地区的外路财在突厥又实行了以战养战政策,所以消耗看不出来。

这一次为了取得决定性的优势,再度集中了四十多万大军。很象论钦陵与薛仁贵的那次会战,可双方的竿队力量正好颠倒过来。然而军队出动得越多消耗越严重。还没有交战呢,国库就挥霍一空。

问题没有解决,死了哗么多将士,需要大笔的抚恤。

不仅有中原人,胡人死的数量占据一半以上。长远来说这些消耗还有着积极的意义。可表面功夫要做的。再说,全面在推行汉化也不能拷他们当成真正外人了。死的将士,该抚恤的还要抚恤。

岭西遭损的各部,马上迁移的费用,吐谷浑几十万族人龘大迁移,就算费用自理,挪出来的地方也要重新移民。好在自己强行政策下,许多吐谷浑人由牧转耕,开耕了大量田地。但也需要费用。

没钱了。

只好将诸位宰相喊来,将情况大约说了一遍。

诸相面面相觑。

现在都恍然大悟,原来之前所做的一切,皆是放烟幕弹,蒂吐蕃出击,好彻底就势将青海本下来。

这个倒不会反椅,青海本来就是极重的南丝绸之路,离长安又近,不夺下采始终是唐朝的一块心病。可这个钱……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元素说道:“陛下,只有一策,秋税陆续上来,从秋税里抽取。全国各地的水利工程,能放下来的就放下来,到明年解决,这样国库压力才能缓解一部分。”

另一个宰相冯元常持着牙劣站出来说道:“陛下,兵战凶危。青海乃国家门户,臣无异议。可是一味开疆拓土,臣不苟同。此次青海一战,就是前车之鉴。昔日太宗也以两征高丽而悔。侥幸获胜,又住L幸吐蕃内乱,同室操戈,否则噶尔兄弟不死,这一战得不偿失。”

本采青海没有事的,你偏偏用一个王助,又故作阵,这才使论钦陵入侵的。

李威嘿然道:“冯卿,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倭国与新罗不是吐蕃,更没有论钦陵那样的英菲豪杰。倭国若有,新罗不会苟延残喘到现在,新罗若有,倭国连攻上半岛的机会也不会得逞。不过联知道了,此事勿得再议。吐蕃是特例,青海联不想再拖了。其他的安排,联会量力而行。以民为本,以国为本,不会盲目的去开疆拓土。”

中间的缘由冯元常不知的。若再不动手,没禄氏母子不保了。

双方势力达到了临界点,就象当年自己与父亲一样,只好选择一方撤出来。可没禄氏母子往哪里撤?

正在说话间,外面禀报,说太后驾到。

一起站起来恭迎。

武则天也老了,没有避娘,直接坐下来,问道:“青海本回来了?”

“是,母后,包括紫山口,白兰羌已正式成为我大唐的领域。”

“哀家很高兴。”武则天脸上绽放笑容,又道:“你父皇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青海。”

“是。”

“马上冬至到了,陪哀家看看你父皇。”

“儿臣遵命。”

“还有,国库是不是很吃紧?”这个武则天很清楚,毕竟处理政务那么多年。

“是啊,儿臣正在为此事商议呢。”

“这些年你给了哀家一些珠宝首饰,大明宫还有一些布帛,哀家未怎么用,方才让内侍盘点了一下,价约五百多万椿钱,你拿去用吧。”

第一百七十九章合(七)

谏……母后,不可,国家再怎么困难,他不能动用母后的首饰。但李威心中很高兴的,母亲熬了九年多时间,终于看开了些,虽然自己也做了许多努力工作。这也来之不易啊。

“痴儿,青海平定,乃是我大唐之串事,至于首饰,等以后年光好了些,从国库里拨换给哀家就是。”

“太后贤明”,诸相一起夸奖。

太后这个举动很有积极意义,并且不是少钱,一下子多出五百多万椿钱,马上经济压力会缓解很多。

“母后……”

“若你觉得过意不去,今天冬至陪哀家去看你父皇,明年去一趟东都。好久未去,哀家也老了,有时候想哪里的景与物。”

“儿臣一定遵从,若是明年风调雨顺,儿臣顺便陪母后去一赶篙山。”

“也好。”

“太后,陛下,且听臣进一谏,”王助说道。青海让他弄成了一个烂摊子,这是李威有意为之的。不过引爆了论钦陵出竿后,他也没有呆在青海的必要了。王方翼出动后不久,就将他调回京城,担任了礼部侍郎,官虽贵可责任轻。让他混日子吧。

“说。”

“臣以为青海平定,乃是国家最大的兴盛之事。所以臣以为陛下可以择一个好年光,刽禅泰山。”

宋螺都没有反对。

封禅需要文治武功的,可这十年来的文治武功,古今罕有。这样的大治下,再不封禅,后人都不好意喊封禅了。

武则天也有些意动,说道:“王卿言之有理。”

李威却摇了摇头说:“不妥。封禅浪费太大,又骚扰百姓。国家看似大治,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说到这里,看了看地图。现在的唐朝疆域真的很大,青海囊括下来,更使得疆域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若是将海客所圈的地方包括进去,有可能超过了后来苏联的面积。

但实际呢?

岭西只是羁縻而己。要么推广汉化,许多人现在会说汉语了。实际上不是因为远,还能将疆域扩一扩,将法尔斯囊进手中,大食也会无可奈何。但李威不想要了。

西域做得比较好的。慢慢的汉胡杂居,有可能以后这里会成为唐朝真正的领土,现在只是一半。青海做得更好,可还要努力,只能说一大半。灵夏等地,马上吐谷浑一撤,再迁去中原百姓,将不会再有历史上西夏之宪经营得当,能真正足于唐朝的领域。六镇也做得比较好。可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契丹人。他们没有过,又不好将他们往大草原上赶。这些契丹人、奚人也会很头痛。辽东仅是沿海一带。

岭南与交州反而经营得很好。但南诌一带,也只能一小半属于唐朝的领土。

更不要说大漠。

只能说三分之一真正属于唐朝领土。这个大融合过程,至少一百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还要人君都是英主,才能够真正完成。

疆域越大,隐藏的弊端越多。

将目光收回来,又道:“不能自满哪。若是有心敬奉上天,不是封禅‘而是想方设法使国家变得更加风调雨顺’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上帝最想看到的。”

“陛下,正是。”宋螺说道。无论李威用了如何的手段,在这个时代,皇帝还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作为一名直臣,自然希望皇帝要学会节制。那怕只穿着麻袍‘三餐吃的是素菜’他们还有可能说,再须努力。

但从内心深处,宋螺也认为皇上做得很好了。

“联也想到处看一看。人人都说现在江南变得很好,可联一次没有去看过。然而联是皇帝,无论出行哪里,都会兴师动众。只好等了,未来几年我会椅我诸子进行进一步观察,确立东宫人选,再培养几年,联老了,也象母后那样,简装出行,花一点小钱,看看五湖四海的山水。1.

“陛下”,诸位大臣眼里都有些酸酸的。

“你们不用这样,有多大的权利,就要负起多大的责任。联为皇帝,不带头以身作则,如何说你们?但这些年来,你们同样辛苦了。正好母后美意,诸卿,在宫里进宴吧。”

这一顿君臣相聚甚欢。

乾陵一行,也因为国库的吃紧,变得很简朴,以至王助最后叫苦:“陛下,再节约,不符合礼制了。”

不过这和简朴很得民心的,从八月开始,这一战打了一个多月,共达六次大战役,小的战斗不计其数,牺牲的将士,都超过十几年前青海的惨战,成为唐朝建国史上牺牲将士最多的一次。

哭声从关中到剑南、青海,一直铺到西域、灵夏。可还有什么好怨言的,连宫中的太后都将首饰拿了出采,给他们抚恤。但这一战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不仅彻底占领了青海,消灭了唐朝的心头大患,夺下了紫山口,吐蕃威胁减轻,后方的军事压力也陆之减轻。

接着又下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