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5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七十七章合(五)

吐蕃军队渐渐的接近了牛心堆。

情报源源不断的传来,可是王方翼一点动静都没有。

王勮说道:“王总管,这样不行啊。”

他大总管的职务拿下了,可诏书上让他继续留在青海,与王方翼配合,一时半会不能离开。

“有什么不行的?”

“岭西的牲畜让他们一起掳获走了。”

“是人重要,还是牲畜重要?”

王方翼所说的,是从军事角度出发的,为了达到战略目标,特别是论钦陵这样难缠的对手,一些牛羊算什么?但王勮却从文官角度去考虑问题。这些牛羊价值不菲,让吐蕃人掳了去,一无所有了。以后安顿百姓,朝廷还要拿出大笔的援助出来,对朝廷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压力。

但岂止是牛羊。

最先到达的是契苾光的军队,有凉甘的驻军,还有吐谷浑的军队。诺曷钵临死前,还曾拉着慕容忠的手说:“回青海。”

成了他最大的憾事。

于是慕名容忠用水银柩将诺曷钵的尸体保存,至今未下葬,就等收复青海后,将父亲尸体葬在吐谷浑城的王室陵墓上。这支军队有些杂,有朝廷的,也有契苾部的,还有吐谷浑部的,以及其他一些部族的军队。

但数量庞大,一共达到了七万人,从凉州抵达了大斗拔谷。

仅是这支部队,不会让论钦陵害怕,现在青海没有什么名将,军队数量虽占了一些上风,可缺少得力的人指挥,队伍又杂,不足惜也。但是很小心了。不久后,斥候又带来了第二个消息,从伏罗川涌来二十万西域与唐朝的联军。

终于让他感到一丝不安,好处也得到了,此一次,几乎将海北所有财富与牲畜掳掠一空,甚至还抓获了部分没有来得及逃跑的百姓。于是下令撤军。

撤不起来了。王方翼看到吐蕃人想要逃,率领着六万军队,出了赤岭,同时契苾光也将军队率领离开大拔斗谷。然而论钦陵果断避开了王方翼的军队,这时候王方翼还没有亮出旗号,可是中层将领全部知道王总管回来了,一颗悬着的心定了下来。论钦陵这一决定没有考虑王方翼,而是考虑到青海军队的战斗力。

里面几乎一大半都是老兵,经过各种战役,就是这十年来,青海一直很平静,却在唐朝皇帝调动下,北出大漠,西下呼罗珊,依然不停的经过数次战役。相互之间配合也好。相比之下,契苾光的军队数量多,可成员很杂,特别是慕容忠的四万吐谷浑士兵,战斗力很低下。至于契苾本人,爵位虽高,可指挥能力也很寻常,甚至不及当初来到青海的小将骆务整。

第一场战役于大斗拔谷南侧一百多里处爆发。

两军熬战了两天,契苾光大败,幸好王方翼军队及时赶上。这时候王方翼才将旗号亮出来,论钦陵一看知道事情要糟糕了,看来是唐朝故意设的一个坑让自己跳下去了。

还有许多地方没有明白,他做梦没有想到自己国家的太后,居然与唐朝皇帝共穿一条裤子,这一条想不到,许多地方就想不通。但唐军看到王方翼到来,士气立即大振。

这时候论钦陵已经打算见好就收了。

可收不起来,王方翼组织军队死死的与他纠缠在一起。契苾光有些惨,仅两天,就让论钦陵弄没了两万多人。不过王方翼的及时出现,让他陆续的将败军收拢起来,两军合一,随着论钦陵军队南下。

过了原来吐蕃鱼尾军的军营处,论钦陵忽然将大军调头,又冲向了契苾光的军队,这一下子连王方翼都没有想到,战争从凌晨开始,到上午王方翼军队赶上来后才结束。然而这时候,契苾光的军队已经被击溃了。

论钦陵也没有继续战下去的信心,伏罗川的军队兵临伏俟城下,马上就要进入大非川,可又有一支庞大,兵力达到七万多人的唐军从洪济城出现,从南围堵上来。二度击败了契苾光的军队,减轻了压力,继续向南撤退。但此时,刘德言忽然率领一万唐军从宛肃城杀了出来。正好拦住了论钦陵军队的去路。

为了这次决战,青海几乎所有能动用的军事力量全部用了上去,包括士兵。

经过了苦苦鏖战之后,将吐蕃军队撤退的脚步拖了下来。论钦陵只能强行突围,在赤海经过两天惨战,率领着残部逃向大非川城。王方翼与黑齿常之二军合一,也紧紧的咬在后面。

此次战役,可说是唐朝历史动用人数第二多的战役。最多的一次,在李威回唐朝之前,镇压突厥人叛乱那一次。而此次数量上不遑让多少,一共征调了四十二万军队。

并且战斗力也远远的胜过那一次。武器也比那次进攻更精良。

且战且逃,双方伤亡都很巨大,让论钦陵几次折腾下来,前后导致了近五万人伤亡。可是论钦陵日子也不好过,丢下了两万余士兵,并且还是吐蕃最精锐的战士。

拖了拖,终于在大川河前将论钦陵军队拖了下来,使契苾明最大的一支军队赶了上来。八月末,于大非川河发生了激战,数路唐朝军队轮番发起进攻。吐蕃军队大溃,但还是让论钦陵率领一支残部杀出了生天,逃了出去。

三员勇将把军队分了分,留下来一部分军队,率领了近三十万军队杀了下去。九月下旬,于紫山口再次爆发了惨烈的战役。到了这里,有地势之险,还修了一个城池。论钦陵将残部稳了稳,在紫山口进行了狙击。可是结果让他很失望,若说原来汉哭山就成了汉人的死亡之地,却被军神李靖打破。而此时,唐朝有许多军队在地势高拨的青海生活了多年,包括一些党项部与诚服的白兰羌部,就是契苾部与吐谷浑部,也多少能适应高原的天气。

相对而言,倒是西域的军队到了此处,出现了一些高原反应。可这一部留下了许多人。就是如此,其高原反应,也要比从中原猛然来到青海的汉人要好。时光也好,正是九月份,天高气爽之时,减轻了部分高原反应的压力。

战斗力下降了一部分,可人多。随着进行了几次战役不利后,真正将论钦陵逼向了紫山城。但并没有结束,树起了攻城塔,对紫山城发生了猛攻。守了数天后,唐军付出大量牺牲,终于将紫山口拿下来。论钦陵再次逃跑,撤向了耗牛河。

进了紫山口,这次目标也达到了。

不过借着时季还没有寒冷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三将再次率军向南追赶。

只是出了紫山城后,黑齿常之忽然放声大哭:“陛下啊,陛下。”

没有人一个前来制止,老将军这是激动的。当年皇上在这里被论钦陵追得仙仙欲死,差一点就回不来了,如今好不容易才报了这一箭之仇。哭喊了好久,连契苾明眼圈都有些红红的。

最后还是王方翼走过来,将他们劝住。

三军这才向南开拨。

不过到此,许多士兵因为身体的不适,已经退了回去,还有紫山城留下来一支军队,将此城重新修葺。这一城的夺取,意义非同小可,扼守了它,就等于真正将青海收拢回来了。

慕容忠扭头看了看高大的城寨,同样眼中湿润。

心中默默的想道:“父王,儿臣终于能率领臣民返回故土。”

但此战,吐谷浑士兵伤亡很重的,慕容忠带来的士兵,在论钦陵两次攻击下,几乎折损了一半人。

十几万唐军终于出现在多弥部,接着又向苏毗部出发。几年和平发展,以及相互之间的交往,原来就使过一些拉拢分化政策,两部与唐朝人并不恶。其实此行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战意义。难道还能打到逻些城去?

然而这个象征意义非同小可,谁说唐朝人不能攻上高原的?看看这支军队。

论钦陵穷蹙,只好派使者回去发救兵。此时,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可手中力量太小了,经过数场鏖战,仅剩下两三万人马。若是对方主帅是无能之辈,数量还能弥补上来。可这三人,没有一个是好惹的。

但他没有想到,没禄氏忍了这么多年,终于出手了。

在逻些城下达一份诏书,宣告了论钦陵谋反大罪,包括噶尔家族把持朝政几十年,视赞普为刍狗,挟一国百姓安危不顾,冒死邀功,以求战功,收拢将士,为自己邀名。自己不惜生死安危不顾,与唐朝搭成和议,两国和平十年之久,百姓安居乐业,可是噶尔兄弟却为了自己一家之利,不顾全国上下反对之声,发起进攻。导致十万将士生死两茫,青海全部丢失,唐军兵临城下,吐蕃就要亡国了。等等,一共十三条罪状。

下完了诏书后,带着儿子,将噶尔家上上下下,老老小小全部击杀,同时命大将乞力徐率领五万军队北下,捉拿论钦陵与论赞婆。论氏兄弟闻知之后,放声大哭,哭完后率领残余的部队也迎了上去,意欲击溃乞力徐,杀到逻些城,为家人报仇。

可这不是与唐朝作战,闻听是赞普与太后之命,军心散了。两军相接,一大半的将士临阵倒戈。论氏兄弟被乱兵杀死。只有论钦陵的儿子,在论钦陵吩咐下,率先带着一支噶尔族的亲兵顺着紫山,逃向了剑南,向唐朝人投降。怀中还揣着一封信,是论钦陵写给李威的。咱弟兄与你打了多少年战争,然而两国交战,各为其主。如今我不幸被吐蕃太后所诬,大约凶多吉少。我们之间有恩怨,可我儿子并不是主帅。他勇猛过人,我闻听你十分爱惜人才,请蒙收留他。

为噶尔家保留一线香火

但吐蕃的事没有完,这十几万唐军,并且似乎高原地势对他们影响都不大,一起呆在高原上怎么办?

乞力徐一边收拾烂摊子,一边派人向没禄氏通禀。

可出忽他的意料,没禄氏亲自来到他的军营,对他说道:“无妨,让我去唐营吧。”

“太后,不可啊。”乞力徐与诸将纷纷阻拦。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你去长安,是为了议和的。然而论钦陵主动挑衅唐朝人,这是战争,唐朝人完全有理由将你扣压下来。

“不用怕,相信我能将这件事处理好。”强行要去,诸将无奈,只好将大军不顾危险的开拨到北方,在唐军大营一百里处驻扎下来。

但事实上根本不是乞力徐所想像的,没禄氏到了唐营,黑齿常之与契苾明将她敬若上宾,殷勤的服侍。王方翼有些不明白,说道:“黑齿将军,契苾将军,大事在此一举。此时我们将吐蕃这个太后拿下来,吐蕃赞普年幼,然后再联系其他各部,吐蕃分裂,一旦之间。”

是太后,可你们别当真。

“就如你所说,若是吐蕃赞普有了什么万一,怎么办?”

“那更好啊。”

“好你一个大头啊,”对王方翼,黑齿常之可不会客气。

契苾明叹了一口气道:“你不懂,这两人一个人都不能有闪失。”

王方翼一头雾水。

“这事儿,你别插手,听我的安排。”黑齿常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没有空与他解释了,没禄氏还在中帐等候呢。



第一百七十八章合(六)

三人讲了中帐。没禄氏一挥手,让带来的侍卫下去。

黑齿常之很自觉,也让士兵下去。

没禄氏大大咧咧的坐在正中,喝问道:“黑齿将军,契芯将军,你们陛下让你们大竿拿下紫山口后,还继俘南上的吗?”

黑齿常之嘿然:“太后,你看我们这不正是为了你着想,大军南上容易吗?在这个地方,粮食辎重,行竿调度,那一样不都是很艰难?但不这样,吐蕃某些贵族还认为有高原之险,会继续支持噶尔家族。”

“那么好了,你们现在可以撤军了。”

“是。”

王方翼忍不住了,道:“没禄太后,你虽然身份尊贵,可凭什么让我们退竿?”

民间还有一句话呢,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一战,为了胜利付出了多少牺牲,花了钱帛不箕,十几万人硬是特完了。最少你们吐蕃要答应一些条件,还有你们从青海掳回的大量牲畜,又怎么说?

黑齿常之怎么这种德恢?倒底谁是三军主帅,难不成是吐蕃的太后?

黑齿常之将他一把拽了出来,低声说道:“王总管,这件事你不用插手。”

“黑齿将军,我不明白,你今天不将这件事解释清楚了,我偏要插手。“为了这一战,打很多辛苦,虽然你成名比我早,也不能坐视你胡来。

“王总管,可知道当年障下是怎么逃出来的?”

“知道,这又有什么不柯?”

“那一次陛下很凶险,虽然吃了很多苦,手下将士也很勇敢,可中间还有一个人相助,才起了最大的功劳。”

“谁?”

“正是这个太后。”

“这……”王方翼差一点惊得跌倒在地,当年他也在西北,最后还出了兵相迎的‘知道一些特况’想了想,立即明白吐蕃太后的用意了。当年若是让论钦陵得逞,吐蕃将彻底沦为噶尔家族的天下,暗无天日了。

“不仅如此,你知道吐蕃赞普是谁的儿子吗?”

“谁的儿子?”

“是陛下的儿子。”

黑齿常之说完后,伸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