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4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v儿嫁给大海为妻,又将自己的宠妾,额田王的姐姐嫁给中臣镰足为正室,中臣镰足又将自己爱nv嫁给了大海人为侧室。暂时维护了倭国的朝廷平安。

不久后,中臣镰足病死,天智兄弟矛盾终于无法调和,开始提拨自己爱子大友皇子上位。但大友皇子有三个很大的劣势,倭国盛行横向皇室继承传统,先兄弟,后子嗣。大友亲母是地方豪族,在宫中却仅为采nv,十分卑贱。三是深宫之中,大友皇子缺乏治国经验。可是天智却使用了种种手段为儿子强行铺路,先是让儿子为太政大臣,这也是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职称。又任命大友皇子心腹我赤兄为左大臣,中臣金连为右大臣,苏我果安、巨势比登、纪大人臣为御史大夫。病危时,天智召大海人进宫,要大海人继承皇位。这是十分危险的一次宣见。若是大海人当时答应了,就会立即被处死。但老谋深算的大海人非但没有答应,反而一再让天智将皇位传位于太后,国政托负给大友皇子,还怕兄长动杀心,请求兄长让他出家为僧。躲过了一场灾难,依然隐居起来。

如此低调悲情,天智不好办了。可这时幼稚的大友皇子,急不可待,与几名心腹泣血为盟,加快了抢班夺位的步伐。天智弥留之时,苏我赤兄趁机bī宫,迫天智宣大友为皇位继承人。丧事未了,大友皇子立即登基,称弘文天皇。然后准备兵马与粮草,准备一举剿灭大海人。但大友忽视自己身边的一个人,大海人的nv儿十市皇nv为大友的正妻,听到此消息后,立即通知父亲。

大海人立即起兵反抗,这就是倭国历史上有名的壬申之luàn。不久后,大友兵败,自缢于长等山前。大海人登基为天武天皇。在这场闹剧中,两个重要的nvxìng人物,下场十分凄惨,额田王年老sè衰,恩爱不在。十市皇nv虽帮助了父亲,却葬送了丈夫xìng命,心里留下永久的创伤,七年后憔悴离世。但好不容易夺来的江山,大海人十分慎重,也是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立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且仿照唐朝,制造出倭国历史上最早的钱币富本钱。

有作为另一名词,也就是有野心。新罗王金法敏也是一代人杰,这二人对碰后……会很有看头。

听到河边兽生的话后,他也不知道唐朝新皇帝居然挂念着一千多年后的仇恨以及忌惮,认为这是一个大好的时机,立即同意下来。但心中有些疑虑,也就是河边兽生提出的两条,战后利益如何瓜分,以及允许自己对新罗人的征服方式。是一路烧杀过去,还是一路无用的仁爱过去。若是后者,他又不想进攻新罗的。

结果无疑让河边兽生十分高兴。

拿到了这份协议书,李威立即来到上阳宫。

同样也悲催,倭国每一个皇帝登基不容易,他也不容易,眼下想做点实事,必须要父母亲配合。

不仅与父母亲,也将几位宰相喊了过来。

同时,还带了一些小东西进入上阳宫。

协议的事没有说,但几位宰相知道,倭国使者离开洛阳,又回倭国了,大约协商好了。在某些人,比如崔知温心中,十分赞成的,不管倭国与新罗如何,眼下唐朝的事太多了,先得了钱再说。

几位宰相到来,李威先说了金银的事,道:“我朝货币有许多弊端,特别是布帛做为税务,每年都有许多làng费。可是不用帛,钱又不够。多年以前,我与母后就提过,想做金银为币,辅助货币,减少làng费,弥补货币的不足,而且贵重,携带又十分方便。但母后说了一句很睿智的话,金银很少,百姓很难认识。连铜币都有民间sī铸,屡禁不止,况且更贵重的金银币。”

“太后所言乃是至理啊,”薛元超立即说道。

对薛元超,李威不痛恨,这个人很软弱,一恫吓就成了过街的老鼠,另外怀中揣着一份大单,也有底气。从容说道:“但自航海业开始之后,我朝多为输出国,金银始多,用作器皿,同样是一种làng费。所以儿臣有一个想法,发放薪禄时,用部分金银代替,一些偏远地区,粮帛作税贡jiāo,有时候朝廷所得不够运费支出的,也可以用金银代替。同时,替金银将价位定夺下来。儿臣想,一两银作价一千两百文钱,一两金作价六千文钱。”

简短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很多东西。

想要金银成为正式货币很难。但最少让它最大限度地流通,这一来一去,再多的金银,也不足朝廷的用度,那么金银就流通起来。一流通起来,认识的人也就多起来,渐渐地能从官方到民间演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任何强迫。流通也是稳定兑价的前提,现在的金银价十分húnluàn,高时金一两能值八千多文,低仅五千文,银高时能达到两千文,低时一千文不足。各地价格也不一样,比如三港,因为得的多,价就低,偏远重首饰的地区,价就高。

用途也是多首饰与器皿,纯金银的形状也不一样,有饼子,有锭,有叶子,有条子,还有不规则状。想要兑钱,必须到柜坊,这是专业人士,成sè,试一试轻重,敲一敲声音,再咬一咬软硬,就知识成sè有多纯了,再根据成sè,兑现成铜钱。

其实有的大宗jiāo易,已经悄悄在用金银代替,方便,又不显眼。但不是主流,比如买一块胡饼,价只值一文钱,甚至一文钱两个,拿一锭五六两重的金子,饼夫怎么找给你?就是有的找,万一碰到西贝货怎么办?咱不卖行么?

魏同玄说道:“有很多弊端……”

不是反对,是有许多弊端,虽然这个手段已经温和得不能再温和。比如一点,太贵,民间流通不易。还有,有许多利益的瓜葛。开设柜枋,多是各大家族与各个有势力的富商,每年通过cào纵兑价,都能给他们带来许多收益。

李威徐而说道:“我知道,此乃为大宗jiāo易做准备的,民间也不是不能流通,化得薄与小,同样可以jiāo易。而且越小越薄,金银越不容是铁作伪。毕竟比它软的金属不多,有它软度,也没有它的亮度。也不是立即流通……再说利益的纠纷,看似是有,但长远却是共赢,流通得越多,兑换的也越多,标准定了下来,他们得利是少,可量一多,收益反而能增涨起来。因此,看待事物,不能只看弊的一面,要看到它积极xì面。秦用严法,而得天下。然又以严法失天下。汉于是宽松法纪,再度得天下,东汉因此又失于天下。于是自三国后,两大贤相诸葛亮与王猛,用法都很刚猛,正是因为时与时不同而。比如人穿衣服,冬天衣服穿得厚,夏天衣服穿得单薄,要与时俱进,这才是国家长久之道。可每一个变革,都会有利益的纠纷。这要看其中的得与失,比如这个……”

将一个小箱子打开,里面放着一个事物,是一个简单的小天平。另外还有几个大小不等的砝码。

第四十六章轻重

第四十六章轻重

怀中一张大单,但不说服父母亲与这几个宰相,金银不能成为准货币之一,那么只能在各个柜坊阅现。本来从大食倭国南海天竺各国得到了许多金银,对价格冲击很大了。再加上这张大单的冲击,金银价能泛滥成灾,甚至引起灾难。依然会获利,可十分小,一小又有许多人反对,这项jiāo易就不得不流产。

所以准备了这个简易天平,有一个直观的说服力。

天平摆在桌子上,砝码也拿了出来。指着天平两端说道:“东边这个方向是对我朝有利的,西边这个方向是对我朝没有利的。各位先看,一旦如我此策去做,会有什么样的利弊。先看对偏远地区的冲击,越是偏远地区,越是不能很好的完成贡税,比如南诏等地,只是象样的征缴一些贡品,算是臣服了。但我朝呢,回报却是许多财物,面积与人口是臣服,可朝廷不仅没有谋得利益,相反是付出。只付出没有回报,只好松懈的管理,维持表面上的臣服。但这些地区百姓有没有过好呢?没有。中央政权羁縻,先进的模式没有带过去,生产方式落后,因为没有征税,没有直系的管理,与大漠一样,让头系管理族人,酋首在地方上力量越来越强大,强大到一定时候,就会有野心产生,中央王朝又不得不派出大军征缴。甚至长久下去,产生严重的隔阂,中央王朝强大时,不存在问题,但不可能永远强大,一旦稍作衰落,不仅是南诏、jiāo趾等地皆会相继反叛,反过来又加继了中央王朝的衰落。实施金银制,可以有限的征一些税务,有了收益,朝廷就会有相关的回报。弊端是当地一些酋首的不满,以及官吏减少了贪墨。可是有了回报后,造福于百姓,朝廷对百姓更有凝聚力。因为有了收益,朝中不会有轻视,就会强化这些地区的治理,包括教育礼制,更容易同化。暂时头人的不满,却能换回长久的融为一体,最后与中原无异。”

有许多原因,但李威说得也是原因之一。

说着,将砝码摆在两边托盘上,天平的杠开始向有益的方向倾斜。

“再看次边远地区,对此,朝廷一直征税的,因为运输不便,税务不得减轻,比如岭南与剑南中南部地区,江南道的西南地区。百姓依然感到生活艰难。实施了金银制后,运输轻便,百姓负担轻,朝廷收益反而在加重。羁縻地区可以先不议,但对这些地区,就会立即给朝廷,给当地百姓带来很大的益处。”不过这一条也不容易,要必须将各地的布帛粮食劳役折算成金银铀来计算,再用钱来代替租庸调制。实际上这就是一条鞭法的雏形,这一点李威却是没有想到的。他只想着好处与坏处,是否方便,也不是全部一条鞭法,对于水运方便的地区,依然是租庸调制,北方与关中缺粮,没有南方的粮食供给,北方将会出现更大的húnluàn。因此,这是局部地区的一条鞭法,而不是整个唐朝。

还有就是刚才所说的各个柜坊主的利益,没有必要再说了,又说道:“自我朝立国以来,实施的是租庸调制,这是因地制宜之策。纳税人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所出是农桑,外部环境因为缺少现钱,包括铜币,仅少许的铜币,市场上都不够流通,况且征税纳税。但结果?粮食保存的时间短,只有几年,布帛也不过几十年,又占体积,运输不便,làng费严重。甚至为了减少损失,不得不颁发一些法令,使钱向两京回归,这样一来,又损害了平民百姓的利益。百姓的利益是国家根本所在,百姓安国家安,百姓luàn国家luàn,我不用多作解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关中等地多是旱地,粮食产量入不敷出,所以必须要江南淮南以及河南东部济水地区百姓的供给。作为各道地理位置,河北河东关中陇右剑南与河南中西部地区,担负着国家士兵的主要来源,两准、济水与江南、山南地区兵役负担不重,也可以以此来弥补。可事实是不是这样?”

这又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不是一个金银作为准货币能解决的,可能改善。继续说道:“不是。为了平衡,江南地区百姓税务并不少,又让大户人家担任船舶与运费,减少对平民百姓的剥削。用意是好的。不然将这些船动与人力的成本计算在内,粮食从江南到关中将是一个惊人的天价。可是大户人家真的甘心?逃避税务,其一,将这些负担往平民百姓头上加压,减轻税务,其二。我说的这一条,各位应当心知肚明。江南地区百姓看似少了兵役,负担却十分沉重。再看关中与边境地区,以江南两准百姓供养,但国家税务入不敷出,并没有减少,地少地薄,国家承平已久,百姓生活一年不如一年,还要承担沉重的兵役。偏远地区实施金银贡税体系,无疑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国家收入增加,就减少了对百姓的剥削程度。而且金银又容易保存运输,损耗也很少。可又有一个前提,必须有大量的金银,一个稳定的兑算机制。金银数量解决了。”

说着掏出了大单,又道:“但必须让它流通起来,不能从百姓身上流通,会造成严重的húnluàn,所以从税务上收回朝廷,又从薪俸上流回去,一个流退的过程,就是得到认可的过程,自上而下梳理,让百姓渐渐承认与认识。一流通,就能将兑换价位定落下来。一定落下来,更加能促进流通。这是一个良xìng循环发展的过程。”

可是众人皆不吭声,眼睛一个个盯着这张纸。

这份大单让李威感到惊叹,况且是这些人。首先是心黑程度,比如火yào在改进之下,一个十斤重的火yào造价下降到一百多文,但在上面却是一两银子一包火yào。

但要包送到倭国。

就是这样,利润也是惊人的,一两银子因为金银系统的下跌,现在洛阳只能换到一千文钱,不过一旦诏书下达,流通起来,价格必须上扬,所以李威调整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