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4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到了浓浓的威胁。并且郑宫楚看到过多次,不但家世,长相与举止皆是选,对她们俩人似乎有些不利。

“喏。”

正在这时候,外面太监说道:“倭国使者河边兽生求见。”

李威一听,心中大喜,但嘴说道:“不见。”

立即拒绝。

来了,就开始谈倒卖军火,自己是皇帝,谈谋利,谈生意,大臣得知,会有很多人弹劾。因此不主动ā手,借助梁金柱与倭国使者恰谈。

果然到了下午,梁金柱前来求见,让人将梁金柱带了进来。

伏下行礼后,李威让他坐下来,梁金柱又说道:“臣无比感谢陛下。”

不是指李威的扶助,是指郑家女的事,虽改姓下嫁,但终是郑家的女儿。此女到了他家后,几乎当成了一个老祖宗供着,侥幸此女是庶出女,在郑家地位很低,没有养成盛气凌人的坏习惯。

“无妨,此事郑家做得有些薄,委屈了你。”

“陛下,臣那敢啊。”

“已嫁,勿需再提,谈正事。”

“喏,这一路倭国使者皆与我同行,谈了很多。他们想采用陛下的权宜之计,然而有几个疑虑。”

“。”

“他们倭国狭小,不是唐朝的敌手。若是占下来罗人的地盘,唐朝如何与他们分配?”

居然还有这个想法,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难怪敢自称为天皇,笑了笑说道:“你可以对他转达,他们倭国占领多少领土,只要能占住,皆是他们倭国的。”

“陛下,那不好。”

“罗人顽强,我们唐朝这么大,攻占都十分吃力,后不得不放弃,况且他们小小的倭国,又是跨海作战。既然他们有这想法,我做一个承诺又有何妨。此乃军国大计……”

“臣多言了。”

“没关系,你也是好意,还有呢?”

“他又说他们倭国狭小,出产贫瘠,此次使者被杀,不仅是关于他们的颜面,也关系到大唐的颜面,希望我朝提供武器时,能优惠一点。”

“打的好主意,你对他说,可以稍作优惠,但有限,罗偏远,我朝占之无益,而且这几年一直对我朝臣服。现在破例,提供他们武器,这些武器皆是以前禁止援外的,已经表达了意。又有可能出兵配合,并且让他们得地得民,就不能要求太过份了。”

“是,是他们使臣想起了一个故事,夜郎自大。”

这个倭国可不是夜郎那么简单,但没有说,道:“不管他们是什么心态,但你可以对他说,切记,是你说的,非是出自我口,虽然出钱购买武器船舶,对他们倭国经济造成不小的压力,可是占领了罗,却有许多财富。”说到这里,李威又想到一件事,裴行俭轻松地连破阿史那都支与李遮匐部,也得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使朝廷压力稍稍缓解。不过因为安抚政策为主,终不敢做得太过份,没有将利益大化,是为可惜。又道:“不但是财富,还有人口,中原现在缺少部曲,只要能攻罗,有不少百姓,用船运到登州后,一个部曲少能售作好几缗,甚至十几缗钱。罗人有多少百姓?”

“陛下……”

“不用多言,也不会那么简单,这是给他们一个动力,不然他们不会鱼肉百姓,穷兵黜武,并且百姓人数锐减,对我朝有利,是他们做的,不是我做的,又减少了口舌。”

“是,他们还有一个要求……”说到这里,梁金柱迟疑起来。

“说。”

“他们想陛下迎娶他们的公主,或者让唐朝的公主下嫁。”也知道不对,说完后戚戚地看着李威。

“他们是昏了头”李威还没有作声呢,官婉儿气愤地尖叫起来。

“婉儿,勿气,倭国那个天皇想不到的,是这个使者一路前来,听到我将要迎取郑家女的事,或者又听到野辞明月册封,临时想起的主意。你对他说,什么时候倭国有突厥或者吐蕃那样强大,再来提。”

“喏。”

梁金柱告退,虽然议亲不成,可前面两个答复,已经让河边兽生十分满意,开始商议武器与船舶的价格。梁金柱也时常进宫禀报。对此李威很看重的,正因为中国,几乎开启了亚洲周边所有国家的文明,即便是后来欧洲人崛起,若没有中国文明的催动,这些国家难保不会没有象印第安人那样,走向覆灭的命运。

从古代到以后,对于这些国家,中国只采取贡赋制,你贡赋一些小礼物,立即搬出金山银海隆重的赏赐,然后又传授你技术,教你耕作,甚至到了明朝时,因为贡赋的国家多,赏赐成为国家的累赘,勒令这些国家贡赋次数减少。可后来这些国家是如何回报的?

这次会谈,是一个小小的起步,对眼下很重要,对将来却重要,会扭转国人的见识,至少不会忘记秦朝的远jā近攻,使政策变得有侵略xìn。得多少利不算,但不会做冤大头

若是做得好,会对将来产生一个重要的脱变。

终于许多大臣察注此事,在一天早朝,裴炎持着牙笏终于问了出来:“陛下,梁金柱虽然忠于朝廷,捐出大批的钱帛资助国家与百姓,被授予了一些散官与爵位,可终是商人出身,为何这几天数次出入东宫?”

第四十五章天平

第四十五章天平

若是没有这几年的磨练,李威很有可能就上当了。

换作普通人此时肯定两种回答,第一个回答,说我有事务安排,敷衍之。那么裴炎一定就势问下去,你有什么事?刘仁轨不在,他是首相,这不是内宫事务,有了李绩那句话,内宫事乃是皇帝家事,好搪塞的,宰相有权过问。李威不如实回答,以后怎么jiāo差?非是船舶,是民间的jiāo易,那怕卖一万艘船到倭国,裴炎只有干瞪眼的份。还有许多制式武器,比如制式角弓与各种军弩,撞车、投石机、火yào,甚至还有制式横刀与陌刀,最终还必须要同宰相商议的,这时候撒了谎,未来怎么办?如实回答,那么李威就等无数大臣弹劾吧。

或者另外一个回答,不用你管,能不能这样说?不能。商人乃是这个时代最下溅的一个群体,最著名的一个事例,史上张易之兄弟权倾一时,宴会时请了益州几个商人入席,结果让宋璟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张易之兄弟还不得不认错陪礼。无论梁金柱披着怎么样的外衣,还是一个商人,所以得到了那么多好处,郑家下嫁一个庶出之nv,改了姓下嫁的,心中依然一个个不服气,亦为此故。李威是皇帝,天下的表率,若有功,偶尔宴请一回一叙,比如李治宴请邹凤炽,或者赈灾时,长安东宫宴请梁金柱还是可以的,但来往过多,一个堂堂的宰相,怎能不过问?

一个温和的问话,却暗藏了这么多的刀光剑影。

当真裴炎不知道梁金柱与李威在忙碌什么?

所以颇有识人之能的裴行俭对自己家族这个名人,十分反感。然而裴行俭也拿他无可奈何,作为官员,有吏干之才,诸相当中若要排名,郝处俊罢政了,数来数去,只有他为其首,薛元超次之,这才到刘仁轨。论清名,家室四空。论才学,李威刘仁轨皆不及。所言皆是圣人大义,所著皆是君子道德文章。想抓武承嗣的错误,随便着就抓出一大把出来。可想找裴炎的过失,比蜀道还要难。

不过李威也非昔日让他一句话就塞得哑口无言的李威,立即说道:“我有一些安排,关系到军事与经济,裴卿,皆不是你所善长的,事情也没有定落,此事非同小可,等事情有了一些定论,我自当与诸卿协商。”

崔知温低头哑笑。

妙啊,这一句的回答。

裴炎同样语塞,道:“是。”

的确,不但是他,朝堂中若是说经济与军事,真没有几个人能及这个年青的皇帝陛下。而这两条又是当务之急,就是做一些事急从权的事宜,也不算为过。

封了自己的嘴巴,又没有留下把柄。

但也是一个小小的试探,此时,东宫升级,得到的是虚名,是为迎娶郑家nv儿铺路的,然而诸武却同样升级了,升了官升了爵,这却是实打实的好处。太后心里面是想稳住这样的局势,所以裴炎这段时间很老实,是默契的配合。

这一次早朝裴炎与李威的对答,仅是两句,可有心人还是略略注意到了。知道实情能看出来的大臣没有几个,但却传出了许多传言。

却起了好作用。

河边兽生听到许多传言,心中担心。作为倭国派来常驻周边最大国家的使节,此人也不是没有智慧的,相反,智慧十分高。所以一听到郑家的联亲,立即胆子很大的向唐朝皇帝议亲,不指望能成功,争一争。所以一听李威回京,寻找李威,请求帮助。

梁金柱在与他谈,但河边兽生不可能不知道唐朝商人地位的低下,这样的大事情,怎么可能是一个商人做主的。梁金柱在谈,等于是皇帝在谈,这是皇帝怕引起争议。

立即谈判下来,而且结果让李威目瞪口呆。

他低估了倭国的矿产资源,特别是金银的资源。

史上明清以白银为货币单位,主要原因,就是从倭国得到了大量的白银,仅是明末,中国从倭国通过贸易手段,就得到了两亿吨白银,这是以吨作单位的,化成两,会是多少?

将这么多白银砸在唐朝,几百个江南也开发出来了。

虽然现在的倭国勘探、开采、冶炼技术落后,但在倭国也积累了大量的白银,无奈唐朝太强大,倭国文明几乎依附于唐朝存在的,唐朝只用铜币作货币体系,导致了倭国同样以铜币,甚至使用唐朝的铜钱作为货币。银子多,不值钱。这几年有海客过去,也想方设法,将银子的价格压得很低,一两银子在倭国本土只作价两三百文。

这一点河边兽生没有说的,李威也没有想到,所以此次李威同意以金银方式购买唐朝的武器,也颇让倭人动心。不但是银子,李威认为倭国不产金,这想法同样是错误的,倭国也产金。后来马可bō罗将倭国称为黄金之国,正是有许多金银矿藏。

此时倭国也在发生一场脱变。

隋朝时佛教传入倭国,倭国两大势力,苏俄氏支持佛教,物部氏支持传统的神道教,衣折战役,苏俄氏击败物部守屋,占据上风。(算不算资料?但这样一写,大约那时代世界所有文明国家的情部,都会在书中出现,是为了做合理党)然后与苏俄氏有姻亲关系的皇族nvxìng御食炊屋姬位为推古nv皇。推古nv皇即位后,立即提名其子圣德太子为摄政,从小培养,这一点颇似史上的没禄氏。从对待亲人的态度上,也略略胜过武则天一筹。当然,环境不同,处境不同,造成各自的心态不同。

至少现在武则天对李威并没有动过多少杀机,争的只是权利的分配。

圣德太子即位,为孝德天皇,立即学习隋朝的制度,进行改革。这为倭国进入文明时代打下了基石。天智天皇时,白江口一战,使倭国意识到与中原的差距,再次模仿了唐朝的户籍管理制度,强化了王权。

但几年前,倭国再次出现了一次大的战luàn。

天智天皇有一个胞弟,叫大海人,很有才智,大海人又有一妻子,叫额田王,是一名nv歌伎,长相十分美丽。这个nv人不但美丽,头脑也不简单,后来倭国出征新罗,她还亲自率军渡海作战过的。原来为大海人侧室,生十市皇nv,让天智天皇强行纳入后宫。但大海人一直忍辱负重,小心的协助皇兄处理政务,迅速与天智天皇与权臣中臣镰足成为倭国的三巨头。为了拉拢,天智天皇立大海人为皇太子,将自己四个nv儿又嫁给了他。

所以后来看倭国的*片,有许多片是**,这是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莫要惊奇。

但后来天智天皇又再次反悔了,此次反悔有两个原因,第一晚年天智天皇象李隆基一样,开始堕落,寻欢作乐,但大海人却很有作为,白江口之战败后,他立即在东宫宣读了倭国使上的著名甲子之诏。这引起了天智的不安与警觉,此一点颇象李治与李威一样。第二,为了一个nv人。额田王成为天智的nv人后,与前夫藕断丝连,在狩猎时,大海人情不自禁地向额田王挥袖示爱,额田王立即yín歌一首:紫茜围猎场,君马正徜徉。岂不虞人睹,君袖乃尔扬。这么多人看着,你得小心着

但大海人在日思梦想下,没有控制住,居然作歌答道:紫茜同妹yàn,往来围猎场。何至他人fù,思慕断我肠。(这两首诗太浅白,老午不解注了)面对如此赤luoluǒ的眉目传情,生xìng机敏的天智不会熟视无睹,“龙颜大怒”。不久后,天智在琵琶湖畔高殿大宴群臣,寻欢作乐,对兄长文恬武嬉不满,大海以长枪贯敷板,表示愤怒。新仇旧恨之下,天智要将大海人推出去斩首。因为中臣镰足苦苦求情,才没有杀成。为了维持自己地位,天智又换了一种方式,不仅将自己几个nv儿嫁给大海为妻,又将自己的宠妾,额田王的姐姐嫁给中臣镰足为正室,中臣镰足又将自己爱nv嫁给了大海人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