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利象征朱可夫-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可夫到团里报到时,安德列耶夫接见了他们。他看了看朱可夫的红裤子 (当时学 员的着装),很不以为然地说,〃我的战士可不喜欢穿红裤子的指挥员。〃接着 ,他更不客气地说,〃我们的战士多是过去的老兵,我们可不赏识没经过炮火考验的家伙。 〃当他得知朱可夫不仅经过战火考验,而且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才算放了心。




 

  

第三章崭露才华(2)


  但是,〃红裤子〃的事还没有结束。朱可夫到了他的排后,命令全排成乘马队形集合。朱可 夫开门见山地说:〃同志们,我被任命为你们的排长。我是好排长还是赖排长,你们是好战 士 还是赖战士,咱们将来走着瞧吧,而现在我想看看你们的马、战斗装具,和每个人认识一下 。〃

  战士们没有什么反应,有几个战士还故意盯着朱可夫的红裤子看。朱可夫明白他们的用意, 立即说:〃团长已给我打过招呼了,说你们不喜欢红裤子,可你们知道,我没有其他裤子, 苏维埃政府发什么,我就穿什么。你们应该喜欢红颜色,这是革命的颜色,它象征着劳动人 民为自己的自由和独立而进行的斗争。〃

  代理排长阿加波夫是个善良的老实人。在会后他拿个花名册,给朱可夫逐个介绍全排30个战 士各自的情况,特别是特点、脾气等,介绍得很详细、很诚恳。比如,戈尔什科夫游击习气 很重,但很勇敢,冲锋陷阵总跑在前头,对他不能提高嗓门,要常给予表扬,可以同志式地 指出他不正确的行为,但必须个别说,不能当众批。卡扎克维奇、科瓦廖夫、萨普雷金是形 影不离的好朋友,三人都是能干的好战士,但比较调皮,而且贪玩,对他们可以而且有必要 在队列前加以训斥,偶尔还可以吓唬他们一下,说把他们交给团政委。

  对这些战士各自特点的介绍,使朱可夫受益不浅。他和战士个别谈话中,特别是与几个脾 气古怪的战士谈话中,善于把握特点,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逐步消除战士们的 戒备心态。到排里后的第5天,朱可夫率领全排参加肃清滨河地域残匪的战役。战斗中,朱 可夫身先士卒,英勇果断,指挥有力。最后,匪徒全部被歼或被俘,而朱可夫全排没有遭受 任何损失。这次战斗后,战士中再没人讨论朱可夫的红裤子了。不久,朱可夫即被任命为该 团二连连长。

  1920年12月底,第14旅被调往沃罗涅日省,镇压当地富农的暴动和科列斯尼科夫匪徒。这股 匪徒很快就被打垮了,其残余分子逃到了坦博夫省,和以安东诺夫为头子的富农及社会革命 党匪徒会合在一起。

  安东诺夫青年时就曾因刑事罪流放西伯利亚,在1917年2月革命期间,他混上了一个县的警 察局局长,他利用职务之便,到处安插亲信,培植个人势力。十月革命后,他对苏维埃政权 十分仇视。1920年8月,他纠集一大帮匪徒,组成〃安东诺夫集团军〃,主要目的是破坏苏 维埃政府规定的余粮征集制;杀害俄共 (布)代表和苏维埃政权的代表; 袭击小股红军部队; 破坏铁道、仓库和基地,等等。由于安东诺夫的部队不与红军大部队作战,常常化整为零进 行破坏,所以,红军部队几经围剿都未取得明显的成果。

  1920年12月,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坦波夫省清匪司令部,下辖的兵力有32500步兵,近8000名 骑兵,还装备有60多门大炮和400多挺机枪。在清匪司令部成立初期,敌人仍很疯狂。1921 年4月初,安东诺夫亲率5000人,歼灭了红军腊斯卡左沃的守备部队,其中有整整一个营红 军被俘。考虑到形势的严重,5月初,苏维埃政府任命图哈切夫斯基将军为清匪司令部司令 。朱可夫和其他下层军官都听到过许多赞扬他的话,特别是赞扬他的战略才能。大家都为有 这样一位有才干的统帅来领导而感到非常高兴。

  朱可夫第一次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将军,是在坦波夫的热尔迭夫卡火车上。当时,图哈切夫 斯基正在与14旅旅长谈话,朱可夫也在场。在讨论了14旅当前的行动后,图哈切夫斯基又和 指战员们谈话,他对于谁在哪儿打过仗,部队和居民的情绪如何,红军在当地居民中做过哪 些有益的工作等情况,都十分关心。从他的谈话中,朱可夫看出他具有指挥大规模战役的丰 富知识和经验。对他很佩服,认为高不可攀。朱可夫在回忆录中讲述当时的情景时感慨道: 〃当时我哪能想到,几年以后我会在国防人民委员部里讨论苏军战术理论原则时见到图哈切 夫斯基!〃

  1921年5月底,歼灭安东诺夫匪军最激烈的战斗在沃罗纳河地域众多的居民点里打响了。清 匪司令部副司令乌鲍列维奇,负责指挥混成骑兵群的行动。他亲自带领部队在谢尔多勃斯克 、巴库拉、耶蓝地域,给敌人以重创。朱可夫所在的14旅打得也不错。这次清匪战斗打得十 分艰苦,有不少令人难忘的苦战。朱可夫印象最深的是发生在距热尔迭夫卡车站不远的维亚 佐瓦亚·波奇塔村的一次战斗。

  那是一个薄雾萦绕的清晨。根据侦察兵的报告,距村10~15公里地方发现敌人3000名骑 兵。按照作战部署,朱可夫所在的第1团离开村子在左侧成纵队前进,2团在右面相距4~5 公里向前并进。朱可夫受命带领全连作为前队沿大路前进。

  走了不到5公里,朱可夫连就与200多名安东诺夫骑兵相遇。在白刃格斗时,一个匪徒从侧面 射倒了朱可夫的马,马压在朱可夫的身上,敌人乘机过来砍朱可夫的脑袋。指导员诺切夫卡 及时赶来拼死相救,一刀劈死了那名匪徒,把朱可夫拖了出来。刚缓了口气,又发现敌人一 队骑兵企图迂回到连翼侧,朱可夫下令展开全部火力阻止敌人,同时派人向团长报告。大约 20分钟后,第1团奋力赶到并投入战斗。


 

 

  

第三章崭露才华(3)


  令人意外的是,第2团遇到优势的敌人被迫后退,敌人利用这一机会,进攻第1团翼侧,第1 团处在了腹背受敌的困难境地。团长当即决定撤回维亚佐瓦亚·波奇塔村,将敌人诱至对其 不利的地形,再展开攻击。朱可夫受命掩护全团退出战斗。敌人很快发现了红军的意图,便 竭尽全力向朱可夫连猛扑。敌人原认为朱可夫连人很少,很快就会解决战斗,但事实证明他 们错了。朱可夫连配了4挺重机枪和1门76毫米的火炮,他们不断地变换机枪和火炮的位置, 对敌人平射或抵近射击,把武器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敌人尸横遍野,朱可夫连也有较大 的伤亡。

  在后撤时,朱可夫亲眼看到他手下一名精干的排长重伤后从马上跌落下来。他强忍悲痛把连 里所有伤亡人员装在拖机枪的爬犁和炮架上,带着一起后撤,以免战友的遗体被匪徒们糟踏 。敌人咬得很紧,朱可夫连一直退到村里,还是撤不出去。朱可夫抱着一挺机枪向一股匪徒 冲去,不巧的是,一发子弹又打死了他的马,成群的匪徒涌过来企图活捉朱可夫,朱可夫只 能用手枪自卫。在这危急时刻,又是指导员诺切夫卡带着几名战士硬冲过来拼死把他救了出 去。在这次战斗中,全连牺牲13人,受伤12人。

  1921年夏季,安东诺夫的军队被彻底歼灭。这标志着敌人对苏维埃政权大规模有组织抵抗的 终结。这场战争的胜利,对苏维埃政权来说,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政治上的胜利,苏 维埃政府已深得人心。英国的霍克斯将军曾在当时写给英国政府的信中说到,打垮布尔什维 克的百万大军是可能的,但是,当15亿俄国人不要白军而欢迎红军时,则对白军的援助是 徒劳的。事实证实了霍克斯将军的观点。

  胜利是来之不易的。苏共领导层及红军指战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同时也在战火中更加成熟 。后据历史学家查证,从1918年12月1日至1920年2月27日,苏维埃国防委员会召开了101次 会议,讨论了2300个有关组织国防及保障红军和海军的技术兵器、武器和给养等问题。所有 这些问题,除2次外,都是列宁主持的。此外,列宁与总指挥部、各方面军和集团军亲自联 系,在此期间,列宁起草的信就有600多封。但列宁和苏共中央又不包办下面的行动,给各 方面军充分的自主权。

  朱可夫印象较深的就有两件事。一是当列宁得知,某些军事工作人员对总司令加米涅夫所拟 订的与邓尼金作斗争的计划有疑问时,他便以中央政治局的名义写信给红军军事人民委员托 洛茨基说:〃政治局完全承认总司令在作战方面的权威,请你对所有负责人员作适当的解释 。〃二是当总司令加米涅夫向列宁要求,事先能让总指挥部看到政府关于军事作战问题的一 切训令草案时,列宁在报告上批道:〃我认为可以同意这一要求,并确定或者请总司令个人 来,或者将训令草案交给他,以便迅速得出结论。〃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共和苏维埃政府即着手和平建设。战后,苏联国内经济处于瘫痪状态, 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处于极端衰落的境地。为此,苏共中央决定,减少军费开支,裁减军队员 额,支援国家建设,并专门成立了委员会,由加里宁和捷尔任斯基负责这项工作。截至1924 年底,整个武装部队数量将由550万人急剧缩减到56万人。

  苏共中央意识到如此大规模的裁军可能会〃冲掉〃军队中的精髓,于是,在1921年2月,苏 共中央组织部决定,军队中的共产党员停止复员。这样,就在军队中基本保留了一大批有能 力、有决心献身军队建设的骨干。在大裁军中,朱可夫毫不动摇地留在了军队,他认为军队 需要他,他也更适合在部队工作。

  1922年6月,朱可夫担任骑兵第38团一个连的连长,不久就提升为萨马骑兵第7师第40团的副 团长。这时,多数红军部队的条件还是比较差的,没有专门的兵营、首长住房、食堂,也没 有俱乐部、训练场等活动场地。部队都分散在村里,住在农民的家里,做饭用行军灶,马匹 拴在院子里。但朱可夫和其他年轻干部一样,不在乎这些物质条件,他们基本都是单身汉, 年轻力壮,精力充沛,干起工作来充满朝气,〃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每天都工作15~16 个小时。

  朱可夫的责任心和军事才能逐步为红军领导层所注意。1923年4月的一天,朱可夫接到师司 令部的通知,说师长要见他。朱可夫不明其中原因,他甚至有些紧张,怀疑自己在工作中出 了错。没想到师长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在寒暄之后他突然问朱可夫,对未来战争怎么看, 骑兵部队的训练是否符合未来战争的需要。

  朱可夫有点脸红地回答说:〃如果按现代要求来训练部队,我们指挥员还很缺乏必要的知识 和技能。我们现在是按在旧军队所学的东西来教导部属的。为了能更好地训练部队,必须用 现代军事知识武装领导干部。〃

  师长完全赞同他的看法,在房间里激动地走了几步后,很庄严地宣布,任命朱可夫为布祖卢 克骑兵第39团团长。此时朱可夫年仅26岁。

  同师长分手后,朱可夫很激动。因为这个岗位很重要,责任也很重大,特别是对立志从戎的 人来说,团长岗位是取得成就必经的一个台阶。在苏军中,指挥一个团始终被认为是掌握军 事艺术的最重要环节。团是基本战斗部队,团一级战斗需要各兵种协同动作。团长必须熟悉 下属各个分队,必须着手在战斗中选择主攻方向,必须善于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方向。朱可 夫认为,一个团长,如果能熟练地掌握对团的指挥方法并能使团经常保持战斗准备,那么无 论平时或战时,他在以后的各级指挥岗位上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第三章崭露才华(4)

 

  朱可夫刚任团长就碰到一道难题。该团正准备出去野营,而且这是国内战争以后红军骑兵部 队第一次进行野营训练。如何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搞好这次训练,上下都很关注,许多指挥 员对此感到无从下手。朱可夫接任团长后,立即深入到连队调查研究,他发现部队比较松懈 ,战斗准备不足,而且射击训练、战术训练特别差。所以,他在布置野营基地建设时,要求 各分队特别注意野营的训练设备和器材的准备工作。

  事实证明,朱可夫抓住了要害。5月底,营地基本建成了,全团有了一座构筑良好的帐篷营 房区,特别是进行射击训练的场地堪称一流水平。由于设备齐全,经过紧张的战斗训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