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574-希拉里画传-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年,针对儿童权益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计划中她写成了三篇文章,相继发表在《哈佛教育评论》和《耶鲁法学期刊》上,并出版了一本论文集《儿童权利:一份当代报告》。  这是她以关心儿童问题为长久职业的开始。  1973年夏,希拉里与克林顿即将从耶鲁法学院毕业。他们两人的毕业成绩极其优异,完全有条件在著名的法律公司找到工作,但他们没有这么去做。希拉里毕业之际,法学院的柏克·马歇尔教授竭力推荐她去首都华盛顿,到国会司法委员会审查部门工作。当时,国会司法委员会正在酝酿采取一项必要的法律行动,准备对尼克松总统在水门事件中的活动进行查证,并可能对他提出弹劾。马歇尔教授同时也极力推荐克林顿去国会司法委员会工作,但是,克林顿谢绝了这项推荐。他执意要回阿肯色州去,实现他少年时代就怀有的梦想。他说:“我很久以前就给自己立下誓言,如果阿肯色州的人民愿意要我回去,我会毫不犹豫地回去帮助我的家乡。那是我的生命,是我的生活道路。”  希拉里不愿意去阿肯色州,她是个十分独立的女性,尽管她深爱着克林顿,但她当时不愿追随克林顿去他的家乡。她打算先去儿童保护基金会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去国会司法委员会工作,她希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干出一番成就。  1973年6月,希拉里与克林顿在耶鲁法学院均以极其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他们两人将踏上不同的征途。  克林顿在阿肯色大学法学院联系到一个法学教授职位,他打算先教一段时间书,安定下来后,再往政治方面发展。  希拉里先回家探望了父母,然后和克林顿去欧洲旅行,重温自己曾经走过的足迹。一天傍晚,在英格兰的湖边,克林顿向希拉里求婚了。尽管希拉里深爱着眼前这位男子,但考虑到未来的道路,她还是拒绝了。  之后,希拉里乘飞机到阿肯色州去看望克林顿及其家人,这是希拉里生平第一次来到阿肯色州。克林顿开车到小石城的机场去接她。本来,从小石城到克林顿的家温泉城只有1小时的路程,但他驾车带希拉里在路上开了8个多小时。他带希拉里看了他认为值得看的所有的地方,去了所有的风景点。然后,又到他从前最喜欢野炊烤肉的地点,接着又去他喜欢烤馅饼的地方。希拉里的头都转晕了,因为她不知道要去看什么或期望什么。克林顿的目的似乎不仅仅是要带希拉里回家看望他的母亲,而是要向希拉里推销整个阿肯色州,说服她也热爱他的家乡,并期望她能留下来与他一起奋斗。  这次,希拉里利用探望克林顿的机会,在阿肯色州通过了该州律师资格考试,拿到了律师行业执照。  之后,希拉里准备告别克林顿去儿童保护基金会工作。这次分别,对这两位深深相爱的年轻恋人来说,是那么艰难。但为了各自的理想与追求,希拉里与克林顿就要天各一方,各自奋斗了。  临别前,希拉里依依不舍,克林顿也感到伤感异常。在机场送别希拉里回来的路上,克林顿对母亲弗吉尼亚说:“妈妈,我请您为我祈祷。这是为了希拉里,如果没有希拉里,我简直不可设想。”


第二部分:耶鲁法学院:生命的邂逅州长夫人:最出色的竞选总管(1)…(图)

  希拉里到达竞选总部的第二天,马上成立办事机构、抓管理、指挥竞选小组工作。她全家人来到镇上第一次超越政党界线为一名民主党人努力工作。  希拉里与克林顿分别后,应邀到儿童保护基金会担任律师工作。1974年1月,希拉里接到约翰·多尔的电话,要她去参加调查小组,负责总统丑闻事件的调查。这是一件容易出名的事情,希拉里决定接受邀请,是年她26岁。  希拉里来到首都华盛顿,开始在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新成立的水门事件调查委员会工作,成为该委员会43名成员中仅有的3名女性委员之一,头衔是法律顾问,是这一专业领域内等级最低的。  当时,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已举行了水门事件听证会,并通过电视向全国进行了转播。弹劾调查工作组被认定必须是超党派的,它应提供事实,而不对任何一种结论主张表态。  希拉里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建立一套法律程序,以便为即将进行的审判和弹劾过程做准备。她的另一工作是听录音带,以便从这些录音带中发现尼克松及其高级助手卷入水门事件及在其中起何种作用的证据。这使她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政治的神秘气氛。  希拉里后来谈到她的这一工作时很生动地描述说:“我也被锁在隔音室里,戴着大耳机,听录音带,像是那种与外界隔绝的人。有一盘我们称之为录音带中的录音带是由尼克松本人录的,其内容是:尼克松在听录音带,当他听到录音带放出别人的说话时,他进行了辩护。因此,你会听到尼克松的谈话,你还会模糊地听到他的高级助手鲍勃·霍尔德曼和约翰·埃利希曼同尼克松之间的复录的谈话……  为了尽早查出结果,希拉里与同事们没日没夜地赶工加班,她们每天早上8点到达工作地点,一直要干到深夜才能歇工休息,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6至18个小时,一周工作7天,没有休息时间,有关尼克松一生的精确资料最终被整理了出来。由于希拉里工作勤奋,能力超群,效率高,加之她自律严谨,并善于与同事交流合作,乐于助人,不久就赢得周围同事的信任与尊重。  1974年8月8日,由于水门事件调查委员会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在各方面的反对与压力下,尼克松总统被迫宣布辞职,继任的福特总统宣布赦免尼克松的违宪罪行。水门事件调查委员会的使命也随之结束。希拉里后来在一次演说中讲道:“当我在水门事件调查委员会工作期间,我作为一名律师和一个美国人而感到特别自豪……因为我们为诠释宪法所说的弹劾含意及为执行所具有的最高专业标准的使命而进行了奋斗。”希拉里认为,尼克松被迫辞职,是美国司法制度的一个伟大胜利。  在希拉里的律师生涯和个人为之奋斗的事业中,水门事件调查委员会期间的工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调查小组的使命突然宣告终结,令希拉里和她的同事们有一种既宽慰又失落的复杂感觉。  希拉里在华盛顿为自己前途而努力的时候,克林顿在阿肯色大学的法学院已落下了脚。1973年下半年,克林顿经过反复考虑之后,准备参加国会议员的竞选。虽然是初次参选,知名度、人际资源都不能和那些老政客相比,但他还是决定背水一战。  这时期,电话成了他和希拉里保持联系的最佳工具。  希拉里希望克林顿回心转意,同她一起在大都市里并肩奋斗。而同样的,克林顿则恳求她南下,同他在一起。  当得知克林顿将要竞选国会议员时,希拉里为克林顿在变幻不定的形势面前表现出的勇气和毅力感到骄傲,而此时希拉里觉得从未对克林顿了解得这么深刻。尽管远隔千里,但他们的心却因此离得更近了。  这时的克林顿在选区中四处奔走,和选民亲切交谈,告诉他们自己的政治纲领。和他的竞争对手相比,克林顿显得年轻、富有朝气。有人这样描述他的魅力:“当他看着你的时候,好像把你看做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更要命的是,他的神情完全是真诚的……他用真诚和热情去感染大家,赢得支持。和他的演讲相比,那些精心准备、字斟句酌的演讲稿只是一张苍白的废纸罢了,连竞争者都不愿照念。”  希拉里在电话中倾听克林顿诉说的一切,与他共同分享欢乐,交谈总是双向的,从希拉里口中,克林顿知道了关于尼克松的一些事情。看来,保密法令毕竟没有爱情强大。不过,希拉里只是谨慎地告诉克林顿一些无关要旨的情况——形势对尼克松无疑是不利的,这位共和党领袖一旦声名扫地,各地的共和党议员自然要受牵连。  这无疑有助于克林顿扳倒其竞争对手——现国会议员、共和党人哈默·施密特。  5月,初选结果出来的时候,克林顿得票最多。  希拉里马上得知了这一消息,尽管这是期望已久的时刻,她还是幸福得有些晕眩。希拉里甚至有些不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但克林顿正在电话那头激动得连话都说不清楚,他只是一遍遍地说着:“祝贺我吧,亲爱的,你知道,我一有消息就给你打电话。”  当克林顿再打来电话,求她回阿肯色州和自己一起生活时,希拉里不再拒绝。只是这里的工作现在没法放下,要等到调查工作告一段落后就过去。克林顿在电话里说,他已经为她在阿肯色大学谋取到了一个教职,希拉里答应了,她对这些并不计较。


第二部分:耶鲁法学院:生命的邂逅州长夫人:最出色的竞选总管(2)…(图)

  8月,尼克松下台了,希拉里也已筋疲力尽,每天18小时的工作使她疲惫不堪,她准备同华盛顿告别。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现在的她已经了解了华盛顿政坛的基本情况,在国会里也认识了不少议员。她的前途比自己预想的顺利,而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大门也向她敞开了。  当希拉里最终作出抉择,告诉朋友们她要去阿肯色大学教书时,她的同事们都认为她作了一个愚蠢的决定,她的一生也许就这么给毁了。一些调查小组的朋友劝她留下,可是希拉里只是简短地回答:“他爱我,而且,他需要我!”  希拉里请她的朋友萨拉·埃尔曼送她去阿肯色州,萨拉答应了,但一路上不断劝说希拉里更改主意,她说:“希拉里,你是不是疯了?干吗为了那个坏小子丢了自己的远大前程呢?”萨拉苦口婆心花了30多个小时挽救希拉里,直到车子开到克林顿用作竞选总部的小楼前,萨拉还在抱怨这里是一个粗野的地方,不适合于生活和工作。  “我爱他。”希拉里的回答简短而有力。  希拉里微笑地想着,这只是因为萨拉没见过克林顿,如果她认识了克林顿,也许会奇怪自己为什么这么晚才到来。  希拉里想得一点没错,在听了克林顿的讲演之后,萨拉·埃尔曼的看法迅速地转变了,在她要回到东部前,她对送行的希拉里说:“我想,你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希拉里的到来使克林顿喜出望外。5月份初选的胜利虽然使克林顿声名鹊起,但竞争对手们也一致把矛头对准了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们开始研究克林顿的履历,终于发现克林顿在牛津就读期间曾被列入政府征兵名单,但他却想方设法弄到了缓征通知,留在了牛津。于是,一些报纸大加宣扬这一逃避兵役的行为,认为这是一次逃避责任的举动。  逃避兵役成了他的一个伤疤,当别人理直气壮地指责他“像这样一个贪生怕死、不负责任的懦夫,又有什么资格来代表国家呢”,他只能含糊其词,他的理由和推托听起来也难以让人满意。他极力改良形象,却力不从心。  希拉里正是在这个时候赶到的。凭着出色的组织经验,她很快发现尽管竞选总部的工作人员干劲十足,但他们做事却没有条理。竞选总部里乱哄哄的,没有纪律。不远处的球场还传来一阵阵乱哄哄的叫嚷:“噢,噢,猪、猪、猪……”这是阿肯色足球队主场啦啦队的队歌《叫猪歌》。  她到达竞选总部的第二天,马上成立办事机构,抓管理,指挥竞选小组工作。她全家人甚至都为此来到镇上,第一次超越政党界线为一名民主党人努力工作。她的父亲休负责电话,希拉里的两个弟弟则做招贴标语的工作。而克林顿使用一架小飞机,飞到阿肯色州的各个角落里向人们宣讲自己的竞选纲领。为了赢得好感,他剃去了胡子,剪短了头发,跑到偏僻的乡村去和见到的每一个人交谈,寻求他们的认同。在初选的5月28日,克林顿得票44%,领先其他三位比他名气大的竞争者,这里面还包括一位参议员和市长。决胜投票时他又以77%超出,获得了民主党的州长候选人提名。  竞选班子的办事处设在温泉城阿灵顿饭店。在那里,每天前来采访的记者和前来访问的支持者络绎不绝,竞选班子的效率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效率大会全国委员会的成员自愿前来考察他们的工作,赞赏不已,他们称克林顿的班子是“最有效率的集体”,为了帮助这个集体,他们派来了专业顾问。委员会的赞扬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宣扬开来,使竞选工作小组名声大振。  有高效的竞选班子作后盾,克林顿开始挽回自己前一段严重受损的形象,选民们对于逃兵役这个题目已经逐渐失去兴趣。选民不是选举圣人,而是在选举能代表他们呼声的议员,谁能替他们说话,他们就投谁的票。  竞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