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佛经典职业经理人培训 全套教-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堪的纳维亚人的这种特点,不难看出其文化渊源。他们严守基督教的道德规范,保持政治上的稳定,直到目前,他们还保存着农业经济和渔业经济。北欧人的长处在于他们在最终阶段很坦诚和直率,在谈判中他们能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他们不象美国人那样,在出价阶段谈的很出色,也不象美国人那样擅于讨价还价。他们是比较固执的。 
  与北欧人谈判时,应该对他们坦诚相待,采取灵活和积极的态度。 
  法国式谈判分析 
  德国人与美国人的谈判方式完全不同。德国人的谈判特点是准备工作做得完美无缺。 
  德国人喜欢明确表示他希望做成的交易,完全确定交易的形式,详细规定谈判中的议题,然后准备一份涉及所有议题的计划表。 
  他们不太喜欢采取让步的方式。 
  如果经验丰富的谈判人员运用这种方式的话,它的威力是很强大的,比如说,在商场上,一旦由德国人提出了报价,这个报价就显得不可更改,讨价还价的余地会大为缩小。 
  与德国人打交道的方法,从程度上看,最好在德国人报价之前就进行试探,并做出自己的开场陈述,这样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所有这些行动,要做得快速。因为德国人已经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们会非常自然、迅速地把谈判引入最终阶段。 
  □ 中国式谈判分析 
  中国人的谈判具有以下特点: 
  (1)顾全面子; 
  (2)具有专门知识; 
  (3)对西方人不信任。 
  “面子”问题十分重要。在谈判中,中国人希望对方把他看作掌握大权的或关键性人物。如果在开谈时态度强硬,要迫使对方作出让步时,千万注意不要使中国人在让步中丢面子。同样地,如果从原来的强硬立场上后退,也不必在中国人面前硬撑,这对谈判程序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最后的成交协议,必须是被他的同事认为是保住了他的“颜面”,或为他增光的协议。 
  中国人常把许多专家带到谈判中来。技术专家、金融专家、运输专家和或其他专家。这样不可避免地会拖延谈判时间,因为每个专家都要在谈判中维护并争得自己的“面子”。 
  这里有一个很实际的经验数据,十万美金的交易,两个人用一周的时间即可谈成,而同样一笔交易,由五个人组成的谈判小组来谈,则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 
  中国人对西方人充满不信任的情绪。他们尤其对西方人企图使谈判带有政治色彩极为反感。但中国人喜欢西方人对他的家庭发生兴趣。送个礼物给他的儿子,即使是一个小小的不太高级的礼物,意义仍是重大的,对他来讲是非常有价值的,甚至一个盛大的宴会仍比不上这个礼物。 
  □ 日本式谈判分析 
  说话本身便是一种谈判,不受时间或场合的限制。 
  遗憾的是,日本人的说话能力几乎等于零。话题空洞、毫无事前准备、缺乏服务精神以及广泛的社交性,顶多只能和自己的亲朋友谈谈家务罢了。 
  由于日本社会属于集团主义,任何事情均以团体行动为主,因此即使缺乏个人魅力,只需多和团体配合,也能攀上高位。换句话说,人们并不觉得有追求自我卓越的重要性,当然也就无意培养与此相关的技巧,难怪大家会一致公认日本人言语乏味了。 
  当美国前总统福特访问日本时,随行的某位高级官员曾耸肩表示,在后宫举行那顿晚宴是他参加过最无聊的一次宴会,因为周围的日本人均始终保持闷声不响的态度,气氛僵硬得令人难受。 
  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如林昭亮等等亦曾提到,他们在世界各地表演的过程中,以日本的观众最沉默,连鼓掌都是安安静静,井然有序。日本人一向以团结著称,其集体行动既一致,又极具效率,可是一旦碰上一对一的个人摊牌,却变得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追根究底,最大的毛病不是语言问题,而在于他们根本没有“交际”的观念。 
  1。 日本人惯于相当随便地做出口头承诺 
  例如,每当日本高级官员访问美国之际,对于美、日之间所存在问题,日本官员总是满口答应“一定更加努力”,或“尽力加以改善”。但是开出来的支票必须兑现,这是世界共通的常识,日后美国人理所当然会提出具体的要求,希望日本能够遵守承诺,口头承诺便等于契约。 
  然而,这类要求往往令日本人感到愕然,因为人们从一开始就无意兑现那张“空头支 
  票”。举例来说,卡特执政时,日本方面曾“保证”增加9。5%的国防预算,但实际上仅仅增加了7。6%,此时便激怒了卡特政府。 
  更遗憾的是,诸如此类的事件层出不穷,日本人过于喜欢开“空头支票”,过于轻易地做出承诺,不懂得何谓“一言九鼎,君无戏言”。 
  我们不妨再看看一项最近发生的事件:纽约大学有意设立一座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设立基金预定为三百万美元,其中的一百五十万美元打算向日本募捐。他们派了一位代表前来日本游说首相和财界领袖,结果获得积极而热诚的反应。 
  “我们认为设立这座中心极具意义,不但可以消除贸易摩擦,促进美、日两国的相互了解,对于日本式经营的体系研究更是极其必要,我们绝对会努力协助它的实现。”,这是日本人给这位美国代表的一致答复。 
  说这些话的日本人只不过是随口敷衍罢了,但美国人认为这是日方给予他的“保证”。 
  因此当美国方面开始募集预定目标的一百五十万美元时,问题立刻出现,因为日方连一毛钱也不肯捐出来。 
  愤怒的美国代表马上拜访日本驻美大使,强烈指责日方的出尔反尔。 
  “日方说要加强美、日之间的交流,和共同致力消除双方的贸易摩擦等等,全是一派胡言。他们嘴里说得冠冕堂皇,其实却是一毛不拔,满脑子考虑的是如何赚取他国的外汇。若是不愿意,大可一开始便坦然拒绝,无须假惺惺地故做姿态!” 
  虽然日方或者有其为难之处,但是这种伪善的态度实在要不得。若有拒绝之意,应该开诚布公地表达出来,即使无法立刻做决定,也应该告知对方“一年之内再回复等等。” 
  日本式谈判的最大缺点是言行不一致,尽管口中答应,却并不认为它代表某种承诺。 
  2。 日本人采用双重标准 
  几年前,东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柔道大赛,这个比赛的目的之一是向外国人士展现日本的裁判方式,但与预期相反的是,后者对于日本裁判的评价很差。他们认为日本裁判有时过于严格,有时又过于宽松,标准不能统一。 
  某位法国记者举了冠军选手山下和加拿大的选手巴格之战为例。巴格从一开始便采取逃避姿态,根据规则,这种情况若持续二十——三十秒,应给予“指导”或“警告”,两分钟以上则处以“犯规”,判定失败。但是日本裁判只对巴格提出“注意”,而未再加以更重的处罚。换句话说,他对于巴格选手执行过于宽松,对于山下选手却未免严厉。 
  “为什么日本裁判要对巴格如此宽大呢?”这位记者迷惑地访问有关人士。 
  对方回答:“或者裁判认为,山下若真是一位伟大的冠军,就应该凭自己的实力,而非靠对方犯规来获胜吧!”这种答复令外国人无法理解。所依的规则应该是不分强弱,一律平等看待,怎能因期望山下选手光荣获胜,便故意不判对方犯规呢?这岂不是失去了规则的公平意义吗?结果这次煞费苦心安排的国际大赛反而加深了国际观众对日本的不信任。 
  3。 日本人的接待令人反感 
  我们一般人都以为日本人很擅于接待客人。其实不然,对外国人而言,日本人有三大缺点:接待过度、缺乏幽默、以及送礼不当。 
  一位英国人到日本采购机器,以下是他的独白——吃完个人式火锅之后,原以为疲惫的一天终于可以告一段落,没想到又被邀往银座的俱乐部,日本人和他们熟识的女侍嬉笑作乐,我们外国人却只能坐在一旁干瞪眼。 
  日本人似乎对于我们的感受混然不知,接下来又拼命邀请我去卡拉OK,太太还在旅馆等着。虽然很想回去休息,若是拒绝,恐怕会影响到明天的谈判,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只好强颜欢笑随他们前往卡拉OK酒吧。 
  天哪!这种震耳欲聋的噪音!真不了解那颤抖的歌声有什么可取之处,但是俗话说:“入境随俗”,尽管心里很不愉快,表面上仍跟着大家打拍子。不过这下子问题又来了,日本人以为你也玩得很高兴,就会请你上台露一手。 
  虽然一再地婉拒,日本人却纠缠不休,为什么总是无视对方的意愿,还强邀不停呢 
  可是再怎么不悦,心里终究惦记着明天的谈判,只好勉为其难地表演一曲。 
  “太棒了?!唱得真好!”这些称赞虚伪得让人起鸡皮疙瘩。 
  对方的总经理不断吹嘘他的歌艺,一副自鸣得意一的状态。这种日本发明的玩意儿,大概只有他们自己会乐在其中,却不知外国人一提到唱卡拉OK,总是皱起眉头表示反感。 
  这份独白还没结束—— 
  结过三天的谈判,双方总算是谈妥条件,结束这次出差。拍摄纪念照片的时候,前面提过的总经理送了一份包装精美的东西,说是给太太的礼物,折开一看,是一件名牌雨衣,颜色还不错,至少不是太太讨厌的颜色,可是尺码太小了,日本人的M尺寸相当于西方人的S尺寸,太太根本穿不下。 
  怎么办呢?坦白告诉对方,要求换一件吗?这种话在日本大概是很失礼的吧?正在犹豫时,总经理开口了: 
  “这件外套是日本最高级的名牌,质料非常好,一定很适合你太太。” 
  他根本不认识我太太,怎么可以说出这种凭空瞎猜的话呢?心理虽然不高兴,脸上还是得装出笑容: 
  “非常谢谢你送给我这么好的礼物。”总经理听了这句话,显得很得意,他大概作梦也没有想到这份礼物非但没有让我高兴,反而造成了反效果。 
  4。 日本式谈判的缺点 
  谈判的场所不仅限于会议桌,尤其是遇到棘手的谈判,更需要制造良好的整体气氛。 
  所谓的气氛分为许多情况,例如初次见面、晚餐宴会或谈判中途的休憩时间等等,各有不同的特色,它们不但可以弥补会议桌上的不足,甚至影响到谈判的成败,可惜日本人往往忽略了这些最基本的条件。 
  处于上述的那些情况时,正是向对方展露自我魅力的最佳时机,尽管在谈判是再难缠的对手,可是实际上却另有迷人的性格。若能给予对方这种印象,无形中会超越不少谈判中可能面临到的障碍。 
  那么如何掌握那些气氛呢?首先必须具备的当然是谈话技巧。例如尽量保持轻松的态度,经常穿插一些幽默的谈吐,不着痕迹地表现自己的修养和专业知识等等。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处理得当,都可使它成为极为有效的谈判辅助利器。 
  □ 阿拉伯式谈判分析 
  来自中东地区的谈判人员,具有沙漠民族的传统风格。他们喜欢结成紧密和稳定的部落。沙漠人主要特点是:好客、没时间观念,在他们眼里名誉最为重要,来访者必须首先赢得他们的信任。 
  由此可知,他们特别重视谈判的开端。往往会在交际阶段(即广义上的制造气氛和寒暄阶段)花费很多时间。经过长时间地、广泛地、友好地来增进了彼此的敬意,也许会出现双方共同接受的成交可能性。于是,似乎是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一笔生意竟然做成了。 
  和中东地区的人做生意,首先要防止对方拖延时间和打断谈判。谈判大厅的门总是开着的,甚至当谈判进入到最后的关键时刻,突然有第三者进来找他们讨论与谈判无关的问题时,他们也仍要按阿拉伯的传统热情招待。 
  缺乏经验的欧洲人很可能为丧失成交的宝贵机会而感到懊恼,他应该适应这种情况,习惯漫长谈判的作法,同时也应学会在洽谈的时候把讨论重新引入正轨,创造新的成交机会。 
  与中东地区的人谈判,必须把重点放在制造谈判气氛和试探阶段的工作上。传统阿拉伯式谈判的最大长处,是可以大大缩短讨价还价和交涉阶段,尽快达成协议。 
  但是,由于石油革命,他们的传统文化习惯受到了挑战,因为日益增多的阿拉伯人到美国接受教育,他们已开始学习美国人的讨价还价的谈判方法了。 
  二、谈判对手分析 
  □ 防御型 
  当你遇到一名提出请求或要求的强硬对手时,最好警觉他会随时掉头不理,仿佛没有什么值得谈判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