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危言-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妄指诬陷之弊绝。所谓爵人于朝,与众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兼听则 
明,偏听则暗者,昔闻其语,今见其事,而且俸精优厚,人无内顾之忧;职 

… 页面 27…

任精专,事有难宽之责,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孜孜然日求有益于民,有益 
于国。否则,议院排之,国君斥之,不能一日居其位,此泰西诸国所以不言 
吏治而吏治自蒸蒸日臻于上理者,彼此之情通,声名之念重,而壅蔽之患除 
也。 
     夫中国自秦汉以来,以文法治天下,科条非不密也,其奉行而持守之者, 
非不严旦明也。及其既也,适以束缚天下之君子,而便利天下之小人。官司 
益多,否塞益甚;堂廉益远,积弊益深。欲一扫而空之,诚非开设议院不可。 
即势殊地限,久而难变,亦当裁汰冗员,酌增廉俸,以渐通其隔阂,而渐化 
其贪婪,此自治之初基,亦即自强之本计也。夫天下虽大,其州县不过千余 
所,属牧令不过千余人,为上者合枢垣疆帅之才力精神以慎选之,以严考之, 
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赏必当功,罚必当罪,循名责实,至正大公,则吏治 
日清,民生日遂,国本日固,国势日强,而何畏乎英俄?何忧乎船舰?何患 
乎各国之协以谋我哉?故曰:“国以民为本,而致治之道,莫切于亲民之官; 
生乱之源,莫急于病民之政。”所谓为天下得人则天下治者,此之谓也。 
     英国授职之官,无论充兵官、议员、刑员,以及内政、外政衙门,大小 
臣工,皆须在众人前向天发誓,谓以后当忠心为国,笃爱朝廷,身许驰驱, 
为国家效力。发誓后方能任事。今泰西各国及合众国,皆用此例,西俗国家 
凡有兵祸,或匪人得叛,或敌国来攻,朝廷志在安民,兴师戢暴,必令兵官 
誓众,以安民心,其或官民谋逆,则令彼处地方官民皆对天矢誓,其内怍者 
立时可睹见于颜色,朝廷即知为某也忠,某也奸,某也曲,某也直,有诸中 
而形诸外,自无所逃遁。然亦有刚愎不仁、强项不驯、不知敬畏帝天,虽有 
别谋亦复当众问誓,以为口头言语无足重轻。此等人为众所不齿,乃桀骜之 
尤者也。 
     王爵堂星使云:法国政治以大统小,以内控外,体制与中夏略同。州郡 
邑乡分设专官,以理民事,而其权操之于上,咸遵一律,罔或违异。每一干 
端则设一官,若中国之州县,凡膺是职者,必考受律例师,凡民间琐案,悉 
由其剖断。苟有稍涉疑似,未臻公允者,则代为申详,上宪据法研鞫,俾成 
信谳。各乡镇则另设甘门一员,如中国巡检之类。凡其所设各署,俱有专职, 
从不兼摄数事。大抵理地方民情者,统称刑讼衙门,而官有崇卑。如州县乡 
镇等官,其小者也,其上则有大衙门二十七所,如有事控于地方官,悬案不 
断,或剖案不公,俱可复控诸所辖上司,遍历二十七所而后止。然此尚系琐 
细案件也,若值重大之事,其上另有专断之官,其职分约同中国按察使,各 
府中均设是署一所,凡有冤抑,听其赴愬。每年四期,每三月一集,开堂会 
鞫,并许被控者自选秉公耆老十有二人。届时质证剖理,惟毋得徇私偏袒, 
然后鞫者听两造之辞以辨直枉,舍寡从众,期无诬屈,以为惩劝。其追理商 
民公私逋负,则有钱债衙门,其官由州县百姓公举,三年一任,期满再举, 
但推选虽由民庶,而俞允仍归国主。凡乡民因索逋涉讼者,其数在一千五百 
福兰以下,即由州县上司判决;若一千五百福兰以上之案,乃控于钱债衙门, 
为之比追。每府皆有驻防水陆兵丁,苟有犯案,统归所主办理。至于巴黎所 
有衙署,不可胜数。 
     凡国中官吏所断一切词讼,均必上闻,其有悬擬未决者,亦皆关白,以 
定是非。其中办事人员均系著名律师,除上下议院外,有参赞机密大臣,有 
执国政大臣,有总理度支者,有专司出纳者,有主军旅者,有榷税饷者,有 
专理户婚田工事者,有专理商贾事者,有治盗贼斗殴事者,有治列邦事者, 

… 页面 28…

有管属国地方事者。观其分职建官,颇能尊卑相御,内外相维,无畸重畸轻 
之患。其为部十二:曰内部,总理庶政,兼摄群司,职同中国之首辅,本国 
事件,咸听裁决;曰户部,专司出纳,国中一切财富税饷,皆其主持;曰商 
部,管通商事物;曰农部,管民间一切种植;曰工部,凡军械火药,修治建 
筑,皆其经理;曰文部,掌管学校;曰兵部,主治军旅,凡调遣一切,皆其 
主政;曰海部,修战舰,治水师;曰藩部,管理各处属地;曰刑部,主持律 
例,兼理教案;曰创例院,筹议军饷,增改律法,皆其专政。以上皆以勋爵 
大员为之,国有大政,国主与此数人谋之,有机要事,皆得参谋议。 
     同治十一年,国会别设军机一职,由上下议院公举二十八人,伯理歪天 
德亦简派十五人,凡下诏谕,上笺奏,皆由此四十三人管理。据其报册,每 
年建官,计文员约二十万人,可谓繁矣。欧洲各国,度支往往出多入寡,皆 
因设官繁密,事不兼摄之故,而又给禄丰盈,食浮于人,以致经费常患不足。 
然秩虽崇而事克举,国中大小臣工,无不守法,尚廉不懈厥职。其在官者, 
皆民之望,即贵至执政大臣,抑且以民之可否为去留。又其榷征税饷,具有 
常度,涓滴必归公欸,不得朘民为生。其所谓库臣者,不过综厥大纲而已; 
其所谓理财者,不过司出纳,掌簿禄而已,而所谓因循蒙蔽,侵剥蚀,乾没 
剋扣之弊,彼反无之。凡泰西各国,大都如此,此可以想其立法之善矣。按 
泰西民主之国,君民共主之国,各部长归宰相自择其人,如宰相一换,而各 
部长虽才德素优,与宰相不情投意合者,亦必解组赋闲。 
     我国家时艰,孔亟万难苟且姑安,急欲补救,量为变通。惟恐为不洞识 
时务,或未经历练者所误,而反归咎于变法之人,故前篇有擬清朝廷简派亲 
王贝勒游历一说。今时不可缓,亟宜简派亲信之王公大臣,随带翻译,游历 
各国,丰其经费,宽其岁月,考究各国水陆军事、炮台战舰、学校、商务、 
刑律。如有才德兼优之孝臣宿将,当奏请朝廷重聘回国,以其所长,分派各 
部佐理,非但不为属吏所欺蒙,亦当为外人敬服,是则变法自强,无不得心 
应手矣。 
     上篇论州县为亲民之官,而贤否得失,关乎国家治乱。然督抚为朝廷之 
腹心,官守之师帅,统属之贤否,全在督抚。 
     公正廉明,平日留心察视,不为人所蒙蔽,然后能甄别确当,一有偏私, 
则所贤所否者,皆不当矣。一省之中的道,佐督抚以出治者也,而用人理财, 
尤为藩司之专责。藩司之贤否得失,督抚居其半,若督抚大公无我,严加举 
劾,朝廷察其好恶,以定黜陟,人皆有自爱之心,敢不称其职守乎?首府者, 
又督抚两司所寄为耳目,而藉以进退州县,其责亦綦重矣!自有以人地相宜 
之条量移州县,而后各省为人择地者,十之八九,为地择人者,十无二三。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驽庸竞进以事贪婪,孰能尽心于民事哉!而以民 
事为事者,又每拙于逢迎。故黜陟不公,则奔竞不息,源浊而流清,未之或 
有也。 
     守牧有表率之责,大省不过十数州郡,以督抚司道之长才,鉴别十数员 
知府直州之贤否,何难?大郡不过十数州县,小郡亦不过数州县,以本管知 
府就近察数州县之贤否,何难?愚以为甄别府厅州县,必须分别等差,平素 
具有灼见真知,临时乃能因才器使,所谓可小知不可大受,可大受不可小知 
也。其未试与已试而不堪用者为一等;廉明诚静、有守有为,足以胜任地方 
者为一等;贤能出众、著有劳绩,可理冲繁之地者为一等。复将通省、府厅, 
州县查明肥,瘠难易,一一分别注明,择其清正勤能、尽心民事者,选以优 

… 页面 29…

缺俾知,瘠区不可规避,美缺不待钻营,则朴实者安分,而贤能者竞奋,吏 
治转移或在于此。 
     要之,州县为亲民之官,与州县切近而实临其上者,是为知府,州县之 
功过,知府得以详之司道督抚,而察其可否,以定其优劣。上之视知府重, 
则知府自视亦不轻,使州县有所敬畏,而不敢不为好官。所谓一县得人则一 
县治,一郡得人则一郡治也。 
     至于关差釐局每一缺出,百计营谋,倖进之徒往往有三五年不更替者, 
否则交卸彼局而又接管此局,讬词事关重大,非资熟手不能胜任。其实无地 
方之责,不过收支银钱耳,一谨愿之吏已足为之。乃有循情市恩,不畏物议, 
巧者获利,拙者向隅,以致关税釐金日形短绌,已则饱填欲壑,维利是图, 
若以治地方,宰百姓,安望其为廉吏乎? 
     黜贪崇廉,任贤而斥不肖,是又在督抚,破除情面,一秉至公也。或云 
朝廷下诏求贤十数年来,各督抚所举皆门生故吏及业经简在帝心之臣,无一 
山林隐逸之士。负奇才而励品行,尚气节者,终不得上进;无廉耻而善于钻 
营者,竟得保举超升。惟知削下媚上,不问民生休戚,以讳言有事为解事, 
以苟且了事为能事,因循玩愒,相习成风。间有洞识时务,才德兼优者,率 
皆秉性忠正,不善逢迎,虽欲兴利除弊,往往事多掣时,不克举行。亦有学 
西法而图自强者,又苦于不能知人善任,集思广益,多为洋人所愚,安得不 
为各国所欺侮乎? 
     善夫,威公使之言曰:“今之督抚,如昔日林文忠、曾文正延揽人材, 
讲求时务,力顾大局者,罕睹其人,类皆暮气太重,拘守成例,非病于才力 
不足,粉饰因循,即病于瞻徇情面,假公济私。”在识见浅陋,不识时务之 
流,偏听节费以博虚名,虽前任遗政将来大有益于国家,惟阅时未久,尚未 
见效,乃不顾糜费,率行裁撤,以致功败垂成。继其任者,意见各执,重议 
规复,非独缓不济急,而虚靡反多。有好大喜功,任性妄为者,虽言时务, 
仅识皮毛,既不知简贤任能,亦不知量材器使,惟采文字虚声,或重师弟年 
谊,无论能否胜任,一人而兼数事。故其所为皆亏本多而获利少,制造不及 
外来之精,物价不如外来之廉,而旁观月旦己属庸中之佼佼矣。甚至以朝廷 
之爵位,作自己之私情,迎合权奸,毫无气节,意在植私党饱囊橐,初不知 
国计民生为何事。论者佥谓近日宦途风气,每以省事为老成,而甘于因循弛 
堕,苟勤于厥职,不惮烦劳,类招多事王嫌,执其一节之失,而并没其他事 
之长,坐令勇于任事者,不若尸位之辈,转足苟安而无恙也。悲夫!人材之 
绌,岂非由于不能造就人材之之过哉?造就人材之权,上在元首,下在枢廷。 
     强邻日逼,时事多艰,正宜澄叙官方,安内而后可以攘外,亟当力为整 
顿,剔弊除奸,为百姓求贤父母,培养元气。督抚司道以民事为重,府厅州 
县亦罔敢不以民事为重?州县不称其职,知府揭之于上司;司道不称其职, 
督抚立上弹章;督抚不称其职,朝廷立予罢斥。整纲饬纪,除恶择贤,则一 
切病民之政,皆不难扫除净尽矣。故正本清源,必自慎用督抚始。 
     泰西日报尝谓我朝内外臣工,泥古不通今,所学非所用,偏重科甲,上 
下相蒙,植党营私,卖官鬻爵,不能量材器使,有一人而兼数任者,吏治不 
讲,流弊甚多,惟身家念重,畏难苟安,以聚敛为才能,以废弛为节俭,以 
因循为镇静,以退缩为慎重,以调停掩饰为熟谙夷情。凡事皆有名无实,所 
用刑具过于残忍,所学西法亦仅得皮毛,能洞识各国政治得失,盛衰利病者 
无己,岂非学校未兴,人材不出所致乎?如上无圣明之君,下无忠直之臣, 

… 页面 30…

革故鼎新,终难富强,无异土耳其风俗,政治委靡不振等。 
     噫!此皆道听途说,未读列朝圣训及名臣奏疏之故。今特敬述一二,为 
阅洋报而随声附和者览焉。 
     恭读世宗宪皇帝批谕李敏达公雍正二年七月二十五日疏曰:“封疆大吏, 
关系国家隆替,若得有猷,有为,有守者二十余人,分布寰区之内,俾各涖 
临民,敷宣教化,则天下大治计日可期矣。无如英毛罕靓,即能公之一字, 
亦不易获,朕只得随材器使,量能授职,得观后效耳。雍正十二年。” 
     批谕广东总督鄂文恭疏曰:“身膺封疆要任,当远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