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危言-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纲,而一切算法历法电学光学诸艺,皆由天学以推至其极者也。所谓地学 
者,以地舆为纲,而一切测量经纬种植车舟兵阵诸艺,皆由地学以推至其极 
者也。所谓人学者,以方言文字为纲,而一切政教刑法食货制造商贸工技诸 
艺,皆由人学以推至其极者也。并有益于国计民生,非奇技淫巧之谓也。此 
外有剽窃皮毛,好名嗜利者,则震惊他人之强盛而推崇过当,但供谈剧,亦 
实不能知其强盛之所以然。此则无本之学也。夫所贵乎通儒者,博古通今, 
审时度势,不薄待他人,亦不至震骇异族;不务匿己长,亦不敢回护己短, 
而后能建非常之业,为非常之人。中外通商已数十载,事机迭出,肆应乏才, 
不于今日急求忠智之士,使之练达西国制造文字,朝章政令风化,将何以维 
大局制强邻乎?且天下之事业文章,学问术艺,未有不积小以成高大,由浅 
近而臻深远者。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 
足下是也。 
     论泰西之学,派别条分,商政兵法,造船制器,以及农渔牧矿诸务,实 
无一不精,而皆导其源于汽学光学化学电学,以操御水御火御风御电之权衡, 
故能凿混沌之窍,而夺造化之功。方其授学伊始,易知易能,不以粗浅为羞, 
反以躐等为戒。迨年日长,学日深,层累而上,渐沉浸于《史记》算法,格 
致化学诸门。此力学者之所以多,而成名者亦弥众也。今人自居学者,而且 
不睹诸子之书,耳不闻列朝之史,以为西法创自西人,或诧为不可阶,或斥 
为卑无足道。噫,异矣!昔大挠定甲子,神农造耒耜,史皇创文字,轩辕制 
衣冠,蚩 尤作五兵,汤作飞车,挥作弓,夷牟作矢,当其创造之始,亦何尝 
不惊人耳目,各树神奇?况夫星气之占,始于臾区;勾股之学始于隶首;地 
图之学,始于髀盖;九章之术,始于周礼;地员之说,创自管子;不仅此也, 
浑天之制,肪于玑衡,则测量有自来矣。会输子削木人为御,墨翟刻木鸢而 
飞,武侯作木牛流马,祖冲之之千里船不因风水施机自运,杨么之楼船,双 
轮激水,行驶如飞,则轮船有自来矣。秋官象胥郑注译官,则翻译有自来矣。 
阳燧取明火于日,方诸取明水于月,则格物有自来矣。一则化学,古所载烁 
金、腐水、离木,同重体合类异,二体不合不类。此化学之出于我也。一则 
重学,古所谓均发,均悬轻。重而发绝,其不均也。均其绝也?莫绝。此重 
学之出于我也。一则光学,古云:临鉴立影,二光夹一光。足被下光,故成 
影于上;道被上光,故成影于下。近中所鉴,大影亦大,远中所鉴,小影亦 
小。此光学之出于我也。一则气学,《亢仓子》蜕地之谓水,蜕水之谓气。 

…  2…

此气学之出于我也。一则电学,《关尹子》石击石生光,雷电缘气以生,亦 
可为之。淮南子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磁石引针,琥珀拾芥。此电学之 
出于我也。古神圣兴物,以备民用,曰形,曰象,曰数,曰器,曰物,皆实 
征。诸事非虚测其理也。童子就学,教以书数,穷理精艺,实基于此。 
     自学者,骛虚避实,遂以浮华无实之八股,与小楷试帖之专工,汨没性 
灵,虚费时日,率天下而入无用之地,而中学日见其荒,西学遂莫窥其蕴矣。 
不知我所固有者,西人特踵而行之。运以精心,持以定方,造诣精深,渊乎 
莫测。所谓礼失而求诸野者,此其时也。近人江慎修,融贯中西测算,兼能 
制造奇器,尝制木牛以耕,造木驴以代步,应声筒之制,亦先生创之。谁谓 
中人巧思独逊西人哉?以中国本有之学还之于中国,是犹取之外厩,纳之内 
厩,尚鳃鳃焉,谓西人之学,中国所未有,乃必归美于西人。西人能读中国 
书者,不将揶揄之乎?且天国于天地必有与立,究共盛衰兴废,固各有所以 
致此之由。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故泰西之强,强于 
学,非强于人也。然则欲与之争强,非徒在枪骏战舰,也强在学中国之学, 
而又学其所学也。今之学其学者,不过粗通文字语言,为一己谋衣食。彼自 
有其精微广大之处,何尝稍涉藩蓠?故善学者,必先明本末,更明大本末, 
而后可言西学。分而言之,如格致制造等,学其本也;语言文字,其末也。 
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知其缓急, 
审其变通,操纵刚柔,洞达政体,教学之效,其在兹乎? 
     或者曰:如子之言,其将废时文而以西学考试耶?必以西学为足以培植 
人材,是时文不足用也。然何以数百年来科举之制未尝变易而人材辈出?近 
时如林文忠、胡文忠,曾文正诸公皆以词科出身,掌握兵权,平定发捻回苗, 
功烈垂诸竹帛,声名播于环区。此数公者,何尝从西学中一为考究耶?况今 
京师则有同文馆,各省则有广方言馆,水师武备学堂,以西方学培植人材可 
谓盛矣。然卒未闻有杰出之士、非常之才有裨于国计民生者出乎其间。然则 
西学之效果何在与?余曰:不然。方今各国之人,航海东来,实创千古未有 
之局。而一切交涉之事,亦数千百年以来所未有之科条。而犹拘守旧法,蹈 
常习故,其将何以御外侮固邦本哉?且以西学与时文相较,则时文重而西学 
轻也。上之所重,下必有甚焉者矣。上之所轻,下必有不屑为者矣。若夫胡 
曾诸巨公皆少年登第,抛弃八股敲门砖,重研精于经济之学,故能出身加民, 
立功不朽,是科第以人材重,非人材从八股出也。是以时文不废,则实学不 
兴;西学不重,则奇才不出。必以重时文者,而移之于重西学,俾人人知所 
趋向,鼓舞而振兴之,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况向时发逆 
回苗,皆乌合之众,非比日本泰西训练节制之师。使移胡曾诸公于今日,亦 
必讲求西法,乃足御外侮耳。至如广方言馆同文馆虽罗致英才,聘师教习要, 
亦不过只学言语文字,若夫天文、舆地、算学、化学,直不过粗习皮毛而已。 
他如水师武备学堂,仅设于通商口岸,为数无多,且皆未能悉照西法认真学 
习,不如科甲之重。良以上不重之,故下亦不好。世家子弟皆不屑就,恒招 
募窭人子,下及舆台贱役之子弟,入充学生。况督理非人教习充数。专精研 
习,曾无一生,何得有杰出之士,成非常之才耶?呜呼!亚洲之事亟矣!强 
邻窥伺,祸患方萌,安可拘守成法哉? 
附录中国宜求格致之学论 
     三代以来,风俗敦庞。学校之士无不讲求实学,故大学首章言治国平天 
下之道,即以致知格物为本。降而唐宋渐尚词章,而实学不讲。至今更专尚 

…  3…

制艺,上以此求,下以此应。将毕生有之精力,尽消磨于时文试帖之中。舍 
是,不遑涉猎,髫龄就学,皓首无成者,比比然也。西国儒士无不讲求格致 
之学。吾试以各国之讲求格致,因而盛衰者大略言之。查西方各国,以希腊 
国向为文治之邦,于格致之学,讲求最先。各国之从学者甚众,是以各国之 
讲学家莫不郑而重之,曰:希腊之学。 
     迨唐宋间回回国最为强盛。其所以强盛之由,亦因讲求格致之学。所致 
埃及、土耳其等国皆往从学,亦可谓一时之盛。及至日久,专尚虚文,不能 
实是求是,学业渐衰,国势因亦不振。此由强而弱、由大而小者,皆学与不 
学之明证也。 
     至欧罗巴洲之普法英等国,以今日视之,可谓既富且强,为海上大邦。 
而讲求格致之学,尤推独步。然迹其弱小之初,则有大谬不然者。盖当日之 
德王常言:以天下之聪一两,即可抵书院之聪明一吨。又法都尝有儒士,因 
事下囹圄,佥以其精通格致之学,请贷其罪。而法王谓其无用,终不允行。 
其轻视格致之学如此。此二国者,其前如彼,其后如此。一旦憬然自悟,翻 
然改计,广设书院,使人皆以格致为事。其故不重可思耶?英国前亦不以格 
致为意,近百年来改易辙,精益求精,诚以天地五行之产,俱从格致中得来。 
是以美国格致之学,尤以讲求地质为重。盖地质之生财,又有三等:一为地 
中之产,五金各矿原以供国家之用。若无格致以穷其原,则精华不显。故美 
国于矿务最为考究,必使地中之产不致秘而不发。一为地上之产,五谷树木 
皆为养生之道。若无格致以穷其理,则地力亦有时而不宣。故或为热道,或 
有冷道,或为温道,或为凉道,必使物性与土性相宜,而树尽茂密,岁皆丰 
稔,不致有偏枯之憾。一为水中之产,川泽之利,王政所重。与其临渊而羡, 
不如退而结网。故美国由格致之理,以深究养鱼之法。陂湖江海各因其地, 
不必竭泽而求,自可山人皆足。且水师弁卒,原为防边而设。当此各国修好, 
海上承平,除习练战阵而外,无所事事,特令为养鱼之业。古者练习水师, 
多用渔人。今以水师而兼渔人之事,既考究各处水性,尤能独擅利权。查美 
国京都,每年养鱼之费约银十六万两,其余各处养鱼之费约银八万两。所费 
如此之巨而所获之利当更倍蓗矣。今天保民之道莫先于强兵,强兵之道莫先 
于富国。然富国而不思理财,理财而不求格致,犹之琢玉无刀凿之利器,建 
屋无栋梁之美材也。 
     今皇上勤求典学,惟日孜孜,上下一心,励精图治,将见格物致知,穷 
理尽性。帑项不虞其支绌,庶几 千古未尽之藏,宇宙永庆升平不?且巩万 
祀无疆之业哉? 
附论华人宜通西文兼行切音快字 
     有言语而后有文字。言语者,所以达人之情意。而文字者,又所以达其 
言语也。韩昌黎所谓言之精者,为文是也。举凡国家大事,治民之法,制以 
忠孝节义,谠论名言,莫不藉文字,而后布于天壤,传诸久远,伟哉!广哉! 
文字之有益于世,岂有量哉?天地间万事万物,能垂诸亿万年而不废,可以 
与天地同休者,其唯文字乎。是故地球各国古时未有轮舟帆舶也,亦未有火 
车铁路也。道路不通,商贾不兴,各君其君,各子其民,彼此不相往来。然 
而无国不有文字,其文字制造之法虽不相同,而通情达意以利用,则一也。 
苟有一邦不知文字之利益,但知以言语通情达意,已往之事以结绳为记,即 
不成其国矣。从可知日月之所照,霜露之所队,无论东海西洋,岛屿僻壤, 
不生人则已。苟有人焉,则必有言语,有言语则必有文字,实为天地自然之 

…  4…

理。我中华文字,肇自苍颉三代而还,其法益密,其用益宏。载圣人之道者, 
曰经,记国家之事者曰史,诗以言志,歌以永言,下逮庄骚词赋,古文时文 
等,莫不各有体裁,各有规模。学者专意研究,毕一生精力,尚有不能得其 
奥窔者。呜呼!中国之文字,精深富丽,恐他国无有能及者矣。虽然中国文 
字以象形、谐声、会意为主,而西文则源出子拉丁文字,即古罗马字也。考 
其成字之法,用二十六字母相并成声,可以千变万化至于无穷。天下万事万 
物皆赖此二十六字母书之。其连合之法或二三字,或五六字。间有七八字至 
十余字者,于是以其连合之字而调音,定音而成言,积言而成句。又可审其 
音而成新字。又有一种阿喇伯数目字,若中国号码之类,西洋各国因其便用, 
俱通行之。其数不过九字,然自小数至于亿万数只用此九字而无穷。所书之 
字皆系横行,读法自左而右,以左幅之页为首,与我中国文字自上而下,读 
法自右而左,以右幅之页为首者,适相反也。然以中西之字较其难易,则华 
字难而西字易,何也?华字一字一音而书法又各自不同;西字则只此二十六 
字母,其声音亦不出二十六字之范围。华文自上而下笔画不能相连,西文则 
自左达右,一字可以一笔书成。华文与言语绝然不同,而西方之浅者即言语 
也。是以西国童子不过读书数年,而已能观浅近之书,又能运笔作书信及论 
说等。我中国苟非绝顶聪颖子弟,未见有读书数年而即能作书信论说者也。 
可知中西人非智愚之有殊,实文字之有难易也。盖学西文较华文易学,日本 
文较西方尤易。查日本风气之开,如此速而且盛者,由妇孺皆识本国文字, 
能看报章,故也。吾闻蔡毅若,黄煜初、沈曲庄感中国识字作文之难,仿罗 
马省笔法创有切音快字,虽愚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