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然你以为清廷手里怎么会有余胜军的详细军制,并以此编练江淮新军、各省练军啊!

早年林哲亲自编写并上奏的‘余姚县勇营营制章程’可是被清廷的军政要员们翻烂了的东西。

因此他们并不难猜测到如今中华军的规模有多大!

中华军虽然说号称已经有二十万大军,但是明白人都知道其中大部分都是那些协防军,真正的新军,也就是皇家陆军顶多也就四五万人而已。

有了中华军的初步了解,那么也就不难推测出中华军在苏北一地到底汇集了多少兵力,而这个时候进攻桃源那边的施清瑄所部的真正实力也就不难推测了。

僧格林沁猜测着,之前探子回报说进军桃源的施逆所部有五万众,但是数月前清军这边就知道施逆手底下只有新军两步。分别是伪皇家陆军第一师、伪皇家陆军第三师以及少量骑队,余者皆为伪协防军。

哪怕是施逆那所有主力都带上,那么他手底下的新军也不会超过两万人,而考虑到施逆所部在皖北那边已经和太平贼军作战多月,据说死伤惨重,如今抵达泗州并进攻桃源的施逆所部新军,能不能有一万五千人还两说。

如果只有这一万五千人新军的话。僧格林沁思考着自己主力进出,凑上十万大军的话是不是可以打一打?

思考着这些,僧格林沁不由得又是想起了前几天咸丰帝给他传来的圣旨,圣旨上的话虽然是鼓励安慰,但是让自己早日收复苏北,扫平伪中华逆军的意思却是非常明显。

余胜军反叛。林哲建立的中华帝国在过去一年里的表现已经让清廷上下大为惊慌,不少人都说林逆之害远甚洪逆。

事实上的确也是,前些年让清廷是为心腹大患的太平天国已经江河日下,自从1856年天京内讧后太平天国已经如同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然而这个时候林哲的强势崛起,统帅中华军四处征战,不仅仅横扫江南各地。而且还兵犯福建和挥军江北,而防备中华军的桥头堡扬州失陷后,清廷上下是大为惊慌,把镇剿中华帝国放在了首位上。

为此清廷向苏北地区派遣了大量兵力,并让剿灭了太平天国北伐军的僧格林沁统帅苏北大军,期待着僧格林沁可以给他们再一次带来胜利的消息。

僧格林沁率军南下,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大军尽出,而是以固守淮安、宿迁两地为主,拖延时间等待更多的援军。

面对已经势大的中华军,僧格林沁报告给清廷的对策就是‘先以坚城挫其锐气,待我援军抵达,再一举横扫江北,夺扬州,渡江后克镇江,围敌于江宁歼之。’

但是朝廷里的人显然对自己在苏北按兵不动很有意见,新任兵部尚书全庆不久前上奏咸丰帝弹劾他,说‘闻逆军正与太平贼军互夺皖北,必无力东顾,乃发兵夺扬州,复镇江之天赐良机,然僧格林沁南下数月,江北大军数十万每日耗费钱粮无数,却不发一兵一卒,坐视逆军势大!”

对于这些弹劾,朝中对他的不满,僧格林沁感到有些冤枉!

全庆等人说他畏敌不前,迟迟不能夺回扬州,但这是他僧格林沁的错?

自从扬州兵败后,他僧格林沁算得上是临危受命督办江南北军务,他虽然是早早到了苏北不假,但是他当时之带着四千马队紧急驰援南下,而主力部队,也就是都兴阿的京畿练军,纳德的直隶练军都还在后头呢,而其他从各地调来的练军。绿营也是在后头。

就算依照正常行军速度,至少也得一两个月才能够顺利抵达苏北,更不要说中间还发生了拖欠开拔费的事。

都兴阿和纳德等人编练的新军可是按照早年的余胜军编练的,其他先不说像不像,但是这给士兵的军饷却是实打实的发现银,但是这发饷的时候是不扣除伙食等费用,要足额发放。这也就导致了部队要行军打仗的话,需要额外补发军饷。早年余胜军里这叫开拔费,清廷新军也是沿用了这个称呼。

要想让这些新军转移防区,行军打仗,不给开拔费的话人家可是半步都不会挪的!

清廷这几年也悲催的很,户部里的银库都是空荡荡的,根本拿不出钱来让都兴阿手底下的练军开拔,最后推脱来推脱去实在没办法,咸丰帝才从内库里暂时拔出白银五十万两,充当南下的六千京畿练军以及四千直隶练军的开拔费。

主力部队没到。他僧格林沁又不是神仙,也变不出来大军反攻扬州啊,别说反攻了,最开始几个月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淮安也丢了。

所幸淮安城那边还有李鸿章和张国梁,一个手底下有近万的江淮新军,另外一个是老滑头总兵。统帅着另外几万绿营旧军,靠着他们俩人,清军总算是在淮安城稳住了阵脚,至于反攻那就别想了,别说反攻扬州了,就连城外的中华军第五军大营。清军都破不了。

前期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只能被动防守,但是现在好不容易等到僧格林沁手下有着十几万人了,偏偏中华军也结束了皖北那边的战事,施清瑄带着第一军主力跑到了苏北。

现在这个时候,苏北的清军虽然很多,但是人家中华军也不少啊。淮安城外有两万多人,泗州有五万。这加起来也有七万之数。

十五万对七万,兵力只有敌军之两倍,僧格林沁还真没什么把握能击败中华军。

如此僧格林沁在内心里,是不想主动去桃源县城下和中华军决一死战的,但是他也知道现在朝野上下都看着他,如果他僧格林沁坐视桃源被攻陷,继而让淮安城也落入敌手的话,估计他立马就会被革职问罪,丢了项上人头都是有可能的。

再加上他麾下的诸多将领,尤其是以都兴阿为首的几个人都是力争出战,僧格林沁虽然是统帅但是他也知道,苏北战事还得靠那些练军,也就是得依靠都兴阿这些人,所以也不能不参考他们的意见。

这思虑了大半天后,僧格林沁才是暗自下了决心,然后抬头环视一圈后道:“桃源乃是连接宿迁和淮安城的中枢纽带,不能丢。”

僧格林沁这句话算是定下了基调,那就是桃源县得救,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救桃源?

一时间,都兴阿和纳德等人又是连接开口,有的说汇集所有重兵,准备妥当后再南下桃源,但是有的人说这样的话,桃源县那边恐怕坚持不了多久,要救桃源就必须从速。

然而也有人说分兵冒进的话,极容易被中华军各个击破,到时候非但救不了桃源,恐怕自己也会赔进去。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瞬间就是让室内的气氛变得激昂起来。

良久后,僧格林沁看向胡林翼,见他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发言,而是自顾自的坐在那里。

当即僧格林沁就道:“胡大人,你怎么看?”

胡林翼把视线对上了僧格林沁,然后缓慢开口道:“我认为桃源不可救!”

此话一出,立即就是引来了旁人的注意的,僧格林沁也是疑惑道:“为何?”

胡林翼道:“我军虽然兵力占优,但是分在宿迁,沐阳等地,要汇集起来相当费时,而时间拖久了桃源县那边怕也是要守不住,届时是救无可救不如干脆不救。

如果诸部不汇集起来,直接各自南下桃源,那么就会被各个击破,这同样也是我们无法接受的!”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该怎么办,看着逆军攻陷桃源,围攻淮安吗?”都兴阿直接站了起来,语气已经是有些大了。

胡林翼道:“我还是那句话,要以谨慎为上!”

“你直接说自己贪生怕死就是了!”都兴阿很不爽胡林翼的这种态度,以为就他自己一个人是聪明人,把其他人都当成笨蛋一样。

谁都知道桃源不好救,稍有不慎就会大军倾覆,但问题是桃源县可以不救吗?

不救桃源县,淮安城守得住才见鬼了,丢了淮安,宿迁距离完蛋也不远了。

桃源、淮安、宿迁三地尽失的话,那么整个苏北也算是丢了,到时候苏北丢了不算,山东,河南都岌岌可危,这大清江山就得完蛋。

如此情况下,桃源县能不救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

第两百一十六章 战争风暴来临

面对中华军大举进攻桃源县,让一帮清军将领感到头痛不已,这救的话一个不小心就会把自己搭进去,但是不救的话,桃源丢失了淮安也就危险了。

而清军这些将领的苦恼,也是施清瑄不去打上前,反而去打桃源县的主要原因!

如果清军不敢来的话,那么施清瑄就先攻克桃源县,然后南下淮安,和第五军一起把淮安给拿下来,汇集第一军和第五军再北上宿迁,到时候不想势如破竹都难。

如果清军敢来救援桃源县,那么施清瑄就也不管桃源县了,直接掉头把清军援军干掉再说,只要把清军的主力部队干掉了,到时候中华军在苏北喜欢怎么打就怎么打!

宿迁城内的一场争议持续了好几个时辰,最后还是僧格林沁父亲自拍板:救!

而一旦决定要去救援桃源县,那么对于清军而来,不仅仅要保桃源县不失,更加重要的是要在桃源县境内寻机一举击溃施清瑄所部,最不济也要把施清瑄所部牢牢拖住。

清军诸多将领的争议也不是说救不救桃源县,而是在怎么救?

在座诸人也许能力有高有低,但绝对都不是笨蛋,统帅僧格林沁能够歼灭太平天国北伐军,并被清廷委以重任,其能力自然是有的,而其他的几个主要将领也都是清廷里少数几个能挑起大梁的将领了。

其中都兴阿作为清廷裁汰连新的先锋,编练新军的能力自然不俗,早年也是和太平军打过,颇有战功。

纳德也是清廷里编练新军的干才。

而胡林翼更不用说了,在湖北那边和太平天国来来回回打了那么多次,名声并不弱于曾国藩多少,麾下也有数员大将。

这些人都能够看得出来,一旦自家大军离开宿迁南下桃源,稍有不慎就会遭遇倾覆之灾,所以在怎么救援桃源县上。他们是争论的非常激烈。

最后才是由僧格林沁拍板:不出则已,一出必倾尽全力!

僧格林沁将会带着宿迁全数兵力南下桃源,另调邳州、徐州各一部援军星夜疾驰南下和宿迁主力汇合,再调沐阳驻军万人同样星夜疾驰赶往桃源,再命淮安城李鸿章率领江淮新军北上增援桃源。

待僧格林沁亲率主力抵达桃源后,和桃源县城内的守军里应外合,合围中华军于桃源城下!

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僧格林沁整个人都感到了一阵虚脱,这接下来的桃源县大战不仅仅会是他人生中统帅兵力最多的一场战役。更是一场关乎苏北归属,大清存亡的生死之战。

他做出每一个决定都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天下局势,庞大的压力让他之前犹豫不决!

如今做出了决定了,但是僧格林沁却是没有感动多少的轻松,因为接下来才是生死未知的时刻,今后数天的压力会比现在要庞大的多。

和僧格林沁压力丛丛不同的是,现在的施清瑄却是心情好的很!

由青阳过睢水时,还极有兴致的带着十几个高级军官登上一个小山头饮酒赏景。

此时霜降刚过,平原土地上随处可见金黄色稻田。已经熟透稻子压弯了枝叶,大军之外,依稀可见衣衫破烂的农民正在抢收稻谷,全家老少都上阵,生怕晚了就会被这过境的大军糟蹋了他们辛苦一年的收获。

前头大军刚到的时候,这些田地里的农民一个个吓得全都跑了,后来见这支看起来穿着奇怪。头脑都光溜溜或者只有寸发的大军似乎不像是土匪或者官兵,这些一辈子兴许都没有离开过村子的农民自然不会知道这支大军是中华军。

见这些大军似乎只是路过,没有劫掠村子也没有和他们抢田地里那些已经成熟的粮食时,一个个终于是按耐不住,又是跑了回来收割粮食了。

不过也有几个倒霉蛋因为看起来见多识广,被中华军强征了去当向导。不过虽然是强征的,但是听说只要自己把附近的地形,河流还有村寨都标示出来,并把这些大军一路带到桃源县去,就会赏自己几个银元的时候,一个个都是哭着喊着表示一定为大军带好路。

这年头头顶上可没有卫星,而现在的中华军显然也没能力绘制各地的详细军事地图。所以除了苏松太以及浙北等少数地方中华军有着详细的军事地图外,其他地方都是一些不甚精准的大概地图,大多是中华军根据以往的地图,然后简单绘制,而没到一个地方,中华军为了不走错路,第一件事就是用各种手段找当地的向导。

同时尽管这年头大部分国人都喜欢当带路党,但是为了避免极少数向导居心不良,或者说向导本身也走错路,中华军抓向导一般都是抓好多个,交叉问路。

施清瑄等人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着自家大军行军的英姿,施清瑄喝的兴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