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增加协防军士兵的战力以及忠诚,中华军方面是恩威并施,一方面是充足的伙食供应,在这个年头想要吃饱饭其实是相当困难的事,很多中下层的百姓终其一生,就没吃饱过……

太平军、清军里除了少数精锐外,其余的大部分普通士兵实际上也都是一群苦哈哈,饿得面黄肌瘦,跑个几百米都能累死的那种。

现在能够吃饱饭,他们那里还会管是给洪秀全卖命还是给林哲卖命啊,只要能够吃饱饭他们什么都不管。

除了充足的伙食供应外,中华军还对于有功的协防军士兵给予额外的赏赐,包括杀敌的赏金,补入正规军中,获得进修随营学堂的机会等等。

这些措施都是极大的加强了协防军,尤其是中华军早期编练的几个协防师的忠诚度。

此外,中华军执行的是严苛无比的军法制度,阵前溃逃的话后面的督战队可是不会手软,是敢直接开枪的。

这从第九协防师的士兵们试图悄悄后退,然后后方进行督战的正规军士兵就是毫不犹豫的开枪就可以看得出来,中华军杀起逃兵和溃兵来,丝毫都不手软。

啪啪枪响后,那十多个试图转身逃跑的士兵就是被打死在地。

于此同时作为这支刚组建了没两天的第九协防师的长官,高博君中校带着身后的十余名军官以及骑兵们骑着马从后排掠过,手中那条特地加长的马鞭不断的抽向那些试图转身的士兵。

“都给老子列好队了,等下冲锋的时候谁要是敢不上去或者转身逃跑,刚才的这些人就是榜样!”

“如无号令擅自撤退者,杀无赦!”

带着一群军官忙和了半天,高博君才算是把眼前的这四千多名俘虏士兵给整顿好,骑在马上的他还一边骂骂咧咧着:“妈的,被任命来带着你们这些狗崽子,老子算是倒了半辈子霉了,等下你们如果作战不利,让老子在陛下以及诸位将军面前丢脸,老子就让你们丢命!”

骂骂咧咧的高博君真的觉得自己很倒霉,他本来是第三师的一个步兵营少校营长,资历已经够深,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晋升为中校担任某一个步兵团的团长。

但是数天前在丹阳迎战李秀成的时候,他有点倒霉,发起反击的时候突进的太快,导致被太平军局部反击,最后他率领的那个步兵营死伤了六十多人。

要知道那天的战斗力第三师、第五师一个团以及一个协防师再加上第二骑兵团一起一万八千多人,总伤亡数也才四百多点,而他一个营就死伤了六十多,这不战后虽然没被问责,但是却被调到了新成立的第九协防师担任师长,并晋升为中校。

别以为晋升为中校,甚至担任一个师的师长是什么好事,而对于在正规军里一个即将晋升为中校团长的资深少校而言,这无疑是贬职。

当今中华军里头,一般自认有才华,前途远大的军官们都不喜欢去协防军任职,哪怕是当协防师长也不喜欢。

现在的高博君就指望着等下自己的第九协防师发挥出色,好让上头的将军们知道,我高博君还是有能力的,快把我调回正规军吧!

就当镇江城外的中华军即将发起第二次大规模进攻的时候,镇江城内,隆隆炮声中吴汝孝展开一封信纸,这是一封由城外中华军使者送进来的劝降信。

这封中华军送进来的劝降信里对吴汝孝许诺,如果吴汝孝愿意率众归降,那么就可以保证吴汝孝以及其他太平军将领的性命安全,其余太平军将士也会优待,原则归附中华的可以加入中华军的协防军,不愿意继续从军打仗的一律给予遣散费。

同时还有一封李秀成签名的劝降信,说他李秀成已经归附大中华,劝吴汝孝也是迷途知返,尽早放弃抵抗,加入我大中华云云!(未完待续。。)u

第一百六十三章 镇江兵变

面对城外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发动攻势的中华军,吴汝孝是深感无奈!

尽管前期他已经收缩兵力,同时囤积了大量粮食准备长期死守,但是奈何双方的实力差距实在有些大。☆→☆→,

在刚开始的时候还好一些,当时的中华军想要围点打援,所以对镇江只是发动炮击,进行一些准备性质的进攻,并没有说大规模攻城,反而是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围歼李秀成的援兵上来。

如今李秀成所部已经覆灭,林哲得以把第三师以及第五师以及两个协防师的兵力都调集到镇江来,兵力大大加强的中华军对镇江展开总攻后。

镇江城的吴汝孝所部立马就是顶不住了,城外的中华军似乎是铁了心要拿下镇江场,进攻的时候根本就不顾忌伤亡。

吴汝孝还不知道,这些攻城的时候大量死伤的根本就不是中华军的正规军,正规军宝贵得很林哲可舍不得把他们当炮灰用,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中华军的正规军一直都只承担了火力支援和督战队的角色,从来就没亲自上阵攻城。

攻城的主力乃是中华军里的协防军,尤其是那两个刚编成的第九协防师、第十协防师更是被当成了真正的炮灰使用,一次一次的把他们强行驱赶上去冲阵。

要知道这些人在数天前还是太平军士兵呢,换句话说,实际上这场镇江就是太平军自己打自己。

随中华军方面的协防军死伤越来越多,镇江城的守军也是死伤惨重,而事先构筑的诸多城外壕沟工事已经是被逐渐攻占。目前双方已经是围绕着城墙进行最后的争夺。

当中华军对镇江发起总攻五天后,已经是数度攻上了城头。尤其是那些刚投降,但是依旧被逼着剃了光头的第九协防师的士兵们。更是不至一次的攻上城头。

爬上城头的他们和太平军进行肉搏战后给太平军带来了大量死伤。

这个时候,林哲也注意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的,那就是似乎这些投降了自己的前太平军士兵打起仗来,比他们还是太平军的时候似乎要勇猛的多,他从战报上得知,丹阳之战的时候李秀成率领两万人和第三师等部队进行大战,只坚持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全军崩溃。

而现在呢,这些刚投诚的前太平军士兵们杀气他们的昔日战友来,似乎要勇猛的多。

其实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为了加强这些协防军的战斗力和忠诚度,中华军给予的待遇算是比较丰厚,另外一方面中华军又是强逼着他们统统剃了光头。

一旦剃了光头,那可就绝对没有后退之路了,满清看见了你得打,太平军看见你也得打,除了继续在中华军里混下去,他们已经是没有多少退路了。

再者,中华军以军法严苛著称。这溃败百分百会被阵前斩杀,要知道这几天来,中华军的督战队阵前斩杀的协防军逃兵就有数百之多。

而向前进攻的话虽然也危险,但实际上这年头的战争又不是一战二战。不会动则就死伤几千几万的,正面作战的时候实际上死伤也比较有限,大规模的死伤一般都是发生在溃败的时候。

纵观中华军的多次战斗。往往正面作战的时候他们杀伤的敌军数量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绝大部分都是在敌军崩溃后。己方乘胜追击而杀伤的敌军数量。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华军对协防军也是区分对待的。派去充当主力爬墙作战的一般都是各协防师里的陷阵营士兵,这些士兵的勇武本来就比较好,一般都是各协防师里的主要战力。

如此也就导致了一个假象,那就是这些协防师在攻城的时候表现的比较勇猛!

然而不管怎么说,通过连续不断的进攻,如今的中华军已经是攻上了城头,而一旦让中华军占领了城墙,那么这镇江城也就可以宣布失守了。

面对这些情况,吴汝孝心急如焚,这数天的守城,他麾下的将士已经死伤至少三千余,别以为他麾下有三万人,只死伤三千只占了其中十分之一而已,似乎没有伤筋动骨,但事情是不能直接看数字表面的。

任何军队都有一个可以承受的伤亡比例,而一旦超过了这个比例,那么就会引起连锁的崩溃反应。

而大量士兵还是伤而未死,大量的伤员躺在城墙后或者其他地方,整日整夜的哀嚎,这极大的打击了军心士气。

如今城头已经数度失守,城内的将士士气普遍低下,就算是大量中高级的将领们也对能不能守住镇江抱以悲观态度。

这不,今天的军议上,诸多将领就是唉声叹气着说:

“如今天京那边已经不可能向我们镇江派出援军了,单凭我们的力量要守住镇江困难之极啊!”

“是啊,自从当初忠王的援军中了中华军的奸计而覆灭后,我们已经没有了任何援兵了!”

“什么忠王啊,这个李秀成竟然敢投靠到中华妖军之中,如此叛徒枉费了天王和九千岁对他的信任!”

“大军已败,为了保全上万将士的性命,忠王他也是迫不得已啊,难不成换了在座诸位还能坐视麾下数万无辜将士惨死不成?”

此话一出,在座诸人都是沉默不语,现在这种情况大家都非常明白,那就是镇江肯定是守不住了,还能守上一天或者三天、五天都没有区别,城破是肯定的。

这并不是他们作战不力,实际上他们已经是拼了老命守镇江,但是奈何对手实在太过强大,仅仅依靠他们守不住啊,而天京那边已经不可能派出援军了。

天京原本虽然有不少兵力,但是之前已经派出了两万人,剩下的兵力顶多也就四五万而已,如果再派出援军来,估计也是有来无回的局面,石达开不可能那么傻继续派出援兵来自杀。

外无援兵,而己方这边城外的诸多壕沟工事已经相继失守,目前只能苦守城墙,从敌军已近数次登上城墙来看,这城墙还能坚持几天也是个未知数。

而真到了城破的那天,在座的这些人的下场恐怕会很不妙!

此时,有人开口了:“外头不是送来了书信吗,不如我们……”

他的话还没有说话,立马就是有人大声喝骂:“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也要学李秀成那叛徒吗,想要投靠妖军,我誓死也不答应!”

当即,又是有人加入了骂战,一个个说着要死战,也有说着镇江守到今天这个程度上,他们已经无愧于天王,为了数万将士的性命,要忍辱负重。

吴汝孝看着他们,心中也是叹气不已,如果是在几天前他们那里敢公然说什么投降之事啊,但是现在眼看着局势越来越不妙,这些人已经是按耐不住了,他们也想要活命,更加想要保住荣华富贵。

别以为太平天国以上帝教这种宗教信仰立国,就个个都是信徒了,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下层的士兵以及低级军官们而言,他们对宗教比较信仰,但是在上层却并不是如此。

别的不说,以前的东王杨秀清就是完全把上帝教当成了自己的统治工具,有事没事就玩天父下凡,你要跟我说杨秀清内心里信什么上帝教,还不如说杨秀清自己就是上帝呢。

如今的石达开也是个不信教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和杨秀清一样,继续把洪秀全架空,自己当上九千岁独掌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了。

其实和所有政权一样,上层的权贵们追求的荣华富贵,太平天国也不能免俗,要不然当初打下天京后,太平天国的上层也不会变的奢华享福了。

吴汝孝和他手底下的这些将领们虽然还算不上是太平天国的顶级权贵,但是也算是统治阶层,如果继续顽抗的话,一旦城破他们不但会失去荣华富贵,更有可能性命都会丢掉。

这种情况下,林哲给城内送去了劝降书,而劝降书中说只要他们愿意主动归附,他们不但可以前嫌尽免,而且绝对不怜惜高官厚禄。

如果投降的话就可以继续保持荣华富贵,就算是投降过去受到猜疑不能继续领军,但是这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是可以保证的,总比城破身死强得多。

而且中华军和清军不一样,清军那边是很少大规模接受太平军的俘虏,甚至还会大规模杀俘。而中华军的话目前为止没有大规模杀俘的事情发生过,而且大家也都知道,林哲麾下的协防军可都是一些降军。

这投诚过去的话,手底下的性命不但能够保住,而且还能够继续当兵吃粮,现在的中华军已经举起反旗,今后四处征战急需英才效力,自己如果愿意主动归附的话,未必没有获得重要的机会!

最最关键的是,这镇江眼看就要守不住了,这也就怪不得这些太平军将领们谋求退路了!

两天后,中华军再一次在南城门攻上城头,而且这一次中华军在协防师的士兵们登上城头后,就是迅速投入了一个正规步兵团登上城墙,有着这个正规步兵团的加入,他们迅速占领并扩大了城墙区域。

这个时候,吴汝孝终于是无法弹压住手下将领的投降之意,当晚,数个想要主动投诚的将领率领各自的亲兵部队发起兵变,诛杀了多个坚决反对投诚的太平军将领,然后又是控制了吴汝孝的亲兵部队后。

十余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